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对谷子生育期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陶玉娇 朱倩倩 +5 位作者 李晨 赵艺园 梁玉 段明 马芳芳 王娟玲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8-129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六棱谷(B44)、野生谷子(B111)、小绳白谷(B112)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播期,研究谷子生育期的变化以及不同播期下的谷子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推迟播种会导致播种-出苗时段变长,谷子全生...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六棱谷(B44)、野生谷子(B111)、小绳白谷(B112)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播期,研究谷子生育期的变化以及不同播期下的谷子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推迟播种会导致播种-出苗时段变长,谷子全生育期及出苗-抽穗时段缩短,而抽穗-成熟时段的天数相对稳定。2021—2023年B44、B111和B112的全生育期在播期间的变异系数分别达11.86%~14.60%、11.91%~15.05%、7.94%~17.07%。播期对谷子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播期推迟导致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出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产量下降,蛋白、脂肪、类黄酮含量和胶稠度提高,其中穗重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此外,氨基酸含量受播期的影响较大,其中B44、B111和B112的谷氨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较高。本试验有助于筛选最优播期以促进谷子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谷子 生育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及新淋醋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旭峰 朱丹 +4 位作者 郭宏萍 康帅帅 刘峰 曹彦军 许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2-57,共6页
对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酸度和酒精度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1.42 g/100 g和8.7%,还原糖呈下降趋势,降至0.28 g/100 g;醋酸发酵阶段,酸度增长至5.51 g/100 g,还原糖降低至0.74 g/100 g... 对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酸度和酒精度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1.42 g/100 g和8.7%,还原糖呈下降趋势,降至0.28 g/100 g;醋酸发酵阶段,酸度增长至5.51 g/100 g,还原糖降低至0.74 g/100 g,氨基酸态氮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末期为0.17 g/100 g。有机酸在整个发酵过程呈上升趋势,醋酸发酵末期达到2.31 g/100 g,其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含量分别为0.2622 g/100 g、0.0742 g/100 g、0.0080 g/100 g、0.0493 g/100 g、0.6256 g/100 g、1.2393 g/100 g、0.0005 g/100 g和0.0454 g/100 g。新淋醋中有机酸含量为3.10 g/100 g,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酯类、醇类、挥发性酸、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19%、3.85%、13.88%、6.95%和4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酿造过程 理化指标 有机酸 挥发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EPSPS基因的分离、修饰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是植物莽草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与芳香族氨基酸及其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有关。利用RT-PCR方法,从谷子中分离到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Si EPSPS,全长1 573 bp,开放阅读框1 536 bp... 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是植物莽草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与芳香族氨基酸及其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有关。利用RT-PCR方法,从谷子中分离到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Si EPSPS,全长1 573 bp,开放阅读框1 536 bp,编码511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较发现,Si EPSPS氨基酸序列与小麦、短柄草、高粱的EPSPS序列高度同源。结构同源性分析表明,Si EPSPS与其他植物一样,均具有2个序列保守的结构域。对其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富含ABRE、TC-rich repeats、TCA-element等响应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针对草甘膦结合位点,对Si EPSPS基因进行定点修饰。为研究其功能,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WM101-EPSPS,并导入农杆菌进行检测。测序结果比对表明,突变型EPSPS基因在173位的脯氨酸变为丝氨酸,为后续EPSPS的真核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草甘膦 EPSPS基因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ZF⁃HD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珊 刘永琪 +4 位作者 朱垠豪 葛星辰 段明 韩渊怀 马芳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5,共13页
[目的]ZF⁃HD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转录因子。对谷子ZF⁃HD进行全基因组水平的鉴定和表达分析,旨在为深入探索ZF⁃HD在谷子中的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谷子ZF⁃H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谷子ZF⁃HD... [目的]ZF⁃HD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转录因子。对谷子ZF⁃HD进行全基因组水平的鉴定和表达分析,旨在为深入探索ZF⁃HD在谷子中的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谷子ZF⁃H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谷子ZF⁃HD家族成员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到谷子ZF⁃HD家族基因16个,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进化分析发现谷子ZF⁃HD家族基因可以分为5个亚类;motif预测共鉴定到4个保守motif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与干旱响应相关的ZF⁃HD基因共9个;谷子ZF⁃HD家族基因与拟南芥中2个基因、水稻中13个基因存在共线性;5个ZF⁃HD家族基因被预测定位到细胞核内;谷子ZF⁃HD家族基因在穗中表达最多,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品种中ZF⁃HD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存在时空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该家族基因在谷子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ZF⁃HD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KCS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垠豪 李晨 +4 位作者 葛星辰 朱倩倩 段明 韩渊怀 马芳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99-609,共11页
酮脂酰辅酶A合酶(β-ketoacyl-CoA synthase,KCS)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主要负责调控脂肪酸和蜡质的合成与积累。为了为谷子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谷子KSC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 酮脂酰辅酶A合酶(β-ketoacyl-CoA synthase,KCS)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主要负责调控脂肪酸和蜡质的合成与积累。为了为谷子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谷子KSC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谷子KCS基因家族进行系统分析与鉴定,并对其理化特征、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基因结构、顺式调控元件、亚细胞定位、共线性进行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从谷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到33个KCS基因;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谷子KCS基因与高粱、玉米进化关系更近;启动子区包含许多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和生长发育相关元件,暗示KCS基因可能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谷子KCS基因在穗部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片,早晚表达量均高于中午。此外,干旱胁迫下谷子Seita.9G470700和Seita.9G48750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这2个KCS基因在谷子干旱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β–酮脂酰辅酶A合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干旱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LA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薛佳丽 任晓庆 +3 位作者 郄倩茹 段明 申慧芳 高建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395-402,共8页
漆酶(LAC)是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中催化木质素单体聚合的关键酶,而木质素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了谷子(Setaria italica)漆酶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结构以... 漆酶(LAC)是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中催化木质素单体聚合的关键酶,而木质素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了谷子(Setaria italica)漆酶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结构以及表达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豫谷1号基因组中包括52个LAC同源基因,可分为5个亚家族,其中GroupⅤ中含有33个SiLAC成员,占整个家族的63.46%;52个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3、4、5、7、8、9号染色体上,其中,5号和8号染色体上存在多基因串联重复;52个SiLAC基因的CDS序列长度在813~1953 bp,编码471~650个氨基酸,预测均为分泌型蛋白,这与其促进细胞壁中木质素合成的功能一致。SiLAC启动子序列包含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基因结构分析显示,52个基因均为断裂基因,且每个基因的基因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SiLAC的外显子数目在2~6个,其中,10个SiLAC基因没有UTR区域,并且聚集在同一分支的SiLAC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结构相似。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SiLAC13、SiLAC25、SiLAC28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谷子LAC基因家族在叶片中几乎不表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谷子LAC基因家族的功能、解析其在谷子生长过程中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漆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oco算法挖掘谷子叶鞘和叶枕颜色相关基因
7
作者 杨宇琭 罗韶凡 +7 位作者 郄倩茹 张雅坤 段明 李亚军 孙蓉 韩渊怀 李旭凯 马芳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0,共9页
[目的]基于Camoco(Co-analysis of molecular components)挖掘影响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候选基因调控谷子颜色相关性状的分子机制及应用潜力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amoco算法,对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进... [目的]基于Camoco(Co-analysis of molecular components)挖掘影响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候选基因调控谷子颜色相关性状的分子机制及应用潜力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amoco算法,对谷子叶鞘颜色和叶枕颜色进行候选基因预测。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进一步聚焦候选基因,并初步确定候选基因的功能。[结果]检测到10个调控谷子颜色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中叶鞘颜色6个和叶枕颜色4个,多数基因直接或间接与叶绿体有关,其中Si4g01380和Si4g01390是双性状共定位到的候选基因。Si4g01380属于GRAS家族,该家族中有多个转录因子参与光敏色素的信号传导,与叶绿素密切相关。此研究为培育高光效谷子,提高谷子产量,发掘谷子形态标记奠定基础。[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Camoco算法结合基因表达量数据,可以将候选基因的数量减少两个数量级,有效的缩小候选基因范围,并筛选出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进一步提高候选基因的有效性,为后续验证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其他动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与鉴定;另外,本研究将GWAS和共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的思路也可以应用到对其它动植物的功能基因鉴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叶鞘颜色 叶枕颜色 Camo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分析谷子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229,共8页
为研究谷子(Setaria italic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以便充分发掘和利用AMF优势菌群。本试验对土壤进行正常浇水与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7.6%和3.7%,并采集谷子(豫谷、安陵和沁黄3个品种)根系及无寄主对照土壤(CK)... 为研究谷子(Setaria italic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以便充分发掘和利用AMF优势菌群。本试验对土壤进行正常浇水与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7.6%和3.7%,并采集谷子(豫谷、安陵和沁黄3个品种)根系及无寄主对照土壤(CK),获得全部DNA并对其中的18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谷子的根际AMF及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浇水与干旱处理下,谷子根系与CK的OTU数量在1 632~4 290个之间,共检测并鉴定出AMF 126种,隶属1门9属。其中,按优势种的占比高低依次是原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双型囊霉属(Ambispora)。与CK相比,谷子根际AMF群落多样性减少,AMF在原囊霉属水平上丰度显著降低。但正常浇水与干旱处理下,谷子根际AMF群落多样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揭示了谷子根际AMF群落组成,主要为球囊霉属;与CK相比,3个谷子品种AMF群落分布在多样性及丰度方面具有普遍的相似性。此外,与正常浇水相比,干旱条件下谷子根际丛枝菌根群落多样性及丰度保持稳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保证谷子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吸收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丛枝菌根 Illumina Miseq技术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4
9
作者 成洁 杜慧玲 +1 位作者 张天宝 王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4-888,共5页
为了获得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重复驯化筛选得到6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6株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 为了获得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重复驯化筛选得到6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6株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TJ-2#对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分别为58.3%、63.9%和65.5%,TJ-6#其次;6株降解菌均能以四环素类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鉴定,菌株TJ-2#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TJ-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p.)。本研究结果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物降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降解菌 分离 鉴定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对猪肉微冻贮藏中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党晓燕 王凯丽 +1 位作者 王玮 朱迎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259,共7页
为探讨壳聚糖、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大蒜精油4种天然保鲜剂对微冻(-3℃)猪肉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抑制生物胺生成的保鲜剂,以猪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用4种天然保鲜剂作用之后真空包装,微冻贮藏((-3±1)℃),贮藏期间以猪肉的... 为探讨壳聚糖、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大蒜精油4种天然保鲜剂对微冻(-3℃)猪肉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抑制生物胺生成的保鲜剂,以猪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用4种天然保鲜剂作用之后真空包装,微冻贮藏((-3±1)℃),贮藏期间以猪肉的感官评定、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和生物胺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4种天然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可显著地抑制组胺、腐胺、酪胺和尸胺的生成,整个贮藏期,总生物胺生成量61.92 mg/kg(40 d)在安全范围之内,且远远低于限量标准。肉桂精油抑制生物胺的效果较好,贮藏第40天总生物胺的生成量为68.93 mg/kg。丁香精油对组胺和腐胺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大蒜精油则对酪胺抑制作用较强。4种保鲜剂对生物胺生成的抑制效果依次为:壳聚糖>肉桂精油>丁香精油>大蒜精油。同时,壳聚糖和肉桂精油能较好地抑制TVC增长、TVB-N值的上升和感官品质的下降。保鲜剂良好的抑菌效果和抑制TVB-N生成能力导致生物胺含量的下降,结果为生物胺的抑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微冻贮藏 天然保鲜剂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猪肉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党晓燕 朱迎春 +2 位作者 王凯丽 王玮 王文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84,共9页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猪肉中生物胺含量影响并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将猪肉背最长肌分别贮藏于-3、4及10℃条件下,在0、4、8、12、16、20、24、32、40、48d测定样品中细菌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生物胺含量,利用阿伦尼...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猪肉中生物胺含量影响并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将猪肉背最长肌分别贮藏于-3、4及10℃条件下,在0、4、8、12、16、20、24、32、40、48d测定样品中细菌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生物胺含量,利用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建立预测猪肉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猪肉中TVC,TVB—N、腐胺、酪胺、总生物胺含量增加。利用Arrhenius方程构建生物胺总量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之间动力学模型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在-3~10℃范围内对猪肉货架期准确预测,为猪肉包装贮藏及流通智能化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生物胺 货架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生物炭对土壤中敌草隆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邢泽炳 杜颖 +1 位作者 郭玉明 崔清亮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50-554,共5页
以柠条为原料,分别在200、300、400℃和600℃进行炭化处理制备柠条生物炭,分析柠条粉末和生物炭的组分,用扫描电镜观察柠条生物炭的形貌,比表面积分析仪绘制柠条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研究柠条生物炭的孔容、孔径以及比表面积等结构参数... 以柠条为原料,分别在200、300、400℃和600℃进行炭化处理制备柠条生物炭,分析柠条粉末和生物炭的组分,用扫描电镜观察柠条生物炭的形貌,比表面积分析仪绘制柠条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研究柠条生物炭的孔容、孔径以及比表面积等结构参数。使用土柱实验装置将柠条生物炭与土壤混合,通过淋溶试验检测柠条生物炭对土壤中的除草剂敌草隆的吸附效能。结果表明,柠条炭化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Ⅰ型吸附线,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柠条生物炭的炭得率不断降低,在600℃进行炭化处理可以得到44.71%的柠条生物炭,其比表面积可达到187.56 m2·g^(-1),平均孔径4.83 nm,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52%。土壤中添加1%的柠条生物炭就可以对土壤中的敌草隆产生显著吸附效果,添加3%的柠条生物炭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生物炭 农药残留 淋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功能叶对籽粒灌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史华伟 孙黛珍 +4 位作者 王曙光 史雨刚 杨进文 闫雪 范华 《农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分析小麦功能叶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山西地区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1个山西小麦品种为试材,用Logistic方程拟合花后籽粒干重变化规律,分析叶片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W_(t1)、W_(t2)、W_(t3)、W_2、W_3、V_3... 分析小麦功能叶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山西地区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1个山西小麦品种为试材,用Logistic方程拟合花后籽粒干重变化规律,分析叶片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W_(t1)、W_(t2)、W_(t3)、W_2、W_3、V_3、V_m、V_2、V_a等为主要灌浆参数;旗叶倾角与。W_(t1)、W_(t2)、W_(t3)、W_2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旗叶面积与W_(t1)、W_(t2)、W_2显著相关;倒2叶面积与W_(t1)、W_(t2)、W_2、V_a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粒重叶比(穗粒重/旗叶面积)与W_(t2)、W_2、V_a显著相关。在小麦的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旗叶倾角、旗叶面积、倒2叶面积以及粒重叶比的考察与选择,以获得最佳的灌浆效果,为高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参数 功能叶 相关性 粒重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食盐中碘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锁柱 郭俊杰 +2 位作者 韩悌云 霍乃蕊 程原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41-444,共4页
采用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食盐中碘的新方法。石墨烯修饰电极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将胶体水溶液中的氧化石墨烯沉积到电极表面制得。考察了电极浸泡时间和溶液pH对碘离子测定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方波伏安法研... 采用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食盐中碘的新方法。石墨烯修饰电极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将胶体水溶液中的氧化石墨烯沉积到电极表面制得。考察了电极浸泡时间和溶液pH对碘离子测定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对碘离子的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碘离子的氧化峰电流随碘离子浓度在1×10-7至1×10-2 mol·L-1范围内增加而不断增大,且氧化峰电流的对数与碘离子浓度的对数在5×10-6至1×10-2 mol·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检出限为5×10-6 mol·L-1。在此基础上,将该修饰电极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石墨烯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镉离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红媛 魏苗苗 +2 位作者 吴锁柱 程原生 樊玮鑫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基于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镉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得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然后,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缓冲液pH、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等因素对... [目的]基于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镉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得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然后,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缓冲液pH、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等因素对镉离子测定的影响。最后,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考察该方法检测镉离子的响应性能。[结果]试验表明修饰电极检测镉离子的线性范围为5×10-7~7.5×10-5 mol·L^(-1),检出限为3.6×10-7 mol·L^(-1)。[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和选择性好,有望用于水样等样品中镉离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 电化学检测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生物学结构特性、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明 元香梅 +1 位作者 蒋茂双 张瑞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2期868-874,共7页
[目的]为独脚金内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独脚金内酯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角度上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与根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为独脚金内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独脚金内酯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角度上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与根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化合物可以诱导丛枝菌根菌丝分枝以及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此外,它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一样,参与植株的形态建成。目前,已从拟南芥、水稻和豌豆等植物突变体中鉴定出独脚金内酯代谢的相关酶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以及P450单加氧酶。功能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为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结论]独脚金内酯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已在农业生物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因此,对其开展深入而透彻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分枝 激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铋膜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铅离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红媛 武晨清 +2 位作者 吴锁柱 程原生 樊玮鑫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6,71,共5页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浸入含铋离子和铅离子的溶液中,再将Bi膜沉积于电极表面,制成CG-Bi膜修饰的GCE;利用修饰好的GCE作为工作电极,实现对铅离子的检测。[结果]考察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对铅离子检测的影响,并且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最适宜条件为铋离子浓度0.3mg·L^(-1)、溶液pH 4.5、沉积电位-1.2V、沉积时间350s。在最适宜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铅离子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75~0.500mg·L^(-1)的铅离子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mg·L^(-1)。采用同一电极和不同电极对0.3mg·L^(-1)的铅离子进行测定,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39%和8.62%。同时考察了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硫酸铜、硝酸锌、乙酸镉和氯化钙对0.4mg·L^(-1)铅离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硝酸锌和氯化钙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小,而100倍浓度的硫酸铜和乙酸镉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结论]这种新的电化学检测铅离子方法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线性范围宽、选择性高,有望在食品检验、环境分析等领域实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石墨烯 铋膜 修饰电极 电化学检测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APX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明 王兴春 元旭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15-319,共5页
植物体内代谢的不平衡会导致活性氧的大量积累,若未及时清除,细胞将受到严重的氧化伤害。在抗氧化系统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是其中的关键酶,对于保护细胞组分免受活性氧的破坏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从番茄中克隆得到抗坏... 植物体内代谢的不平衡会导致活性氧的大量积累,若未及时清除,细胞将受到严重的氧化伤害。在抗氧化系统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是其中的关键酶,对于保护细胞组分免受活性氧的破坏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从番茄中克隆得到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命名为LeAPX,序列全长1 412bp,开放阅读框1 266bp,编码421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比对表明,LeAPX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胡麻、烟草的APX序列同源性较高。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番茄APX和其它植物一样,含有两个保守的功能域。对其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富含HSE、LTR、GT1等响应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定量分析表明,LetAPX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坏血酸 AP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APX蛋白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明 王兴春 元旭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387-390,共4页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的抗氧化酶之一,在植物抵御外界的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功能特性,本研究以番茄为试材,将前期分离得到的APX基因编码区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诱导表达纯化后,用该重...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的抗氧化酶之一,在植物抵御外界的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功能特性,本研究以番茄为试材,将前期分离得到的APX基因编码区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诱导表达纯化后,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用于Western蛋白表达分析。杂交结果表明,APX蛋白受低温、干旱的诱导,与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模式一致,但APX蛋白对盐处理反应不敏感;H_2O_2处理后蛋白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与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不一致,这或许是APX存在一种转录后调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表达分析 AP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单萜类物质释放与LhTPS表达关联性研究
20
作者 王婷 樊俊苗 +2 位作者 张浩宇 樊玮鑫 杜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2,108,共6页
为研究百合单萜类物质释放与单萜合酶基因表达的关联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收集了13种不同香型百合4个发育时期的香气;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单萜类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6个百合品种4... 为研究百合单萜类物质释放与单萜合酶基因表达的关联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收集了13种不同香型百合4个发育时期的香气;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单萜类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6个百合品种4个发育时期单萜合酶基因LhTPS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百合花朵的开放,其香气成分中的单萜类物质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有香百合的主要单萜类成分为罗勒烯和芳樟醇,但喇叭百合和东喇百合中的单萜类成分主要是1,8-桉叶素和罗勒烯;整体上喇叭百合、东喇百合和东方百合的LhTPS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在盛开期时,LhTPS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罗勒烯和芳樟醇2种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显著关联性,说明LhTPS基因对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合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百合花香合成的关键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香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单萜物质 LhT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