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高粱栽培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贵锋 董良利 +2 位作者 宋旭东 曹昌林 赵建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17-20,26,共5页
就山西省高粱种植的区域布局、播种面积、产量进行了简述;对高粱栽培的发展、技术研究等方面作了回顾;分析了目前高粱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力度、增加科技投入等对策;并对今后山西省高粱的发... 就山西省高粱种植的区域布局、播种面积、产量进行了简述;对高粱栽培的发展、技术研究等方面作了回顾;分析了目前高粱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力度、增加科技投入等对策;并对今后山西省高粱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高粱 栽培技术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粱与山西陈醋酿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旭凯 杨玲 +3 位作者 段冰 郭睿 邵强 柳青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0-73,101,共5页
为了揭示高粱品质与酿造山西陈醋之间的关系,试验选用粳质高粱晋杂22号和糯质高粱晋糯4号进行了山西陈醋的酿造试验,并进行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熏醅醋相比白醅醋,可以显著提高醋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总酯、总黄酮和多酚含量约... 为了揭示高粱品质与酿造山西陈醋之间的关系,试验选用粳质高粱晋杂22号和糯质高粱晋糯4号进行了山西陈醋的酿造试验,并进行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熏醅醋相比白醅醋,可以显著提高醋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总酯、总黄酮和多酚含量约65%,40%,65%,55%,而对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不挥发酸的含量影响较小。糯质高粱晋糯4号能达到传统粳质高粱晋杂22号高粱酿造山西陈醋的品质,并且口感绵甜突出,比传统出醋量高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山西陈醋 熏醅 品质 出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子粒理化特性与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郭旭凯 杨玲 +3 位作者 张福耀 段冰 郭睿 邵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43,共4页
高粱作为清香型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其子粒的理化特性对于白酒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粳高粱品种(晋杂22号、晋杂12号、晋杂34号、晋杂23号)与糯高粱品种(晋糯4号、晋糯5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通过分析... 高粱作为清香型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其子粒的理化特性对于白酒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粳高粱品种(晋杂22号、晋杂12号、晋杂34号、晋杂23号)与糯高粱品种(晋糯4号、晋糯5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通过分析理化特性与白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低的脂肪含量(≤4%)和一定的单宁含量(0.5%~1.5%)有助于提升白酒的品质。如果要酿造优质白酒,需要脂肪和单宁有一定比例关系(2.5∶1左右),并且含量相对较高(脂肪4.0%左右、单宁1.6%左右)。糯高粱比粳高粱出酒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并且有突出的绵甜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清香型大曲白酒 出酒率 白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仪治本 孙毅 +4 位作者 牛天堂 梁小红 刘龙龙 赵威军 李炳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8-1143,共6页
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方法(MSAP)分析了3个高粱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C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的甲基化差异模式。研究发现,以V4A、1383、Tx622A... 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方法(MSAP)分析了3个高粱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C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的甲基化差异模式。研究发现,以V4A、1383、Tx622A和晋粱5号为亲本,3个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号和V4A×晋粱5号,F1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比率即扩增的总甲基化位点数占总扩增位点数的比率分别为48.7%、47.6%和41.8%,都低于双亲。全甲基化(双链CmCGG)率分别为27.7%、25.4%和28.0%,也均低于双亲值,表明杂交种比相应的亲本在形成杂合体时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高粱4个亲本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比率为51.4%~63.0%,全甲基化率为28.3%~29.1%。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种类型的变化。A型,F1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型,去甲基化,双亲或亲本之一甲基化,但在F1该位点无甲基化;C型,超甲基化,F1甲基化程度高于双亲;D型,次甲基化,F1甲基化程度低于双亲。杂交种F1代DNA甲基化模式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以协调来源于双亲的异质基因的协同表达,使某些基因高效转录,而有些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杂交种F1代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是由于F1代相对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经过重新调整,在其基因组中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总体变化。杂种优势的产生与杂交种F1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和重新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DNA甲基化 MSAP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质高粱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段冰 柳青山 +2 位作者 杨玲 郭睿 邵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和晋杂34号粳高粱杂交种为对照(CK_),分别采用添加4种不同辅料对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并对其出酒率和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6%谷糠的(配...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和晋杂34号粳高粱杂交种为对照(CK_),分别采用添加4种不同辅料对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并对其出酒率和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6%谷糠的(配方1)出酒率最高为46.5%,比晋糯5号(CK_1)出酒率提高1.2%,比晋杂34号(CK_2)出酒率提高3.9%;对其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高级醇含量为909.48 mg/L,乙醛/乙缩醛为0.58,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为0.80。表明在晋糯5号糯高粱中添加16%的谷糠能够酿造高品质的清香型大曲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 品种 清香型大曲白酒 出酒率 白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高粱单宁对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旭凯 杨玲 +5 位作者 刘聪 王琪 段冰 郭睿 邵强 柳青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44,共8页
利用稀释涂布法及透明圈法从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分离了36株乳酸菌和25株醋酸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分到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高粱单宁对这些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6株乳酸菌分别为... 利用稀释涂布法及透明圈法从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分离了36株乳酸菌和25株醋酸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分到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高粱单宁对这些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6株乳酸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ntarum),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25株醋酸菌分别为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液化醋杆菌(Acetobacter liquefaciens)和恶臭醋酸杆菌(Acetobacter rancens)。当高粱单宁含量为0~1.5%时,所有乳酸菌和绝大部分醋酸菌的生长被促进;当单宁含量为2.0%时,对不同菌的生长影响不同(有一些菌株生长被促进,而另一些菌株生长被抑制);当单宁含量为3.0%~6.0%时所有菌株的生长均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乳酸菌 醋酸菌 分离鉴定 高粱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新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理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荷亭 侯丽娟 +2 位作者 仪治本 侯旭东 袁爱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研究了A1至A7胞质不育与 10 0 0余种品种资源的育性反应 ,从而建立了A1至A77种胞质不育恢保体系的创新体系。研究了A1,A2 ,A3,A5,A6胞质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制 ,找到了A1,A2 ,A5,A6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的差异和有许多共同恢复... 研究了A1至A7胞质不育与 10 0 0余种品种资源的育性反应 ,从而建立了A1至A77种胞质不育恢保体系的创新体系。研究了A1,A2 ,A3,A5,A6胞质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制 ,找到了A1,A2 ,A5,A6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的差异和有许多共同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原因。研究了A3胞质不育杂交种F2 分离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创新体系 遗传机制 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性恢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产业化生产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 被引量:22
8
作者 史红梅 宋旭东 +4 位作者 李爱军 张桂香 曹昌林 李作一 张海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307-309,356,共4页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小麦、水稻、玉米农田管理也逐渐实现全程机械化。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以及高粱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高粱产业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才能保持高粱的生产面积,满足...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小麦、水稻、玉米农田管理也逐渐实现全程机械化。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以及高粱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高粱产业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才能保持高粱的生产面积,满足山西省酿造业原料的供应,发挥高粱的产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产业化 现代农业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37
9
作者 景小兰 柳青山 +3 位作者 平俊爱 程庆军 白文斌 张福跃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621-624,共4页
高粱是我国传统酿造业的重要原料,是山西及我国北方重要的旱地农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综述了国内外高粱发展趋势、山西高粱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山西高粱产业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高粱 生产 现状 产业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高粱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忠宇 柳青山 +3 位作者 周福平 张一中 张晓娟 邵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综述了糯高粱的特点、组织结构、酿酒特性、品质性状和选育方法,以及当前糯高粱的育种现状,并提出糯高粱的育种目标应考虑:产量为6 500~7 500 kg/hm2,总淀粉含量在65%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蛋白质含量7%~9%,单宁含... 综述了糯高粱的特点、组织结构、酿酒特性、品质性状和选育方法,以及当前糯高粱的育种现状,并提出糯高粱的育种目标应考虑:产量为6 500~7 500 kg/hm2,总淀粉含量在65%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蛋白质含量7%~9%,单宁含量0.5%~1.5%,脂肪含量在4%以下,角质率低于50%,抗丝黑穗病、炭疽病和纹枯病,中矮秆(株高1.5~2.4 m),中熟(生育期115~125 d),中散穗型,红褐色中粒种(千粒质量20~28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品质性状 育种目标 育种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高粱的加工特性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段冰 杨玲 +3 位作者 郭旭凯 郭睿 邵强 温贤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193-195,210,共4页
收集2017年我国高粱产区的10个高粱样品,进行了籽粒品质、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糯高粱整体出酒率较高,粳高粱中通杂108、龙杂17号、晋杂22号的出酒率较高,适合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吉杂124和锦杂106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且... 收集2017年我国高粱产区的10个高粱样品,进行了籽粒品质、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糯高粱整体出酒率较高,粳高粱中通杂108、龙杂17号、晋杂22号的出酒率较高,适合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吉杂124和锦杂106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且热稳定性好,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品质 淀粉 糊化特性 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团银 李三棉 +3 位作者 仪治本 柳青山 赵素萍 高儒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6-62,共7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人工控制授粉和田间自然鉴定等方法,对6个中晚熟不育系和6个早熟不育系进行了配合力、柱头生活力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中晚熟不育系中V_4A的一般配合力、柱头生活力、育性、熟期、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等...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人工控制授粉和田间自然鉴定等方法,对6个中晚熟不育系和6个早熟不育系进行了配合力、柱头生活力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中晚熟不育系中V_4A的一般配合力、柱头生活力、育性、熟期、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等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早熟不育系中1105A的一般配合力、穗长、千粒重、育性等性状表现较佳.这两个不育系可在我国高粱春播中晚熟区和早熟区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不育系 配合力 杂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爱萍 毛雪 +2 位作者 侯爱斌 张福耀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T及cDNA作图和FISH技术 ,加速了高粱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的构建。高粱基因测序、基因功能鉴定和克隆 ,以及遗传转化 ,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粱特有的多种适应逆境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振刚 张福耀 +3 位作者 赵威军 李金梅 乔婧 王金转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907-910,共4页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倒伏一直是影响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倒伏导致甜高粱籽粒产量下降并影响茎秆干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收割。从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预防的栽培措施、遗传、评估等方面...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倒伏一直是影响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倒伏导致甜高粱籽粒产量下降并影响茎秆干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收割。从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预防的栽培措施、遗传、评估等方面对甜高粱抗倒伏性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甜高粱的推广种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抗倒伏性 生理生化性状 栽培措施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贵锋 赵建武 +1 位作者 杨伟 李文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02-504,共3页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是现代化农业的支撑。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指导、科技投入、农民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是现代化农业的支撑。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指导、科技投入、农民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科技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甜高粱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贵锋 赵建武 +2 位作者 郑香萍 张福耀 牛天堂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14-17,共4页
简述了山西省甜高粱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甜高粱发展的科研生产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重点讨论了利用甜高粱茎秆制糖、酿酒、酿醋以及青贮、饲用综合利用研究结果和效益。在此基础上,针对全省甜高粱的发展,以利用甜高粱茎秆中的糖分发... 简述了山西省甜高粱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甜高粱发展的科研生产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重点讨论了利用甜高粱茎秆制糖、酿酒、酿醋以及青贮、饲用综合利用研究结果和效益。在此基础上,针对全省甜高粱的发展,以利用甜高粱茎秆中的糖分发展酿造业,替代部分粮食;以利用茎叶作饲草、饲料发展畜牧业;以绿色能源作物发展、制取酒精等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甜高粱 发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酿造高粱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福耀 平俊爱 赵威军 《农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酿造高粱遗传改良水平以及酿造高粱在优化种植结构中的作用。笔者综述了1980s以来高粱酿造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进展。发现酿造高粱虽然在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单宁含量的遗传研究,品种改良以及籽粒品质性状的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酿造高粱遗传改良水平以及酿造高粱在优化种植结构中的作用。笔者综述了1980s以来高粱酿造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进展。发现酿造高粱虽然在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单宁含量的遗传研究,品种改良以及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与基因效应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但酿造高粱品质与酿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不深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短缺,一些区域仍然使用农家品种,产量水平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酿造高粱产业的发展。认为酿造高粱育种应进一步加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选育,大幅度提高高粱生产水平;强化与酿造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高粱品质和酿造品质的关联研究,揭示其内在本质,通过酿造高粱的遗传改良,支撑并引领高粱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酿造品质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遗传资源的耐瘠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桂香 赵学孟 +2 位作者 高儒萍 王丰林 张秋萍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12-16,共5页
人工设置瘠薄地块,对高粱进行耐瘠性鉴定,应用耐瘠指数和出苗至开花延迟天数两个分级指标,结合田间目测评级,对养分胁迫下高粱受害程度、产量降低水平和植株死亡等与对照区品种比较,划分品种的抗性等级,从高粱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一... 人工设置瘠薄地块,对高粱进行耐瘠性鉴定,应用耐瘠指数和出苗至开花延迟天数两个分级指标,结合田间目测评级,对养分胁迫下高粱受害程度、产量降低水平和植株死亡等与对照区品种比较,划分品种的抗性等级,从高粱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一级耐瘠品种77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耐瘠指数 养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甜高粱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邵荣峰 张阳 +3 位作者 赵威军 张伟 王官 刘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10-2114,2167,共6页
为了筛选在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大力士、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 为了筛选在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大力士、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均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最优;晋甜杂3号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1125 kg/hm^2、尿素225 kg/hm^2和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品质均较佳。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在雁门关生态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为晋甜杂3号,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其产量及品质综合效益值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农艺性状 饲草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2083自主结实特性及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平俊爱 张福耀 +3 位作者 崔贵梅 程庆军 杜志宏 张义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4-718,T001,共6页
以 2 0 83为试材 ,SSA 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 ,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 ,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 ;杂交后代测验 ,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 ;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 ,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 2 0 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 83在与其... 以 2 0 83为试材 ,SSA 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 ,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 ,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 ;杂交后代测验 ,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 ;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 ,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 2 0 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 83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形成真杂种的同时 ,也能自主结实 ,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 ;其自主结实率为 10 .4 8% ,比对照系SSA 1提高 5 8.8% ;无融合生殖频率为 72 .85 %。其自交或杂交籽粒特征均表现为 3种类型 ,正常粒、中间粒和小粒 ,但 3种籽粒均能正常发芽。 2 0 83胚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卵细胞先自行分裂 ,形成球胚 ,但也有卵细胞和极核同步发育的现象存在。 2 0 83的胚和胚乳的发育大部分是在开花后 1.5d开始 ,有少量植株在开花前就已开始 ,与开花不同步。这些表现说明 2 0 83为一高频率兼性无融合生殖系 ,同时阐明了 2 0 83胚的发生机制。 2 0 83高频率兼性无融合生殖系的选育成功 ,不仅为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提供了种质资源 ,也为今后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了启示 ,并可为其他作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无融合生殖系 自主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