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砂浆疲劳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维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探究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砂浆(AC5-WEREA)、改性沥青砂浆(AC5-SBS)和基质沥青砂浆(AC5-70#)在弯拉受力模式下分别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 为探究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砂浆(AC5-WEREA)、改性沥青砂浆(AC5-SBS)和基质沥青砂浆(AC5-70#)在弯拉受力模式下分别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确定得到的沥青砂浆疲劳寿命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得到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不仅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而且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所需试件尺寸较小,能有效降低试验结果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砂浆 疲劳性能 线性振幅应变扫描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与化学特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卫东 高杰 +2 位作者 郝庚任 刘力源 吕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4-1031,1038,共9页
为研究SBS掺量、稳定剂含量和老化对高黏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与化学特性的影响,针对SBS掺量和稳定剂含量不同的高黏SBS改性沥青,分别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对老化(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前后的改性沥青进行流变... 为研究SBS掺量、稳定剂含量和老化对高黏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与化学特性的影响,针对SBS掺量和稳定剂含量不同的高黏SBS改性沥青,分别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对老化(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前后的改性沥青进行流变性能与化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相位角主曲线可以很好地表征高黏SBS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流变性能;高黏SBS改性沥青中由于广泛的交联作用,使得SBS中形成了大量共价键,因此即便是长期老化,仍有足够数目的共价键来维持SBS结构的完整性;相比无稳定剂的SBS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添加大幅度改善了高黏SBS改性沥青的性能,但在已有稳定剂的基础上再增加稳定剂的含量对其性能的提升有限;SBS掺量高的改性沥青需要更长的搅拌时间,以保证SBS在沥青中发生充分溶胀;稳定剂含量高的改性沥青也需要更长的搅拌时间,使SBS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SBS改性沥青 老化 流变性能 化学特性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表面能理论及拉脱试验分析沥青膜的剥离行为 被引量:17
3
作者 成志强 张晓燕 +1 位作者 孔繁盛 郭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88-294,共7页
水损害是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而混合料中沥青膜的剥离行为是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第一阶段,但目前对沥青膜的潜在剥离面或薄弱界面位置、剥离行为机制缺乏统一认识。为深入了解沥青膜剥离行为特征,以表面能理论为基础,对沥... 水损害是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而混合料中沥青膜的剥离行为是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第一阶段,但目前对沥青膜的潜在剥离面或薄弱界面位置、剥离行为机制缺乏统一认识。为深入了解沥青膜剥离行为特征,以表面能理论为基础,对沥青-集料界面黏附功、沥青内聚功进行量化表征;结合杨氏接触角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沥青-集料组合在无水、有水条件下黏附功与内聚功的相对关系,从理论上推断沥青膜剥离的潜在界面位置;进一步结合沥青-集料附着力拉脱试验,对沥青膜剥离界面进行合理验证。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沥青内聚功、沥青-集料界面黏附功均为正值,且内聚功显著小于黏附功,沥青混合料薄弱界面位于沥青本体内部;有水条件下,内聚功与黏附功变为负值,表明在水分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内聚破坏、界面黏附破坏均趋向自发性。附着力拉脱试验验证表明,干燥状态下,同种沥青与不同集料间附着力基本相当,破坏类型判定为沥青内聚损失C,沥青膜剥离面位于沥青本体内部;浸水状态下,破坏类型为界面黏附破坏A以及混合破坏C/A,沥青膜剥离面由沥青本体内部转移至沥青-集料界面处。本工作基于表面能理论及拉脱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剥离现象形成机制,为提高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提供理论与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水损害 剥离 表面能 黏附破坏 内聚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在沥青膜中的扩散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成志强 张晓燕 孔繁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9-404,共6页
为研究水分在沥青膜中的扩散特性以及水分扩散行为参数与沥青组分间的关系,用重量法测定了沥青膜在不同浸水时间下的吸湿曲线,并分别基于Fick、Langmuir扩散模型对其吸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水分扩散行为参数与沥青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为研究水分在沥青膜中的扩散特性以及水分扩散行为参数与沥青组分间的关系,用重量法测定了沥青膜在不同浸水时间下的吸湿曲线,并分别基于Fick、Langmuir扩散模型对其吸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水分扩散行为参数与沥青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分在沥青膜中存在自由态和结合态2种形态,其扩散行为符合Langmuir扩散模型;浸水初期沥青膜中的水分扩散以吸收自由态水分为主,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沥青膜中结合态水分逐渐增加而后趋于饱和;沥青膜饱和吸水率、水分吸附系数与沥青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吸附系数与解吸附系数之比与沥青膜饱和吸水率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组分 水分扩散 重量法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