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燕 王威强 李爱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9,共6页
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出发,对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快速膨胀法、抗溶剂法、气相过饱和沉积法和反应法;以最常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例,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制备原理以及目前... 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出发,对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快速膨胀法、抗溶剂法、气相过饱和沉积法和反应法;以最常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例,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制备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和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相关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超微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 王威强 李爱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51,共5页
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的应用,主要应用在高分子与生物材料、无机和有机材料、药物化合物、炸药等领域,提供了所制备超微材料的名称、应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实验结果和出处;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 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材料的应用,主要应用在高分子与生物材料、无机和有机材料、药物化合物、炸药等领域,提供了所制备超微材料的名称、应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实验结果和出处;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合成微粒和颗粒包覆过程的应用,并对此应用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超微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及其装备研究(一) 被引量:3
3
作者 瞿德浩 王威强 +2 位作者 孙发玉 胡德栋 袁淑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7-51,共5页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印染行业的水资源浪费、废水污染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染色装置和主要染色设备及数值模拟在流场分析上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无水染色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指...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印染行业的水资源浪费、废水污染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染色装置和主要染色设备及数值模拟在流场分析上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无水染色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指出面临的问题,欲对推进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 工艺 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及其装备研究(三) 被引量:1
4
作者 瞿德浩 王威强 +2 位作者 孙发玉 胡德栋 袁淑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9-53,共5页
2.3卷染染色装置2007年,山东大学王威强教授课题组在首次提出卷染工艺的基础上,联合青岛国邦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台SFD卷染设备,如图20所示。染色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220℃,最高工作压力35 MPa,有效容积6.5 L,每次可染300 mm宽... 2.3卷染染色装置2007年,山东大学王威强教授课题组在首次提出卷染工艺的基础上,联合青岛国邦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台SFD卷染设备,如图20所示。染色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220℃,最高工作压力35 MPa,有效容积6.5 L,每次可染300 mm宽,重约1.8 kg的织物。卷染装置的初衷和特点是将卷装的被染物通过展开的方式单层与染液接触完成上染,因此一般用于上染织物而不适用于纱线。该设备具有完整的系统,包括超临界流体预热、冷却、分离设备、织物驱动装置和以加压泵为动力的染液循环支路,但不具备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 工艺 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及其装备研究(五) 被引量:1
5
作者 瞿德浩 王威强 +2 位作者 孙发玉 胡德栋 袁淑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7-52,共6页
4.2布匹染色流场模拟2011年,王杰[61]对超临界流体染色器结构进行创新,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和优化。该作者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做了以下假设:1)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溶液黏度很小,与气体黏度接近,数值模拟过程忽略织物的缓慢运动,假设... 4.2布匹染色流场模拟2011年,王杰[61]对超临界流体染色器结构进行创新,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和优化。该作者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做了以下假设:1)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溶液黏度很小,与气体黏度接近,数值模拟过程忽略织物的缓慢运动,假设织物静止;2)由于染色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密度接近液体,数值模拟过程忽略染液密度的变化;3)忽略重力影响;4)染色工艺参数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 工艺 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及其装备研究(二)
6
作者 瞿德浩 王威强 +2 位作者 孙发玉 胡德栋 袁淑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0-52,共3页
2.2经轴染色装置超临界流体经轴染色装置因其结构简单,且具备流体循环的功能,成为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主要研发对象。自1995年以来,不断有更大容积、更先进控制系统的经轴染色设备出现[7,37-38],如图10~图15所示[7]。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 工艺 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及其装备研究(四)
7
作者 瞿德浩 王威强 +2 位作者 孙发玉 胡德栋 袁淑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7-50,共4页
3.4喷射染色器2012年,苏州大学的刘静等[52]针对2009年提出的超临界流体染色机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喷射染色机,如图3 4所示。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 工艺 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纱器现状与新型结构
8
作者 王杰 王威强 +1 位作者 郭德国 曲延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9,共5页
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染纱器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连续式超临界流体染纱器,并给出了关键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及流场模拟优化。认为该染纱器具有操作简单、染色均匀、功能齐全等优点。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染纱器 新型结构 双向染色 连续式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固体溶解度的逆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德栋 王威强 杜爱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8,53,共5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超临界CO2(SC CO2)中固体的溶解度数据,采用逆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对30种固体在超临界CO2中的873个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模拟,所得相对误差(AARD)都在10%以下,小于状态方程和经验方程的值,此结果表明BPANN能较好地模拟SC CO... 为了更好地模拟超临界CO2(SC CO2)中固体的溶解度数据,采用逆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对30种固体在超临界CO2中的873个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模拟,所得相对误差(AARD)都在10%以下,小于状态方程和经验方程的值,此结果表明BPANN能较好地模拟SC CO2中固体的溶解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逆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固体 溶解度 超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提携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固体溶解度的BPANN计算
10
作者 胡德栋 王威强 +1 位作者 杜爱玲 崔玉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5-457,467,共4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含提携剂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固体的溶解度,用逆向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恒温下282个训练数据点和71个预测数据点的相对误差(AARD)分别为8.04%和8.37%;变温下264个训练数据点和63个预测... 为了更好地预测含提携剂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固体的溶解度,用逆向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恒温下282个训练数据点和71个预测数据点的相对误差(AARD)分别为8.04%和8.37%;变温下264个训练数据点和63个预测数据点的AARD分别为8.59%和10.01%,表明BPANN模型是一种固体在含提携剂SCCO2中溶解度的较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NN 固体 溶解度 计算 超临界CO2 提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喷染器中平滑式迷宫密封结构对密封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俊男 王威强 +1 位作者 袁淑英 孙发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喷染器平滑式迷宫密封结构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使用FLUENT模拟迷宫密封内部流场,分析迷宫密封中二氧化碳运动和能量转换;探讨节流间隙尺寸、密封齿形状和齿顶圆角大小对迷宫密封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迷宫密封...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喷染器平滑式迷宫密封结构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使用FLUENT模拟迷宫密封内部流场,分析迷宫密封中二氧化碳运动和能量转换;探讨节流间隙尺寸、密封齿形状和齿顶圆角大小对迷宫密封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迷宫密封密封性能与节流间隙尺寸呈线性关系,密封性能随节流间隙减小而提升;平行四边形、正梯形和后侧梯形节流齿迷宫密封的密封性能较好,其中为正梯形节流齿迷宫密封的密封性能更加优异;随着齿顶圆角减小,二氧化碳在迷宫密封的流动阻力越大,迷宫密封的密封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式迷宫密封 超临界二氧化碳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宇鑫 王威强 +2 位作者 郭建章 侯凯文 李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71,共4页
以核桃油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3.3 MPa、分离温度65.3℃、CO_(2)循环泵电机频率12.33 Hz,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 以核桃油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3.3 MPa、分离温度65.3℃、CO_(2)循环泵电机频率12.33 Hz,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4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CO_(2) 萃取分离 核桃油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