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不同品种高粱淀粉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琚魏波 柳青山 +3 位作者 白文斌 王晓闻 陈琼玲 陈振家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研究不同高粱品种之间的物化和品质特性差异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6个品种高粱,研究不同品种高粱淀粉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粒度、X-射线衍射图谱、核磁共振图谱、糊化特性、热特性,分析不同品种的高粱淀粉在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 研究不同高粱品种之间的物化和品质特性差异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6个品种高粱,研究不同品种高粱淀粉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粒度、X-射线衍射图谱、核磁共振图谱、糊化特性、热特性,分析不同品种的高粱淀粉在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的高粱淀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范围在4.42%~43.63%之间,不同品种的高粱淀粉的颗粒形状整体呈不规则状,大多数为多面体,少数为球体,淀粉颗粒表面有凹痕和孔隙,高粱淀粉的平均粒径在15~20μm。X射线衍射图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均表明高粱淀粉属于A-型淀粉。6个品种高粱淀粉糊化温度在67.94~69.96℃之间,晋夏2842糊化温度最低,晋杂38号糊化温度最高,回生值范围在240.14~1666.78 cP之间,其中金糯梁6号回生值最大,较易老化,晋杂22号回生值最小,不易老化。6个品种高粱淀粉糊化温度的峰值温度在68.88~71.74℃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淀粉 微观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新品种苏酿1号的选育
2
作者 徐鹏 沈新莲 +3 位作者 柳青山 张一中 范昕琦 李春宏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164-166,共3页
苏酿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育种团队以11494A为母本、233625NR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高粱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4)320078。该品种属于酿造型... 苏酿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育种团队以11494A为母本、233625NR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高粱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4)320078。该品种属于酿造型杂交种,其突出特点是熟期较早、长势强、抗蚜虫与叶斑病、产量高、酿造品质佳等,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江苏夏播区种植。从播种前准备、播种、保苗与间苗、追肥、草(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阐述了苏酿1号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酿1号 特征特性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山西老陈醋和怀仁醋酒精发酵初期酒醅真菌菌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玲 彭佳伟 +5 位作者 郭旭凯 段冰 邵强 郭睿 温贤将 王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山西老陈醋工艺(S)和怀仁醋酿造工艺(X)酒精发酵初期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酿造工艺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X酒醅样品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更高。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的真菌菌群...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山西老陈醋工艺(S)和怀仁醋酿造工艺(X)酒精发酵初期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酿造工艺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X酒醅样品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更高。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的真菌菌群组成在属水平差别较大;S酒醅样品的真菌绝大部分是待确定分类地位类群(Unclassified)(82.82%),少部分为维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7.40%)、红曲霉属(Monascus)(3.12%)等;而X酒醅样品的绝对优势真菌属为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75.08%),其次为Unclassifed(14.21%)、曲霉属(Aspergillus)(3.48%)等。造成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差异的菌属为Unclassifed、毕赤酵母属(Pichia)、哈萨克斯坦酵母属、Cystofilobasid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与其他物种联系密切的菌属为Cystofilobasid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柯达酵母属(Kodamaea)、Pseduallescheria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工艺 怀仁醋酿造工艺 酒精发酵 真菌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TGA基因响应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侵染表达和DNA变异分析
4
作者 刘卓君 柴文婷 +9 位作者 任毅乐 王新宇 朱立勋 赵珊珊 杨博慧 范佳利 李新凤 赵威军 吕晋慧 张春来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3,共14页
【目的】TGA基因亚家族是bZIP转录因子家族中十分重要的成员。鉴定高粱基因组TG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基因表达和自然等位变异分析,筛选出响应孢堆黑粉菌侵染的TGA基因和顺式作用元件。【方法】在高粱全基因组鉴定SbTGAs基因家族成员,并进... 【目的】TGA基因亚家族是bZIP转录因子家族中十分重要的成员。鉴定高粱基因组TG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基因表达和自然等位变异分析,筛选出响应孢堆黑粉菌侵染的TGA基因和顺式作用元件。【方法】在高粱全基因组鉴定SbTGAs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和共线性分析,分析在丝黑穗病菌侵染下SbTGAs的转录表达特性,检测在高粱种质自然群体的DNA变异。【结果】高粱基因组中共有17个SbTGAs家族成员,均含有DOG1结构域,多数有bZIP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大部分的SbTGA基因内含子数量为3‒12,聚类分析表明,高粱TGA基因家族基因可分为5个亚族。玉米与高粱15个TGA基因存在共线性,亲缘关系更近。基因表达分析表明,SbTGA2.1b在高粱的根和叶中显著表达,丝黑穗病菌侵染后,SbTGA2.1b的表达在抗、感丝黑穗病品系显著诱导;SbTGA2.2、SbTGA5和SbTGA6.6g的表达在感病株受抑制;在高粱种质检测到SbTGA2.1a和SbTGA6.6g等5个基因多个非同义SNP变异和插入缺失(INDEL)变异。【结论】SbTGA2.1b等响应孢堆黑粉菌侵染,存在非同义SNP变异和INDEL变异高粱种质,为高粱抗丝黑穗病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TGA 孢堆黑粉菌 基因表达 DNA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黑豆营养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冯晓敏 范国华 +6 位作者 高翔 王力 吕慧卿 郝志萍 周忠宇 张力 李洪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对不同品种黑豆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特性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拓宽拓宽黑豆资源利用渠道,促进高抗氧化性黑豆种质资源的鉴选和黑豆产品的精准加工。该研究以山西细腰黑豆、神木黑豆、吉黑4号和吉黑6号等8个品种为原料,综合比较了黑豆的营养品质... 对不同品种黑豆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特性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拓宽拓宽黑豆资源利用渠道,促进高抗氧化性黑豆种质资源的鉴选和黑豆产品的精准加工。该研究以山西细腰黑豆、神木黑豆、吉黑4号和吉黑6号等8个品种为原料,综合比较了黑豆的营养品质(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E、异黄酮)及抗氧化活性(花色苷、多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黑豆品种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黑豆品种的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所有黑豆品种均表现出高蛋白低脂肪的特征,花色苷和总酚含量以偏关小黑豆最高,为1.89、17.31 mg/g,其余品种为0.17~1.12 mg/g和5.79~15.59 mg/g,异黄酮含量以羊眼豆最高,达1287.61 mg/kg,其他品种为359.2~1125.0 mg/kg,吉黑4号的维生素E最高,达33.64 mg/100 g;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定8个黑豆品种品种间营养成分差异,获得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7.61%,其中综合排名得分最高的品种为偏关小黑豆,表明偏关小黑豆的抗氧化性最强。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当类间距离为10时,8个黑豆品种可以划分为4类,其中偏关小黑豆、神木黑豆、细腰黑豆归为一类,表明这3个品种的黑豆抗氧化性相近,且黑豆抗氧化性与其所含多酚及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因此不同品种黑豆可以根据其营养品质的不同进行加工,研究结果可为黑豆功能成分的提取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营养品质 抗氧化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不同中晚熟粳糯高粱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差异分析
6
作者 孙美红 赵雅 +1 位作者 高振峰 白文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8,共13页
[目的]探究山西优势高粱品种资源淀粉结构及其与糊化特性之间的互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影响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结构特征,可为山西优质高粱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个山西不同中晚熟粳糯高粱品种(粳高粱:晋杂22(J... [目的]探究山西优势高粱品种资源淀粉结构及其与糊化特性之间的互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影响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结构特征,可为山西优质高粱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个山西不同中晚熟粳糯高粱品种(粳高粱:晋杂22(JZ22)、黑粱120(HL120)、晋杂2001(JZ2001)、晋杂12(JZ12);糯高粱:晋糯3(JN3)、晋白糯1(BN1)),研究其淀粉的分子量、磷酸化水平、分支度、链长分布、粒度、X-射线衍射图谱、核磁共振图谱、微观结构、糊化特性,并分析不同高粱品种淀粉结构和糊化特性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6个品种中以HL120淀粉糊化焓最小(1.71 J·g^(-1)),且糯高粱淀粉糊化焓高于粳高粱,其相变峰值温度大于70℃;高粱淀粉的磷酸化主要发生在葡萄糖第3号碳位(C3)上,并以BN1、JN3和JZ12在C3处的磷酸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品种;2个糯高粱品种的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z均分子量(Mz)峰值分子量(Mp)、分支度均高于粳高粱,但多分散性指数(Mw/Mn)却较低,说明依据Mw/Mn可明显区分开粳糯高粱,且糯高粱淀粉分子质量分布较为均匀;不同品种淀粉粒径普遍分布在5.92~35.3μm,但JN3的所有粒径表征参数值均明显大于其它品种;X射线衍射图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均表明高粱淀粉属于A型淀粉;高粱淀粉糊化特性与淀粉分子量特征、分支度及23.5°衍射角强度显著相关。[结论]不同粳糯高粱品种淀粉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且淀粉分子量特征、分支度和结晶度与其糊化特性密切相关,生产中需根据不同品种淀粉结构和糊化特性来选择其适宜的加工用途,进而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推动加工品种专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淀粉结构 糊化特性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BZR基因的鉴定及与籽粒性状关联分析
7
作者 赵娟莹 李金彪 +7 位作者 李皓翔 王绘艳 张晓娟 范昕琦 梁笃 郭琦 柳青山 张一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8,共12页
油菜素内酯(BRs,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重要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多种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BZRs转录因子是BRs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传递BRs信号。为了深入研究高粱BZRs基因的生... 油菜素内酯(BRs,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重要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多种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BZRs转录因子是BRs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传递BRs信号。为了深入研究高粱BZRs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本研究从高粱基因组中鉴定获得10个BZR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SbBZR3、SbBZR4和SbBZR10在多个组织中高表达,且均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基于340份高粱种质资源的重测序结果及籽粒性状表型数据,鉴定SbBZRs的优异等位变异,结果表明,SbBZR3的优异等位变异SbBZR3-SNP404(T)与粒长显著相关,SbBZR10的优异等位变异SbBZR10-SNP660(A)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显著相关,且在进化过程中SbBZR3-SNP404(T)和SbBZR10-SNP660(A)均受到了人工选择。本研究不仅为揭示高粱BZRs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利用优异等位基因改良籽粒大小、促进高产高粱新种质的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BZR基因 籽粒性状 等位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白糯1号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8
作者 孙美红 王蓉 +1 位作者 高振峰 白文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40,共17页
[目的]开发全高粱面海绵蛋糕产品和鉴选优质食用品种,对拓宽高粱加工利用途径和推动高粱食用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为目标,以晋白糯1号食用高粱新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冗余分析(RDA)+相关... [目的]开发全高粱面海绵蛋糕产品和鉴选优质食用品种,对拓宽高粱加工利用途径和推动高粱食用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为目标,以晋白糯1号食用高粱新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冗余分析(RDA)+相关分析筛选海绵蛋糕品质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CCD设计,从原料配方、打发参数、烘焙参数优化3个方面开展了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工艺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12个不同类型(11个高粱品种的面粉与蛋糕粉)海绵蛋糕的感官品质和葡萄糖释放特性差异。[结果]高粱面粉添加量、鸡蛋添加量、SP蛋糕油添加量、三级打发速度、三级打发时间、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是影响晋白糯1号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全高粱面海绵蛋糕的优选加工工艺为“高粱面粉112.88 g、鸡蛋216.83 g、SP蛋糕油7.18 g、木糖醇50 g、植物油8 g、一级打发转速80 r/min、二级打发转速160 r/min、三级打发转速220 r/min、一级打发时间30 s、二级打发时间60 s、三级打发时间133 s、烘焙温度198℃、烘焙时间14.5 min”;晋白糯1号全高粱面海绵蛋糕的升糖指数(GI)为52.14,品尝感官评分为93.67,明显优于其它品种。[结论]晋白糯1号食用高粱新品种在全高粱面低GI海绵蛋糕产品开发中具有明显应用优势,可为高粱基烘焙产品开发提供优质原料;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工艺的建立,拓宽了高粱加工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海绵蛋糕 面糊特性 烘焙品质 升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酿酒高粱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9
作者 张一弓 郭琦 +7 位作者 梁笃 赵娟莹 王绘艳 张晓娟 范昕琦 柳青山 李建增 张艳军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88-92,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省玉溪地区推广种植的酿酒高粱新品种,加快优异高粱品种的示范推广,于2023年从山西农业大学引进9个酒用糯高粱品种(系),以红缨子为对照,进行品种(系)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糯粱20号穗型中散、株高适中,千粒重高...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省玉溪地区推广种植的酿酒高粱新品种,加快优异高粱品种的示范推广,于2023年从山西农业大学引进9个酒用糯高粱品种(系),以红缨子为对照,进行品种(系)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糯粱20号穗型中散、株高适中,千粒重高、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每667m^(2)产量可达736.0kg,较红缨子增产52.2%;晋糯粱10号、晋糯粱12号、晋糯粱9号产量分别为732.0kg、717.8kg、701.8kg,较红缨子增产51.4%、48.4%、45.1%,田间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综合表现优异。晋糯粱20号、晋糯粱10号、晋糯粱12号、晋糯粱9号在玉溪地区展现出优良的农艺性状和显著的增产潜力,适合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高粱 品种(系) 筛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及相平衡理论的汾河流域磺胺类抗生素生态风险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瑞民 赵静 +3 位作者 韩文辉 王林芳 马双绕 夏星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NEC是风险评估的关键。本研究以黄河支流——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水体和沉积物的样品,发现水体中SAs的磺胺甲恶唑(SMX)含量最高,均值为73.6 ng·L^(-1),而磺胺醋酰(SAAM)检出率最高,高达100%。沉积物中仅检出了2种SAs类抗生素,为磺胺醋酰(SAAM)和磺胺喹恶啉(SQX),但检出频率却高达100%。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SSD)得到水体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3.40~440μg·L^(-1)。在此基础上,基于水-沉积物密度、体积比等参数,采用相平衡理论(EqP)进一步得到了沉积物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0.065~75.5 mg·kg^(-1)。基于确定的生态风险阈值,对汾河流域SAs现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水体中的甲氧苄啶(TMP)的风险商(RQ)均值为0.014,存在一定的低风险,但超标概率仅为8%,而其他类别在水体和沉积物中RQ均低于0.01,均无显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SAs)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相平衡理论(EqP) 生态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筛选高粱低氮胁迫相关候选基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 张福耀 +4 位作者 詹鹏杰 楚建强 晋敏姗 赵威军 程庆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9-685,共17页
研究低氮胁迫条件下不同高粱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选育和耐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选取2个耐低氮型高粱(BSX44和B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和低氮胁迫2个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高粱苗期、抽穗期和开花... 研究低氮胁迫条件下不同高粱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选育和耐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选取2个耐低氮型高粱(BSX44和B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和低氮胁迫2个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高粱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筛选可能参与低氮调控的基因,了解氮高效基因型在氮素吸收利用过程中可能的分子途径。结果表明,在正常和低氮胁迫下,BTx378和BSX44在苗期分别筛选出937个和787个差异表达基因,抽穗期分别筛选出1305个和935个差异表达基因,开花期分别筛选出1402个和963个差异表达基因。对3个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发现在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有246、371和306个基因在2个耐低氮高粱品种中共同差异表达,有28个基因在2个耐低氮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均差异表达,其中有5个基因上调表达,23个基因下调表达;对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表明耐低氮型高粱可能通过这些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其对低氮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转录组测序 低氮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高粱品种(系)的花后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鑫 平俊爱 +5 位作者 牛皓 王玉斌 楚建强 王瑞 樊芳芳 巨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以22份山西历年审定(鉴定、登记)的高粱品种及预登记的高粱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自然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两种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光合性状3类主要性状指标。结合隶属函数(U)和干旱敏感指数(S)的聚... 以22份山西历年审定(鉴定、登记)的高粱品种及预登记的高粱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自然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两种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光合性状3类主要性状指标。结合隶属函数(U)和干旱敏感指数(S)的聚类分析法及热图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高粱品种除了穗柄伸出长平均增长5.26 cm和单宁含量平均增加0.09%,其余性状指标均出现下降;除净光合速率外,其余性状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以上两种方法,筛选出极抗品种3份(S9、S10和S7即晋杂108、晋杂22号和晋杂101),极弱品种1份(S17即晋杂4号)。根据干旱敏感指数计算,主成分分析为9个性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4.662%,产量和单穗粒重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性状,贡献率为17.999%。干旱胁迫对高粱品种(系)花后主要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高粱材料间抗旱性差异显著,应用两种抗旱性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参试高粱品种(系)的抗旱性。产量、单穗粒重、株高和倒二叶叶宽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花后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种(系) 花后抗旱性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光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娟 刘勇 +6 位作者 王绘艳 聂萌恩 张一中 范昕琦 梁笃 郭琦 柳青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目的]高粱是传统的特色杂粮作物,具有食用、酿酒、饲用、能源、青贮用等多种用途。然而,高粱种子出苗率低直接影响其大面积推广种植。通过研究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的关系,旨在为提高高粱种质出苗率以及高粱新品种选育成效提供... [目的]高粱是传统的特色杂粮作物,具有食用、酿酒、饲用、能源、青贮用等多种用途。然而,高粱种子出苗率低直接影响其大面积推广种植。通过研究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的关系,旨在为提高高粱种质出苗率以及高粱新品种选育成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3个糯高粱品种晋糯3号(10480A_(2)×L17)、晋糯4号(11476A_(2)×L2R)、红糯16号(11494A_(2)×L17)及对应的父母本共8份材料,采用培养皿无阻力发芽、黑暗水培发芽、3个不同播深沙培发芽及大田出苗率调查试验4种发芽试验,分析中胚轴和胚芽鞘伸长特性与出苗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无阻力条件下,高粱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明显差异,杂交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大于其对应的父母本。黑暗水培处理下,杂交种与母本中胚轴伸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进一步模拟大田环境沙培发芽试验发现,不同种质顶土能力对播种深度的敏感程度不同,11476A_(2)、10480A_(2)对播种深度有一定的耐受力,顶土能力较强,而11494A_(2)、L17则对播种深度较敏感,顶土能力较弱;杂交种的顶土能力基本与其对应的母本相一致。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种质胚芽鞘长度变化不明显,而中胚轴显著伸长,说明高粱顶土能力与中胚轴伸长直接相关。大田试验出苗率与各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苗率与中胚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中胚轴的伸长能力是高粱种质出苗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可作为今后评价高粱种质出苗率的指标。本研究发现,不同播种深度条件下种质11476A_(2)、10480A_(2)中胚轴长度差变化较大,顶土能力较强,是杂交测配的优良亲本。[结论]为保证高粱出苗率,在遗传育种过程中,要注重选育中胚轴伸长能力大、顶土能力强的亲本种质,尤其是母本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中胚轴 顶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与耕作方式对高粱-玉米轮作田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文斌 张建华 +1 位作者 高振峰 郝建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8-1871,共14页
为明确改变施肥和耕作方式是否可有效控制高粱-玉米轮作体系中高粱田杂草发生,破解高粱对除草剂敏感、易产生药害和专用除草剂产品匮乏的难题,选择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长期定位施肥田和修文试验基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田,... 为明确改变施肥和耕作方式是否可有效控制高粱-玉米轮作体系中高粱田杂草发生,破解高粱对除草剂敏感、易产生药害和专用除草剂产品匮乏的难题,选择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长期定位施肥田和修文试验基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田,于2017-2021年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5种施肥方式(不施肥、NPK配施、PK配施、NP配施、NK配施)和3种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秸秆粉碎还田+秋旋耕;秸秆粉碎还田+深松;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秋旋耕)对高粱-玉米轮作体系高粱田杂草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田和不同耕作方式高粱田分别可统计到12种和9种杂草,且均以藜、水稗和反枝苋3种杂草密度较高;不同施肥处理以NPK均衡施肥和NP处理杂草密度最低(同不施肥相比杂草密度分别下降79.18%和76.97%),但对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各施肥处理连续施用3年后的杂草密度大小依次为CK>PK>NK>NP=NPK;3种耕作方式中以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秋旋耕处理杂草密度最低(同传统耕作相比杂草密度下降68.48%),且杂草群落构成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相似性较低,但对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较优施肥和耕作方式处理对杂草的强选择压力形成均为连续实施3年后。因此,推荐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秋旋耕和NPK(速效钾含量<200 mg/kg地块)或NP(速效钾含量>200 mg/kg地块)为高粱-玉米轮作体系高粱田杂草物理防治较优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田杂草 杂草多样性 施肥方式 耕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株高相关基因SbPH11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国旗 吕娜 +7 位作者 石颖怡 张怀 李斌峰 侯留飞 许文秀 闫慧莉 何振艳 平俊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生物量是饲用高粱的重要性状,株高与生物量呈正相关性。本研究以237份高粱自交系关联群体为材料,筛选到株高关联基因SbPH11的两个功能性SNP位点,两个SNP位点组合的单倍型共3种:SbPH11-Hap1、SbPH11-Hap2和SbPH11-Hap3,SbPH11-Hap2所对... 生物量是饲用高粱的重要性状,株高与生物量呈正相关性。本研究以237份高粱自交系关联群体为材料,筛选到株高关联基因SbPH11的两个功能性SNP位点,两个SNP位点组合的单倍型共3种:SbPH11-Hap1、SbPH11-Hap2和SbPH11-Hap3,SbPH11-Hap2所对应的高粱材料的株高极显著高于SbPH11-Hap1和SbPH11-Hap3所对应的高粱材料的株高,SbPH11-Hap1的高粱材料株高极显著高于SbPH11-Hap3的高粱材料株高。针对SbPH11的两个功能性SNP位点开发了KASP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0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基因分型和表型验证,结果证实开发的KASP分子标记可以准确地鉴定出SbPH11两个功能性SNP位点的基因型。该KASP分子标记可高效准确地预测不同高粱种质资源的株高类型,可应用于高粱株高的早期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株高 KASP分子标记 SbPH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无糖饼干的配方与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睿 段冰 +3 位作者 杨玲 郭旭凯 邵强 柳青山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为研发一种高粱无糖饼干,以高粱全粉与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植物油、混合蛋奶、膨松剂、食盐、水等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BBD)优化高粱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为:主料高粱全粉与小麦粉质... 为研发一种高粱无糖饼干,以高粱全粉与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植物油、混合蛋奶、膨松剂、食盐、水等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BBD)优化高粱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为:主料高粱全粉与小麦粉质量比为41∶59,辅料添加量相对主料的比例为:植物油14%,混合蛋奶57%,膨松剂2%,食用盐0.8%。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CD)优化高粱无糖饼干的最佳烘焙工艺,结果为:烘烤时间16 min,烘烤温度151℃。验证试验证实,按此配方与工艺制作的高粱无糖饼干感官评分达到90.2,与理论值89.6相近,表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配方与工艺参数可靠,具有实用价值。该饼干的抗性淀粉含量达14.9%。高粱无糖饼干的研发,不仅提高了无糖饼干的感官品质,且丰富了糖尿病人的食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全粉 饼干 配方 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美红 王彩琴 +2 位作者 王蓉 白文斌 高振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7-1485,共19页
为筛选出可有效抑制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的生防微生物与天然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微生物悬浮种衣剂。本研究以晋杂2001号高粱为试验材料,选择试验室保藏的3株优秀抗病细菌和脂肽物质,首先通过种子... 为筛选出可有效抑制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的生防微生物与天然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微生物悬浮种衣剂。本研究以晋杂2001号高粱为试验材料,选择试验室保藏的3株优秀抗病细菌和脂肽物质,首先通过种子萌发和活体侵染率测定试验明确了不同拮抗细菌和脂肽物质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和较优使用浓度,随后以优选菌株和脂肽物质为活性成分进行了悬浮种衣剂配方优化、种衣剂较优使用量及贮藏稳定性研究,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悬浮种衣剂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防侵染效果。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velezensis G-1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脂肽)对高粱丝黑穗病菌侵染高粱根部组织具有良好抑制效果,较优使用浓度分别为1.0×10^(9)cfu mL^(–1)和600μg mL^(–1),且对晋杂2001号高粱种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较优配方为菌株G-1悬浮液(1.0×10^(11)cfu mL^(–1))5 mL、脂肽物质(8 mg mL^(–1))5 mL、羧甲基纤维素钠4 g、海藻酸钠0.6 g、分散剂MF 4 g、FeSO_(4)·7H_(2)O 0.2 g、MgSO_(4)·7H_(2)O 1 g、K_(2)HPO_(4)·3H_(2)O 0.5 g、色浆4 g,水补足100 g;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的较优使用量为25 g包装1 kg高粱种子,且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盆栽侵染抑制率为87.74%;此外,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还对高粱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好促生作用,并具有良好贮藏稳定性,常温下避光贮藏12个月后防侵染效果仅下降1.63%。说明B.velezensis G-1·脂肽悬浮种衣剂在高粱丝黑穗病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丝黑穗病菌 抗病微生物 脂肽 生物悬浮种衣剂 防侵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2002的选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娟莹 张一中 +5 位作者 梁笃 张晓娟 郭琦 范昕琦 王绘艳 柳青山 《中国种业》 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晋杂2002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11486A为母本、恢复系4221G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2。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宜机械化栽... 晋杂2002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11486A为母本、恢复系4221G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2。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宜机械化栽培等特性,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晋杂2002的选育丰富了我国酿造高粱品种资源,现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酿造高粱 中晚熟 晋杂200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美红 梁笃 +6 位作者 郭琦 张晓娟 范昕琦 王绘艳 赵娟莹 柳青山 张一中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31-134,共4页
晋白糯1号是以不育系1507A为母本、恢复系359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 晋白糯1号是以不育系1507A为母本、恢复系359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质好、糯性强、籽粒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田间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食用高粱 晋白糯1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型饲草高粱晋牧4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20
作者 吕鑫 平俊爱 +5 位作者 李慧明 牛皓 王玉斌 王瑞 楚建强 詹鹏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0期188-191,共4页
为提高饲草高粱生物产量及其适口性,2013年以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含光敏基因的SCR2247为父本组配而成青贮型高粱/苏丹草杂交种,2014—2017年分别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不同生态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 为提高饲草高粱生物产量及其适口性,2013年以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含光敏基因的SCR2247为父本组配而成青贮型高粱/苏丹草杂交种,2014—2017年分别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不同生态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定名为晋牧4号。晋牧4号平均生物产量达到97 834.4 kg/hm^2,较对照海牛增产14.04%,适宜种植推广地区为甘肃、辽宁、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型饲草高粱 晋牧4号 选育 产草量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