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萱草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冀芳芳 李森 +2 位作者 史青青 侯非凡 亢秀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试验在系统收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155份萱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采用多次聚类优先取样策略构建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并对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遗传多样性... 本试验在系统收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155份萱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采用多次聚类优先取样策略构建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并对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3对引物对155份萱草属种质共扩增出396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9.21条,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064,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642,依据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树状图,将155份种质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2)通过6次取样建立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包含32份种质(4个种、1个变种、27个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库为原始群体的20.65%,保留了291个(68.69%)多态性位点,其中‘黄花菜’类群种质8份,占‘黄花菜’类群资源总数的13.56%;‘萱草’类群种质24份,占‘萱草’类群资源总数的25.00%。(3)43对引物对32份核心种质共扩增出272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6.3256条,PIC值平均值0.6060,不同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7940;32份材料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属 遗传多样性 初级核心种质库 EST-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和外源铁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毅 梁祎 +3 位作者 韩静 郭树勋 石玉 侯雷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_(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源铁 光周期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及其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胡万行 石玉 +3 位作者 程玉琦 赵博思 周云云 张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材,采用水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38、0.19和0.095 mmol/L)纳米硒溶液对紫色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各硒处理... 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材,采用水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38、0.19和0.095 mmol/L)纳米硒溶液对紫色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各硒处理马铃薯的生物量与单株结薯数均显著增加,其中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的生物量最高且增幅达1.5倍,喷施0.19 mmol/L硒处理的单株结薯数显著增加2.2倍。(2)纳米硒能够显著提高紫色马铃薯叶片、根系、块茎硒含量,各器官硒含量大小呈现:根系>叶片>块茎的特点,且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块茎总硒含量达0.106 mg/kg,较对照显著提高0.65倍,达到了马铃薯块茎的富硒标准;同时纳米硒可在不同程度上调控K、Ca、Mg、Mn、Zn在马铃薯各器官中的分配。(3)随施硒浓度的增加,紫色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喷施0.19 mmol/L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56.33%、26.91%和27.89%;块茎中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均在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24.73%、25.33%;而块茎中硝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下最低并较对照显著降低34.82%。研究表明,叶面喷施0.095~0.19 mmol/L纳米硒溶液能够显著促进紫色马铃薯生长和单株结薯数,提高硒元素含量,调控矿质元素含量在器官中分配,有效改善其块茎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紫色马铃薯 生长 硒元素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寡糖和赤霉素复配剂对亚低温胁迫后设施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霞 李昕 +6 位作者 范楷 白龙强 张毅 胡晓辉 石玉 温祥珍 李亚灵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28,共7页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经历亚低温胁迫后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复配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营养元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设施番茄优质...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经历亚低温胁迫后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复配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营养元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和扩大AOS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在经历亚低温逆境后喷施AOS(30 mg/L)和GA_(3)(3.5 mg/L)复配剂,番茄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生长加快,株高和叶面积分别增加18.53%和46.54%,地上部与根系干重分别增加14.82%和19.72%,全株N、P、K、Ca和Mg元素的积累量分别升高30.26%、35.35%、11.05%、32.12%和9.01%,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20.47%,单株果实产量提高15.59%,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85%、23.77%、10.50%和10.00%。综上,在经历亚低温逆境后喷施AOS+GA_(3)复配剂可快速恢复设施番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系生物量和叶面积,促进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寡糖 赤霉素 复配剂 设施番茄 生长发育 亚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外源硅铁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鑫 姚棋 +3 位作者 张毅 侯雷平 邢国明 石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78-84,共7页
为探究外源硅(Si)、铁(Fe)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选用番茄品种‘鑫研夏宝’为材料,以喷蒸馏水为对照,设置5种硅铁肥处理,研究单一喷施Si肥、不同浓度Fe肥、Si肥和不同浓度Fe肥配施(Si+Fe)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外源硅(Si)、铁(Fe)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选用番茄品种‘鑫研夏宝’为材料,以喷蒸馏水为对照,设置5种硅铁肥处理,研究单一喷施Si肥、不同浓度Fe肥、Si肥和不同浓度Fe肥配施(Si+Fe)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5 mmol/L Si与100μmol/L Fe配施处理番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类黄酮、总酚、游离氨基酸和铁元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单果重增幅达39. 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达34. 32%,类黄酮、总酚、游离氨基酸分别比对照增加48. 70%、13. 27%、58. 41%,铁元素含量达97. 11μg/g,较对照显著增加49. 15%;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番茄红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3. 07%、40. 00%、90. 91%和75. 90%。本研究表明,外源硅、铁肥配合施用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并以1. 5 mmol/L Si与100μmol/L Fe配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菜和菜薹耐盐性鉴定方法建立及耐盐种质初期筛选 被引量:6
6
作者 程亚雄 武佩琪 +4 位作者 曹晓雪 陈红 李斌 李梅兰 许小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64-164,165-173,共10页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小于100 mmol/L)可促进菜薹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盐胁迫表现出抑制现象;菜薹幼苗生长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菜薹比生菜耐盐性强。最终筛选出的耐盐性较强的2个生菜材料为LG13、LP14,较敏感的材料为LG1、LP24;菜薹耐盐性较强的材料为CP38、CG40、CG42,较敏感的材料为CG34。此外,紫菜薹的耐盐性总体强于绿菜薹,而紫生菜与绿生菜的盐胁迫耐受性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生菜 菜薹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质及株距对鲜食胡萝卜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桑维峻 张晶 +2 位作者 武喆 侯雷平 李梅兰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掺沙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掺沙后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和pH值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胡萝卜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在CK中最优,地下部分的生长及产量在掺沙150 m^(3)/hm^(2)中最佳,该掺沙量下的土壤孔隙度为44.46%。在掺沙基础上比较不同株距胡萝卜的生长结果显示,地上部分在3、5 cm株距下生长较好,营养物质积累在5 cm株距下最多,产量在3 cm株距下最高。说明鲜食胡萝卜在山西晋中市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掺沙150 m^(3)/hm^(2)的土壤基础上5 cm栽植株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胡萝卜 栽培模式 掺沙 株距 晋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对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莉 韩玲娟 +2 位作者 张毅 侯雷平 李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为了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对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椰糠盆栽,通过减少Hoagland营养液中钙的用量来模拟低钙胁迫,测定了黄瓜幼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光合色... 为了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对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椰糠盆栽,通过减少Hoagland营养液中钙的用量来模拟低钙胁迫,测定了黄瓜幼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光合色素含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黄瓜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显著减少,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叶片受到伤害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细胞膜受到损伤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升高,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引起光合作用的降低,Pn、Tr、Gs、Ci均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ETR、qP均显著降低,NPQ显著升高。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的处理,低钙胁迫黄瓜幼苗的生长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植株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升高,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下降;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能够促进低钙胁迫下叶绿素的积累,增强黄瓜幼苗光合能力,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ETR和qP显著提高,NPQ显著下降。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能够有效缓解低钙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对低钙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低钙胁迫 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 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耧斗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金耀 杨阳 +3 位作者 向云荣 李森 邢国明 亢秀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以耧斗菜八音鸟(Aquilegia‘Songbird’)为供试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观察耧斗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栅海比、维管束直径等叶片解剖结构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使耧斗菜叶片下表皮气孔平均大小显著增加;... 以耧斗菜八音鸟(Aquilegia‘Songbird’)为供试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观察耧斗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栅海比、维管束直径等叶片解剖结构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使耧斗菜叶片下表皮气孔平均大小显著增加;气孔开度先显著减小后增大;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增加,从8.20μm增加到11.21μm,海绵组织厚度显著减小,从12.60μm减小到7.86μm;栅海比显著增加,从0.65最大可增加到1.34;维管束直径从9.00μm最大可增加到10.7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耧斗菜 干旱胁迫 气孔 栅海比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倍性鉴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俊 王荣梅 +4 位作者 王金耀 侯非凡 亢秀萍 李森 邢国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了摸清我国萱草属主要种质资源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更好地开展萱草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本研究构建了萱草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体系,对77个不同品种的萱草属植物材料进行了倍性鉴定,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萱草属植物倍性研究结果。以... 为了摸清我国萱草属主要种质资源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更好地开展萱草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本研究构建了萱草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体系,对77个不同品种的萱草属植物材料进行了倍性鉴定,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萱草属植物倍性研究结果。以萱草属植物根尖为材料,分析了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温度与时间、解离时间、解离后蒸馏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最适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和4~6h;1mol/L HCl的最适解离时间为7~8min,解离后蒸馏水最适浸泡时间为10min,改良型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5min,在此条件下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基于上述体系鉴定了课题组收集的55份材料,另外通过流式细胞术对26份(其中有4个材料采用了2种方法)材料的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7份材料中57个为二倍体(2n=2x=22)、12个为三倍体(2n=3x=33)、8个材料为四倍体(2n=4x=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属 根尖染色体制片 流式细胞术 倍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属植物花蕾中秋水仙碱含量HPLC检测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宁 李森 +3 位作者 王金耀 侯非凡 亢秀萍 邢国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4,共7页
本研究通过不同色谱条件对秋水仙碱含量测定的影响,优化了秋水仙碱的检测体系,并比较了29份不同萱草属植物花蕾材料中秋水仙碱含量。结果表明:萱草属植物花蕾中秋水仙碱含量测定的HPLC条件为:ThermoSyncronis C18(250mm×4.6mm,5μm... 本研究通过不同色谱条件对秋水仙碱含量测定的影响,优化了秋水仙碱的检测体系,并比较了29份不同萱草属植物花蕾材料中秋水仙碱含量。结果表明:萱草属植物花蕾中秋水仙碱含量测定的HPLC条件为:ThermoSyncroni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比例甲醇∶水=50∶50,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3nm,进样量10μL。29份萱草属植物材料中秋水仙碱平均含量为0.125μg/g,其中含量较高的是‘北黄花’和‘大同金针’,为0.301μg/g和0.291μg/g;含量较低的是‘宿迁2号’和‘淮安2号’,含量分别为0.017μg/g和0.016μg/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1%~98.8%;进一步对花蕾中的秋水仙碱含量与花色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高达-0.765。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萱草属植物花蕾作为一种功能性蔬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萱草属 秋水仙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渗盐胁迫下BR对番茄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硕 张毅 +3 位作者 姚棋 白龙强 侯雷平 石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6,145,共8页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对番茄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为施用外源BR应对设施土壤盐渍化问题和设施番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以日本山崎番茄配方营养液(对照)添加100 mmol/L Ca(NO 3)2和150 m...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对番茄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为施用外源BR应对设施土壤盐渍化问题和设施番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以日本山崎番茄配方营养液(对照)添加100 mmol/L Ca(NO 3)2和150 mmol/L NaCl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通过水培法研究等渗盐胁迫下BR(0.1μmol/L)对番茄幼苗干鲜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特性(组织汁液渗透势以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Ca(NO 3)2和NaCl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NaCl胁迫显著降低番茄根系活力,且NaCl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同时,等渗盐胁迫下,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渗透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V”形变化,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形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在NaCl胁迫下含量积累、在Ca(NO 3)2胁迫下含量有所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等渗盐胁迫下,外源BR显著提高了盐胁迫植株的干鲜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且处理第3天时,与对照相比,等渗盐胁迫下施用外源BR番茄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升高;处理第5天时,Na+BR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升高,Ca+BR处理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等渗盐胁迫下外源BR可有效增强番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改善叶片水分状态,促进植株生长,且对NaCl胁迫的整体缓解效应更显著,等渗盐胁迫条件下外源BR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应答Ca(NO 3)2、NaCl胁迫的具体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等渗盐胁迫 油菜素内酯 渗透调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番茄对增施不同浓度CO_2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振花 袁宏霞 +4 位作者 刘洋 李靖 郑金英 孙胜 邢国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0-1018,共9页
【目的】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中CO_2严重匮乏,探明增施不同浓度CO_2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各生育期适宜生长的CO_2浓度,可为其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塑料膜将试验温室隔出四个52m^2独立面积的隔... 【目的】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中CO_2严重匮乏,探明增施不同浓度CO_2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各生育期适宜生长的CO_2浓度,可为其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塑料膜将试验温室隔出四个52m^2独立面积的隔间,于定植一周后到试验结束(2016年11月—2017年4月)采用CO_2自动释放控制系统,通过调整CO_2钢瓶上的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速和循流风机将CO_2均匀施入试验区,增施时间为晴天9:00—11:00,14:00—16:00。设增施3个CO_2浓度水平:(600±20)、(800±25)、(1000±30)μmol/mol,以大气CO_2浓度(400±15)μmol/mol为对照,‘兴海12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分别于番茄苗期、开花期、幼果期及成熟期,选取生长势一致的植株生长点以下第3或4片功能叶片,采用80%丙酮浸提法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特性参数,计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以及番茄产量对不同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增施CO_2显著增加了番茄各生育期光合色素含量,增幅在开花期和幼果期较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以CO_2(1000±30)μmol/mol处理的增幅最大;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期以CO_2(800±25)μmol/mol处理增幅最大,其他生育期均以(1000±30)μmol/mol浓度的增幅最大。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水分利用效率于各生育时期均显著增加,以CO_2(1000±30)μmol/mol的增幅最大,(800±25)μmol/mol次之;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则随着增施的CO_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增施CO_2能不同程度提高番茄各生育期叶片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降低番茄叶片光补偿点,且均以CO_2(1000±30)μmol/mol效果最佳,(800±25)μmol/mol效果次之。【结论】供试条件下,增施CO_2后显著增加了番茄在开花结果期的光合能力,提高了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提高胞间CO_2利用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非气孔限制及其光补偿点,有利于番茄产量的提高;在试验以增施CO_2 800~1000μmol/mol的效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O2施肥 生育期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加富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旭芬 石玉 +3 位作者 李斌 侯雷平 邢国明 张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9-1316,共8页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用80mmol/LCa(NO3)2胁迫模拟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800±40)μmol/mol模拟CO2加富环境,研究CO2加富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显著抑制番茄生长,且叶片相对含...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用80mmol/LCa(NO3)2胁迫模拟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800±40)μmol/mol模拟CO2加富环境,研究CO2加富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显著抑制番茄生长,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根系水力学导度、根系形态参数和根系渗透势均不同程度降低;同时,叶片可溶性糖、植株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的质量分数均显著升高,但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植株有机酸的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与单独盐胁迫相比,CO2加富处理显著提高盐胁迫植株的干鲜质量、叶片水势、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系渗透势,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有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111.99%、10.93%和14.62%,根系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76.01%和76.97%,根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降低6.33%.综上所述,CO2加富能够通过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和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尤其是促进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增强番茄幼苗的盐胁迫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加富 CA(NO3)2胁迫 渗透调节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颖 石玉 +3 位作者 赵鑫 白龙强 侯雷平 张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探究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 NaH2PO4)、轻度低磷(0.44 mmol/L NaH2PO4)、重度低磷(0.22 mmol/L NaH2PO4)、缺磷(0 mmol/L NaH2PO4)4个磷浓度水平,研究... 为探究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 NaH2PO4)、轻度低磷(0.44 mmol/L NaH2PO4)、重度低磷(0.22 mmol/L NaH2PO4)、缺磷(0 mmol/L NaH2PO4)4个磷浓度水平,研究外源硅(1.5 mmol/L K2SiO3·nH2O)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番茄干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质膜完整性、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硅、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的磷供应水平(对照)相比,低磷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总根长,膜脂伤害程度增加,植株体内磷含量下降,从而影响番茄生长。外源硅明显缓解了低磷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效应,使番茄幼苗在低磷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良好的根系长势,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O2·-含量和H2O2水平,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植株对磷的吸收,其中,在轻度低磷胁迫下硅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改善效应最显著。可见,外源硅处理能够基于改善根系生长和叶片水分状态、诱导增强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来提高番茄幼苗的磷缺乏耐受性,且对轻度低磷胁迫的调控效应更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探讨硅、磷这2种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以及硅缓解番茄幼苗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低磷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浸种引发对低磷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靳琇 陈浩婷 +3 位作者 石玉 白龙强 侯雷平 张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9-1170,共12页
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砂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1))、轻度缺磷(0.44 mmol·L^(–1))、重度缺磷(0.22 mmol·L^(–1))和无磷(0 mmol·L^(–1))4个磷浓度,研究了柠檬酸(7.5 mmol·L^(–1))浸... 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砂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1))、轻度缺磷(0.44 mmol·L^(–1))、重度缺磷(0.22 mmol·L^(–1))和无磷(0 mmol·L^(–1))4个磷浓度,研究了柠檬酸(7.5 mmol·L^(–1))浸种对低磷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阐明柠檬酸浸种缓解番茄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蒸馏水浸种相比,不同浓度柠檬酸浸种引发显著提高了番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佳浓度为7.5 mmol·L^(–1)。与对照相比,低磷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丙二醛(MDA)、活性氧(O2×、H2O2)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减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甜菜碱含量显著升高,渗透势降低;而柠檬酸浸种引发明显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增加了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番茄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和活性氧的积累,减轻了番茄幼苗的氧化胁迫;显著提高了有机酸、可溶性糖等的含量,缓解了渗透势的下降;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中的磷含量,缓解了植株的低磷胁迫症状。综上所述,柠檬酸浸种引发通过缓解低磷胁迫对番茄造成的氧化损伤,提高磷素吸收,维持正常生长代谢,从而增强番茄幼苗对低磷胁迫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低磷胁迫 种子引发 柠檬酸 抗氧化系统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处理对‘大同黄花’开花节律及光周期关键基因HcCOL14表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崴 李森 +5 位作者 公菲菲 刘娟 高阳 熊雄 王金耀 亢秀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3,共8页
开花节律对黄花菜采收时间、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同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 cv.‘DatongHuanghua’)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光周期对黄花菜开花节律及花蕾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前期黄花菜和萱草花器官转录组... 开花节律对黄花菜采收时间、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同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 cv.‘DatongHuanghua’)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光周期对黄花菜开花节律及花蕾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前期黄花菜和萱草花器官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筛选出1个与光周期开花调控相关的CONSTANS-like(COL)基因,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开花过程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光周期对于开花节律具有显著影响,黄花菜花蕾为光响应的重要部位;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开花前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开花后。使用PCR法克隆得到COL14基因完整编码序列,编码473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B-box结构域和1个CCT结构域;除昼/夜10/14 h处理外,COL14基因在其它不同光周期处理的花蕾中表达模式相近,均在光暗交替时期呈现出高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生物钟调节特性。本研究初步阐明光周期对黄花菜开花生物钟的潜在调控机制,对调控黄花菜开花节律、延长采收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黄花 光周期 开花节律 CONSTANS-like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NPF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嘉俊 吴英华 +2 位作者 李璿 李梅兰 侯雷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127,共11页
NPF基因家族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同时负责硫苷、多肽、钾盐、植物激素等物质的运输。为了明确白菜NPF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白菜的NPF基因家族成员,并对NPF基因家族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 NPF基因家族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同时负责硫苷、多肽、钾盐、植物激素等物质的运输。为了明确白菜NPF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白菜的NPF基因家族成员,并对NPF基因家族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分布以及与拟南芥的进化关系分析,对白菜NP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基因结构以及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白菜NPF基因家族共有72个成员,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在497~1 117个,分子质量在54.49~123.21 ku,等电点在5.72~9.47,大部分为稳定的碱性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在质膜上。系统进化树将白菜NPF基因家族蛋白分为8个亚族,其保守性较高。白菜NPF基因家族成员大部分含有4个CDS序列。72个NPF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白菜10条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NP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理化性质 保守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生物钟基因HcLHY的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公菲菲 李森 +3 位作者 杜崴 高阳 侯非凡 亢秀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解析黄花菜LHY基因的开花时间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理,本试验以大同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 cv.‘DatongHuanghua’)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数据库检索和PCR技术克隆了黄花菜生物钟基因HcLHY,分析了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和时空表... 为解析黄花菜LHY基因的开花时间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理,本试验以大同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 cv.‘DatongHuanghua’)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数据库检索和PCR技术克隆了黄花菜生物钟基因HcLHY,分析了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和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共计1929 bp,编码642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69470.67 D,理论等电点(pI)为5.82。生物信息学预测其为亲水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其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中,不具备信号肽,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的N端具有典型的Myb DNAbinding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cLHY蛋白与芦笋AoLHY(XP020245416.1)亲缘关系最近,同时发现不同植物的LHY蛋白保守结构域也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被子植物生物钟系统中的功能高度保守;时空表达特性分析HcLHY基因在开花前-12 h表达量最高,且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叶片、雌蕊、雄蕊、花萼及根。此结果为以黄花菜为生物钟模式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为进一步通过遗传和外源影响开花时间调控黄花菜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生物钟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心皮数基因CsCLAVATA3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遗传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楠 李森 +4 位作者 崔虎亮 侯非凡 赵宇 邢国明 亢秀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3,共8页
以综合性状优良的3心皮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津春4号’(JC4)和‘长春密刺’(CCMC)为受体亲本,以5心皮基因黄瓜‘True Lemon’(TL)为供体亲本,通过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SSR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以JC4和CCMC为遗传背景的黄... 以综合性状优良的3心皮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津春4号’(JC4)和‘长春密刺’(CCMC)为受体亲本,以5心皮基因黄瓜‘True Lemon’(TL)为供体亲本,通过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SSR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以JC4和CCMC为遗传背景的黄瓜心皮数基因CsCLAVATA3回交渗入系,并对中选单株及每条染色体的遗传背景恢复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轮回亲本JC4的BC_1、BC_2、BC_3回交群体中,平均遗传背景恢复率分别为73.9%、89.8%、98.8%;在轮回亲本CCMC的BC_1、BC_2、BC_3回交群体中,平均遗传背景恢复率分别为71.1%、88.3%、98.1%,由此可见,JT(JC4×TL)群体比CT(CCMC×TL)群体的背景恢复率相对较高,通过回交世代的增加,后代恢复为轮回亲本的比率也显著增加,并且都高于理论值,说明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在黄瓜多心皮品种筛选中十分有效。该研究已完成了构建黄瓜心皮数基因回交渗入系的前期大部分工作,这为后期渗入系的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SSR标记 遗传背景恢复率 遗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