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城市街道微气候领域的发展情况,更加精准把握其研究前景,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4和VOSviewer 1.6.19软件,基于2009-2022年度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发表的文献信息,对城市街道微气候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为探究城市街道微气候领域的发展情况,更加精准把握其研究前景,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4和VOSviewer 1.6.19软件,基于2009-2022年度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发表的文献信息,对城市街道微气候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研究热点和趋势前沿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在各个学科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整体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有关南半球城市街道微气候研究较少且不具有代表性;中国的作者和机构在国际领域的地位日渐提高,但仍需加强国际及国内交流合作;研究内容以数值模拟、热岛效应缓解策略、微气候影响因子等为主;研究前沿包括参数化设计与耦合模拟、气候适应性、绿色基础设施热舒适等。未来可在不同人居环境与微气候耦合机理和基于人体热舒适进行城市更新方面加强国际、机构以及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究城市街道微气候领域的发展情况,更加精准把握其研究前景,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4和VOSviewer 1.6.19软件,基于2009-2022年度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发表的文献信息,对城市街道微气候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研究热点和趋势前沿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在各个学科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整体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有关南半球城市街道微气候研究较少且不具有代表性;中国的作者和机构在国际领域的地位日渐提高,但仍需加强国际及国内交流合作;研究内容以数值模拟、热岛效应缓解策略、微气候影响因子等为主;研究前沿包括参数化设计与耦合模拟、气候适应性、绿色基础设施热舒适等。未来可在不同人居环境与微气候耦合机理和基于人体热舒适进行城市更新方面加强国际、机构以及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