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类型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控制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锦卉 解瑞 +1 位作者 袁自由 王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对不同类型近视性患儿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并且资料完整的8~16岁近视患儿99例。分为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单眼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1....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对不同类型近视性患儿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并且资料完整的8~16岁近视患儿99例。分为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单眼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1.00 D)39例和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双眼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1.00D)60例。将两组中双眼间屈光参差量较高(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的患儿设为高屈光参差亚组(分别为18例和29例),较低(1.00 D≤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的设为低屈光参差亚组(分别为21例和31例)。各组内将屈光度数较高眼设为高度数眼,对侧屈光度数较低眼设为低度数眼。检查并记录两组患儿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眼压、角膜内皮、眼轴长度等。比较两组患儿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及戴镜1年后双眼眼轴长度的变化,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眼轴长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两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均增长,且均表现为高度数眼的眼轴长度增长量低于低度数眼;在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两组患儿高度数眼眼轴长度均大于低度数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戴镜1年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缩小;在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较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3、2.670,均为P<0.05)。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患儿与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患儿戴镜前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变化量均分别大于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与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屈光参差程度与戴镜前后1年双眼间眼轴长度变化量均呈正相关(r=0.423、0.510,均为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少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双眼眼轴长度的差异,且对于单纯近视性患儿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优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屈光参差 近视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随机效应模型的纵向认知标志物对轻度认知障碍逆转的预测性能比较
2
作者 秦瑶 韩红娟 +6 位作者 刘龙 陈杜荣 马艺菲 崔靖 白文琳 张荣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将共享随机效应模型(shared random-effect model,SREM)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逆转的研究,比较不同纵向认知标志物对MCI逆转的预测性能,并评价影响因素的协变量效应。... 目的将共享随机效应模型(shared random-effect model,SREM)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逆转的研究,比较不同纵向认知标志物对MCI逆转的预测性能,并评价影响因素的协变量效应。方法SREM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其中纵向子模型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纵向认知标志物的变化轨迹建模,生存子模型采用比例风险模型对生存过程建模。基于对数似然函数值和信息准则进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不同纵向认知标志物(MMSE、CDRSB、FAQ、ADAS11、ADAS13和ADASQ4)对MCI逆转的预测性能;同时进行纵向子模型和生存子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843名MCI患者中72名(8.54%)在随访结束后逆转为NC。以spline-PH-GH参数分布为基准风险函数的SREM模型对数似然函数值最大,AIC和BIC最小;以CDRSB为纵向认知标志物建立的SREM模型拟合最好,在不同时间的AUC值均表现良好,范围为0.797~0.852,且预测误差最小,范围为0.0427~0.0429;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APOEε4基因均会影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功能,六种纵向认知标志物均会影响MCI患者的逆转。结论CDR评分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逆转预测性能最佳;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功能可作为MCI逆转的动态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随机效应模型 联合模型 纵向数据 生存数据 轻度认知障碍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状态Markov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自然史中的应用
3
作者 秦瑶 韩红娟 +5 位作者 刘龙 陈杜荣 王浩基 崔靖 白文琳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0,234,共5页
目的将多状态Markov模型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自然史研究,为慢性病自然史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基于美国公共数据库ADNI,构建正常认知(normal cognition,NC)-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 目的将多状态Markov模型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自然史研究,为慢性病自然史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基于美国公共数据库ADNI,构建正常认知(normal cognition,NC)-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AD多状态Markov模型,估计不同状态间的转移强度、转移概率、影响因素和各状态的逗留时间,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模型拟合优度评价。结果性别、年龄、FAQ、MMSE、CDRSB、ADAS13、TMT-B-Time是AD自然史中重要的影响因素;NC与MCI状态的平均逗留时间分别为7.502年,11.621年。多状态Markov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结论多状态Markov模型在AD等多状态慢性病转归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状态MARKOV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 慢性病 自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在轻度认知障碍逆转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秦瑶 韩红娟 +6 位作者 刘龙 陈杜荣 马艺菲 崔靖 白文琳 张荣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7,71,共5页
目的 将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向认知正常逆转的研究,为慢性病纵向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基于多个纵向认知标记物共同代表同一个潜在认知过程的假设,构建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捕捉潜在认知过程随时... 目的 将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向认知正常逆转的研究,为慢性病纵向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基于多个纵向认知标记物共同代表同一个潜在认知过程的假设,构建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捕捉潜在认知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轨迹,量化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解释潜在认知过程的贡献,讨论不同认知标记物用以衡量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其协变量效应。参数估计采用极大似然法,采用残差分析和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解释潜在认知过程所占百分比进行拟合优度评价。结果 性别(P=0.004),受教育年限(P=0.002),随访时间(P<0.001)和随访时间的二次方(P<0.001)与潜在认知过程显著相关。性别(P=0.048)与受教育年限(P=0.013)的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残差分析和潜在过程解释纵向测量变异的比例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多元纵向数据潜在过程模型在痴呆等慢性病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过程 纵向数据 轻度认知障碍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饮食习惯变化及孕前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庆文 李志红 +5 位作者 郭彩霞 曹晓琪 李甄娅 宋雅琼 田苗 王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调查孕前体重和妊娠期间饮食行为习惯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二者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进行孕期营养宣教提供新的内容和依据。方法问卷调查149名孕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饮食习惯的改变,并在生产后记录其新生儿出生体重... 目的调查孕前体重和妊娠期间饮食行为习惯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二者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进行孕期营养宣教提供新的内容和依据。方法问卷调查149名孕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饮食习惯的改变,并在生产后记录其新生儿出生体重,问卷录入采用EpiData 3.1软件,所有数据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0%的孕妇较孕前相比发生了饮食习惯的改变,妊娠期间与孕前相比,每日就餐次数及每周在家就餐天数均较孕前增加(P均<0.05);孕前孕后对食物咸辣甜口味的摄入喜好人数总体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辣口味的改变与孕前BMI值存在负相关(r=-0.221,P=0.007);咸口味的改变与怀孕时年龄存在负相关(r=-0.205,P=0.013);经Pearson相关分析,新生儿体重与母亲的孕前体重呈正相关性(r=0.185,P=0.02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重较大、孕前喜爱辣食、较淡的甜食者娩出出生体重较大新生儿的可能性较大。结论超过半数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会发生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孕前BMI值及年龄较大者,在孕后会选择口味较淡的食物;而孕前喜爱辣食、较淡的甜食者较易娩出体重较重的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 就餐频率 饮食口味 烹调方式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逆转为认知正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秦瑶 张嘉嘉 +5 位作者 吴妍 葛晓燕 韩红娟 崔靖 白文琳 余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506-3509,共4页
轻度认知障碍(MCI)通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风险人群和治疗靶点。尽管每年有近10%~15%的MCI患者进展为AD,但MCI的认知轨迹高度可变,多数MCI患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展为AD,部分逆转为认知正常(NC)。迄今为止,关于MCI逆转... 轻度认知障碍(MCI)通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风险人群和治疗靶点。尽管每年有近10%~15%的MCI患者进展为AD,但MCI的认知轨迹高度可变,多数MCI患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展为AD,部分逆转为认知正常(NC)。迄今为止,关于MCI逆转为NC的意义尚无定论,且国内外MCI逆转为NC的系统研究仍然有限。本文系统梳理了MCI的逆转率、逆转原因、逆转的潜在影响因素及逆转的研究意义,提出了此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逆转 认知正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的轻度认知障碍逆转预测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秦瑶 韩红娟 +5 位作者 陈杜荣 王浩基 葛晓燕 白文琳 崔靖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逆转为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公共数据库NACC,数据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疾病史、认知功能、抑郁状况、精神症状和...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逆转为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公共数据库NACC,数据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疾病史、认知功能、抑郁状况、精神症状和日常活动功能,构建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变量,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法选择模型中的最优调和系数λ;采用AIC和BIC与全变量logistic回归和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比较,基于AUC、Brier评分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并绘制森林图和列线图。结果共纳入397例MCI患者,其中124例MCI患者逆转为NC,逆转率为31.23%。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λ=0.044),纳入的自变量为年龄、BMI、高脂血症、维生素B12缺乏症、他人报告认知障碍、FAQ、MMSE、CDR和动物命名正确数;AIC=188.364,BIC=232.187,均低于全变量logistic回归(207.940/299.570)和逐步logistic回归(196.489/260.232);AUC、Brier评分和校准曲线均显示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更好。结论MCI患者逆转为NC受多个因素影响,应关注未患有高脂血症和维生素B12缺乏症、日常活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好的低龄MCI患者,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和预防性护理,减少其未来疾病进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逆转 认知正常 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潜在类别模型在轻度认知障碍向认知正常逆转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秦瑶 韩红娟 +6 位作者 刘龙 陈杜荣 马艺菲 崔靖 白文琳 张荣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将联合潜在类别模型(joint latent class model,JLCM)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逆转的研究,为慢性病纵向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JLCM模型包括三个子模型,潜在类别子模... 目的将联合潜在类别模型(joint latent class model,JLCM)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逆转的研究,为慢性病纵向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JLCM模型包括三个子模型,潜在类别子模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用于估计潜在类别,纵向过程子模型采用线性混合模型用于描述纵向认知轨迹,生存过程子模型采用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拟合认知过程。基于信息准则、后验分类、预测值与观测值的比较和条件独立假定等进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基于JLCM模型将MCI人群分为两个潜在类别,分别包括783人(92.88%)和60(7.12%)。潜在类别子模型显示性别、婚姻状况、APOE4和FAQ对潜在类别的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纵向过程子模型显示男性(β=-0.685,95%CI:-1.144~-0.226)、独身(β=0.743,95%CI:0.200~1.286)、未携带APOE4(β=-1.201,95%CI:-1.636~-0.766)和无日常活动功能障碍(β=-1.868,95%CI:-2.095~-1.641)人群的MMSE得分较高;生存过程子模型显示受教育水平较高(HR=1.264,95%CI:1.134~1.395)、独身(HR=1.593,95%CI:1.286~1.899)和未携带APOE4(HR=0.453,95%CI:0.043~0.862)是MCI患者逆转为NC的保护因素。结论JLCM模型在认知障碍等慢性病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潜在类别模型 纵向数据 生存数据 轻度认知障碍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