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吉贞芳 许爱玲 +5 位作者 刘惠民 竹长青 宋昱 孙旭霞 张林水 杨六六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0-285,共6页
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 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A平皿上菌落的增长量、微菌核形成的快慢、数量、形状和大小变化以及黑色素产生的比值等均有差异,其致病力也不同。经温室致病力测定将其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类型,即致病力强的落叶型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0.0%、36.4%、13.6%。由于致病力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田间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黄萎病菌 致病性 落叶型菌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育种进展简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建中 姜艳丽 解翠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育种 选育技术 品种 种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山西南部2005-2006年棉花歉收原因的分析
3
作者 姜艳丽 樊立强 解翠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棉花产量 山西南部 歉收原因 种植面积 经济收入 西南部地区 经济发展 棉花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残留地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南殿杰 解红娥 +4 位作者 高两省 张冬梅 赵海祯 任平合 柴士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棉田土壤中,经粗略拣拾后,残留地膜累计量为3.5~4.9kg·hm ̄(-2)·a ̄(-1)。当残留量达360kg·hm ̄(-2)·a ̄(-1)以上时,对土壤水分上下移动过度产生明显减慢影响。残膜在分... 在棉田土壤中,经粗略拣拾后,残留地膜累计量为3.5~4.9kg·hm ̄(-2)·a ̄(-1)。当残留量达360kg·hm ̄(-2)·a ̄(-1)以上时,对土壤水分上下移动过度产生明显减慢影响。残膜在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测值提高。对其他土壤化学元素无大的影响。土壤中残膜会阻碍主根垂直延伸生长,迫使形成“鸡爪根”、“倾斜根”和“多侧根”,但对棉株产量尚未造成明显影响。随着残膜量的积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是存在的,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残留地膜 土壤理化性状 棉花 地膜污染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产量构成、纤维品质及其系谱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永山 唐秉海 +3 位作者 张凯 王晓璐 李江辉 谢光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 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增加所致,衣分呈递增趋势,年均递增0.1002个百分点;单株结铃数增加1.6个。新品种的子指变小,衣指变大;棉花衣分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003**),衣分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 P3y=0.5810),单株铃数次之(P1y=0.2858),铃重最低(P2y=0.1326)。棉花纤维品质逐步得到改良,绒长变长,纤维强度变大;棉花遗传基础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 棉花 品种 比较研究 产量 系谱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差异对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及遗传改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哲军 赵海祯 +2 位作者 齐宏立 王玉香 聂安全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 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产物 转基因棉花 基因型差异 遗传改良 积累量 常规棉 积累分配 生产 单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燕娥 吴霞 +2 位作者 张惠君 李淑君 陈志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StudiesontheBestGrowingConditionsforSterileCotonSeedling棉花组培无菌苗发育的壮与否,直接影响到转基因与其它组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 棉花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StudiesontheBestGrowingConditionsforSterileCotonSeedling棉花组培无菌苗发育的壮与否,直接影响到转基因与其它组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对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探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无菌苗 组织培养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彩虹 李永山 +2 位作者 王靖稳 张卫民 范志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期不封垄、通风透光好的群体结构;叶片的同化能力和根系的活性均较强,在棉株群体、生态环境和棉株体内库源流之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因此,群体的成铃强度达到了4.68万个/hm^2·日,皮棉产量达到了1875kg/hm^2,经济系数达到了0.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 密度 DPC 棉花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株型栽培的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南殿杰 赵海祯 +5 位作者 吴云康 秦灿石 聂安全 杨苏龙 范志杰 陈奇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8-242,共5页
棉花株型栽培的形态指标为,株体矮化30%左右,群体密度提高20%以上;形态特点是株矮、枝短、叶小、叶厚、铃大;增产机理表现为群休早发早熟效应、铃位内移效应、抗逆效应和产量结构效应。株型栽培技术的核心是以地膜、优种为基... 棉花株型栽培的形态指标为,株体矮化30%左右,群体密度提高20%以上;形态特点是株矮、枝短、叶小、叶厚、铃大;增产机理表现为群休早发早熟效应、铃位内移效应、抗逆效应和产量结构效应。株型栽培技术的核心是以地膜、优种为基础,通过化学生长调节剂(DPC)和农业措施(水、肥、中耕等)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将棉花生长形态调控为理想的群体株型。一般缩节安(DPC)调控强度为每公顷施量90~120克,分3~4次喷施;灌水和追肥时间适当提早,每公顷施纯氮150~225公斤,并要与磷钾肥平衡施用。经1992~1994年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试验示范,在公顷增产皮棉168~354公斤,平均增产300公斤左右,增产率为9.2%~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型 产量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外源基因导入及转基因再生植株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俊侠 齐宏力 +4 位作者 焦改丽 陈志贤 南殿杰 杨苏龙 史俊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1,卡那霉素50mg·L-1的MS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分化生成转基因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GU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花各组织器官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家和 陈志贤 +3 位作者 李淑君 李燕娥 焦改丽 罗晓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3,共2页
为了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人类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每年因棉铃虫的危害使一些地方棉花产量大幅度减产。依靠大量喷洒农药来防治害虫,不但费用较高,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国内外均成功的把Bt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达到有... 为了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人类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每年因棉铃虫的危害使一些地方棉花产量大幅度减产。依靠大量喷洒农药来防治害虫,不但费用较高,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国内外均成功的把Bt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达到有效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在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 棉花抗虫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棉花有限补水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永山 郭创业 +2 位作者 解晓红 雷清州 范志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研究了旱地棉花不同生育期补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限补水棉花根系伤流量提高37.5%~56.3%,干物质和叶面积增多,光合势和净光合率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29.8%~47.1%。补水比不补水棉花... 研究了旱地棉花不同生育期补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限补水棉花根系伤流量提高37.5%~56.3%,干物质和叶面积增多,光合势和净光合率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29.8%~47.1%。补水比不补水棉花产量增加22.0%~183.8%,其中补水3次>2次>1%>CK,不同干旱年型,有限补水关键时期不同,在前期干旱年型补蕾水,后期干旱年型补花水,补1水(蕾或花)棉花产量过750kg·hm ̄(-2),补2水产量(底+花或蕾+花)过1125kg·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棉花 有限补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基因在转基因棉花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NPTⅡ基因、Bt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钊红 焦改丽 +1 位作者 张换样 李燕娥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 Gus基因、NPT 基因、Bt基因的 Ti质粒转入棉花细胞中 ,用Gus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转化愈伤组织、再生棉株 R0 、R1和 R2 代植株组织细胞中的 Gus基因表达的水平 ,并用 NPT 活性速测法和室内生物测虫法检测三个外...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 Gus基因、NPT 基因、Bt基因的 Ti质粒转入棉花细胞中 ,用Gus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转化愈伤组织、再生棉株 R0 、R1和 R2 代植株组织细胞中的 Gus基因表达的水平 ,并用 NPT 活性速测法和室内生物测虫法检测三个外源基因在 R0 、R1和 R2 代植物植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三者存在及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Gus基因在转化愈伤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过程中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细胞。转化棉株 R0 、R1和 R2 代 Gus活性、NPT 活性、抗虫性三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是共表达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 基因表达 NPTⅡ基因 BT基因 相关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棉花育苗移栽工程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2 位作者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2-87,共6页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夏季 育苗移栽 工程化栽培 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杆菌菌株和棉花品种在转基因棉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俊侠 焦改丽 +1 位作者 李淑君 陈志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3-216,共4页
本试验采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株AGL—1—11、4404—7、208—1、281—6,与陆地棉品种晋棉7号、柯字201、相字312、冀合321的下胚轴切段共同培养,将Bt内毒... 本试验采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株AGL—1—11、4404—7、208—1、281—6,与陆地棉品种晋棉7号、柯字201、相字312、冀合321的下胚轴切段共同培养,将Bt内毒素基因导入棉花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转化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菌株间转化率差异较大,菌株AGL—1—11、4404—7表现较好。品种之间在转化率上互有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 GU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燕娥 赵海祯 +2 位作者 解红娥 任平和 南殿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是依据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应用地膜、秸秆两种覆盖材料,达到调节、控制土壤温度、增加降水利用率、培肥地力及提高产量的作用。与单一地膜覆盖相比。皮棉产量每公顷增加60~184.5公斤,增产率为... 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是依据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应用地膜、秸秆两种覆盖材料,达到调节、控制土壤温度、增加降水利用率、培肥地力及提高产量的作用。与单一地膜覆盖相比。皮棉产量每公顷增加60~184.5公斤,增产率为7%~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棉花 综合覆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TII标记转基因棉花再生株的延期筛选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慧军 石跃进 +2 位作者 朱永红 岳建雄 杨怀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NPTⅡ标记 转基因 棉花再生株 延期筛选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壮早丰避霜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永山 董哲生 +1 位作者 张建诚 孙忠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16-320,共5页
经过 3年田间试验与示范 ,研制出棉花促早避霜剂—壮早丰 (配方编号 :97BS8)。棉花系统喷施壮早丰后 ,棉株株高降低 9.89%~ 2 2 .58% ,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缩短 ,棉花株型紧凑 ,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内围铃增多 ,单株铃数和... 经过 3年田间试验与示范 ,研制出棉花促早避霜剂—壮早丰 (配方编号 :97BS8)。棉花系统喷施壮早丰后 ,棉株株高降低 9.89%~ 2 2 .58% ,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缩短 ,棉花株型紧凑 ,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内围铃增多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皮棉比对照增产 5.4%~ 1 7.93% ,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霜剂 壮早丰 棉花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对潮霉素抗性为筛选标记的棉花遗传转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岳建雄 张慧军 张炼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5-199,共5页
以 HPT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潮霉素作为筛选剂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 GFP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得到再生植株。经过 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中 ,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 ,说明 GFP基因得到表达。研究确定了潮... 以 HPT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潮霉素作为筛选剂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 GFP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得到再生植株。经过 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中 ,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 ,说明 GFP基因得到表达。研究确定了潮霉素作为棉花转化的筛选剂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中适用的浓度范围及筛选方法 ,即棉花转化中潮霉素的筛选浓度范围为 2 .5~ 1 0 mg· L- 1,在有 GFP等一些易于观察和检测的标记基因存在时 ,起始浓度可用较低 ( 2 .5 mg· L- 1)的筛选浓度 ;而在没有标记基因或检测方法较复杂时 ,起始浓度用较高 ( 1 0 mg· 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霉素 抗性 筛选标记 棉花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铃期与棉花优质高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志杰 马良吉 +2 位作者 聂安全 姚贞亮 王靖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0,共2页
棉花产量和品质与棉铃形成时间和着生空间部位有密切关系,而棉铃的时、空分布又受当地的气候生态、土壤类型、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尤以气候生态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将棉花开花成铃的时间和结铃部位进行调节,使之与... 棉花产量和品质与棉铃形成时间和着生空间部位有密切关系,而棉铃的时、空分布又受当地的气候生态、土壤类型、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尤以气候生态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将棉花开花成铃的时间和结铃部位进行调节,使之与当地气候生态因素的最佳结铃期相适应,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铃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