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山西省肿瘤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彬 王成亮 +1 位作者 赵耀伟 闫娟娟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 探究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恶性肿瘤参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结构的影响,评估DRG实施的政策效应,为肿瘤患者医保费用控制及深化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0—2021年山西省省直医保恶性肿瘤参保患者10037例,采用描... 目的 探究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恶性肿瘤参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结构的影响,评估DRG实施的政策效应,为肿瘤患者医保费用控制及深化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0—2021年山西省省直医保恶性肿瘤参保患者10037例,采用描述性对比及单因素检验的方法对改革前后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医疗费用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各项医疗费用指标进行拟合分析,并使用平行趋势检验来提高政策效应的可信度,探讨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疗费用的控费实施效果。结果 经政策前后对比及双重差分模型拟合分析,DRG改革后总费用、药品费、治疗费均有明显的下降,分别下降了14%,15.6%和14.1%。个人自付费用下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付费方式的改革相较于按项目付费可以有效地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优化肿瘤医疗费用结构,但对于减轻肿瘤患者的实际负担力度有限。应持续加强DRG付费的推进,医保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及管理措施,及时调整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合力促进改革成效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双重差分模型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肝活性的大黄硝石汤组分配伍优化及药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鹏 药雅俊 +2 位作者 任海琴 裴妙荣 李慧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4-884,共11页
目的基于保肝活性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配比,并进行药效评价。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阳性组)及大黄硝石汤组分正交配伍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肝功能生化为指标,并结合多元统计... 目的基于保肝活性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配比,并进行药效评价。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阳性组)及大黄硝石汤组分正交配伍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肝功能生化为指标,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配比。另取Wistar大鼠,在肝损伤动物模型基础上,以生物体征、肝功能生化为指标,优化大黄硝石汤组分中芒硝剂量(0、1、2、4 g)。在此基础上,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栀柏黄组分小、中、大剂量组,通过生物体征、肝功能生化、脂质过氧化物,肝脏病理及胆汁转运相关指标等考察,评价栀柏黄组分保肝药效。结果经正交、多元统计优化的大黄硝石汤组分能够改善肝损伤动物生物学体征及肝功能生化异常,含不同剂量芒硝的大黄硝石汤优化组分均能减缓肝损伤动物体质量减轻(P<0.01或P<0.05),降低血清肝功酶活性(P<0.01或P<0.05),且除碱性磷酸酶外,大黄硝石汤组分不同剂量芒硝组对肝功酶活性回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将其组方优化为不加芒硝的栀柏黄组分。优化后的栀柏黄组分能改善肝损伤动物异常生物学体征,降低血清肝功酶活性(P<0.01或P<0.05)及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水平(P<0.05),回调肝脏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1或P<0.05),修复肝脏病理,回调胆盐输出泵(BSEP)等胆汁转运蛋白表达(P<0.05),从而发挥较好保肝活性。结论经正交、多元优化及单因素考察得到的大黄硝石汤栀柏黄组分具有改善动物异常生物体征、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回调异常代谢、修复肝脏病理等药效,这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硝石汤 组分配伍 配伍优化 多元统计 保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总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丽丽 张茜 +2 位作者 郭如洹 王小敏 秦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52-159,共8页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刺五加根中的活性物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然后利用液质联用分析了提取物成分,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刺五加活性物质的...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刺五加根中的活性物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然后利用液质联用分析了提取物成分,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刺五加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复合酶量1.3%,果胶酶占比0.60,酶解温度60℃,酶解pH4.2,酶解时间90 min,提取溶剂150 mL的60%乙醇,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0℃,此时刺五加总苷提取量为(3.33±0.05)mg/g,与传统工艺的(2.01±0.09)mg/g相比,该工艺的总苷产率提高了65.69%。提取物中包含6种酚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苷类、1种糖类衍生物、1种香豆素类和1种萜类物质,所得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和ABTS+·能力,浓度为1.2 mg/mL的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41%和84.71%。此外,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并与浓度呈正比,这为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在抗氧化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信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复合酶法 工艺优化 总苷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远志散微乳调节PI3K/Akt/mTOR通路对皮质性痴呆小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丽霞 王婧瑞 +2 位作者 冯婷婷 马川 安晓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 基于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研究党参远志散微乳对D-半乳糖联合亚硝酸钠所致皮质性痴呆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生物相容性微乳组、吡... 目的 基于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研究党参远志散微乳对D-半乳糖联合亚硝酸钠所致皮质性痴呆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生物相容性微乳组、吡拉西坦组、党参远志散微乳低剂量组和党参远志散微乳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和亚硝酸钠(54 mg/kg)制备皮质性痴呆小鼠模型,并分别灌胃蒸馏水、生物相容性微乳(10 mL/kg)、吡拉西坦(0.63 g/kg)、低剂量党参远志散微乳(相当于生药材8.58 g/kg)和高剂量党参远志散微乳(相当于生药材17.16 g/kg),每天1次,连续6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皮质病理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皮质神经元尼氏体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皮质PI3K、Akt、mTOR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皮质双皮质素(DCX)表达和新生神经元生长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党参远志散微乳低、高剂量组皮质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改善,海马皮质病理形态改善,神经元胞体圆整、密集,神经元尼氏体含量丰富,海马皮质PI3K、Akt、mTOR蛋白表达降低,DCX蛋白表达增高,新生神经元增加、分布密集、胞体伸出突触增多。结论 党参远志散微乳低、高剂量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减轻神经元损伤,诱导神经元新生,改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所致的皮质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权衡效毒,党参远志散微乳应选用低剂量,即临床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远志散微乳 皮质性痴呆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