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RT1研究HSYA激活神经元自噬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宋丽娟 魏汝恒 +8 位作者 戴瑶瑶 滑键林 戎梦玮 但存燕 温春丽 夏天晴 张策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0-1357,共8页
目的:体内外实验结合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激活神经元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CAO/R组和MCAO/R+HSYA组,检测如下指标明确脑缺... 目的:体内外实验结合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激活神经元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CAO/R组和MCAO/R+HSYA组,检测如下指标明确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情况:检测神经功能评分(Z-Longa),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指标LC3、Beclin1、P62及SIRT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与神经元共定位的表达。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糖氧剥夺复糖氧(OGD/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Normal组、OGD/R组、OGD/R+HSYA组、OGD/R+SIRT1抑制剂(EX-527)组、OGD/R+EX-527+HSYA组,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P62和SIRT1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脑组织出现大范围梗死,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显著升高,P62表达明显降低,LC3/NeuN共染细胞数明显增多,SIRT1表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HSYA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下降,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显著下降,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进一步升高,P62表达进一步降低,LC3/NeuN共染细胞数进一步增多,SIRT1表达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HSYA干预组细胞Beclin1、LC3-Ⅱ/LC3-Ⅰ、P62及SIRT1表达趋势同动物实验;与模型组相比,OGD/R+EX-527组细胞SIRT1、Beclin1和LC3-Ⅱ/LC3-Ⅰ表达明显降低,P62表达显著升高;与OGD/R+EX-527组相比,OGD/R+EX-527+HSYA组细胞SIRT1表达无明显变化,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6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SYA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元细胞凋亡率,HSYA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SIRT1而显著增强神经元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神经元自噬 SIRT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良骐 柴智 +5 位作者 弓强 王新亮 茹意 肖保国 马存根 樊慧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9-182,共4页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细胞起到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抑制凋亡和增强胆碱能活动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通过减少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来治疗多发性硬化;此外,毛蕊花糖苷还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Monoamine oxidase, MAO)含量起到抗抑郁作用;通过抗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减少神经元损伤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来起到抗惊厥的作用;还能通过增加脑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海马突触结合蛋白-1(Synaptotagmin-1, Syt1)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opomycin receptor kinase A, TrkA)的表达,增加突触可塑性起到改善记忆的作用。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毛蕊花糖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毛蕊花糖苷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中枢神经系统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茹意 樊慧杰 +5 位作者 柴智 弓强 杨婵娟 王新亮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2-185,共4页
五味子醇甲作为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鉴别南北五味子的重要物质之一。在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为显著,具有对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调节改善睡... 五味子醇甲作为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鉴别南北五味子的重要物质之一。在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为显著,具有对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调节改善睡眠作用、抗抑郁作用以及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等。综合近年来诸多文献资料对五味子醇甲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单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神经系统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渊 梁志敏 +6 位作者 周欣欣 田娟娟 刘建春 郭文娟 尉杰忠 马存根 张红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7-59,共3页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后循环缺血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多由后循环动脉系统的狭窄或闭塞而引发,发病率高,病情复杂。PCIV在中医上属于"眩晕"范畴,发病的病理因素包括风、火、痰、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后循环缺血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多由后循环动脉系统的狭窄或闭塞而引发,发病率高,病情复杂。PCIV在中医上属于"眩晕"范畴,发病的病理因素包括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历代医家对于PCIV有较多的研究,在"虚致眩晕"和"瘀致眩晕"观点上均有建树,认为二者在眩晕的治疗中常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益气活血的治疗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张仲景、李东垣等大家对此法多有临证发挥,后由王清任创立"益气活血法",用以治疗气虚血瘀类疾病,临床效果显著。目前"益气活血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PCIV,除却益气活血经典用方外,还出现了以此法为指导而创立的自拟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该文以气血理论为基础,从"虚瘀致眩"的角度,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PCIV的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CIV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PCIV 治疗 虚瘀致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配比组方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欣欣 李娟 +6 位作者 高雅 王静依 董秋菊 郭春兰 曾群 马存根 张红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1-175,I0041,I0042,I0043,共8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D)黄芪不同配比组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大鼠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D)黄芪不同配比组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大鼠主动脉组织炎性因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 alloproteinase, 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BYHWD黄芪低剂量组(黄芪30 g);D组:BYHWD黄芪中剂量组(60 g);E组:BYHWD黄芪高剂量组(90 g);F组:BYHWD黄芪超高剂量组(120 g);G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维生素D_3与高脂饲料联合喂养法复制AS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28 d。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和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HE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大量脂质及坏死物质沉积,各治疗组的AS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A组比较,B组主动脉组织IL-6、IL-1β、TNF-α及血清CRP的水平显著增高,VCAM-1、ICAM-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B组比较,经辛伐他汀及各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配比组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IL-6、IL-1β、TNF-α、CRP水平及VCAM-1、ICAM-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各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配比组组间比较,C、D、E、F组IL-6、IL-1β、TNF-α、CRP含量梯度递减,VCAM-1、ICAM-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梯度递减,F组降低AS大鼠炎性相关因子含量、抑制AS大鼠主动脉VCAM-1、ICAM-1、MMP-2、MMP-9表达水平的效果优于其他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配比组(均P<0.05)。F、G组组间比较,F组IL-6、IL-1β、TNF-α、CRP水平及VCAM-1、ICAM-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G组均降低(均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组可能通过下调VCAM-1、ICAM-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抑制主动脉炎性反应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其中BYHWD黄芪超高剂量组(120 g)疗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动脉粥样硬化 黄芪不同配比 炎性因子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光远 刘可心 +5 位作者 魏汝恒 苗珠月 马存根 肖保国 黄建军(指导) 宋丽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OGD/R)状态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小鼠原代Ast,实验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HSYA处理组。MTT、LDH检测Ast活力;免疫荧光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和We...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OGD/R)状态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小鼠原代Ast,实验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HSYA处理组。MTT、LDH检测Ast活力;免疫荧光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3、S100A10、PTX3极化指标;RT-PCR和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炎症因子表达;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CAT、SOD、GSH-Px、RNS、ROS、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GFAP、p-NF-κB(p65)、p-STAT3、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Ast经OGD/R处理后被激活且形态发生改变;同时A1型Ast增加,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及RNS、ROS、MDA表达升高;A2型Ast降低,CAT、SOD、GSH-Px降低。HSYA可减轻OGD/R状态下Ast的形态异常,减少A1型Ast,同时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以及RNS、ROS和MDA含量,降低p-NF-κB(p65)和p-STAT3表达;增加IL-10分泌和CAT、SOD、GSH-Px活性,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论:HSYA可能通过p-NF-κB(p65)/p-STAT3通路降低OGD/R后Ast的炎症反应和激活Nrf2/HO-1通路来减轻Ast的氧化应激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糖氧剥夺/复糖复氧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管畸形关联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敏 茹意 +2 位作者 谢良骐 柴智 樊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97-1601,共5页
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两大类,以无脑畸形、脑膨出和颅脊柱裂为主要症状。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较热门的研究领域。Wnt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平面细胞极性通路、W... 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两大类,以无脑畸形、脑膨出和颅脊柱裂为主要症状。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较热门的研究领域。Wnt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平面细胞极性通路、Wnt/Ca^(2+)通路,其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Wnt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Wnt信号通路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开发防治神经管畸形相关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Wnt/β-catenin通路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Wnt/Ca^(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吞噬髓鞘碎片及其机制探讨
8
作者 李晓慧 刘可心 +5 位作者 宋丽娟 尉杰忠 马东 黄建军 王青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标,探索GB对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GB可显著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机制与其促进ABCA-1表达有关(均P<0.05)。在体外培养的AST中,髓鞘碎片的吞噬对其分泌炎症因子无影响。与Debris组相比,Debris+GB组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B-FGF表达增加(均P<0.05),Bax、Caspase-3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的因子Bcl-2增加(均P<0.05)。结论:GB能够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其机制与其上调ABCA-1表达有关。同时,GB促进AST吞噬碎片上调了AST自身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并减少了其自身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星形胶质细胞 髓鞘碎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孢多糖促进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的脱髓鞘小鼠髓鞘再生的机制
9
作者 李彦青 李晓慧 +5 位作者 王青 宋丽娟 杨立志 王翰斌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5-1273,共9页
目的探究灵孢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S)促进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的慢性脱髓鞘小鼠髓鞘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ormal+NS、Normal+GLPS、CPZ+NS和CPZ+GLPS。通过0... 目的探究灵孢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S)促进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的慢性脱髓鞘小鼠髓鞘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ormal+NS、Normal+GLPS、CPZ+NS和CPZ+GLPS。通过0.2%CPZ建立慢性脱髓鞘模型,并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E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TNF-α、IL-6、IL-1β、IL-10的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和神经胶质抗原2(neural-glial antigen 2,NG2)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MBP、iNOS、COX-2、JAK2、STAT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CPZ+NS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认知行为异常,髓鞘再生受阻,促炎因子表达上升,抗炎因子水平下降,Iba1和NG2表达增加,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激活。GLPS干预后,小鼠体质量回升,髓鞘再生现象出现,认知行为改善,炎症因子表达下降,抗炎因子增加,NG2表达进一步升高,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及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结论GLPS能够改善慢性脱髓鞘小鼠的认知行为异常及炎性反应,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髓鞘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孢多糖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多发性硬化 髓鞘修复与再生 炎症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C7A11/GPX4信号通路探讨HSYA抑制LCN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
10
作者 戎梦玮 但存燕 +6 位作者 夏天晴 杨依 楼秀 姬晨翔 肖保国 马存根 宋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97-2105,共9页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30只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MCAO/R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MCAO/R组、MCAO/R+HSYA组。TTC染...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30只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MCAO/R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MCAO/R组、MCAO/R+HSYA组。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Z-Longa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LCN2、24P3R表达。在HT-22细胞中加入LCN2蛋白,分为Normal、LCN2组、LCN2+HSYA组。LDH、Western blot筛选LCN2诱导神经元铁死亡最佳浓度,检测Ferritin、FPN1、GPX4、SLC7A11、COX2、24P3R表达水平。siRNA转染敲低LCN2,检测GPX4与Ferritin。比色法测定GSH、MDA、GPX4、Fe^(2+)含量,免疫荧光检测GPX4表达。分子对接技术分析HSYA与LCN2的结合力。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HSYA可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MCAO/R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与Sham组相比,MCAO/R组LCN2和24P3R水平增加,HSYA抑制其表达。细胞实验显示:LCN2诱导HT22细胞铁死亡最佳浓度为2μmol·L^(-1),使用siRNA转染敲低LCN2后,与LCN2组相比,siLCN2组GPX4与Ferritin表达量明显增高;与Normal相比,LCN2组SLC7 A11、GPX4、FPN1、Ferritin和GSH表达明显降低,而Fe^(2+)浓度、MDA、COX2、24P3R的表达增加。HSYA可增加SLC7A11、GPX4、FPN1、Ferritin与GSH的表达,降低Fe^(2+)、MDA含量,抑制COX2与24P3R的表达。分子对接显示HSYA与LCN2的结合能为-8.0 kJ·mol^(-1)。结论 HSYA能够通过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LCN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LCN2 神经元 铁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 SLC7A11/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配比组方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娟 王静依 +7 位作者 周欣欣 高雅 刘建春 曾群 董秋菊 郭春兰 马存根 张红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2,I0033,I0034,共7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D)黄芪不同配比组方通过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明确黄芪最佳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D)黄芪不同配比组方通过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明确黄芪最佳配比剂量。方法将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A1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YHWD黄芪低剂量组(黄芪30 g)、BYHWD黄芪中剂量组(黄芪60 g)、BYHWD黄芪高剂量组(黄芪90 g)、BYHWD黄芪超高剂量组(黄芪120 g)、辛伐他汀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治疗组均在ox-LDL刺激后予以BYHWD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含药血清和辛伐他汀血清干预。通过CCK-8法检测补阳还五汤黄芪不同组方和辛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情况;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Rho激酶1(ROCK1)、Rho激酶2(ROCK2)、p-肌球蛋白轻链(P-ML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CK-8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黄芪120 g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诱导后模型组细胞VCAM-1、ICAM-1、ROCK1、ROCK2、P-ML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多,经过补阳还五汤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细胞VCAM-1、ICAM-1、ROCK1、ROCK2、P-ML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组各组间比较,黄芪超高剂量组(黄芪120 g)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少于其他黄芪不同配比组方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黄芪低、中、高、超高剂量组可能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A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下调VCAM-1、ICAM-1蛋白表达量,抑制ROCK信号通路,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中补阳还五汤黄芪超高剂量组(黄芪120 g)的治疗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动脉粥样硬化 黄芪不同配比组方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RHO/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EAE小鼠轴突修复和再生的促进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春 张红珍 +4 位作者 王青 樊慧杰 宋丽娟 柴智 马存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921,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及其下游通路蛋白Rho相关卷曲螺旋激酶2(ROCK2)的影响,探究其对轴突修复和再生的促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及其下游通路蛋白Rho相关卷曲螺旋激酶2(ROCK2)的影响,探究其对轴突修复和再生的促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皮下注射C57BL/6雌性小鼠制备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EAE组、AS-Ⅳ组,每组8只。于免疫后第3天开始,EAE组腹腔注射PBS;AS-Ⅳ组腹腔注射AS-Ⅳ30 mg/(kg.d),1次/d,0.2 ml/次,连续给药25 d。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GAP-43、Nogo-A、Nogo受体(NgR)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GAP-43、Nogo-A、ROCK2、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p-MYPT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和Bcl-2关联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EAE组比较,AS-Ⅳ组小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小胶质细胞Iba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P<0.01,P<0.001);NeuN和MAP-2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01,P<0.05);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01),促凋亡因子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GAP-4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神经再生抑制因子NgR和ROCK2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01,P<0.05);Nogo-A、ROCK2和p-MYPT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01)。结论AS-Ⅳ可通过抑制Nogo-A及其下游通路分子ROCK2,抑制EAE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神经元凋亡,进而促进GAP-43、NeuN及MAP-2的表达,减轻神经元损伤,促进轴突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黄芪甲苷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凋亡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珠月 魏汝恒 +3 位作者 刘可心 韩光远 宋丽娟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0-151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其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在CNS中...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其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在CNS中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在自身免疫及炎症过程中主要发挥“负性调节”的有益作用,可参与增殖、吞噬、存活、炎症因子表达等。本文阐述小胶质细胞中TREM2的生物学特性、相应配体及其信号通路,探讨TREM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节及其潜在治疗作用,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小胶质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小鼠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花 刘晓琴 +6 位作者 牛春红 黄芳 薛秀花 徐芳 张晓娟 尉杰忠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含0. 2%cuprizone的饲料饲喂,制备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DMSO正常组(腹腔注射DM...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含0. 2%cuprizone的饲料饲喂,制备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DMSO正常组(腹腔注射DMSO+饲喂正常饲料)、cuprizone模型组(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DMSO+cuprizone模型组(腹腔注射DMSO+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和Mdivi-1干预组(腹腔注射Mdivi-1+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通过固蓝染色及PLP、p-Drp1(Ser616)、CFB、C1q、C3b和C5b-9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Mdivi-1对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饲喂含cuprizone的饲料42 d可成功诱导小鼠脱髓鞘性病变模型,导致大脑胼胝体区髓鞘丢失,诱导Drp1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1q和CFB补体途径激活,并导致攻膜复合体在少突胶质细胞上组装。给予Mdivi-1可明显减少髓鞘丢失,抑制补体激活和攻膜复合体在少突胶质细胞的组装。结论:Mdivi-1干预可缓解cuprizone诱导的小鼠脱髓鞘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ZONE 脱髓鞘性病变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 少突胶质细胞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内酯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缓解CPZ诱导的髓鞘脱失 被引量:9
15
作者 鞠文媛 陈阳阳 +7 位作者 褚果果 李晓慧 张海飞 宋丽娟 王青 尉杰忠 肖保国 马存根(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白果内酯(BB)是否可以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髓鞘脱失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内采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脱髓鞘C57BL/6小鼠模型,从第4周末开始,BB治疗组腹腔注射BB 2周。体外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原代星形胶质... 目的:探讨白果内酯(BB)是否可以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髓鞘脱失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内采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脱髓鞘C57BL/6小鼠模型,从第4周末开始,BB治疗组腹腔注射BB 2周。体外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 h的炎症模型。结果:BB在体内抑制CPZ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Nrf2和HO-1的表达,抑制髓鞘脱失。BB在体外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并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Nrf2/HO-1蛋白表达。结论:BB可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缓解髓鞘脱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内酯 星形胶质细胞 氧化应激 Nrf2/HO-1通路 脱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抗炎机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康东坤 高外毛 +5 位作者 张红珍 柴智 樊慧杰 肖保国 马存根 刘建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6-283,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T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损伤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筛选出对细胞活力无抑制的药物浓度;用浓度为1 mg/L的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LPS组、高剂量(75 mg/L)...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T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损伤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筛选出对细胞活力无抑制的药物浓度;用浓度为1 mg/L的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LPS组、高剂量(75 mg/L)TAS组和低剂量(50 mg/L)TAS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细胞膜表面CD16/32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200 mg/L的TAS对BV2细胞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高剂量TAS能显著降低细胞因LPS导致的炎症反应;高、低剂量TAS均可显著减少CD16/32阳性细胞的数量(P<0.05);免疫荧光显示,低剂量TAS能显著减少细胞iNOS表达,显著增加Arg-1表达(P<0.05);与LPS组相比较,高、低剂量TAS均能显著降低TNF-α、IL-1β、TLR4、MyD88、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高、低剂量TAS能抑制BV2细胞向M1型极化,并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炎症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光远 宋丽娟 +5 位作者 丁智斌 安俊 柴智 王青 黄建军(指导) 马存根(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脑缺血诱发的炎症反应在急性期可引发脑水肿,挤压缺血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从而加重神经功能损伤;而在卒中恢复期,对神经组织进行修复具有重要保护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Ast)也参与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通过产生抑炎/促炎因子及... 脑缺血诱发的炎症反应在急性期可引发脑水肿,挤压缺血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从而加重神经功能损伤;而在卒中恢复期,对神经组织进行修复具有重要保护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Ast)也参与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通过产生抑炎/促炎因子及形成胶质瘢痕/胶质限制对脑组织兼具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多条信号通路参与这一过程,此外,其与小胶质细胞协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靶向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调节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促进康复为缺血性卒中治疗和新药研发指明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孢多糖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改善EAE小鼠的髓鞘脱失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彦青 王青 +6 位作者 杨智超 宋丽娟 王翰斌 杨立志 刘建春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4-1920,共7页
目的探究灵孢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S)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随... 目的探究灵孢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S)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GLPS组(5 mg·kg^(-1))。采用结核分枝杆菌和MOG35-55建立小鼠EAE模型,观察GLPS对EAE小鼠体质量及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的影响;采用固蓝染色和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冰冻切片髓鞘组织病理情况、免疫荧光观察MBP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结中IL-17、Foxp3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并且伴随体质量降低,脊髓组织大范围髓鞘脱失,呈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髓鞘标志蛋白MBP表达下调,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经GLPS干预后,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体质量上升,髓鞘脱失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Foxp3的表达增加,IL-17的含量降低,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降低。结论GLPS能够抑制MS动物模型EAE的发病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炎症通路改善髓鞘脱失,从而发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孢多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脱失 抗炎 神经保护 TLR4/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