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威胁。研究以典型喀斯特高原山地贵阳市为对象,运用RUSLE模型,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的空间自相关和Getis-Ord G i^*冷热点分析方法,评价了贵阳市200...土壤侵蚀/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威胁。研究以典型喀斯特高原山地贵阳市为对象,运用RUSLE模型,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的空间自相关和Getis-Ord G i^*冷热点分析方法,评价了贵阳市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土壤侵蚀状况,揭示了10年间贵阳市土壤侵蚀空间演变规律和侵蚀热点的分布特征,探析了植被覆盖因子和降雨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8年贵阳市土壤侵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2008年的819.11 t/(km^2·a)降至2018年的70.14 t/(km^2·a),现阶段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但2013^-2018年土壤侵蚀有恶化趋势;(2)贵阳市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全局Moran’s I指数介于0.125~0.280,但聚集趋势呈“总体减弱、小幅扩散”的特征;侵蚀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清镇市、花溪区、开阳县和修文县等县区,以及海拔1200~1300 m或坡度8°~15°的区域。(3)植被覆盖因子对贵阳市近10年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的贡献约74%~92%,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导和控制因子;而降雨侵蚀力因子的贡献仅约为7.5%~26.0%。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贵阳市土壤侵蚀/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第四纪气候波动以及地理和环境隔离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用植物半夏19个居群共212个个体的3个叶绿体片段psb K-psb I、atp F-atp H和trn L-F进行分析,探...第四纪气候波动以及地理和环境隔离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用植物半夏19个居群共212个个体的3个叶绿体片段psb K-psb I、atp F-atp H和trn L-F进行分析,探究半夏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地理分布格局模式及成因,并探讨其居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1)半夏总单倍型多样性H d为0.882,总核苷酸多样性π为1.23×10-3,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半夏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显著的遗传分化(F ST=0.909,P<0.001)和较低的种群内遗传多样性(H S=0.134);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N ST=0.913>G ST=0.855(0.01<P<0.05),表明叶绿体单倍型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3)中性检验结果显示,Tajima s D值、Fu and Li s D值以及Fu and Li s F值均为不显著正值,Fu s Fs值为不显著负值且失配分析曲线呈双峰,表明半夏居群整体没有经历过扩张事件。(4)单倍型地理分布显示,西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具有单倍型多样性较高,并存在特有单倍型,故推测第四纪冰期时在这两个区域存在冰期避难所。总之,通过3个叶绿体基因对不同区域半夏的分析,阐明了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为半夏优良种源的分子筛选和保护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保护策略。展开更多
文摘第四纪气候波动以及地理和环境隔离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用植物半夏19个居群共212个个体的3个叶绿体片段psb K-psb I、atp F-atp H和trn L-F进行分析,探究半夏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地理分布格局模式及成因,并探讨其居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1)半夏总单倍型多样性H d为0.882,总核苷酸多样性π为1.23×10-3,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半夏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显著的遗传分化(F ST=0.909,P<0.001)和较低的种群内遗传多样性(H S=0.134);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N ST=0.913>G ST=0.855(0.01<P<0.05),表明叶绿体单倍型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3)中性检验结果显示,Tajima s D值、Fu and Li s D值以及Fu and Li s F值均为不显著正值,Fu s Fs值为不显著负值且失配分析曲线呈双峰,表明半夏居群整体没有经历过扩张事件。(4)单倍型地理分布显示,西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具有单倍型多样性较高,并存在特有单倍型,故推测第四纪冰期时在这两个区域存在冰期避难所。总之,通过3个叶绿体基因对不同区域半夏的分析,阐明了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为半夏优良种源的分子筛选和保护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