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造专用糯高粱品种红糯16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1
作者 张晓娟 张一中 +3 位作者 范昕琦 梁笃 郭琦 柳青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8期18-22,31,共6页
为选育优质的酿造高粱品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育种团队以自育不育系11494A为母本、恢复系L17R为父本组配而成酿造专用糯高粱品种红糯16号。该品种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糯高粱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977.3 kg/hm^(2),比对照川糯粱15... 为选育优质的酿造高粱品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育种团队以自育不育系11494A为母本、恢复系L17R为父本组配而成酿造专用糯高粱品种红糯16号。该品种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糯高粱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977.3 kg/hm^(2),比对照川糯粱15增产15.0%,生育期约113 d,株高约135 cm,穗长约33.8 cm,千粒重约27.7 g,穗粒重约62.3 g。该品种具有籽粒颜色好、秆强抗倒伏、糯质、穗丰产量高、酿造品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在≥10℃有效活动积温2600℃左右的区域进行种植,是一个适宜轻简化栽培、满足酿造企业生产需求的优质酿造糯高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红糯16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高粱品种(系)的花后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吕鑫 平俊爱 +5 位作者 牛皓 王玉斌 楚建强 王瑞 樊芳芳 巨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以22份山西历年审定(鉴定、登记)的高粱品种及预登记的高粱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自然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两种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光合性状3类主要性状指标。结合隶属函数(U)和干旱敏感指数(S)的聚... 以22份山西历年审定(鉴定、登记)的高粱品种及预登记的高粱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自然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两种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光合性状3类主要性状指标。结合隶属函数(U)和干旱敏感指数(S)的聚类分析法及热图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高粱品种除了穗柄伸出长平均增长5.26 cm和单宁含量平均增加0.09%,其余性状指标均出现下降;除净光合速率外,其余性状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以上两种方法,筛选出极抗品种3份(S9、S10和S7即晋杂108、晋杂22号和晋杂101),极弱品种1份(S17即晋杂4号)。根据干旱敏感指数计算,主成分分析为9个性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4.662%,产量和单穗粒重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性状,贡献率为17.999%。干旱胁迫对高粱品种(系)花后主要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高粱材料间抗旱性差异显著,应用两种抗旱性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参试高粱品种(系)的抗旱性。产量、单穗粒重、株高和倒二叶叶宽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花后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种(系) 花后抗旱性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光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筛选高粱低氮胁迫相关候选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 张福耀 +4 位作者 詹鹏杰 楚建强 晋敏姗 赵威军 程庆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9-685,共17页
研究低氮胁迫条件下不同高粱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选育和耐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选取2个耐低氮型高粱(BSX44和B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和低氮胁迫2个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高粱苗期、抽穗期和开花... 研究低氮胁迫条件下不同高粱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选育和耐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选取2个耐低氮型高粱(BSX44和B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和低氮胁迫2个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高粱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筛选可能参与低氮调控的基因,了解氮高效基因型在氮素吸收利用过程中可能的分子途径。结果表明,在正常和低氮胁迫下,BTx378和BSX44在苗期分别筛选出937个和787个差异表达基因,抽穗期分别筛选出1305个和935个差异表达基因,开花期分别筛选出1402个和963个差异表达基因。对3个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发现在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有246、371和306个基因在2个耐低氮高粱品种中共同差异表达,有28个基因在2个耐低氮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均差异表达,其中有5个基因上调表达,23个基因下调表达;对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表明耐低氮型高粱可能通过这些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其对低氮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转录组测序 低氮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高粱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被引量:61
4
作者 周福平 史红梅 +2 位作者 张海燕 杨彬 闫凤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18份高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等5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8份高粱种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差分析表明,18份高粱种质资源... 以18份高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等5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8份高粱种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差分析表明,18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或者不显著水平。参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应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优的5个高粱种质依次为:KS 152-1、M-60826、5-46796、散穗红壳矮高粱、哲43恢。可以应用于高粱生产及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隶属函数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美红 梁笃 +6 位作者 郭琦 张晓娟 范昕琦 王绘艳 赵娟莹 柳青山 张一中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31-134,共4页
晋白糯1号是以不育系1507A为母本、恢复系359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 晋白糯1号是以不育系1507A为母本、恢复系359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质好、糯性强、籽粒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田间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食用高粱 晋白糯1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海燕 史红梅 +2 位作者 周福平 杨彬 李爱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
选用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的61份高粱品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成熟期对高粱的9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系间性状表现具有丰富多样性,其中生育期和淀粉的变异程度最低,株高、穗长、单宁的变异程度较大... 选用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的61份高粱品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成熟期对高粱的9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系间性状表现具有丰富多样性,其中生育期和淀粉的变异程度最低,株高、穗长、单宁的变异程度较大,穗粒重、千粒重、粗蛋白、脂肪的变异程度较为明显。株高、穗粒重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宁、粗蛋白与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宁、粗蛋白、脂肪与总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1份高粱品系可划分为三个类群,各类群都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供试高粱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均有着巨大的改良潜力,为进一步改良高粱品种和亲本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7
作者 刘勇 杨伟 +4 位作者 郝艳芳 武擘 白鸿雁 王坚强 张晓娟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160-163,共4页
晋粱11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河北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原河北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的不育系承16A为母本,以通过组培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恢复系R111为父本,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 晋粱11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河北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原河北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的不育系承16A为母本,以通过组培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恢复系R111为父本,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2023)140102。2021-2022年晋粱112号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达9583.6kg/hm2,比对照晋杂34号平均增产11.7%;生育期128.8d,幼苗绿色,芽鞘绿色,株高169.7cm,穗长30.9cm,穗纺锤形,中紧穗型,红壳褐粒,穗粒重85.5g,千粒重27.8g。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抗旱、抗丝黑穗病、丰产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无霜期130d以上中晚熟地区(山西太原、晋中、长治,山东及新疆昌吉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杂交种 晋粱112号 组培 抗旱 高淀粉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嘧磺隆降解菌株DT-4的降解特性及对高粱药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华 曹昌林 +2 位作者 郝佳丽 白文斌 曹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2-1260,共9页
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可对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药害。为解决玉米地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高粱药害问题,使用前期筛选出的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DT-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降解率,利用室内盆栽生测结... 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可对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药害。为解决玉米地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高粱药害问题,使用前期筛选出的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DT-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降解率,利用室内盆栽生测结合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确定降解菌株对土壤中烟嘧磺隆降解效果,降低烟嘧磺隆残留对高粱的药害。结果显示,烟嘧磺隆残留浓度在0.0025~0.1 u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符合农残分析要求;PDB液体培养基中烟嘧磺隆在DT-4降解菌处理100 h的降解率高达93.00%;菌株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5℃、pH 5、最适接种量5%、烟嘧磺隆初始质量浓度200 mg/L。盆栽试验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浓度为0.075 mg/kg时,加入降解菌DT-4后能够明显缓解高粱的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等生长发育指标,对高粱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田间小区试验中,不同剂型降解菌剂处理,高粱抽穗期效果最为显著,降解菌能够将低于60 ga.i./hm~2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的高粱修复至无明显药害水平,且降解菌剂应用效果为粉剂>菌液。本研究表明高效降解菌株绿木霉DT-4可有效缓解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高粱的毒害作用,为玉米高粱轮作体系下烟嘧磺隆残留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残留药害 绿木霉 生物修复 高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聂萌恩 宁娜 +4 位作者 张一中 李双双 范昕琦 柳青山 张海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0,63,共11页
为了探究外源褪黑素影响高粱种子耐盐性的机理,本研究以粒用高粱品种晋杂2002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盐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高粱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能明显抑制高粱种子萌发,增加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使其干物... 为了探究外源褪黑素影响高粱种子耐盐性的机理,本研究以粒用高粱品种晋杂2002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盐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高粱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能明显抑制高粱种子萌发,增加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使其干物质积累量减少;适宜浓度褪黑素浸种能缓解盐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褪黑素浸种可通过提高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过量活性氧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细胞膨压,提高吸水能力;同时还可增加种子胚根根系活力,提高胚芽绿色部分光合色素含量,这些变化共同提高了高粱种子萌发期抵御盐胁迫的能力,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干物质积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胚芽长度和可溶性糖含量两个指标可作为褪黑素缓解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盐胁迫 褪黑素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耐瘠薄品种的鉴定与分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斌 平俊爱 +3 位作者 李慧明 牛皓 吕鑫 楚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61-64,共4页
针对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退化和污染以及高粱在贫瘠土壤生产的现状,开展高粱材料耐瘠薄鉴定筛选对高粱耐瘠育种十分必要。采用90份高粱材料(46份农家种和44份亲本系),分别在瘠薄试验地和正常施肥地开展田间耐瘠鉴定试验,调查了株高、穗... 针对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退化和污染以及高粱在贫瘠土壤生产的现状,开展高粱材料耐瘠薄鉴定筛选对高粱耐瘠育种十分必要。采用90份高粱材料(46份农家种和44份亲本系),分别在瘠薄试验地和正常施肥地开展田间耐瘠鉴定试验,调查了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结果显示,除个别材料株高、穗长和千粒重没有下降以外,4个性状总体出现下降,对土壤瘠薄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籽粒产量、穗长、千粒重、株高。综合耐瘠指数并采用5级分类方法,鉴定出1级材料15份,2级材料18份,3级材料28份,4级材料9份,5级材料20份,验证了高粱农家种耐瘠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耐瘠薄 鉴定 评价 农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糯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的选育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福平 柳青山 +2 位作者 张一中 张晓娟 邵强 《中国种业》 2021年第2期89-91,共3页
糯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1048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L17R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糯质、产量高、丰产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持绿性好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北方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 糯高粱 不育系 恢复系 杂交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54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元卿 程庆军 +4 位作者 高海燕 高鹏 田承华 张俊珍 刘鹏 《中国种业》 2023年第7期90-91,95,共3页
晋杂54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SX44A为母本、15626为父本选育得到的高产、矮秆、中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2)140052。该品种的选育为解决山西省高粱早熟区主导... 晋杂54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SX44A为母本、15626为父本选育得到的高产、矮秆、中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2)140052。该品种的选育为解决山西省高粱早熟区主导品种较少,现有品种株高较高、易倒伏、产量水平有限等问题,为推动高粱中早熟区酿造高粱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高粱 中早熟 杂交种 选育 晋杂5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萍 平俊爱 +4 位作者 王玉斌 吕鑫 牛皓 楚建强 王瑞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
晋杂108是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不育系SX605A为母本,以SX1392R为父本,于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组配而成,2014年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鉴定试验,2015-2017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 晋杂108是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不育系SX605A为母本,以SX1392R为父本,于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组配而成,2014年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鉴定试验,2015-2017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7.1%。2020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晋杂108,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020。该杂交种具有耐密植、抗旱性、耐瘠薄性强、便于机械化收获、中抗高粱丝黑穗病等优点,适宜在山西晋中,河南郑州,新疆昌吉,甘肃平凉,辽宁锦州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满足市场对机械化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 晋杂10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51号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元卿 高海燕 +3 位作者 程庆军 田承华 高鹏 张俊珍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1期95-96,共2页
晋杂5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母本为348A、父本为161368。生育期119d,株高105cm,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籽粒总淀粉含量73.61%,支链淀粉含量75.70%,粗脂肪含量3.87%,单宁含量0.98%,是中早熟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 晋杂5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母本为348A、父本为161368。生育期119d,株高105cm,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籽粒总淀粉含量73.61%,支链淀粉含量75.70%,粗脂肪含量3.87%,单宁含量0.98%,是中早熟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晋中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吉林省通榆县和内蒙古赤峰市等高粱中早熟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2)14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高粱 中早熟 机械化 杂交种 选育 晋杂5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敏感型与耐盐型高粱对盐胁迫反应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娜 彭之东 白文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0-2142,共13页
【目的】研究高粱盐胁迫的生理学差异及其分子机制,发掘高粱在盐胁迫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筛选高粱耐盐和盐敏感材料,探讨高粱耐盐胁迫的机制。【方法】本试验以耐盐材料“67B”及盐敏感材料“3560R”为研究对象,加入150 mmol/L NaCl... 【目的】研究高粱盐胁迫的生理学差异及其分子机制,发掘高粱在盐胁迫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筛选高粱耐盐和盐敏感材料,探讨高粱耐盐胁迫的机制。【方法】本试验以耐盐材料“67B”及盐敏感材料“3560R”为研究对象,加入150 mmol/L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测定叶片生长指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盐分胁迫下,耐盐材料生长速率快,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耐盐材料可以提高Na^(+)的选择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与分配。盐胁迫下耐盐材料可以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盐胁迫后该酶活性升高幅度相对较大,进而保持了较强的过氧化氢清除能力,能够及时清除过量积累的活性氧。盐胁迫下两个品系共有5040个差异表达基因。盐敏感材料和耐盐材料对盐胁迫的响应途径是相同的,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各pathway中的分布趋势差别很大,排名前五的基因数条目有3条相同,分别为苯丙烷类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碳代谢通路,盐敏感材料中另外两条不同的条目为淀粉与蔗糖代谢及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与基础代谢有关,盐敏感材料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基础代谢和次生物质合成途径,是造成两个材料耐盐性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高粱的耐盐机制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不同通路一系列基因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依赖于多个基因在复杂网络中的平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盐胁迫 转录组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77
16
作者 段国旗 董萍 +7 位作者 吕娜 王玉斌 吕鑫 牛皓 楚建强 樊芳芳 巨岚 平俊爱 《中国种业》 2022年第7期144-145,共2页
晋早5577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SX5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R177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酿造高粱品种。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121,定名为晋早557... 晋早5577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SX5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R177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酿造高粱品种。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121,定名为晋早5577。晋早5577具有株高矮、抗倒伏、耐密植、适宜机械化生产、抗旱性强、耐瘠薄性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等优势,适宜在内蒙古通辽、赤峰,山西朔州、晋中,吉林白城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高粱 晋早5577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佳丽 张建华 +4 位作者 白文斌 贾峥嵘 郭瑞峰 张一中 曹昌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获得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来缓解玉米高粱轮作体系下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高粱产生的药害。[方法]从长期施用烟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菌株DT-2,并采用单因素试验、RDA分析和响应面法对其降解特性... [目的]本文旨在获得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来缓解玉米高粱轮作体系下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高粱产生的药害。[方法]从长期施用烟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菌株DT-2,并采用单因素试验、RDA分析和响应面法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鉴定为曲霉属土曲霉菌(Aspergillus terreus),该菌株培养120 h后达到最大生长量,且对100 mg·L^(-1)烟嘧磺隆的降解率高达93.87%;菌株在温度30~35℃、pH值5.0~9.0范围内可正常生长代谢,烟嘧磺隆降解率均在80%以上,可耐受并降解高达500 mg·L^(-1)的烟嘧磺隆,而菌株接种量对降解效率差异不显著;其最适生长温度和降解温度均为30℃,最佳初始底物浓度为100 mg·L^(-1),最适pH值为5,通过RDA分析得出菌株接种量对降解效率差异不显著;时间、pH值和温度是影响菌株降解率的主要因素,且影响大小为:时间>pH>温度。[结论]根据响应面法优化菌株降解烟嘧磺隆最适条件,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在时间119 h、pH值5.8和温度30℃时,该菌株对烟嘧磺隆降解率可达98.05%,为该菌株应用于受烟嘧磺隆污染的土壤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降解菌 降解特性 微生物降解 玉米高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海燕 周福平 +3 位作者 闫凤霞 杨彬 闫素仙 史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29-32,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山西培育的薏苡种质资源,对国内不同生境的23份薏苡种质资源进行株高、着粒层、主茎节数、分枝节位、有效分蘖数等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以期为薏苡新种质创制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农艺... 为筛选出适宜山西培育的薏苡种质资源,对国内不同生境的23份薏苡种质资源进行株高、着粒层、主茎节数、分枝节位、有效分蘖数等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以期为薏苡新种质创制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农艺性状数据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3份薏苡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表现优异的薏苡种质8份,适合作为育种优异材料和新品种的优异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农艺性状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志华 穆婷婷 +1 位作者 杨金慧 高翔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219-1225,共7页
糜子在种植生产中易倒伏,其是制约糜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能有效改善作物抗倒伏性,研究其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稳定糜子产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以抗倒品种陇糜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糜子在种植生产中易倒伏,其是制约糜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能有效改善作物抗倒伏性,研究其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稳定糜子产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以抗倒品种陇糜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多效唑、矮壮素不同用量,并设清水为对照,在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成熟期调查各处理陇糜9号茎秆的株高、重心高度等形态及力学特征,分析其对茎秆抗倒伏调控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糜9号对多效唑、矮壮素2种化控剂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但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均可显著降低株高、重心高度及倒伏指数,从而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从喷施时期来看,拔节期喷施2种化控剂的形态指标和抗倒伏指标均低于抽穗期,化控效果优于抽穗期,是糜子化控的最佳时期;并且多效唑效果优于矮壮素。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还可以增产,在拔节期施用1.05 kg/hm2的多效唑,糜子产量最高(3 445.2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多效唑 矮壮素 抗倒性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晋苦荞5号’光合特性、籽粒硒积累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昌林 吕慧卿 +1 位作者 郝志萍 高翔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通过叶面喷施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喷施浓度硒对‘晋苦荞5号’光合特性、籽粒硒积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显著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硒则抑制其生长。当硒浓度≤1 mg·L^(-1)时,随硒浓度的增加,除籽粒总... 通过叶面喷施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喷施浓度硒对‘晋苦荞5号’光合特性、籽粒硒积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显著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硒则抑制其生长。当硒浓度≤1 mg·L^(-1)时,随硒浓度的增加,除籽粒总黄酮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并以0.5 mg·L^(-1)的浓度为最佳,同T0相比,T0.5处理SPAD值可提高1.9%~2.2%;净光合速率提高3.2%~5.0%;干物质积累提高1.2%~2.0%;籽粒硒含量可提高1.5~17.7倍;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1.6%;脂肪含量可提高2.5%~2.6%;籽粒总黄酮含量则降低2.2%~4.5%;籽粒千粒重可提高3.0%~3.7%;产量可提高9.9%~12.4%。总之,叶面喷施硒可明显提高‘晋苦荞5号’植株光合作用、籽粒硒含量,明显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但不利于籽粒总黄酮的积累,其中以现蕾期喷施0.5 mg·L^(-1)的硒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籽粒硒积累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