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皮纹特点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常桂珍 任杰 +1 位作者 王义明 魏秀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对5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38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皮肤纹理的调查研究,发现先心病患者的皮纹,与正常儿童皮纹有多处不同:(1)双手指纹>8个斗型纹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双箕斗型纹也显著多;(2)atd角明显大于对照组,且atd角>40度的明显多于... 对5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38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皮肤纹理的调查研究,发现先心病患者的皮纹,与正常儿童皮纹有多处不同:(1)双手指纹>8个斗型纹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双箕斗型纹也显著多;(2)atd角明显大于对照组,且atd角>40度的明显多于对照组,但t距比略小;(3)a—bRC比对照组明显下降;(4)指间区真实花纹出现率高,尤以3—4指间、大鱼际区、小鱼际区显著多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皮肤纹理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新生儿面部及体格测量研究
2
作者 常桂珍 任杰 +1 位作者 王阿琚 王义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0-461,共2页
报道了太原地区出生三天内健康足月汉族新生儿868例(男466,女402)眼距、耳位、身长、胸骨长、胸围和乳距的测量值均数,以及乳距与身长、乳距与胸围、胸骨长与身长的比值.对各项数值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提出用乳距或胸骨长推算身长,用... 报道了太原地区出生三天内健康足月汉族新生儿868例(男466,女402)眼距、耳位、身长、胸骨长、胸围和乳距的测量值均数,以及乳距与身长、乳距与胸围、胸骨长与身长的比值.对各项数值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提出用乳距或胸骨长推算身长,用乳距推算胸围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胸骨 身长 体格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防治窒息幼兔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立新 覃秀桃 +2 位作者 郝翼中 王阿琚 原平飞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将幼兔分为对照、窒息、窒息+尼莫地平3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脑组织水分含量并观察耳廓微循环和脑病理改变。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血清LPO、脑水分含量、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均明显增高,脑病理改变明显。窒息组LP... 将幼兔分为对照、窒息、窒息+尼莫地平3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脑组织水分含量并观察耳廓微循环和脑病理改变。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血清LPO、脑水分含量、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均明显增高,脑病理改变明显。窒息组LPO与脑水分含量,微循环加权积分值与脑水分含量,LPO与微循环加权积分值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窒息组相比,窒息+尼莫地平组血清LPO、脑水分含量、脑病理改变及微循环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自由基及微循环障碍参与了窒息所致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窒息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过程回顾
4
作者 范淑兰 李芳 +1 位作者 卫凤平 刘铎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小儿较成人发病率高,且症状不完全一致。本文对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确诊过程回顾,总结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所见到的不典型症状,以及与年龄、病程的关系。提出早期诊断的体会,并分析本...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小儿较成人发病率高,且症状不完全一致。本文对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确诊过程回顾,总结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所见到的不典型症状,以及与年龄、病程的关系。提出早期诊断的体会,并分析本组病例中发生误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儿童 结核性 脑膜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婴幼儿肺炎的耳廓微循环动态观察
5
作者 刘立新 王阿琚 范庆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43-344,405,共2页
采用微循环显微镜对临床确诊的24例重症婴幼儿肺炎的不同时期进行耳廓微循环的动态观察与比较,证实了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与病情的好转基本同步,但耳廓微循环的改善常在临床症状好转后24~48小时才比较稳定,提示了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症状虽... 采用微循环显微镜对临床确诊的24例重症婴幼儿肺炎的不同时期进行耳廓微循环的动态观察与比较,证实了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与病情的好转基本同步,但耳廓微循环的改善常在临床症状好转后24~48小时才比较稳定,提示了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症状虽有好转而微循环尚未恢复时不能放松治疗,仍需巩固治疗1~2天,以防止病情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微循环 婴儿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惊厥51例分析
6
作者 郝翼中 王阿琚 阴怀清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95-297,307,共4页
对51例新生儿惊厥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本组病因以低钙血症为首,其次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感染。大约半数患儿惊厥首发于出生3日之内,根据发病日龄可大致推测病因。影响转归之因素,包括惊厥的病因、类型、发作频度、患儿... 对51例新生儿惊厥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本组病因以低钙血症为首,其次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感染。大约半数患儿惊厥首发于出生3日之内,根据发病日龄可大致推测病因。影响转归之因素,包括惊厥的病因、类型、发作频度、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及生后 Apgar 评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常桂珍 张辉 李民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2-73,共2页
对1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进行临床分析。NEC有两种类型:一型多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主要由于缺氧引起;另一型多见才晚期新生儿和幼婴,主要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本病以人工喂养儿多见,男婴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婴。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NEC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佝偻病症状体征分析
8
作者 张辉 陈连元 郭增荣 《山西临床医药》 1995年第4期305-306,共2页
本文检测了82例佝偻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了x^2检验,结果显示:佝偻病症状以夜惊表现特异,佝偻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x^2=5.86,P<0.05),体征以方颅、枕秃、串珠、肋外翻特异(P<0.01,P<O.05)。提示... 本文检测了82例佝偻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了x^2检验,结果显示:佝偻病症状以夜惊表现特异,佝偻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x^2=5.86,P<0.05),体征以方颅、枕秃、串珠、肋外翻特异(P<0.01,P<O.05)。提示:在基层机构无实验条件,可参考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症状 体征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硬肿症病因分析(附60例报告)
9
作者 常桂珍 王阿琚 范丽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的多发病,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对我院7年间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分析,认为本病易发生在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尤以出生3天内的早期新生儿多见,且男婴多于女婴。通过发病季节观察,认为寒冷是发...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的多发病,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对我院7年间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分析,认为本病易发生在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尤以出生3天内的早期新生儿多见,且男婴多于女婴。通过发病季节观察,认为寒冷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其次感染、窒息、缺氧也可促成硬肿症的发生。动态观察耳廓微循环,对硬肿症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硬肿症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维生素D预防婴儿佝偻病的干预试验
10
作者 王广康 陈连元 +3 位作者 胡寿武 神礼太 冯国瑜 刘正彪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为寻求适合广大农村预防佝偻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了使用维生素D预防的干预实验。结果为:VD预防组的总发病率为23.05%,对照组的发病率为55.47%,保护率为58.45%。其中每日投药组,每月投药组与每季投药组的保护率分别为55.30%;65.4... 为寻求适合广大农村预防佝偻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了使用维生素D预防的干预实验。结果为:VD预防组的总发病率为23.05%,对照组的发病率为55.47%,保护率为58.45%。其中每日投药组,每月投药组与每季投药组的保护率分别为55.30%;65.48%与54.93%。提示,本干预实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虽经VD预防佝偻病发病大幅度下降,但晋城郊区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说明该地除用VD预防外,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使佝偻病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佝偻病 维生素D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确诊的若干因素探讨
11
作者 原萍飞 王巧莲 +1 位作者 李红卫 武月娥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0-71,共2页
本文报道26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简称传单)。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讨论了影响本病确诊的若干因素,并指出目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 本文报道26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简称传单)。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讨论了影响本病确诊的若干因素,并指出目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对本病诊断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形淋巴细胞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及皮肤结核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克军 王文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粟粒性肺结核病是原发病灶恶化,干酪坏死灶扩大破坏了肺静脉分支,结核菌由肺静脉经左心室至大循环,继而播散到全身器官。小量结核菌多次进入血流形成亚急性播散。皮肤结核是结核菌经血流浸润皮肤所致病变。我科1987年5月因长期发热伴皮... 粟粒性肺结核病是原发病灶恶化,干酪坏死灶扩大破坏了肺静脉分支,结核菌由肺静脉经左心室至大循环,继而播散到全身器官。小量结核菌多次进入血流形成亚急性播散。皮肤结核是结核菌经血流浸润皮肤所致病变。我科1987年5月因长期发热伴皮疹疑诊“勒-雪氏病”收治1例患儿。现报告如下。患儿,赵×,男性8/12岁,住院号191369。因间断发热4月伴皮疹2月于1987年5月15日收住院。患儿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4月出现发热,体温38~39.5℃,轻咳,病后1月出现口眼歪斜,恶心、呕吐。病后2月出现皮肤结节,散布全身,伴有盗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结核 结核病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脑膜炎 脑刺痛 结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der-Willi综合征2例报告
13
作者 刘源 王映春 李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2-72,共1页
Prader-Wiili综合征系小儿病理性肥胖的原因之一。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即可出现明显的特征表现。我省资料少见。现将我科所见的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PRADER-WILLI综合征 病理性肥胖 儿童 诊断
全文增补中
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与诊断
14
作者 王文英 王映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0-71,67,共3页
本文介绍了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就诊原因,在所见5种发病原因中以肾小管酸中毒最为常见,通过分析本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过程,提出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方面的个些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 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因 诊断 临床特点
全文增补中
儿童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18例分析
15
作者 陈连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83-84,共2页
据报道,各地支原体肺炎感染有所增加,并波及婴幼儿。由于对青霉素治疗不理想,我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的结果,现将1988年以来门诊及住院的18例病儿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转归
全文增补中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23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新景 魏秀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儿科病房1979年3月~198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23例。强调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中应用胰岛素同时补充足够葡萄糖和钾盐,不宜过多静脉快速注入碱性缓冲剂,除补充钾盐外要注意补充磷酸盐并推荐用磷酸钾...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儿科病房1979年3月~198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23例。强调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中应用胰岛素同时补充足够葡萄糖和钾盐,不宜过多静脉快速注入碱性缓冲剂,除补充钾盐外要注意补充磷酸盐并推荐用磷酸钾代替氯化钾。由于小儿糖尿病患儿大多消瘦或伴严重营养不良,在提供胰岛素治疗时相应供给足够热量;在血糖和尿糖较高的情况下开始治疗时,尽可能使患儿保持在接近基础代谢状态,以便易于平衡热能代谢。本组采用此方法治疗无一例合并低钾血症,低糖血症。住院三周时体重分别增加3~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酮症 婴儿 学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5名新生儿脾脏触诊分析
17
作者 陈健夫 陈连元 +5 位作者 张元生 范万生 原平飞 朱玉红 王莉 牛丽萍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81-283,302,共3页
本文对215名新生儿的脾脏作了触诊分析。结果表明:脾脏的可触及率为19.5%。在生后能触及脾脏者于72小时时仍可触及,无1例是生后72小时才首次触及。脾脏的可触及率无性别差异。分娩方式不影响脾脏的可触及率。孕期的长短与脾脏检出率无... 本文对215名新生儿的脾脏作了触诊分析。结果表明:脾脏的可触及率为19.5%。在生后能触及脾脏者于72小时时仍可触及,无1例是生后72小时才首次触及。脾脏的可触及率无性别差异。分娩方式不影响脾脏的可触及率。孕期的长短与脾脏检出率无关。总之,在新生儿能触及脾脏是一种正常现象,勿需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脾脏 触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例小儿铁营养状况评定及缺铁原因探讨
18
作者 王映春 李明 +2 位作者 牛艳平 刘桂芬 郭明英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31-232,271,共3页
本文对88例在托2~6岁健康小儿,通过Hb、SF、FEP及头发内四种微量元素Fe、Cu、Zn、Pb的测定,对该组小儿体內铁营养状况进行评定;并从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中,试对微量元素Cu、Zn、Pb对铁缺乏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儿童 铁缺乏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诊断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体会(附7例报告)
19
作者 李果荣 常桂珍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95-496,共2页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u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在慢性期肺泡间质沉着大量的含铁血黄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或/和咳血,多见于小儿时期,容易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现通过...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u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在慢性期肺泡间质沉着大量的含铁血黄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或/和咳血,多见于小儿时期,容易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现通过我科确诊的7例病历,探讨早期诊断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血黄素 沉着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sch-Nyhan综合征1例
20
作者 刘源 范淑兰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99-299,共1页
患儿,男,1岁6个月。生后4个月内未见异常。4个月时出现声音低哑,8个月时仍不能坐,抱起站立时,双腿交叉,有时有阵发性哭叫,伴头后仰、四肢伸直,角弓反张,并出现惊厥,曾按“低钙惊厥”治疗,效不佳。1岁4个月时,出现自残行为,咬伤自己的下... 患儿,男,1岁6个月。生后4个月内未见异常。4个月时出现声音低哑,8个月时仍不能坐,抱起站立时,双腿交叉,有时有阵发性哭叫,伴头后仰、四肢伸直,角弓反张,并出现惊厥,曾按“低钙惊厥”治疗,效不佳。1岁4个月时,出现自残行为,咬伤自己的下唇,伤口出血,哭叫不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ch-Nyhan 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