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生物炭用量下锌肥提高冬小麦锌吸收及土壤供锌能力的效应
1
作者
孔雪琴
吴文琪
+5 位作者
焦阳
李娜
王绪锋
邢光耀
岳善超
沈玉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0-881,共12页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生物炭条件下,锌肥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旱作麦田土壤锌含量及小麦锌累积量的影响。【方法】生物炭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2年,包括4个生物炭添加量处理:0 t/hm^(2)(C0)、10 t/hm^(2)(C10)、30 t/hm^(2)(C30)、50 ...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生物炭条件下,锌肥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旱作麦田土壤锌含量及小麦锌累积量的影响。【方法】生物炭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2年,包括4个生物炭添加量处理:0 t/hm^(2)(C0)、10 t/hm^(2)(C10)、30 t/hm^(2)(C30)、50 t/hm^(2)(C50)。2020年在该定位试验的每个小区中设置不施锌(CK)、施锌(Zn)、锌肥配施有机肥(Zn+M)3个微区。2021年冬小麦收获后,测定冬小麦地上部各部位生物量和锌含量,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全锌、有效锌和各锌组分含量。【结果】生物炭施用9年后,对土壤全锌(Total-Zn)和有效锌(DTPA-Zn)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土壤Total-Zn和DTPA-Zn含量,Zn和Zn+M处理土壤Total-Z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5%和12.5%,DTPA-Zn分别提高10.8%和14.8%。此外,与Zn处理相比,Zn+M处理土壤Total-Zn、DTPA-Zn含量分别提高了4.6%、12.7%(P<0.05)。CK条件下,施用生物炭降低了土壤交换态锌(Ex-Zn)含量,但提高了松结有机态锌(Lom-Zn)和氧化锰结合态锌(MnO-Zn)含量;在Zn处理下,生物炭施用提高了Lom-Zn、紧结有机态锌(Sbo-Zn)和碳酸盐结合态锌(Carb-Zn)含量,降低了MnO-Zn含量;Zn+M处理下,C50、C30的Lom-Zn含量显著高于C0(P<0.05),其他形态锌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较于CK,Zn和Zn+M处理提高了土壤Lom-Zn、Carb-Zn、Sbo-Zn和残余态锌(Res-Zn)含量,且Zn+M处理的提升效果更高。施用生物炭和锌肥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籽粒干物质量,冬小麦各部位平均干物质量和锌含量大体表现为Zn+M>Zn>CK(P<0.05)。CK条件下,C30和C50处理提高了冬小麦茎锌含量,C50提高了叶片锌含量,但两个处理降低了籽粒锌含量。与CK相比,Zn和Zn+M处理显著提高了籽粒锌平均含量,增幅分别为13.7%和28.3%,且Zn+M的增幅显著高于Zn处理。相较于CK处理,Zn和Zn+M分别显著提高冬小麦茎+叶锌累积量203.0%和257.2%,籽粒+壳锌累积量40.0%和64.8%,地上部总锌累积量60.6%和89.1%,同样,Zn+M处理的提升效果大于Zn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锌累积量与土壤所有形态的锌含量呈正相关(P<0.01),尤其与DTPA-Zn和Lom-Zn含量的相关性最强。随机森林分析表明,Sbo-Zn、Lom-Zn和DTPA-Zn对冬小麦锌累积量的贡献最大。【结论】长期施用生物炭没有增加旱作麦田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但提高了有效性较高的松结有机态锌含量。锌肥或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特别是增加松结有机态锌、紧结有机态锌含量,进而提升锌的潜在供应能力。不施锌条件下,高量生物炭可提升冬小麦籽粒的生物量,但降低其锌含量;施锌条件下,生物炭可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且在施用生物炭10~30 t/hm^(2)范围内不影响小麦籽粒的锌含量。锌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提高土壤锌有效性、小麦籽粒锌含量的效果显著优于锌肥单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炭
锌肥有机肥配施
土壤锌形态
土壤有效锌
供锌潜力
籽粒锌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旱地土壤磷组分及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曾祥
孔雪琴
+4 位作者
刘强
程红岩
李世清
岳善超
沈玉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25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目的]从旱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角度,探究不同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及冬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黄土旱塬冬小麦合理施磷提高产量及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旱58”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P0)、60(P60)、120 ...
[目的]从旱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角度,探究不同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及冬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黄土旱塬冬小麦合理施磷提高产量及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旱58”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P0)、60(P60)、120 kg/hm^(2)(P120)3个施磷(P2O5)量和撒施(S)、条施(T)2种施磷方式,研究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各形态磷、冬小麦产量、生物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变化对产量形成和磷肥效率的影响。[结果]2种施磷方式下,随着施磷量增加,冬小麦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均显著增加。撒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2.69%、29.57%和157.06%;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5.56%、14.92%和31.84%。条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38.77%、43.57%和133.54%;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7.98%、23.67%和34.26%。不同施磷量下,与S处理相比,T处理增加冬小麦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P120处理下分别增加13.11%、13.24%和128.7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施磷显著增加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盐酸提取态磷(HCl-P)、酶提取态磷(Enzyme-P)、氯化钙提取态磷(CaCl2-P)和微生物量磷(MBP)质量分数;相较于S和T处理显著增加Enzyme-P和MBP,且均以P120处理质量分数最高。与S相比,T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分布更符合冬小麦根系生长区域。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产量与AP呈显著正相关,与TP、MBP、HCl-P、Enzyme-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磷质量分数和磷有效性,且以条施土壤磷有效性和有效磷分布更利于小麦养分吸收,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条施磷120 kg/hm^(2)可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是较高效的施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方式
施磷量
生物有效性磷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物炭用量下锌肥提高冬小麦锌吸收及土壤供锌能力的效应
1
作者
孔雪琴
吴文琪
焦阳
李娜
王绪锋
邢光耀
岳善超
沈玉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资源
环境
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0-88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2023YFD1900600)。
文摘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生物炭条件下,锌肥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旱作麦田土壤锌含量及小麦锌累积量的影响。【方法】生物炭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2年,包括4个生物炭添加量处理:0 t/hm^(2)(C0)、10 t/hm^(2)(C10)、30 t/hm^(2)(C30)、50 t/hm^(2)(C50)。2020年在该定位试验的每个小区中设置不施锌(CK)、施锌(Zn)、锌肥配施有机肥(Zn+M)3个微区。2021年冬小麦收获后,测定冬小麦地上部各部位生物量和锌含量,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全锌、有效锌和各锌组分含量。【结果】生物炭施用9年后,对土壤全锌(Total-Zn)和有效锌(DTPA-Zn)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土壤Total-Zn和DTPA-Zn含量,Zn和Zn+M处理土壤Total-Z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5%和12.5%,DTPA-Zn分别提高10.8%和14.8%。此外,与Zn处理相比,Zn+M处理土壤Total-Zn、DTPA-Zn含量分别提高了4.6%、12.7%(P<0.05)。CK条件下,施用生物炭降低了土壤交换态锌(Ex-Zn)含量,但提高了松结有机态锌(Lom-Zn)和氧化锰结合态锌(MnO-Zn)含量;在Zn处理下,生物炭施用提高了Lom-Zn、紧结有机态锌(Sbo-Zn)和碳酸盐结合态锌(Carb-Zn)含量,降低了MnO-Zn含量;Zn+M处理下,C50、C30的Lom-Zn含量显著高于C0(P<0.05),其他形态锌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较于CK,Zn和Zn+M处理提高了土壤Lom-Zn、Carb-Zn、Sbo-Zn和残余态锌(Res-Zn)含量,且Zn+M处理的提升效果更高。施用生物炭和锌肥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籽粒干物质量,冬小麦各部位平均干物质量和锌含量大体表现为Zn+M>Zn>CK(P<0.05)。CK条件下,C30和C50处理提高了冬小麦茎锌含量,C50提高了叶片锌含量,但两个处理降低了籽粒锌含量。与CK相比,Zn和Zn+M处理显著提高了籽粒锌平均含量,增幅分别为13.7%和28.3%,且Zn+M的增幅显著高于Zn处理。相较于CK处理,Zn和Zn+M分别显著提高冬小麦茎+叶锌累积量203.0%和257.2%,籽粒+壳锌累积量40.0%和64.8%,地上部总锌累积量60.6%和89.1%,同样,Zn+M处理的提升效果大于Zn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锌累积量与土壤所有形态的锌含量呈正相关(P<0.01),尤其与DTPA-Zn和Lom-Zn含量的相关性最强。随机森林分析表明,Sbo-Zn、Lom-Zn和DTPA-Zn对冬小麦锌累积量的贡献最大。【结论】长期施用生物炭没有增加旱作麦田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但提高了有效性较高的松结有机态锌含量。锌肥或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特别是增加松结有机态锌、紧结有机态锌含量,进而提升锌的潜在供应能力。不施锌条件下,高量生物炭可提升冬小麦籽粒的生物量,但降低其锌含量;施锌条件下,生物炭可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且在施用生物炭10~30 t/hm^(2)范围内不影响小麦籽粒的锌含量。锌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提高土壤锌有效性、小麦籽粒锌含量的效果显著优于锌肥单施。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炭
锌肥有机肥配施
土壤锌形态
土壤有效锌
供锌潜力
籽粒锌含量
Keywords
winter wheat
biochar
zinc fertilizer and organic manure combining application
soil zinc components
soil zinc availability
zinc supply potential
grain zinc conten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旱地土壤磷组分及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曾祥
孔雪琴
刘强
程红岩
李世清
岳善超
沈玉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
农业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2025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07)。
文摘
[目的]从旱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角度,探究不同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及冬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黄土旱塬冬小麦合理施磷提高产量及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旱58”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P0)、60(P60)、120 kg/hm^(2)(P120)3个施磷(P2O5)量和撒施(S)、条施(T)2种施磷方式,研究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土壤各形态磷、冬小麦产量、生物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变化对产量形成和磷肥效率的影响。[结果]2种施磷方式下,随着施磷量增加,冬小麦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均显著增加。撒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2.69%、29.57%和157.06%;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5.56%、14.92%和31.84%。条施方式下,与P0处理相比,P120处理产量、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38.77%、43.57%和133.54%;与P6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7.98%、23.67%和34.26%。不同施磷量下,与S处理相比,T处理增加冬小麦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P120处理下分别增加13.11%、13.24%和128.7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施磷显著增加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盐酸提取态磷(HCl-P)、酶提取态磷(Enzyme-P)、氯化钙提取态磷(CaCl2-P)和微生物量磷(MBP)质量分数;相较于S和T处理显著增加Enzyme-P和MBP,且均以P120处理质量分数最高。与S相比,T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分布更符合冬小麦根系生长区域。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产量与AP呈显著正相关,与TP、MBP、HCl-P、Enzyme-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磷质量分数和磷有效性,且以条施土壤磷有效性和有效磷分布更利于小麦养分吸收,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条施磷120 kg/hm^(2)可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是较高效的施磷方式。
关键词
施磷方式
施磷量
生物有效性磷
磷肥利用率
Keywords
phosphorus application method
phosphorus application rate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phosphorusutiliz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生物炭用量下锌肥提高冬小麦锌吸收及土壤供锌能力的效应
孔雪琴
吴文琪
焦阳
李娜
王绪锋
邢光耀
岳善超
沈玉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磷量与施磷方式对旱地土壤磷组分及小麦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曾祥
孔雪琴
刘强
程红岩
李世清
岳善超
沈玉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