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记忆与影像重构:国产抗战电影的叙事维度及价值传递
1
作者 乔羽 沈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1-125,共5页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电影,以真实的革命历史作为叙事框架,折射出民族的历史形象与文化精神。抗战电影超越了单纯的虚构故事形态,与历史、时代的宏大叙事紧密勾连,成为激发集体记忆、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研究范...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电影,以真实的革命历史作为叙事框架,折射出民族的历史形象与文化精神。抗战电影超越了单纯的虚构故事形态,与历史、时代的宏大叙事紧密勾连,成为激发集体记忆、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研究范本。聚焦于国产抗战电影这一典型艺术形式,分析其叙事表达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当代媒介语境下的传播价值启示,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历史记忆与影像重构的互动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电影 叙事表达 价值传递 集体记忆 媒介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电影状态:遍历体验、具身感知、人机协同——考察数智时代的观影新变
2
作者 乔羽 沈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创新演变,电影不断向后试探新的可能,激发出新的观看方式,已然进入了“后电影状态”。观众打破了观影时的“第四堵墙”,能决定故事的走向与选择人物的命运, 也可借助穿戴式设备,拥有更加自由的视点,获得全感官的交互体... 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创新演变,电影不断向后试探新的可能,激发出新的观看方式,已然进入了“后电影状态”。观众打破了观影时的“第四堵墙”,能决定故事的走向与选择人物的命运, 也可借助穿戴式设备,拥有更加自由的视点,获得全感官的交互体验,实现完全临场化的观影, 甚至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佐下,被裹挟进完全自动化的影像生产机制中,生成了一个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观影场域。表面看来人们拥有了极为丰富的观看超能力,然而也暴露出技术的僭越影响。由此把控技术发展隐藏的价值危机,构建出真正良性的观看关系已成为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影行为 后电影状态 数字媒体 价值慎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喜剧与时尚传奇:布莱克·爱德华兹电影创作评析
3
作者 韩颖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莱克·爱德华兹就认识到电影与时尚、音乐等其他领域的巨大潜力并将其融入作品中,他的创作才华和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使他成为好莱坞中最受尊敬的多面手之一。他的市井喜剧电影成功地将电影角色塑造为流行文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莱克·爱德华兹就认识到电影与时尚、音乐等其他领域的巨大潜力并将其融入作品中,他的创作才华和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使他成为好莱坞中最受尊敬的多面手之一。他的市井喜剧电影成功地将电影角色塑造为流行文化中的明星,这些角色不仅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更成为公共领域中的文化符号,同时让电影本身通过时尚性让观众享受到了电影的魅力,更让其作品本身在大众文化和公共领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克·爱德华兹 市井喜剧 时尚理念 平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纪录片的解说模态创新——以《人生一串》为例
4
作者 段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近年来,纪录片已经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在综艺、剧集、电影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流量担当,甚至在网络中形成现象级传播。例如,由哔哩哔哩(又称“B站”)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在哔哩哔哩平台独家播放,该片一经播出,引... 近年来,纪录片已经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在综艺、剧集、电影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流量担当,甚至在网络中形成现象级传播。例如,由哔哩哔哩(又称“B站”)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在哔哩哔哩平台独家播放,该片一经播出,引起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出品 纪录片 视频网站 互联网 哔哩哔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叙述、美学探索与“电影书写”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时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3,共4页
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的作品继承了欧洲艺术电影一贯反思习惯与对现实的敏感体察,在对20世纪欧洲历史的反思中探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内在病症,并在同时追求客观与主观逼真性的“电... 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的作品继承了欧洲艺术电影一贯反思习惯与对现实的敏感体察,在对20世纪欧洲历史的反思中探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内在病症,并在同时追求客观与主观逼真性的“电影写作实践”中进行了诸多富有意义的美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实践 反思习惯 历史叙述 美学探索 逼真性 两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部落化”时代基于感知的广播价值回归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常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46,共6页
在电子媒介使人们"再部落化"的今天,广播因其听觉传播的感知特性能够更好地突出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广播应走出认识误区,从听觉感知出发,遵循和把握声音和听觉的传受规律。一方面突出其宣传服务功能,另一... 在电子媒介使人们"再部落化"的今天,广播因其听觉传播的感知特性能够更好地突出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广播应走出认识误区,从听觉感知出发,遵循和把握声音和听觉的传受规律。一方面突出其宣传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回归"声本"属性,在媒介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实现受众"完整人"的塑造及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完成新一轮的自觉进化,回归自身的媒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再部落化” 听觉感知 价值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时代电视的“仪式性”观看及审美趋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常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4,共4页
电视自诞生以来,即成为家庭乃至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媒介,看电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出现之初,或是尚未完全普及之时,看电视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活动。尤其是在收看重大的新闻,观看重大的体育比赛或重要活动... 电视自诞生以来,即成为家庭乃至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媒介,看电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出现之初,或是尚未完全普及之时,看电视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活动。尤其是在收看重大的新闻,观看重大的体育比赛或重要活动时,这种仪式感更加明显。事实上,即便在今天,观看重大活动、比赛、晚会等行为仍然具有“仪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比赛 仪式感 短视频 仪式性 看电视 审美趋向 日常生活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黎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5-56,共2页
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加深其对于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并且对其人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审美观影响,中小学教学存在朗读能力培养的观念上的误区。培养中小学生的朗读能... 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加深其对于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并且对其人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审美观影响,中小学教学存在朗读能力培养的观念上的误区。培养中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师的朗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朗读能力 朗读热情 朗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看游戏IP电影叙事的视听创新与身份探索
9
作者 赵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9-53,共5页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超级马里奥系列”都可谓是游戏史上最为知名和成功的游戏IP之一。自最早的一部卷轴式横版过关《超级马里奥兄弟》1985年在FC平台上发售以来,这一游戏系列以其独特的游戏玩法和丰富的游戏内容著称。从电影角度看,1...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超级马里奥系列”都可谓是游戏史上最为知名和成功的游戏IP之一。自最早的一部卷轴式横版过关《超级马里奥兄弟》1985年在FC平台上发售以来,这一游戏系列以其独特的游戏玩法和丰富的游戏内容著称。从电影角度看,1993年上映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安娜贝尔·杨科尔,迪安·塞姆勒,罗兰·约菲,1993)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改编自游戏的电影。经过近40年不断开发和探索,马里奥兄弟系列的游戏作品从经典的平台游戏到3D游戏,再到最新的探索式游戏积累了大量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奥 游戏内容 探索式 电影叙事 3D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