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法动态监测及评价山西省韭菜中1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9
1
作者 郭丽丽 花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PSA、C_(18)基质分散净化,通过液质联用及气质联用建立了韭菜中吡虫啉、敌敌畏、毒死蜱、多菌灵、腐霉利、甲胺磷、甲氰菊酯、克百威、六六六、氯丹、(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12种农药的Qu ECh ERS(quick,easy,... 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PSA、C_(18)基质分散净化,通过液质联用及气质联用建立了韭菜中吡虫啉、敌敌畏、毒死蜱、多菌灵、腐霉利、甲胺磷、甲氰菊酯、克百威、六六六、氯丹、(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12种农药的Qu 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山西省市售韭菜的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为80%,超标率为20%,使用比较多的农药为吡虫啉、敌敌畏、多菌灵、腐霉利、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腐霉利超标是韭菜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8月后太原及周边地区韭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高,且该地区农贸市场与超市韭菜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相近,但前者超标率(27.3%)明显高于后者(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韭菜 农药残留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Q-TOF MS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皓 乔凤仙 +5 位作者 裴科 段煜 范恺磊 刘晓 徐洋洋 汪小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采用UHPLC-Q-TOF 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选取19批未经硫磺熏蒸川芎饮片、11批实验室自制硫磺熏蒸川芎饮片和9批市售硫磺熏蒸川芎饮片作为实验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应用PeakView1.2软件依据一... 采用UHPLC-Q-TOF 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选取19批未经硫磺熏蒸川芎饮片、11批实验室自制硫磺熏蒸川芎饮片和9批市售硫磺熏蒸川芎饮片作为实验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应用PeakView1.2软件依据一级质谱的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的碎片信息进行成分解析,并结合MarkerView1.2.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鉴定其中的共有成分和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在PCA分析中,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未硫熏和硫熏川芎样品均可被明显地区分开,主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t检验结果也显示二者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异性成分,同时鉴定出部分差异性成分,并进一步推测了其可能的转化方式。本实验可为研究硫磺熏蒸对川芎质量的影响提供客观参考,并为控制硫磺熏蒸在中药材和饮片加工过程中的过度应用和确保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TOF MS 化学计量学 川芎 硫磺熏蒸 t检验 主成分分析(PCA) 成分转化 差异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含药血清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静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周佳 张雅婷 莫子晴 钮敏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SNS)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VPSNS)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和形态观察法,确立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经培养后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RT组、SNS血清组、VP... 目的探讨四逆散(SNS)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VPSNS)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和形态观察法,确立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经培养后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RT组、SNS血清组、VPSNS血清组,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微板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细胞中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与20%SNS血清组均能显著提高DA、5-HT含量和SOD活力,以及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P<0.05),并均能降低TNF-α、IL-1β和LDH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P<0.05)。与20%SNS血清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BDNF-ERK-CREB通路可能参与了SNS和VPSNS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且VPSNS的保护作用优于S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炮制 皮质酮 PC12细胞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法分析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中挥发油的组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洋洋 蔡皓 +4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范恺磊 谢莉 曹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研究白术芍药散各组方饮片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中的挥发油,经GC-MS测定得到总离子流图谱,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保留... 目的研究白术芍药散各组方饮片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中的挥发油,经GC-MS测定得到总离子流图谱,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保留指数(RI)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白术芍药散的挥发油主要来源于炒白术、炒陈皮和防风,组方饮片经配伍后,其挥发油的成分与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白术芍药散组方的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的挖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芍药散 挥发油 配伍 GC-MS AMDIS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qQ-MS的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佳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徐洋洋 刘静 钮敏洁 张雅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UHPLC-QqQ-MS技术,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橙皮素、儿茶素、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UHPLC-QqQ-MS技术,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橙皮素、儿茶素、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绿原酸、没食子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异甘草素、异绿原酸A、橙皮苷在负离子模式下响应良好。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且准确可靠,在完成含量测定的同时又可以准确给出化合物质量数信息,从而达到成分鉴别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为四逆散水提液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qQ-MS 四逆散水提液 含量测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DIS和保留指数结合的GC-MS技术定性鉴别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范恺磊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汪小琦 徐洋洋 赵佳妤 周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从药对的整体角度切入,以调经止痛的功效为评价模型,来探究醋炙对香附-艾叶药对整体配伍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 目的从药对的整体角度切入,以调经止痛的功效为评价模型,来探究醋炙对香附-艾叶药对整体配伍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香附-艾叶(生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4种化学成分,而香附-艾叶(醋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2种化学成分。醋炙前后的香附-艾叶药对与醋炙前后的单味药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不一致。从整体来看,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多数低沸点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而高沸点化合物无明显变化,且大部分低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艾叶,大部分高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香附,α-香附酮的相对含量也有所增加。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含量明显增加的化合物多为去氧倍半萜类化合物、长链脂肪醇和长链脂肪酮,而萜类氧化衍生物的含量则有所降低。结论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可全面、科学和快速地鉴别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差异。从整体上看,醋炙使得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毒性减小,安全性增加,稳固并小幅增强了调经止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AMDIS 主成分分析 香附-艾叶药对 醋炙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四逆散中5种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4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刘静 张雅婷 钮敏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16-3221,共6页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柴胡皂苷D)和240 nm(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结果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分别在6.83~1 334、2.12~828、1.044~1 088、1.158~1 206、1.079~1 1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9.85%~101.50%,RSD 0.68%~2.79%;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0%~102.76%,RSD均小于0.74%~3.34%。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B2的含有量显著升高,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的含有量变化与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芍药苷的含有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增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四逆散 醋炙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对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张雅婷 钮敏洁 王梦晴 于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1H-NMR为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给药情况下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共有17种代谢物水平发生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及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后的抑郁大鼠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的抑郁大鼠粪便中乳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甲酸、乙酸、苏氨酸6种代谢物的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对丙酮酸代谢、糖酵解与糖质新生代谢、甲烷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氨酰合成代谢共6条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结论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更佳,这可能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免疫调控及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醋炙 四逆散 抑郁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份大豆品种耐盐碱性筛选与综合鉴定 被引量:22
9
作者 曹帅 杜仲阳 +4 位作者 向殿军 李志刚 孙贺祥 宫晓旭 刘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2,共9页
采用水培方法,用60 mmol·L^(-1)混合盐(NaHCO_3∶Na_2CO_3的摩尔比为9∶1)溶液,对18份大豆品种的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处理7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地上干重、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 采用水培方法,用60 mmol·L^(-1)混合盐(NaHCO_3∶Na_2CO_3的摩尔比为9∶1)溶液,对18份大豆品种的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处理7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地上干重、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8份大豆品种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相对耐盐碱的大豆品种,从而为盐碱地大豆品种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株高、主根长和净光合速率(Pn)的负荷量最大,可作为衡量大豆耐盐碱性与品种筛选的主要指标。不同品种大豆材料经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排序,品种间耐盐碱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最后通过聚类分析,18份大豆品种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其中杂交豆5号等4个品种为耐盐碱品种,吉育611和吉育299等11个品种为中等耐盐碱品种,吉育256和东农63为盐碱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盐碱胁迫 隶属函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胁迫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帅 杜仲阳 +5 位作者 刘鹏 李志刚 向殿军 迟晓雪 宫晓旭 何德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对25 d苗龄耐碱大豆品种吉育257和碱敏感品种东农63进行7 d胁迫处理,通过分析混合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大豆激素与光合作用的作用机制,为耐碱品种的选育和... 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对25 d苗龄耐碱大豆品种吉育257和碱敏感品种东农63进行7 d胁迫处理,通过分析混合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大豆激素与光合作用的作用机制,为耐碱品种的选育和盐渍土地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合碱胁迫后,吉育257叶片SPAD值、光化学猝灭系数(qP)、赤霉素(GA)含量、生长素(IAA)含量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东农63呈持续降低趋势;两品种净光合速率(Pn)均低于对照,脱落酸(ABA)和ETH含量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大豆可以通过调节自身CTK和ABA含量来调控自身气孔的开闭状态。30 mmol/L混合碱胁迫对吉育257各性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东农63各性状的抑制不明显,大豆植株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限制或内源激素调节降低了植株自身的生理需求。两品种在60 mmol/L混合碱浓度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耐碱性品种所受影响小于敏感性品种;90 mmol/L混合碱浓度下两品种均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和激素合成能力下降。60 mmol/L混合碱胁迫浓度可能为大豆耐碱性临界点,该浓度下,吉育257的防卫能力明显优于东农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碱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细胞自噬调节剂对自噬标记物LC3Ⅱ及p6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魏砚明 任晋宏 +1 位作者 栾智华 王永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7,共7页
利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噬标记物LC3Ⅱ和p62的表达是评价细胞自噬活性的常用方法。为了比较作用于不同靶点的细胞自噬调节剂对LC3Ⅱ和p62表达的影响,分别利用以mTOR依赖或非依赖方式活化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或海藻糖、抑制自噬起始的3-甲... 利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噬标记物LC3Ⅱ和p62的表达是评价细胞自噬活性的常用方法。为了比较作用于不同靶点的细胞自噬调节剂对LC3Ⅱ和p62表达的影响,分别利用以mTOR依赖或非依赖方式活化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或海藻糖、抑制自噬起始的3-甲基腺嘌呤、抑制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的巴弗洛霉素A1以及抑制溶酶体酶活性的E64d和pepstatin A处理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杂交检测LC3Ⅱ和p62的表达。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增强LC3I向LC3Ⅱ转化,促进p62降解,而海藻糖仅引起LC3Ⅱ表达的上调;阻断细胞自噬过程各个阶段均导致LC3Ⅱ和p62堆积,并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这些结果提示尽管LC3Ⅱ和p62均为自噬标记物,但不同的调节剂对其表达的调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活化剂 自噬抑制剂 LC3Ⅱ p6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保健醋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秦楠 崔政 +1 位作者 刘丽君 张芹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0-215,共6页
通过超声水提醇沉的方法,以得率为指标,优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党参多糖水溶液与荞麦醋、蜂蜜配制成醋饮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以正交实验对党参荞麦保健醋饮料的口感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党参多糖最佳... 通过超声水提醇沉的方法,以得率为指标,优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党参多糖水溶液与荞麦醋、蜂蜜配制成醋饮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以正交实验对党参荞麦保健醋饮料的口感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党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醇沉浓度60%,得率为18.03%±0.45%。保健饮料最佳配比为党参多糖水溶液100 m L,荞麦醋为1 m L,蜂蜜12 g,感官得分为84.2分。应用此配方加工的饮料口感酸甜柔和,风味独特,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醋饮料的相关规定(GB/T 30884-2014),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多糖 荞麦醋 醋饮料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发酵液抗菌蛋白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秦楠 刘羽 王力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90,共8页
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鸡腿菇菌丝发酵液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 d,温度24℃,p H 7,接种量5%,摇床转速100 r/min,在此条件下抗菌蛋白的抑菌圈直径达21.14 mm;抗氧化性结... 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鸡腿菇菌丝发酵液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 d,温度24℃,p H 7,接种量5%,摇床转速100 r/min,在此条件下抗菌蛋白的抑菌圈直径达21.14 mm;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鸡腿菇菌丝发酵液抗菌蛋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对羟基自由基(·O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抗氧化能力随着抗菌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菌丝发酵液 抗菌蛋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复合发酵酸奶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楠 金婕妤 +1 位作者 张芹仙 杜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北芪菇、红枣、纯牛奶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双歧杆菌与传统乳酸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加嗜热链球菌)复合发酵,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北芪菇红枣酸奶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酸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抗氧化结果表明,益生菌酸奶对D... 以北芪菇、红枣、纯牛奶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双歧杆菌与传统乳酸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加嗜热链球菌)复合发酵,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北芪菇红枣酸奶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酸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抗氧化结果表明,益生菌酸奶对DPPH和ABTS+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优化后的益生菌酸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38%,酸度为74.2°T,口感细腻,色泽均匀,且有浓郁红枣味和淡淡的北芪菇复合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芪菇 红枣 益生菌 酸奶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霾清肺饮的制备工艺及其功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文静 刘必旺 +2 位作者 张萌 王珊珊 秦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3-47,52,共6页
以黄芪、罗汉果、梨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抗霾清肺作用的饮料。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通过构建雾霾小鼠模型,以肺脏病理情况与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以黄芪、罗汉果、梨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抗霾清肺作用的饮料。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通过构建雾霾小鼠模型,以肺脏病理情况与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评价抗霾清肺饮的功效。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工艺为黄芪9%、罗汉果2%、梨50%和黄原胶0.1%,在此条件下,饮料中黄芪甲苷含量0.84 mg/m L,感官评分94.67分,产品均匀透亮,梨的果香与药香味相结合,酸甜适中,口感适宜。抗霾清肺饮对雾霾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L-6、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霾清肺饮 制备工艺 抗霾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阿胶低肽复合乳饮料调配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星 秦楠 +3 位作者 李冠文 刘键辉 叶丹莹 曹华麒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64,共6页
利用双歧杆菌与传统乳酸菌复合发酵牛奶、阿胶低肽粉、红枣、黑枸杞混合液,研制一种复合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进行调配工艺优化,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木糖醇2 g/100 mL,柠檬酸0.15 g/100 m L,复合香精0.08 g/10... 利用双歧杆菌与传统乳酸菌复合发酵牛奶、阿胶低肽粉、红枣、黑枸杞混合液,研制一种复合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进行调配工艺优化,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木糖醇2 g/100 mL,柠檬酸0.15 g/100 m L,复合香精0.08 g/100 mL,蜂蜜8 g/mL(均为质量浓度,下同)。以沉淀、乳清析出及脂肪上浮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复合乳饮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瓜尔胶0.04 g/100 mL,黄原胶0.08 g/100 m L,蔗糖酯0.3 g/100mL(均为质量浓度,下同)。以此配方研制的复合乳饮料酸甜适宜,风味诱人,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阿胶低肽 乳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处理保护对超临界萃取石榴籽油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杜俊民 刘雪芳 张朔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27,共4页
采取加入不同剂量的V_E及无水乙醇对石榴籽粉进行前处理保护,考察前处理对超临界萃取石榴籽油相关指标及抗氧化性影响。结果表明:石榴籽原料以选择存储时间短、新鲜的石榴籽最好;加V_E后石榴籽油得率和石榴酸、V_E的含量增加;酸值和过... 采取加入不同剂量的V_E及无水乙醇对石榴籽粉进行前处理保护,考察前处理对超临界萃取石榴籽油相关指标及抗氧化性影响。结果表明:石榴籽原料以选择存储时间短、新鲜的石榴籽最好;加V_E后石榴籽油得率和石榴酸、V_E的含量增加;酸值和过氧化值下降;加0.3%V_E处理的石榴籽油抗氧化效率最高,为38.7%;萃取前加入0.3%V_E于石榴籽粉再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是获得抗氧化性强的石榴籽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前处理 超临界萃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