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鹏
白永新
+2 位作者
张润生
魏振飞
白宇皓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26-26,29,共2页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比较高,在农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国内的玉米育种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分析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比较高,在农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国内的玉米育种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分析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改进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玉米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经验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育种技术
农作物开发
问题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钙镁形态迁移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建宏
崔旭东
+4 位作者
文来艳
刘鼎
伊晨旭
黄可尊
王俊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27,共8页
文章以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元素形态连续提取法,测定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钙(Ca)和镁(Mg)元素离子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包括...
文章以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元素形态连续提取法,测定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钙(Ca)和镁(Mg)元素离子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包括部分硫化物)和残渣态等形态,探讨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Ca、Mg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岩溶区石灰土剖面中,随剖面深度加深,pH值增大,而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含量减少,Ca元素主要以交换态存在且在各土壤剖面中含量相近,Mg元素主要是以残渣态赋存在土壤剖面中,随着土壤剖面深度腐殖酸结合态百分比减少,存在累积现象;(2)在非岩溶地区酸性土壤中,土壤总钙较低。在土壤剖面0~60 cm以强有机结合态为主,深层剖面(大于60 cm)以残渣态为主;Mg元素有效态含量较低,非岩溶区土壤Mg元素以腐殖酸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与岩溶区土壤类似,非岩溶区Mg元素在土壤中也存在一定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土
酸性土
Tessier
形态连续提取法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藜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3
作者
魏振飞
白永新
+1 位作者
张润生
李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38-39,共2页
藜麦是一种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强、富含营养的农作物,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藜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还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贫困地...
藜麦是一种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强、富含营养的农作物,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藜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还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藜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选择、土壤耕作与处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查苗补种、间苗与定苗、肥水管理、防止出现倒伏及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藜麦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忻定盆地谷子引种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贾苏卿
禾璐
李世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39-1242,1304,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度、主穗直径等农艺性状及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粒型、粒色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田间表现良好、产量稳定、适口性好的品种。结果显示,在19个谷子品种中,长生1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主茎长度为136.9 cm,抗倒性好;2 a平均产量为5909.09 kg/hm^2,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29.3%,且产量稳定,适宜在忻定盆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定盆地
谷子
引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鹏
白永新
张润生
魏振飞
白宇皓
机构
山西
农业
大学
(
山西省
农业
科学院
)
玉米
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26-26,29,共2页
文摘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比较高,在农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国内的玉米育种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分析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改进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玉米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经验和帮助。
关键词
玉米育种技术
农作物开发
问题
改进建议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钙镁形态迁移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建宏
崔旭东
文来艳
刘鼎
伊晨旭
黄可尊
王俊
机构
中国地质
科学院
岩溶地质
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广西师范
大学
环境与资源
学院
山西
农业
大学
(
山西省
农业
科学院
)
玉米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38034)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758)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2017008)。
文摘
文章以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元素形态连续提取法,测定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钙(Ca)和镁(Mg)元素离子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包括部分硫化物)和残渣态等形态,探讨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Ca、Mg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岩溶区石灰土剖面中,随剖面深度加深,pH值增大,而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含量减少,Ca元素主要以交换态存在且在各土壤剖面中含量相近,Mg元素主要是以残渣态赋存在土壤剖面中,随着土壤剖面深度腐殖酸结合态百分比减少,存在累积现象;(2)在非岩溶地区酸性土壤中,土壤总钙较低。在土壤剖面0~60 cm以强有机结合态为主,深层剖面(大于60 cm)以残渣态为主;Mg元素有效态含量较低,非岩溶区土壤Mg元素以腐殖酸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与岩溶区土壤类似,非岩溶区Mg元素在土壤中也存在一定累积。
关键词
石灰土
酸性土
Tessier
形态连续提取法
淋溶
Keywords
limestone soils
acid soils
Tessie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leach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3
作者
魏振飞
白永新
张润生
李鹏
机构
山西
农业
大学
(
山西省
农业
科学院
)
玉米
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38-39,共2页
基金
忻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藜麦—大豆轮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0301-1)。
文摘
藜麦是一种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强、富含营养的农作物,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藜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还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藜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选择、土壤耕作与处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查苗补种、间苗与定苗、肥水管理、防止出现倒伏及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藜麦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藜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9.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忻定盆地谷子引种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贾苏卿
禾璐
李世勇
机构
山西
农业
大学
(
山西省
农业
科学院
)
玉米
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39-1242,1304,共5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201801D221315)。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度、主穗直径等农艺性状及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粒型、粒色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田间表现良好、产量稳定、适口性好的品种。结果显示,在19个谷子品种中,长生1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主茎长度为136.9 cm,抗倒性好;2 a平均产量为5909.09 kg/hm^2,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29.3%,且产量稳定,适宜在忻定盆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忻定盆地
谷子
引种
产量
Keywords
Xinding basin
Setaria italica(L.)Millet
introduction
yield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李鹏
白永新
张润生
魏振飞
白宇皓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桂林典型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剖面钙镁形态迁移对比
梁建宏
崔旭东
文来艳
刘鼎
伊晨旭
黄可尊
王俊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藜麦高产栽培技术
魏振飞
白永新
张润生
李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忻定盆地谷子引种试验
贾苏卿
禾璐
李世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