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神经解剖与定位诊断数据库的构建
1
作者 杨李旺 杨桂姣 宋岳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构建数字神经解剖学与定位诊断数据库可以使临床医师和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很方便地复习神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再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方法:应用相关软件对神经解剖学的图片和文字等信息进行编辑,并与临床定位诊断相结合,得到相... 目的:构建数字神经解剖学与定位诊断数据库可以使临床医师和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很方便地复习神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再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方法:应用相关软件对神经解剖学的图片和文字等信息进行编辑,并与临床定位诊断相结合,得到相应的数据库。结果:创建了图片信息为主配以简明注释的图谱数据库,以及文字信息全面详实的文字版数据库,并将两数据库进行超级链接。结论:数字神经解剖学与定位诊数据库应用于不同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神经解剖 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应激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鸿宇 杨桂姣 +3 位作者 张荷玲 王艳红 苗俊 张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研究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与运动疲劳的关系,采用雄性大鼠经 4周大强度游泳训练制成运动性疲劳模型,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两核中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状况,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 为研究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与运动疲劳的关系,采用雄性大鼠经 4周大强度游泳训练制成运动性疲劳模型,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两核中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状况,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疲劳组大鼠两核中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阳性产物面积均大于对照组 (P<0. 001 ),即两核中nNOS出现上调。结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中的nNOS神经元与运动疲劳的形成密切相关,NO可能在两核对疲劳应激反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阳性神经元 下丘脑 表达 应激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疲劳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产物 雄性大鼠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游泳运动对衰老过程大鼠海马IL-6、IL-10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史卫俊 陆红 +2 位作者 曹阳 成晓龙 杨桂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8-874,共7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过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IL-6、IL-10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处理条件不同将3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安静组(SS)、D-半乳糖安静组(DS)和D-半乳糖运动组(DE),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衰老过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IL-6、IL-10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处理条件不同将3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安静组(SS)、D-半乳糖安静组(DS)和D-半乳糖运动组(DE),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衰老模型;DE组每天游泳60 min,5 d/w,持续运动12周。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IL-6及IL-10的表达;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变化。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进行有氧游泳训练后,DE组逃避潜伏期和到达平台游过距离较DS组显著缩短(P<0.05),且DE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DS组显著延长8.7s(P<0.05),而与SS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DS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较SS组显著增加(P<0.05),DE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较DS组显著下降20%(P<0.05);(3)DS组海马脑区IL-6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SS组和DE组(P<0.05);(4)DE组IL-10阳性细胞数较DS组显著增加11%(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表明DE组IL-10的表达水平较DS组显著增加0.6倍(P<0.01)。结论:(1)注射D-半乳糖可引起大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因子,诱导大鼠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衰老表型;(2)有氧运动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衰老过程大鼠脑内炎症反应,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 海马 IL-6 IL-10 小胶质细胞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云 和荣丽 +3 位作者 何生 张瑞萍 钦少君 杨桂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0、4、8、12、16、24 h等不同时间...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0、4、8、12、16、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海马内NF-κB、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海马内NF-κB含量在4 h开始升高(P<0.05),8 h达峰值(P<0.05),12~16 h开始回落(P<0.05),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力竭组海马内BDNF含量12 h及16 h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训练后0 h组大鼠海马内NF-κB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增多(P<0.05),8 h组达高峰(P<0.05),12~2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减少(P>0.05)。海马内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则在力竭后24 h内持续表达且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12 h达峰值(P<0.05),其余力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可以活化海马内NF-κB信号转导系统,后者可能与运动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2)力竭运动可能通过诱导海马内BDNF的表达上调,对抗力竭运动性脑损伤,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海马 NF-ΚB BDNF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跑轮运动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情绪以及杏仁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楠 王莉智 +2 位作者 杨桂姣 刘成芳 和荣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自主跑轮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情绪,以及小鼠脑内杏仁核NF-κB、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3月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n=6)和AD模型组(n=... 目的:探讨自主跑轮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情绪,以及小鼠脑内杏仁核NF-κB、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3月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n=6)和AD模型组(n=12)。AD模型组小鼠通过侧脑室内注射Aβ_(1-42)进行造模,造模一周后采用Y迷宫新异臂实验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并将造模成功的AD小鼠随机分成AD安静组(n=6)和AD运动组(n=6)。AD运动组进行为期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AD安静组与DMSO对照组在同等环境下正常饲养6周。运动结束后,采用Y迷宫新异臂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分别检测三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并统计分析。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三组小鼠杏仁核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变化。结果:(1)Y迷宫新异臂实验结果显示:造模一周后,AD模型组在新异臂中停留的时间(88.2 s±8.19 s)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135.48 s±8.63 s,P﹤0.01);运动结束后,AD运动组在新异臂中停留的时间是AD安静组的1.7倍(P﹤0.01),但与DMSO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D运动组在开放臂中停留的时间较AD安静组显著升高(P﹤0.01),但与DMSO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3)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AD运动组的不动时间(88.64 s±5.23 s)明显低于AD安静组(236.13s±7.04 s,P﹤0.001),但与DMSO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4)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促炎因子TNF-α和NF-κB在AD安静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D运动组和DMSO对照组(P﹤0.05),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与之相反,低于AD运动组和DMSO组(P﹤0.05),各检测因子在AD运动组和DMSO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主跑轮运动可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改善杏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自主跑轮运动 杏仁核 NF-ΚB TNF-α IL-10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杏仁体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鸿宇 刘定一 +2 位作者 杨桂姣 于芳 李颖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为了探讨杏仁体一氧化氮合酶 (NOS)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研究了运动性疲劳对大鼠杏仁体 NOS表达的影响。经 4周大强度游泳训练制成大鼠运动疲劳模型 ,在安静状态下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侧了大鼠杏仁体 NOS活性。结果表明 ,疲劳组大鼠杏... 为了探讨杏仁体一氧化氮合酶 (NOS)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研究了运动性疲劳对大鼠杏仁体 NOS表达的影响。经 4周大强度游泳训练制成大鼠运动疲劳模型 ,在安静状态下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侧了大鼠杏仁体 NOS活性。结果表明 ,疲劳组大鼠杏仁体 NOS总活性小于对照组 (P<0 .0 5 )。认为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应激可使大鼠杏仁体神经元中的 NOS下调 ,杏仁体NOS神经元参与了中枢运动性疲劳的形成 ,其机理可能与杏仁体神经元对应激反应的心理、行为、内分泌调节以及 NO的神经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杏仁体 一氧化氮合酶(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改良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利 朱茜 +2 位作者 夏仲年 宋慧芳 杨桂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改良成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优化培养条件,为系统研究成体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特性以及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视交叉前1.5 mm处离段脑组织,分离前脑室管膜下区(SVZ),通过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相结... 目的:改良成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优化培养条件,为系统研究成体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特性以及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视交叉前1.5 mm处离段脑组织,分离前脑室管膜下区(SVZ),通过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制备细胞悬液,应用改良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NSCs。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1%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多向分化潜能。系列稀释实验和5-溴脱氧尿核苷(BrdU)掺入实验比较改良培养与常规培养NSCs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潜能。结果:改良培养条件,NSCs 7~9 d可形成nestin阳性神经球。应用1%FBS诱导后,NSCs分化为形态各异的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比例分别是(18.6±3.5)%、(73.2±5.2)%和(3.6±0.4)%。系列稀释实验结果显示当细胞接种数量为500、1000和2000个,改良培养NSCs形成次代神经球数量较常规培养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并且8 h BrdU掺入率也显著增高达(42.4±6.2)%(P<0.05),表明改良培养条件下NSCs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活力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操作性强、重复性高的成鼠NSCs分离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改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考比利改善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成芳 任芳芳 +3 位作者 和荣丽 张卫国 皇甫平 吴博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研究扎考比利(zacopride,ZAC)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构建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预防性给予ZAC、氯喹(chloroquine,Chlor)及ZAC+Chlor。连续给药8周,超声心动图评价... 目的:研究扎考比利(zacopride,ZAC)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构建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预防性给予ZAC、氯喹(chloroquine,Chlor)及ZAC+Chlor。连续给药8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计算心重/体重比(HW/BW)和左心室/体重比(LVW/BW);左心室心肌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内向整流钾通道(IK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Kir2.1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vehicle)组相比,ZAC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LVEDS和LVEDD明显降低(P <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 <0.01),HW/BW和LVW/BW显著降低(P <0.05),心肌肥大程度降低,心肌细胞横断面积明显减小(P <0.01),心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Chlor明显阻断了ZAC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与vehicle组相比,ZAC组大鼠心肌组织IK1蛋白表达和Kir2.1的mRNA显著升高(P <0.01)。结论:心肌IK1激动剂ZAC显著减轻大鼠左心室压力超负荷诱发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考比利 压力超负荷 心室重构 内向整流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激动剂扎考比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成芳 刘继斌 +3 位作者 王瑾 和荣丽 孔丽 吴博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目的:研究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激动剂扎考比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后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扎考比利组、氯座组、扎考比... 目的:研究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激动剂扎考比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后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扎考比利组、氯座组、扎考比利+氯喹组(每组20只),后三组依次预防性给予扎考比利、気阻断剂氯座、扎考比利+氯喹。另设假手术组(n=10),开腹后只挂线,不结扎。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各组大鼠心功能,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马松染色观察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I型、ID型胶原的表达并计算胶原I型/ ID型胶原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 TGF-β1)、Smad3和Smad7信使RNA (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扎考比利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均显著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显著降低,血浆BNP和TNF-a水平显著降低,心肌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减小,I型、ID型胶原表达下降,且I型/ID型胶原比值显著降低,心肌组织TGF-P,.Smad3 mRNA表达明显降低,Smad7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o氯座组和扎考比利+氯座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扎考比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变化趋势与扎考比利组和模型组比较的上述结果相反。结论:扎考比利能够明显改善腹主动脉缩窄后大鼠的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TGF-py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考比利 腹主动脉缩窄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对大鼠室旁核和视上核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荷玲 刘鸿宇 +1 位作者 苗俊 杨桂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方法:雄性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0.5h组和运动后4h组。实验组强迫游泳致力竭制成运动性疲劳模型,用ABC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方法:雄性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0.5h组和运动后4h组。实验组强迫游泳致力竭制成运动性疲劳模型,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室旁核和视上核nNOS表达状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运动后即刻,室旁核和视上核nNOS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运动后0.5h,nNOS的表达均比对照组低(P<0.001);运动后4h,室旁核nNOS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视上核nNOS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仍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动性疲劳使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nNOS的表达降低,提示室旁核和视上核nNOS与中枢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可能在机体对运动性疲劳的反应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室旁核 视上核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0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云鹤 张卫国 +2 位作者 朱茜 杨桂姣 陆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能力的影响,了解蛋白酶体对NSCs增殖潜能的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蛋白酶体在帕金森病(PD)等老年性疾病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90日龄...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能力的影响,了解蛋白酶体对NSCs增殖潜能的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蛋白酶体在帕金森病(PD)等老年性疾病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90日龄健康BALB/c小鼠,左侧侧脑室注射10μg MG132,于注射后3d、7 d、14 d提取SVZ总蛋白,荧光酶标仪检测蛋白酶体活性。同时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BrdU免疫荧光染色标记NSCs,动态观察蛋白酶体活性改变对N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另设溶剂对照组左侧侧脑室注射等剂量DMSO,进行上述实验。结果:侧脑室注射MG132 3 d、7 d后,SVZ蛋白酶体活性较DMSO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SVZ BrdU+NSCs也显著减少至21±4和22±3,与DMSO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着MG132注射时间延长,14 d后SVZ蛋白酶体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BrdU+NSCs数量MG132组(82±4)与DMSO组(67±6)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应用蛋白酶体可逆性抑制剂MG132短时期内能显著抑制SVZ蛋白酶体活性,并且能够降低NSCs增殖能力,提示蛋白酶体活性与NSCs增殖潜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MG132 神经干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杏仁体NF-κB、IL-1β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生 杨桂姣 +2 位作者 孟华 和荣丽 范琳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内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调控机制及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1周力竭游泳训练后...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内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调控机制及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1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即刻、4、8、12、16、24h等不同时间点取脑,经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研究运动后杏仁体内NF-κB的含量变化规律;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观察IL-1β在杏仁体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结果:NF-κB在力竭4h开始激活(P<0.05),至8h达到高峰(P<0.05),12~16h开始回落(P<0.05),24h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IL-1β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在24h内持续且高于对照(P<0.05),12h达峰值(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κB信号系统和IL-1β参与了脑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杏仁体 NF-ΚB IL-1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阳 成晓龙 +4 位作者 范琳琳 和荣丽 何生 张鹏云 杨桂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9,352,共6页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对照组10只,不进行游泳运动。力竭运动组30只,每天大鼠尾部负重(2%体重的重物)游泳1次至力竭,连续7 d,分别于最后一次运...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对照组10只,不进行游泳运动。力竭运动组30只,每天大鼠尾部负重(2%体重的重物)游泳1次至力竭,连续7 d,分别于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0 h)、4 h、8 h、12 h、16 h、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Bcl-2、Bax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F-κB、Bcl-2、Bax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和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与力竭运动0 h组NF-κB表达较低,力竭运动组运动后4 h 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h达到峰值,而后下降,24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Bax表达与Bcl-2相似,力竭运动后即刻、4 h、8 h、12 h、16 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F-κB与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表达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对照组可见一定数量Bcl-2阳性神经元,力竭运动后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竭游泳运动中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的诱发,表现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游泳运动 下丘脑室旁核 NF-ΚB BCL-2 BA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通过激活AKT通路提高老年hBM-MSCs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耐受能力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慧芳 郭蕊 张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s)的保护作用,为提高老年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提供实验支持。方法:老年h BM-MSCs于低氧培养箱中培养24 h进行低氧预处理,实验分为年轻h BM-MSCs组(young组),老年h BM-MSCs组(ol...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s)的保护作用,为提高老年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提供实验支持。方法:老年h BM-MSCs于低氧培养箱中培养24 h进行低氧预处理,实验分为年轻h BM-MSCs组(young组),老年h BM-MSCs组(old组)及低氧预处理老年h BM-MSCs组(old+hypoxia组)。300μmol/L H_2O_2作用30 min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50μmol/L LY294002作用2 h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Brd 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Brd U掺入实验显示低氧预处理的老年h BM-MSCs细胞阳性率为39.85%±3.45%,与old组相比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5)。300μmol/L H_2O_2作用30 min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后,old+hypoxia组与old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且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应用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以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提高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PI3K/AKT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功能障碍通过激活P53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雪芹 宋慧芳 陆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50-2253,共4页
目的:明确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导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增殖能力降低的机制,探讨P53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组织工程提供数量充足且活性优良的种子细胞。方法:检测早期(第3~4代)与晚期(≥14代)hBMSCs蛋白酶体活性及P53表达变... 目的:明确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导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增殖能力降低的机制,探讨P53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组织工程提供数量充足且活性优良的种子细胞。方法:检测早期(第3~4代)与晚期(≥14代)hBMSCs蛋白酶体活性及P53表达变化。将早期hBMSCs分为DMSO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组(10μmol/L MG132作用4 h)和P53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MG132组(20μmol/L PFT-α预干预1 h,随后加入10μmol/L MG132作用4 h),通过BrdU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随后将PFT-α直接作用于晚期hBMSCs,通过BrdU掺入实验检测P53抑制剂对晚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晚期hBMSCs伴随蛋白酶体活性降低,P53表达水平较早期细胞上调16.89%±4.44%(P<0.05)。给予MG132能够显著抑制hBMSCs增殖,BrdU阳性率降低至33.36%±2.24%(P<0.01);但是若提前给予PFT-α则能部分拮抗MG132对h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BrdU阳性率上升至49.23%±2.67%(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FT-α+MG132组各期细胞分布与DMSO对照组相似,增殖指数显著高于MG132组(P<0.01)。抑制P53激活能够显著提高晚期hBMSCs增殖能力,BrdU阳性率较对照组升高24.73%±8.35%(P<0.01)。结论:传代晚期hBMSCs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可能通过激活P53、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进而导致hBMSCs增殖潜能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P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茄素A通过调节自噬缓解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蕊 宋慧芳 康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探讨醉茄素A(WFA)通过对自噬的调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中的作用,为寻找有效药物缓解MI/R治疗后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依据。方法:(1)离体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通过缺氧/复氧处理模拟在体缺血/再灌注(SI/R)模型,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醉茄素A(WFA)通过对自噬的调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中的作用,为寻找有效药物缓解MI/R治疗后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依据。方法:(1)离体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通过缺氧/复氧处理模拟在体缺血/再灌注(SI/R)模型,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对照组、SI/R组、WFA治疗(WFA+SI/R)组和氯喹(CQ)预处理(CQ+WFA+SI/R)组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C57BL/6小鼠吸入麻醉下,施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30 min后打开结扎线恢复血液灌注3或12 h。(2)将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MI/R组、WFA+MI/R组和CQ+WFA+MI/R组。将再灌注3 h的小鼠分离心脏组织用于TUNEL染色,再灌注12 h的小鼠用于超声成像以检测左心室功能。结果:(1)与SI/R组相比,WFA+SI/R组LC3-II/LC3-I、beclin-1和p62水平显著降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WFA+SI/R组相比,CQ+WFA+SI/R组LC3-II/LC3-I、beclin-1、p62、Lamp-2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活力显著降低,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2)在体研究显示,与WFA+MI/R组相比,CQ+WFA+MI/R组小鼠左心室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醉茄素A通过降低过高的自噬水平,维持自噬平衡,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茄素A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酶体活性延缓复制性衰老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慧芳 杨佳超 +1 位作者 牛晓洁 陆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 BHQ)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制性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数量充足的种子细胞。方法:30μmol/L t BHQ持续作用于体外...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 BHQ)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制性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数量充足的种子细胞。方法:30μmol/L t BHQ持续作用于体外传代晚期BMSCs 4周,化学发光法测量蛋白酶体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Brd 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表达变化。结果:30μmol/L t BHQ持续作用于传代晚期BMSCs 4周后,蛋白酶体活性较DMSO溶剂对照组上调(21.96±1.98)%(P<0.05)。CCK-8法显示随t BHQ浓度增加,细胞活力逐渐升高,至40μmol/L达到平台期,且至120μmol/L未见明显细胞毒性。Brd U掺入实验显示t BHQ组阳性细胞率与DMSO溶剂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5);t BHQ组细胞增殖指数也显著高于DMSO组(P<0.05)。t BHQ组SA-β-Gal阳性率较DMSO溶剂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衰老相关蛋白P53表达量也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t BHQ能够通过提高蛋白酶体活性延缓因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引起的BMSCs复制性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对苯二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复制性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内Fos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迎春 杨桂姣 +2 位作者 张安民 李楠 杨李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分布和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下丘脑对不同形式运动的调节机制。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运动组(n=50),运动组又分为持续运动组(n=25)和间歇训练组(n=25)。持续运动组每天游...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分布和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下丘脑对不同形式运动的调节机制。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运动组(n=50),运动组又分为持续运动组(n=25)和间歇训练组(n=25)。持续运动组每天游泳2次,每次150min,中间休息120min;间歇训练组每天游泳1次,负重游泳6min后休息4min,反复训练10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不同形式运动后即刻(0h)、0.5h、1h、2h、4h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和分布,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内Fos阳性神经元少量散在分布;运动组明显增多,在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等处成簇分布,核团界限清晰。(2)在室旁核小细胞部(pPVN),持续运动组游泳结束后1h 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升高达峰值,然后回落;间歇训练组在运动结束后2h达峰值,较运动结束后即刻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多(P<0.05),同一时刻间歇训练组表达显著高于持续运动组(P<0.05);室旁核大细胞部(mPVN)内,持续运动组Fos阳性神经元数在运动结束后持续升高,2h后显著下降,而间歇训练组各时刻阳性神经元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在SON内,大鼠游泳运动结束后4h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内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丘脑SON和PVN在运动后机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pPVN对不同形式运动性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视上核 室旁核 FOS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提取物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利 夏仲年 +3 位作者 杨桂姣 宋慧芳 闫八一 白丽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脱髓鞘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3-55(MOG33-55)配以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诱发EAE模型。将小鼠分为CFA对照组、EAE模型组和GBE治疗组(每日...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脱髓鞘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3-55(MOG33-55)配以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诱发EAE模型。将小鼠分为CFA对照组、EAE模型组和GBE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GBE70mg/kg)。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行为学实验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BE对EAE小鼠的影响。结果:GBE组小鼠各时间段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EAE组(P<0.05),行为学检测显示发病高峰期falling latency时间较EAE组延长10s;GBE组较EAE组视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增高,可见MBP阳性髓鞘结构包绕轴突;海马伞矢状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证实GBE组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较EAE组明显减少,但是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与EAE组无明显差别。结论:GBE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延缓EAE小鼠脱髓鞘进程,提示GBE对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物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S蛋白酶体参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利 张卫国 +2 位作者 杨桂姣 闫八一 白丽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诱导阶段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分析不同诱导阶段26S蛋白酶体的表达变化。应用含26S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培养液(5μmol/LMG132、10μg/LbFGF、20μg/LNGF)作用于经β-ME/RA诱导后的细胞,N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未诱导的hBMSCs几乎不表达nestin、Tuj1和NF;经β-ME/RA诱导后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和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表达率增高(34.41%±1.27%,27.79%±1.27%);经β-ME/RA/GF诱导后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表达率迅速升高(56.72%±2.40%)。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证实,未诱导hBMSCs26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较低;经β-ME/RA诱导后个别细胞26S蛋白酶体染色增强,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33倍;经β-ME/RA/GF诱导后26S蛋白酶体深染细胞增多,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77倍。应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后,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降低(37.59%±1.52%)。结论:hBMSCs在β-ME/RA/GF诱导下可逐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26S蛋白酶体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增高,26S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h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提示26S蛋白酶体可能参与诱导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6S蛋白酶体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