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园林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研究: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融合发展
1
作者 王犇 席茹阳 +2 位作者 陈小平 付绍桐 甄志磊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3期195-199,共5页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提高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引进来和走出去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在高校风景园林...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提高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引进来和走出去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经验;高校风景园林专业需将本校的教学成果向外输出,促进高校风景园林教学的产学研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对外交流,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以期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模式的融合发展,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 教学模式 引进来和走出去 产学研用一体化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设施农业蜂授粉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飞 李立新 +4 位作者 智海英 申晋山 张江超 陈敏 马卫华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了解山西省设施农业蜂授粉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调查、电话访谈3种调查方式对山西省运城、忻州、吕梁等8个地区以及临猗、原平等13个县的设施农业蜂授粉应用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蜂授粉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结... 为了解山西省设施农业蜂授粉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调查、电话访谈3种调查方式对山西省运城、忻州、吕梁等8个地区以及临猗、原平等13个县的设施农业蜂授粉应用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蜂授粉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设施农业授粉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蜂授粉、人工对花、人工喷施激素授粉、机械授粉等;从授粉需求方面看,瓜果类蜂授粉需求较高,使用蜂授粉较多,可能与适口性有关;经营规模和模式不同采用的授粉方式不同,有机农业生产、采摘观光、规模较大的园区和种植大户使用蜜蜂和熊蜂授粉较多,以实现绿色生产和节约劳动成本。设施农业防治病虫害多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影响授粉蜂的使用和授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设施作物 蜂授粉现状 农药使用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五家渠不同类型绿地物种资源组成及分析
3
作者 王松 刘江娜 +4 位作者 夏雪洁 柯晓炜 康红梅 刘琛彬 薄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为了探明新疆地区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五家渠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园林植物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频度统计法等研究五家渠主城区7类绿地的植物应用现状和环境特征,分析园林植物物种组成的基本情... 为了探明新疆地区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五家渠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园林植物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频度统计法等研究五家渠主城区7类绿地的植物应用现状和环境特征,分析园林植物物种组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表明,城区常用园林植物有129种,分属于49科、94属,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水生植物配比为22.5∶10.0∶29.0∶1.0∶2.0;5类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地应用中以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较多,占总数的71.3%;公园绿地物种多样性分析呈现乔木层>地被层>灌木层的趋势;绿地环境特征对植物多样性具有不同程度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物种组成 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情景下太原市土地利用及碳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犇 甄志磊 +2 位作者 席茹阳 陈小平 乔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9-227,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碳平衡具有重大影响。该研究基于太原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30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利用InVEST模型评估了太原市2000-2030年7期碳储量。结果表明:(1)2000-2...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碳平衡具有重大影响。该研究基于太原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30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利用InVEST模型评估了太原市2000-2030年7期碳储量。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太原市建设用地增加显著,增加了339.265 km^(2),林地面积增加了96.707 km^(2);水域、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3.333、275.037、146.073和1.223 km^(2)。(2)2000-2020年,太原市碳储量减少2312591.65 t。(3)与自然发展情景不同,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林地较2020年略有增加,建设用地得到有效限扩,产生了生态效应;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较于自然发展情景下多1760959.397 t。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林地增加是区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保护情景下固碳能力提升。该研究可为太原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