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韩冲芳
贺建东
+5 位作者
王晓鹏
于菁
雒珉
张建文
张卫卫
杨文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1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2组)、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S组)。除S组外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P1和SP2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再灌注前10min吸入2.5%七氟醚15min,洗脱15min;SS组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前10min均吸入2.5%七氟醚15min,洗脱15min。于缺血前30min、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时记录HR和MAP,计算RPP(SBP×HR)。于再灌注120min时取心脏制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病理学变化,测定凋亡指数(AI),检测心肌组织SOD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再灌注120min时MAP和RPP明显降低,AI明显升高,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IR组比较,SP1组、SP2组和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P1组和SP2组比较,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单纯七氟醚预处理或后处理比较,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心肌组织AI降低,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脊椎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建国
王海燕
+1 位作者
韩冲芳
张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11-713,共3页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高.韩济生等将对穴位直通原理和低频电刺激参数的研究与电子科技结合发明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HANS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使机体产生脑啡肽、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兼有减少恶心呕吐的作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脊椎手术
ACUPOINT
神经内分泌反应
内源性镇痛物质
病人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3
作者
郭张华
陈建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近年的研究证明,其发病机制不仅有神经元机制,胶质-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其发生、发展。NMDA受体在这两种机制的发生和发展中承担着调节突触间信号传播、加速神经...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近年的研究证明,其发病机制不仅有神经元机制,胶质-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其发生、发展。NMDA受体在这两种机制的发生和发展中承担着调节突触间信号传播、加速神经元变性及参与神经元-胶质细胞间信息通讯等重要作用,但其详细的参与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因此,本文对近年来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元机制及胶质-免疫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任倩倩
韩冲芳
+2 位作者
李婧
王鑫
闫晓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锌原卟啉IX(Znpp)组...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锌原卟啉IX(Znpp)组(SZ组)和溶剂对照组(SD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回输的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再灌注前5min气管插管,吸入1MAC七氟醚15min;SZ组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Znpp45μmol/kg,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0.5ml;SD组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DMSO0.5ml。所有大鼠再灌注24h后处死,取海马。光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四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Z组HO-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S和SD组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组和SD组SOD活性和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Z组H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S组和SD组海马病理学损伤较IR组和SZ组减轻。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七氟醚上调脑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后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韩冲芳
贺建东
王晓鹏
于菁
雒珉
张建文
张卫卫
杨文曲
机构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基金
山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201201045)
文摘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1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2组)、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S组)。除S组外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P1和SP2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再灌注前10min吸入2.5%七氟醚15min,洗脱15min;SS组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前10min均吸入2.5%七氟醚15min,洗脱15min。于缺血前30min、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时记录HR和MAP,计算RPP(SBP×HR)。于再灌注120min时取心脏制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病理学变化,测定凋亡指数(AI),检测心肌组织SOD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再灌注120min时MAP和RPP明显降低,AI明显升高,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IR组比较,SP1组、SP2组和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P1组和SP2组比较,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单纯七氟醚预处理或后处理比较,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心肌组织AI降低,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Keywords
Sevofluranc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脊椎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建国
王海燕
韩冲芳
张嵘
机构
山西
医
科
大学
麻醉
学系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麻醉科
北京大学神经
科学
研究所
北京大学基础
医学
院神经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基础
医学
院神经
科学
教育部/卫生部神经
科学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11-713,共3页
文摘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高.韩济生等将对穴位直通原理和低频电刺激参数的研究与电子科技结合发明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HANS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使机体产生脑啡肽、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兼有减少恶心呕吐的作用[2,3].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脊椎手术
ACUPOINT
神经内分泌反应
内源性镇痛物质
病人自控镇痛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3
作者
郭张华
陈建平
机构
山西
医
科
大学
山西
医学
科学院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011049-1
文摘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近年的研究证明,其发病机制不仅有神经元机制,胶质-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其发生、发展。NMDA受体在这两种机制的发生和发展中承担着调节突触间信号传播、加速神经元变性及参与神经元-胶质细胞间信息通讯等重要作用,但其详细的参与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因此,本文对近年来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元机制及胶质-免疫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过敏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任倩倩
韩冲芳
李婧
王鑫
闫晓笑
机构
山西
医
科
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麻醉
科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基金
山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201201045)
文摘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锌原卟啉IX(Znpp)组(SZ组)和溶剂对照组(SD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回输的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再灌注前5min气管插管,吸入1MAC七氟醚15min;SZ组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Znpp45μmol/kg,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0.5ml;SD组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DMSO0.5ml。所有大鼠再灌注24h后处死,取海马。光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四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Z组HO-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S和SD组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组和SD组SOD活性和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Z组H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S组和SD组海马病理学损伤较IR组和SZ组减轻。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七氟醚上调脑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
七氟醚后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Keywords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Cerebral isehebral-reperfusion injury
Hemeoxygenase-1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韩冲芳
贺建东
王晓鹏
于菁
雒珉
张建文
张卫卫
杨文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脊椎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
刘建国
王海燕
韩冲芳
张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郭张华
陈建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的影响
任倩倩
韩冲芳
李婧
王鑫
闫晓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