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王家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贤志 张维 +4 位作者 傅耀军 王学军 张日宇 王猛 刘贺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09-113,共5页
通过对王家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以实际资料为依据,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相关要求与规定,提出王家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的结论,并进一步分... 通过对王家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以实际资料为依据,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相关要求与规定,提出王家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矿井水害危害程度。研究成果为今后王家岭煤矿防治水提供理论指导,为下一步防治水重点监管监察划定靶区,从而使其能够安全、高效地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防治水 矿井涌水量 王家岭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中煤破碎磨矿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章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68-271,共4页
针对炼焦煤选煤厂中煤当作动力煤使用,造成资源损失的问题,提出"阶段解离、多破少磨、区别回收"的技术路线,对重介中煤进行破碎、磨矿至3 mm以下,解离后的中煤采用"TBS粗煤泥分选+浮选"工艺,最终灰分9.80%时,精煤... 针对炼焦煤选煤厂中煤当作动力煤使用,造成资源损失的问题,提出"阶段解离、多破少磨、区别回收"的技术路线,对重介中煤进行破碎、磨矿至3 mm以下,解离后的中煤采用"TBS粗煤泥分选+浮选"工艺,最终灰分9.80%时,精煤产率为39.27%,预计可提高总精煤产率2.75%,为中煤的再选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中煤 中煤再选 矿物解离 破碎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管回转间接干燥系统在洗中煤干燥项目上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超 谭海忠 +1 位作者 郝建东 刘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由于含水量较高的洗中煤在输送、储存各环节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文章针对王家岭煤矿洗中煤高灰分、低挥发分、热稳定性差以及易自燃等特点,经过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洗中煤干燥的技术方案。选用蒸汽管回转间接干燥机处理... 由于含水量较高的洗中煤在输送、储存各环节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文章针对王家岭煤矿洗中煤高灰分、低挥发分、热稳定性差以及易自燃等特点,经过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洗中煤干燥的技术方案。选用蒸汽管回转间接干燥机处理洗中煤,并根据研究结果探索出适合于洗中煤干燥的干燥机结构和工艺参数,成功地运用于该电厂洗中煤的干燥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中煤 干燥 蒸汽管回转间接干燥机 低温干燥 间接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屈服面模型的圆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弹塑性解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浩 白海波 +6 位作者 武建军 孟庆彬 王迎超 赵慧明 黄卫星 马凯 郑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3-841,共9页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得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泥岩材料的2个加载面形式为二次函数,各项系数均可表示为ε_1~p或ε_3~p的一次函数,由此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分量的大小;推导出的非关联流动法则中含有常数项,其原因为:在加载过程中,会先达到以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当ε_1~p恰好为0时,ε_3~p即为该常数的值;考虑了岩石的非线性应变软化特征,排除了"人为假定流动法则"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求解了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析解,得到了在一定地应力和该岩性条件下二者与开挖半径的线性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屈服面模型 加载面 非关联流动法则 非线性应变软化 圆形巷道 弹塑性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完整底板导水通道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浩 白海波 +5 位作者 武建军 赵慧明 孟庆彬 马凯 黄卫星 郑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47-454,共8页
采动影响下完整底板防治水的重点是研究岩层由隔水层到导水通道的演化过程。煤层开采引起底板岩体承受压–拉–压循环荷载,并导致弹性模量变化。以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采用双标量型D-P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根据成庄矿条件建立数值模型,... 采动影响下完整底板防治水的重点是研究岩层由隔水层到导水通道的演化过程。煤层开采引起底板岩体承受压–拉–压循环荷载,并导致弹性模量变化。以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采用双标量型D-P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根据成庄矿条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采动底板导水通道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上一计算步煤壁处底板压缩破坏深度随顶板悬露面积增大而再次加深,工作面煤壁位置处底板压缩损伤深度的增长速率在充填体影响下迅速减小(顶板初次垮落),并最终达到稳定(顶板周期垮落);(2)采动底板中同时存在压、拉损伤破裂带,二者相互连通,决定了导水通道的位置;(3)充填体的弹性模量对底板破坏深度有很大影响,其值过低会导致破坏深度持续快速增加。由注水试验所得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成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导水通道 滞后煤壁 二次加深 注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防治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慎举 崔芳鹏 +3 位作者 武强 李贤志 李鹏 苏本振 《矿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为评价煤层底板突水风险,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可能性整体较大,其相对安全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东南部,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中北部,而脆弱区... 为评价煤层底板突水风险,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可能性整体较大,其相对安全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东南部,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中北部,而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构造较发育地带的矿井北部和矿井其他部位;已有钻探拟合点揭露附近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文中评价结果吻合,表明该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成果较为准确。最后,依据所获得的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对应的水害防治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防治 脆弱性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带式输送机堆煤时刻预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建生 李小斌 +1 位作者 秦文光 秦海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3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带式输送机堆煤时刻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带式输送机功率时序数据建立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基于图的状态序列遍历算法和基于切普曼-柯尔莫哥...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带式输送机堆煤时刻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带式输送机功率时序数据建立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基于图的状态序列遍历算法和基于切普曼-柯尔莫哥罗夫方程的概率转移算法对带式输送机堆煤时刻进行预测:基于图的状态序列遍历算法通过寻找当前状态到堆煤状态的通路确定剩余时间;基于切普曼-柯尔莫哥罗夫方程的概率转移算法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切普曼-柯尔莫哥罗夫方程交叉验证来获取训练样本上失败状态的概率阈值,并计算当前的状态迁移到超过失败状态概率阈值的转移次数来确定剩余时间。基于煤矿生产实际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预测带式输送机的堆煤发生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堆煤时刻 堆煤预测 剩余寿命 隐马尔可夫模型 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 切普曼-柯尔莫哥罗夫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在预防陷落柱突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浩 白海波 +5 位作者 武建军 李志永 孟庆彬 郭俊庆 朱德福 肖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77-4587,共11页
预测陷落柱突水与否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其内岩石在采动影响下的力学特性及损伤深度。以弹性模量作为损伤变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细观层面的修正平行杆模型,根据宏观层面的声发射和应力-应变数据得到损伤演化方程;结合Drucker-Prager... 预测陷落柱突水与否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其内岩石在采动影响下的力学特性及损伤深度。以弹性模量作为损伤变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细观层面的修正平行杆模型,根据宏观层面的声发射和应力-应变数据得到损伤演化方程;结合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对应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D-P弹塑性双标量型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D-P随机损伤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非线性和随机性特征,在概率意义上预测了应力-应变曲线的离散范围。同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压-拉-压循环荷载下岩石弹性模量的退化。基于此模型,对成庄矿51510工作面WDX40陷落柱的损伤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柱体内压缩损伤深度呈现非对称倒马鞍形分布规律,且远离切眼的陷落柱边壁处压缩损伤深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本构模型 随机性 陷落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采动影响煤巷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围岩加固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琚全宗 王红胜 +3 位作者 于兴建 李磊 李森林 李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4-851,共8页
为有效控制大断面采动影响煤巷围岩变形和实现支护结构体在围岩控制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提出了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支护技术。首先,基于王家岭煤矿20103工作面运输巷地质条件,建立了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模型,掌握了非对称... 为有效控制大断面采动影响煤巷围岩变形和实现支护结构体在围岩控制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提出了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支护技术。首先,基于王家岭煤矿20103工作面运输巷地质条件,建立了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模型,掌握了非对称支护顶板弯矩分布规律,得到了顶板弯矩减小最大区域距窄煤柱帮2.4 m处。其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桁架偏心距为500 mm,锚索长度为8 m,桁架跨距为1.5m等关键参数。最后,在20103工作面运输巷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分析,工程应用效果表明,在锚索槽钢梁桁架非对称加固下,巷道围岩变形对采动影响的敏感性减弱,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保障了20103工作面高强度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煤巷 锚索 槽钢梁 桁架 非对称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分选机在王家岭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永清 王婕 付晓恒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阐述了TBS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分析了两种TBS分选机入料及产物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对比了两种TBS分选机的分选精度。结果表明:两种TBS分选机的入料粒度组成类似,0.2~1.0mm质量分数大于60%,属主导粒级.适合采用TBS分选... 阐述了TBS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分析了两种TBS分选机入料及产物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对比了两种TBS分选机的分选精度。结果表明:两种TBS分选机的入料粒度组成类似,0.2~1.0mm质量分数大于60%,属主导粒级.适合采用TBS分选机分选,其精煤灰分均小于10%,尾煤灰分均高于57%,分选效果较好。当精煤灰分为9.50%时,两种TBS分选机的入料煤样均属易选煤。两种TBS分选机的Ep值分男11为0.178和0.183,I值分别为0.239和0.246,分选效果基本相同,均达到较高水平.分选下限达到0.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分选机 粗煤泥 可能偏差 不完善度 可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采叠加扰动下综放沿空巷道围岩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仲建平 冯友良 何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6-71,共6页
为解决王家岭煤矿综放沿空巷道顶板煤体破碎、岩体分布较多软弱夹层且易离层冒落,煤柱帮移近,顶板开裂,片帮,稳定性控制效果较差等问题,确保掘采全过程围岩的稳定性,采用包括试验点调查和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井下监测和信息反馈、... 为解决王家岭煤矿综放沿空巷道顶板煤体破碎、岩体分布较多软弱夹层且易离层冒落,煤柱帮移近,顶板开裂,片帮,稳定性控制效果较差等问题,确保掘采全过程围岩的稳定性,采用包括试验点调查和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井下监测和信息反馈、修正设计和日常监测的动态信息设计方法并基于支护参数选择原则,提出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控制12301回风巷围岩的稳定性并通过工程实践与综合矿压监测验证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巷道成功实现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掘采全过程锚杆(索)受力基本保持稳定;整个巷道服务期间,虽然煤柱帮仍有较大量值的移近,但顶板稳定,起底量大大减小,巷道断面满足机尾超前架移动等需求,完全可保证安全生产;高预应力强力支护与矿方原有支护相比,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采叠加扰动 综放沿空巷道 高预应力强力支护 综合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岭煤矿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顶板卸压瓦斯技术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士芹 杨宏民 +2 位作者 鲁小凯 孙峰 任发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6,54,共7页
王家岭煤矿是典型的低瓦斯煤层高强度开采引起的高瓦斯矿井,由于煤层瓦斯含量不高且透气性差,所以瓦斯抽采顶板难度大。为了得到适合于王家岭煤矿的高位定向水平钻孔抽采卸压瓦斯工艺参数,现场跟踪考察了12318综放工作面高位定向钻孔的... 王家岭煤矿是典型的低瓦斯煤层高强度开采引起的高瓦斯矿井,由于煤层瓦斯含量不高且透气性差,所以瓦斯抽采顶板难度大。为了得到适合于王家岭煤矿的高位定向水平钻孔抽采卸压瓦斯工艺参数,现场跟踪考察了12318综放工作面高位定向钻孔的瓦斯抽采体积分数、纯流量等工艺参数,分析了布孔垂直层距、水平错距等关键参数与抽采效果的关联特性。依据实测的顶板岩层力学参数及经验公式,计算得到顶板冒落带高度,为19.11~24.10 m;裂隙带高度,为57.06~74.86 m。分析抽采效果认为:同一钻场中的钻孔抽采瓦斯纯流量随着钻孔垂直层距的增大而增大,钻孔抽采瓦斯纯量随水平错距的减小而增大,垂直层距最大的2个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占钻场抽采总量的70%以上。钻场钻孔垂直层距在25~41 m时,对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垂直层距20 m的钻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定向水平钻孔 垂直层距 水平错距 卸压瓦斯抽采 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综放沿空小煤柱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尉瑞 杨文帅 +1 位作者 郭彦军 冯友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7-62,共6页
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采用沿空掘进小煤柱护巷,为掌握掘进和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验证煤柱尺寸合理性并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采用现场原位测试方法,依次在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顶板离层、锚杆(索)受力及煤柱应... 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采用沿空掘进小煤柱护巷,为掌握掘进和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验证煤柱尺寸合理性并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采用现场原位测试方法,依次在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顶板离层、锚杆(索)受力及煤柱应力。结果表明:巷道变形主要表现为两帮移近且煤柱帮移近量大于工作面帮;煤柱侧锚杆受力大于工作面侧且较多接近甚至超过杆体屈服载荷,锚索受力持续上升,锚杆强度偏低是工作面帮移近量较大的主要原因;煤柱应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煤柱浅部锚固范围内围岩由于锚杆的作用,煤柱应力的升高和降低滞后深部,且残余应力更高,6 m煤柱尺寸偏小。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探索类似条件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尺寸和支护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综放开采 沿空掘巷 小煤柱 矿压显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充电体域网基于边际效用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申帅 董晓龙 +2 位作者 钱建生 程德强 张国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44-1847,共4页
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容量对无线体域网生存期的限制,为了提高网络资源分配的效率以及公平性,提出一种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首先,设计传感器节点的效用函数,将节点所能获得的吞吐量映射成QoS满意的等级... 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容量对无线体域网生存期的限制,为了提高网络资源分配的效率以及公平性,提出一种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首先,设计传感器节点的效用函数,将节点所能获得的吞吐量映射成QoS满意的等级;然后,以最大化网络中全部传感器节点整体效用为目标,将多高效、公平的网络资源分配问题构建成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通过对偶分解方法求得该问题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总吞吐量最大化和sigmoid效用最大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获得较高系统整体吞吐量的同时,确保了传感器节点个体获得吞吐量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体域网 射频能量采集 效用理论 效用函数 凸优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冠朕 杨宏民 +2 位作者 孙峰 任发科 李红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从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场分布规律与上隅角瓦斯抽采的关系出发,采用MATLAB场分析法,以山西中煤华晋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12318综放工作面的正方形上隅角为研究对... 针对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从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场分布规律与上隅角瓦斯抽采的关系出发,采用MATLAB场分析法,以山西中煤华晋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12318综放工作面的正方形上隅角为研究对象,对上隅角区域的瓦斯体积分数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318综放工作面上隅角靠近采空区一侧以及靠近回风巷外侧煤壁处瓦斯体积分数较高,最高可达0. 5%;靠近工作面处瓦斯体积分数较低,仅为0. 10%~0. 25%。这对于合理有效地治理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超限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顶板走向定向高位钻孔抽采和埋(插)管抽采等综合瓦斯治理方法,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即从0. 7%降低至0. 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岭矿 综放工作面 上隅角 瓦斯体积分数场 定向高位钻孔 综合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欢 贾佳 +1 位作者 杨秀宇 宋春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53,共6页
针对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时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搜索效率较低、易产生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CO-LSSVM)的瓦斯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对采集的大... 针对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时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搜索效率较低、易产生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CO-LSSVM)的瓦斯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对采集的大量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以降低数据维数;然后,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LS-SVM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再代入LS-SVM模型中进行回归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当瓦斯体积分数绝对误差阈值分别为0.03%,0.04%,0.05%时,基于ACO-LS-SVM的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都在95%左右,比SVM模型和LS-SVM模型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瓦斯浓度预测 蚁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k-means聚类分析 参数寻优 LS-SVM ACO-LS-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煤巷掘进工作面综掘机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及装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孙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6,共5页
针对王家岭煤矿综掘工作面原有综掘机外喷雾压力低、工作压力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以及降尘效率较低等问题,在分析大断面煤巷掘进工作面产尘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二次负压喷雾降尘技术对其进行改造,重点开展了综掘机高效喷雾降尘... 针对王家岭煤矿综掘工作面原有综掘机外喷雾压力低、工作压力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以及降尘效率较低等问题,在分析大断面煤巷掘进工作面产尘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二次负压喷雾降尘技术对其进行改造,重点开展了综掘机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喷雾降尘工艺参数,以及机载喷雾降尘系统配套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最终提出适用于大断面煤巷掘进工作面的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及工艺。应用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综掘机司机位置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单项降尘措施的降尘效率可分别由57.03%和51.83%提高至81.10%和76.90%,综合降尘效率可分别由94.39%和91.03%提高至97.85%和9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煤巷 粉尘治理 综掘机 高压外喷雾 机载喷雾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清翔 向秀华 +1 位作者 孟斌 王开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种类繁多且各征兆存在交叉,严重影响故障诊断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技术,通过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优化输入的故障征兆集,得...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种类繁多且各征兆存在交叉,严重影响故障诊断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技术,通过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优化输入的故障征兆集,得到最优约简集;将约简后的最小条件属性集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合理训练,经过不断学习优化,最终得到诊断决策规则;将约简的相应测试征兆属性样本输入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判别出相应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删除冗余信息,加快网络训练速度,提高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故障诊断 粗糙集 BP神经网络 故障征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行人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清翔 吕晨 +1 位作者 冯晨晨 王振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4,共5页
针对井下光照不均匀、行人特征与背景的相似度高等导致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人检测技术在井下应用面临很大挑战的问题,提出采用Faster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进行煤矿井下行人检测。Faster RCNN行人检测算法采用区域建议网络(RPN)生成候... 针对井下光照不均匀、行人特征与背景的相似度高等导致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人检测技术在井下应用面临很大挑战的问题,提出采用Faster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进行煤矿井下行人检测。Faster RCNN行人检测算法采用区域建议网络(RPN)生成候选区域,RPN与Fast RCNN共享卷积层,以提高网络训练和检测速度;在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中采用动态自适应池化方法对不同池化域进行自适应池化操作,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不同环境下图像中的行人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行人检测 深度学习 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区域建议网络 共享卷积层 动态自适应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及其控降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施国华 马威 +2 位作者 张建斌 魏衍栋 刘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选取王家岭煤矿20105综掘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筒不同出风距离时的风流分布及粉尘浓度分布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得到综掘工作面粉尘随风流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的最优距离,并据此对掘进机高压... 选取王家岭煤矿20105综掘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筒不同出风距离时的风流分布及粉尘浓度分布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得到综掘工作面粉尘随风流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的最优距离,并据此对掘进机高压外喷雾降尘系统的喷雾压力、流量、方向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司机处总粉尘降尘效率达到88.4%,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达到82.6%;机身后10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达到89.9%,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达到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运移 控降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