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33例纤维胃镜活检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树山 钟永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我们从1977~1987年10年间进行纤维胃镜粘膜活检7033例,其中正常粘膜288例,占4.09%;浅表性胃炎4487例,占63.79%;萎缩性胃炎357例,占5.07%;肥厚性胃炎3例(0.04%),各部位息肉56例(0.79%);慢性溃疡232例(3.29%);肿瘤1091例(15.55%),其中胃... 我们从1977~1987年10年间进行纤维胃镜粘膜活检7033例,其中正常粘膜288例,占4.09%;浅表性胃炎4487例,占63.79%;萎缩性胃炎357例,占5.07%;肥厚性胃炎3例(0.04%),各部位息肉56例(0.79%);慢性溃疡232例(3.29%);肿瘤1091例(15.55%),其中胃癌780例,占11.09%;食管癌302例,占4.29%;其他慢性炎症519例(7.37%)。正常粘膜检出率偏高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偏低。浅表性胃炎最终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部分可引起肠型胃癌的发生,三者之间的病变有一定的关系。提高纤维胃镜的活检诊断水平必须从取材、制片、阅片等每个环节做起,病理诊断必须结合纤维胃镜肉眼所见及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粘膜 粘膜活检 胃癌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流式细胞光度术及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华 闫秀珍 +7 位作者 刘田福 王琳娜 刘育艳 安小敏 王晋芬 郭日升 徐欣 王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对有随访资料的乳腺癌102例经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及病理学检查,就乳腺癌细胞DNA含量、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病理组织学分型、核分裂相数(M)、临床分类分期、肿瘤大小、年龄、术式、术后处理及癌旁病变等诸因素与术后生存期以及各因素间的... 对有随访资料的乳腺癌102例经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及病理学检查,就乳腺癌细胞DNA含量、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病理组织学分型、核分裂相数(M)、临床分类分期、肿瘤大小、年龄、术式、术后处理及癌旁病变等诸因素与术后生存期以及各因素间的关系做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NA指数(DI)越高、DNA合成期细胞分数(S%)越大、临床分类分期越高,癌旁病变有癌变者及浸润型导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均明显为短(P<0.01),手术方式以根治术效果好,术后生存期长(P<0.01);另外也显示DI值与S%间有明显相关性,异倍体组S%明显增高(P<0.05);S%越大、M数越大则肿瘤越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DA指数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在抗肝细胞坏死中的钙拮抗作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灵芝 赵元昌 +4 位作者 韩德五 陈贤明 许瑞龄 尹镭 马学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本工作在大鼠口服CCL_4所致肝细胞坏死模型上,比较了丹参与钙拮抗剂异搏定和扩血管药酚妥拉明对肝坏死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CCl_4引起的肝组织坏死与肝组织钙含量呈正相关(r=0.887,P<0.01)。丹参和异搏定使肝组织坏死程度减轻,肝组... 本工作在大鼠口服CCL_4所致肝细胞坏死模型上,比较了丹参与钙拮抗剂异搏定和扩血管药酚妥拉明对肝坏死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CCl_4引起的肝组织坏死与肝组织钙含量呈正相关(r=0.887,P<0.01)。丹参和异搏定使肝组织坏死程度减轻,肝组织钙含量减少,血浆GPT活性下降,肝组织匀浆MDA含量降低,细胞色素P-450活性升高。酚妥拉明组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丹参的作用效果优于异搏定。丹参抗CCl_4所致的肝细胞坏死井非通过扩血管作用,而是发挥其钙拮抗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拮抗剂 丹参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缺氧时脑损伤及血中有关生化指标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其奎 李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72-476,共5页
本文观察了三七总皂甙对急性缺氧动物脑皮质与软脑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能抑制缺氧家兔第20分钟时PaO_2(缺氧组27.15±5.67,三七组39.63±6.38,P<0.01)和pH(7.21±0.04,7.30±0.03,P<0.05)的下... 本文观察了三七总皂甙对急性缺氧动物脑皮质与软脑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能抑制缺氧家兔第20分钟时PaO_2(缺氧组27.15±5.67,三七组39.63±6.38,P<0.01)和pH(7.21±0.04,7.30±0.03,P<0.05)的下降,并能减轻此时软脑膜微静脉的扩张(137.80±9.59,118.88±10.09,P<0.01),延长血流加速期(26.40±6.17,35.37±6.79,P<0.01)和脑血流停止时间(30.00±6.20.40.46±6.50),P<0.01)。电镜观察:三七总皂甙能减轻脑皮质细胞的损伤。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三七总皂甙具有抗低含缺氧5小时大鼠血清LPO(缺氧组4.04±0.38,三七组3.71±0.29,P<0.05)β—G活力(34.57±5.80,27.66±3.43,P<0.01)和血乳酸上升的作用。如上所述,三七总皂甙具有抗氧化、稳定溶酶体膜、改善机体能量代谢与软脑膜的微循环,因之对缺氧时脑皮质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过氧化脂质 皂甙 缺氧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肝衰竭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对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许瑞龄 尹镭 +5 位作者 陈贤明 王蕊 杨爱国 韩德五 赵元昌 马学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暴发性肝衰模型,以脑组织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为血脑屏障通透性指标。结果表明,在肝性脑病初期血脑屏障通透性就已增加,至脑病晚期则明显增加,并伴脑水肿发生,脑组织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与血浆内... 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暴发性肝衰模型,以脑组织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为血脑屏障通透性指标。结果表明,在肝性脑病初期血脑屏障通透性就已增加,至脑病晚期则明显增加,并伴脑水肿发生,脑组织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与血浆内毒素呈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暴发性肝衰竭时,肝性脑病发生发展与内毒素所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血脑屏障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时肾功能障碍发生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蕊 陈贤明 +4 位作者 韩德五 许瑞令 赵元昌 尹镭 马学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82-486,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半乳糖胺所致急性肝衰时内毒素血症和肾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丹参的防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半乳糖胺所致肝衰的动物均伴有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肾功能明显异常(Pcr,BUN升高,Ccr,UV,U_(Na)V降低,FE_(H2O),FE_(Na)增高)。经丹... 本实验研究了半乳糖胺所致急性肝衰时内毒素血症和肾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丹参的防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半乳糖胺所致肝衰的动物均伴有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肾功能明显异常(Pcr,BUN升高,Ccr,UV,U_(Na)V降低,FE_(H2O),FE_(Na)增高)。经丹参治疗后内毒素血症明显减轻,肾功能也随之明显改善,从而提示内毒素血症和肾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证明,内毒素血症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丹参对肝肾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此外,半乳精胺所致肝衰竭模型同时也可用于肝肾综合征发病机理与防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肝衰竭 肾衰竭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实验性急性肝功能不全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贤明 韩德五 +3 位作者 许瑞令 尹镭 赵元昌 梁振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4-168,共5页
本文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在半乳糖胺引起急性肝功能不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毒素加重半乳糖胺所致的肝细胞坏死,使大鼠血浆尿素氮、胆红素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嗜睡时间提前与昏迷加重。经血浆、脑匀浆游离氨基酸分... 本文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在半乳糖胺引起急性肝功能不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毒素加重半乳糖胺所致的肝细胞坏死,使大鼠血浆尿素氮、胆红素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嗜睡时间提前与昏迷加重。经血浆、脑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提示,内毒素可使脑组织牛磺酸水平增高。上述结果表明,内毒素血症是诱发急性肝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内毒素 半乳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ER、PR状态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霞 钟永明 孙本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30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从中选取ER、PR阳性者(E+P+)6例,阴性者(E-P-)5例作透射电镜观察,对部分细胞器及细胞连接的变化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E-P-组癌... 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30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从中选取ER、PR阳性者(E+P+)6例,阴性者(E-P-)5例作透射电镜观察,对部分细胞器及细胞连接的变化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E-P-组癌细胞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的含量明显高于E+P+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0.01);E-P-组细胞间的桥粒及镶嵌连接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5,0.1)。此结果提示E+P+组超微结构分化程度高于E-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 孕激素 超微结构 形态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大鼠脑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贤明 许瑞龄 +4 位作者 王蕊 尹镭 赵元昌 马学惠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本文应用硫代乙酰胺灌胃复制暴发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大鼠模型,检测了实验大鼠大脑、脑干、小脑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肝性脑病发生时大脑、脑干糖胺多糖含量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而小脑糖胺多糖含量并无变化。说明肝性脑病发生时大... 本文应用硫代乙酰胺灌胃复制暴发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大鼠模型,检测了实验大鼠大脑、脑干、小脑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肝性脑病发生时大脑、脑干糖胺多糖含量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而小脑糖胺多糖含量并无变化。说明肝性脑病发生时大脑及脑干部位伴有糖胺多糖的变化,提示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脑内神经细胞外基质成份糖胺多糖等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疾病 肝性脑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肝衰竭晚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贤明 赵元昌 +3 位作者 韩德五 尹镭 许瑞令 马学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应用硫代乙酰胺灌胃复制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测定了肝衰竭晚期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暴发性肝衰竭晚期大鼠红细胞变形性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红细胞的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全血粘... 应用硫代乙酰胺灌胃复制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测定了肝衰竭晚期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暴发性肝衰竭晚期大鼠红细胞变形性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红细胞的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血浆内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全血粘度的变化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提示暴发性肝衰竭晚期伴有血液流变功能紊乱,且与内毒素血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内毒素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在急性肝衰时肝内胆汁淤积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淑霞 韩德五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内毒素血症在急性肝衰时肝内胆汁淤积形成中的作用王淑霞,韩德五胆汁的生成和分泌是依靠肝细胞内各细胞器高度协调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1]。近年来,由于方法学的不断改进,在胆汁形成的细胞以及亚细胞机制主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内毒素血症在急性肝衰时肝内胆汁淤积形成中的作用王淑霞,韩德五胆汁的生成和分泌是依靠肝细胞内各细胞器高度协调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1]。近年来,由于方法学的不断改进,在胆汁形成的细胞以及亚细胞机制主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提出了胆汁分泌器的概念[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肝功能衰竭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状态下的心肌超微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冀春萱 杨龙泉 解放军108医院科研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1,T044,共4页
应用家免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1)间盘两侧的心肌纤维呈区带性病变,肌膜呈扇形膨出;Z带互相靠近,肌节缩短;Z带断裂,肌原纤维走向紊乱;线粒体移位至距间盘较远的地区;(2)间盘区以外广大地区心肌纤维显示细胞... 应用家免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1)间盘两侧的心肌纤维呈区带性病变,肌膜呈扇形膨出;Z带互相靠近,肌节缩短;Z带断裂,肌原纤维走向紊乱;线粒体移位至距间盘较远的地区;(2)间盘区以外广大地区心肌纤维显示细胞内水肿;线粒体肿胀,脊破坏减少;肌原纤维灶性溶解;肌浆网小管稀少、断离、扩张及囊泡化等改变。这些改变使心肌的供能装置、收缩结构以及兴奋收缩偶联过程遭到破坏,妨碍心肌收缩功能,从而构成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超微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超微结构 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红梅 喻伦银 +1 位作者 贾宗智 邓末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TNFα(4× 10 5U/L) ;通过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TNFα(4× 10 5U/L) ;通过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的影响。结果 :(1)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实验组内皮细胞拉长 ,由原来的多边形变为成纤维状 ,细胞间距不均且变大 ;微绒毛变短甚至呈泡状 ,个别拉长 ,有些部位细胞膜有缺损以及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凝聚等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有时间依赖性。 (2 )实验组内皮细胞ICAM 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NFα(4× 10 5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胞间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衰时内毒素血症与肝内胆汁淤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淑霞 于德顺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4-676,共3页
本实验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灌胃复制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检测血中内毒素、转氨酶、脂蛋白-x等含量以及胆汁流量。结果表明,大鼠发生了肝内胆汁淤积与内毒素血症(ETM),并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 本实验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灌胃复制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检测血中内毒素、转氨酶、脂蛋白-x等含量以及胆汁流量。结果表明,大鼠发生了肝内胆汁淤积与内毒素血症(ETM),并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同时肝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力明显降低,与ETM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ETM与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胆汁郁积 硫代乙酰胺 肝功能衰竭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横纹肌肉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冀春萱 洪明理 +1 位作者 周传农 苏韵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5,共3页
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诊断有时颇为困难。电镜可发现瘤细胞内不同发育阶段的肌原纤维,是研究该瘤的有效工具。我们对40例横纹肌肉瘤作了回顾性光镜和电镜对比观察,就肿瘤形态与横纹肌胚胎发育过程。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超微结构 诊断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肺血管壁通透性、血气的变化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贤明 许瑞令 +5 位作者 任杰 赵元昌 尹镭 王蕊 马学惠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74-677,共4页
本实验对硫代乙酰胺所致暴发性肝损伤大鼠肺血管壁通透性及血气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损伤大鼠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症状时,其肺血管对伊文思蓝的通透性增加(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亦较正常动物为高(P<0.05)。血气分析... 本实验对硫代乙酰胺所致暴发性肝损伤大鼠肺血管壁通透性及血气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损伤大鼠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症状时,其肺血管对伊文思蓝的通透性增加(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亦较正常动物为高(P<0.05)。血气分析表现为动脉血CO_2分压增高(P<0.05);pH降低,且其水平与血浆内毒素浓度呈负相关(r=-0.730,P<0.05),70%大鼠出现混合性酸中毒,但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功能不全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过程中核碎裂形成的方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丽英 张云汉 +1 位作者 许平 张红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4,I03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核碎裂的形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肿瘤细胞的死亡特征符合凋亡,这两种抗...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核碎裂的形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肿瘤细胞的死亡特征符合凋亡,这两种抗癌药物引起的细胞后期的改变(如核碎裂、细胞出芽、凋亡小体形成以及凋亡小体被吞噬)相同,然而细胞核的早期改变有所不同。DDP处理后核染色质呈粗网状、出芽,而5Fu处理后核染色质呈粗块状聚集于核膜下、核膜崩解。结论:细胞凋亡过程中核碎裂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这对于机体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核碎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冀春萱 苏韵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成分复杂多样,常规诊断困难。本文对10例MFH作回顾性光镜和电镜对比观察,就光镜形态与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并探讨本瘤的组织发生,提出光镜和电镜诊断方面的原则和根据。
关键词 纤维组织 细胞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脏糖胺多糖和胶原含量的变化
19
作者 龚爱玉 马学惠 +4 位作者 许瑞令 赵元昌 尹镭 陈贤明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3-395,共3页
采用四氯化碳、高胆固醇饮食等复合致病因子所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检测了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胶原及己糖胺、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肝脏胶原含量呈进行性增加,肝脏透明质酸、己糖肢含量亦相应增加,... 采用四氯化碳、高胆固醇饮食等复合致病因子所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检测了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胶原及己糖胺、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肝脏胶原含量呈进行性增加,肝脏透明质酸、己糖肢含量亦相应增加,且在肝脏纤维间隔形成阶段(实验第四、六周)其胶原含量与己糖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透明质酸 胶原 己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系列的影响
20
作者 韩德五 许瑞令 +3 位作者 陈贤明 赵元昌 尹镭 马学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7-609,共3页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系列改变表现为支/芳比值降低,但无肝性脑病表现。腹腔注射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的微量内毒素(50μg/100g体重),肝硬化大鼠即出现嗜睡与昏迷症状,肝细胞损伤加重,氨基酸分析表明血浆谷氨酰胺...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系列改变表现为支/芳比值降低,但无肝性脑病表现。腹腔注射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的微量内毒素(50μg/100g体重),肝硬化大鼠即出现嗜睡与昏迷症状,肝细胞损伤加重,氨基酸分析表明血浆谷氨酰胺、牛磺酸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酪氨酸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显著降低。提示内毒素能加剧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为肝性脑病重要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氨基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