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收时间对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品质和香型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圣江 贺帅 +9 位作者 李磊磊 李鹏志 涂永高 罗贞宝 蒋红娟 李德仑 韦克苏 仲维黔 陈丽萍 刘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脂肪酸类物质、生物碱类物质、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致香物质总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大方烟区T3处理的叶绿素降解产物和T2处理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最高外,其他均以T4处理的最高;除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及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外,大方烟区烟叶的其他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威宁的,且致香物质总含量比威宁的高8.44%。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1-酮等7种物质是彰显大方烟叶蜜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1-(1H-吡咯-2-基)-乙酮等4种物质是彰显威宁清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两生态区均以打顶后22 d采收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总含量最高;大方、威宁烟区分别在打顶后24、20 d采收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较佳、风格更加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时间 生态区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香型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烤烟上部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敬雪艳 涂永高 +7 位作者 刘琼 闫伸 赵祖勇 戴杰 张诚 涂勇 边嘉宾 武圣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6-2897,F0002,共13页
【目的】探索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为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提升和风格特征彰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时间与成熟度(CK,正常采收/成熟;T1,提前4 d采收/尚熟;T2,提前8 ... 【目的】探索提前采收对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为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质量提升和风格特征彰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时间与成熟度(CK,正常采收/成熟;T1,提前4 d采收/尚熟;T2,提前8 d采收/欠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并解析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风格特征彰显的物质基础。【结果】随采收时间的提前和成熟度的降低,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变差,主要表现在颜色、成熟度和叶片结构等方面;相较于CK,T1和T2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总分分别下降8.33%和22.92%。T1处理能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脂肪酸类物质、未分类致香物质、总致香物质(除新植二烯)及总致香物质含量(P<0.05,下同),其中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7.54%,且有利于清甜香烟叶风格特征的彰显(评价分值增幅3.64%)。T2处理烤后烟叶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为4.27%,但不利于烟叶风格特征的彰显。筛选出6种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藏红花醛、β-大马酮和巨豆三烯酮Ⅰ~Ⅳ)、3种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苯乙醇、苯乙醛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2种未分类致香物质[(E)-3-已烯-1-醇和壬醛]以彰显烟叶清甜香风格特征为主;2种美拉德反应产物[癸醛和1-(1H-吡咯-2-基)-乙酮]和1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以彰显烟叶青香风格特征为主;2种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亚麻酸甲酯)以彰显烟叶甜香风格特征为主。CK和T1处理的感官质量评价总分显著高于T2处理,增幅分别为7.57%和7.41%,工业可用性和配方适配性均高于T2处理1个档次/水平。【结论】提前4 d采收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及风格特征彰显度,并筛选了16种风格特征彰显的标志物质,但提前4 d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变差;提前8 d采收烤后上部烟叶质量整体较差。因此,贵州清甜香型上部烟叶提前采收须根据烟叶质量调整相应烘烤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提前采收 清甜香型 风格特征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与定量评价
4
作者 高川川 朱文静 +4 位作者 史训瑶 巴金莎 高维常 潘文杰 蔡凯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38-46,共9页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2+))和水溶性氯(Cl^(-))等含量处于适宜水平;有效硫(S)、有效锰(Mn)、有效铜(Cu)、有效锌(Zn)和有效钼(Mo)等含量处于极高水平;有机质(SOM)、有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Ca^(2+))、有效硅(Si)、有效硼(B)和有效铁(Fe)含量处于高水平,而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处于低水平。(2)烟田平均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为0.685,属于较高级别;不同植烟区和土壤类型间的IFI值无显著差异,海拔2000 m以上的烟田IFI值显著低于低海拔烟田。(3)2006—2019年土壤综合肥力从中等提升至较高等级,增幅达到20.17%。综上,贵州植烟土壤保育应以“保”为主,以“育”为辅;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需依据烟田肥力的实际情况,且总体上控制微量元素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综合肥力指数 空间分布 定量评价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肥对黄壤烤烟生理和氮素吸收与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懿 林英超 +5 位作者 杨志晓 程建中 王志红 孔德钧 吴春 林叶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4-872,共9页
以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典型黄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CN)、常规肥(CF)和炭基肥(BF)3个处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氮素吸收相关生理、黄壤-烤烟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为优化贵州烟区黄壤氮素管理和减少烟区农田生态环境... 以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典型黄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CN)、常规肥(CF)和炭基肥(BF)3个处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氮素吸收相关生理、黄壤-烤烟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为优化贵州烟区黄壤氮素管理和减少烟区农田生态环境污染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B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烤烟根长度和根表面积、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吸氮量,烤烟吸氮量较CN和C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5.06%和14.24%。BF处理烤烟根系活力和体积、干物质量及产量最高,显著高于CN处理。不同施肥处理黄壤-烤烟体系氮素均明显盈余,氮素输入主要是土壤起始无机氮,氮素输出主要是土壤无机氮残留以及烤烟吸氮量。BF处理提高了0~20 cm土层无机氮的残留,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减少44.42 kg·hm^(-2),氮素盈余量减少37.70 kg·hm^(-2),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16.15%。合理施用炭基肥是贵州烟区优化黄壤氮素管理和保护烟区农田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黄壤 生物质炭 氮素平衡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杯罩移栽对井窖环境水热和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维林 林叶春 +6 位作者 高维常 马莹 李震 曾昭松 马骏 王进 潘文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了明确烤烟杯罩移栽对井窖环境水热和烟苗生长的影响,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地膜移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烟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烤烟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温度略降低,空气相... 为了明确烤烟杯罩移栽对井窖环境水热和烟苗生长的影响,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地膜移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烟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烤烟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温度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加;杯罩移栽井窖底部日平均地温为15.61℃~22.20℃,比地膜移栽降低了8.30%~15.71%;杯罩移栽井窖底部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14.27%,地膜移栽为25.18%;红外温度成像分析表明:杯罩和地膜移栽在井窖区域的红外成像温度无显著(P>0.05)差异,但晴天时杯罩移栽在非井窖区域的垄体红外成像温度显著降低。揭杯后,杯罩移栽烟苗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效率均降低。移栽4 d,杯罩移栽烟苗总根长显著增加12.46%,根直径减小8.15%;移栽8 d,杯罩移栽烟苗根体积提高9.29%。揭杯前后,杯罩和地膜移栽烟苗茎叶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烤烟杯罩移栽井窖内环境水热条件较为适宜,烟苗生长发育与地膜移栽较为一致,可作为地膜移栽的替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杯罩 井窖式移栽 环境水热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膜残留对土壤氮素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维常 蔡凯 +5 位作者 曾陨涛 林叶春 吴思 罗小宝 潘文杰 李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6-1563,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设置0(CK)、450 kg·hm^(–2)(T1)、900 kg·hm^(–2)(T2)以及1350 kg·hm^(–2)(T3)四个残膜梯度,进行土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为了揭示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运移及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设置0(CK)、450 kg·hm^(–2)(T1)、900 kg·hm^(–2)(T2)以及1350 kg·hm^(–2)(T3)四个残膜梯度,进行土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以及烤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根尖数和干物质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地膜残留对土壤养分运动产生阻滞作用,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迁移明显减弱;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烤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根系形态参数逐渐降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当残膜量高于900 kg·hm^(–2)时,对烤烟根部和地上部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地膜残留会明显阻碍土壤养分的运移并制约烤烟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硝态氮 铵态氮 烤烟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抑顶对烤烟上部叶成熟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林英超 韦克苏 +4 位作者 高维常 李洪勋 冯小芽 潘文杰 陈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76-1982,共7页
【目的】比较打顶和套袋两种抑顶方式对上部烟叶成熟进程和烤后品质的影响,探讨套袋抑顶方式替代打顶的可行性,为开发新的抑顶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于初花期对烟株进行打顶与套袋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烟... 【目的】比较打顶和套袋两种抑顶方式对上部烟叶成熟进程和烤后品质的影响,探讨套袋抑顶方式替代打顶的可行性,为开发新的抑顶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于初花期对烟株进行打顶与套袋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烟株上部叶腋芽发生、茎叶夹角及生长素(IAA)、脱落酸(ABA)、淀粉和水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对烤后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打顶处理相比,套袋处理的烤烟植株腋芽生长势较弱,上部叶茎叶夹角较大,叶片内水溶性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IAA与ABA含量增加,叶片成熟进程更快。此外,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氯含量(P<0.05,下同),提高了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含量,其内在香气质和吃味也得到明显改善,感官评吸总分(39.8分)显著高于打顶组烟叶(36.5分)。【结论】综合考虑上部烟叶可用性和烟叶品质,套袋抑顶方式优于打顶处理,即以烟叶套袋抑顶替代打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 套袋 上部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马云飞 赵光明 +4 位作者 熊承飞 杨承 李正鹏 莫静静 林叶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为贵州烤烟生产上适宜育苗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大方基质、金福基质、大兴基质和瑞安基质4种育苗基质,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基质所育烟苗各生育期的叶色均为浅绿,金福... 为贵州烤烟生产上适宜育苗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大方基质、金福基质、大兴基质和瑞安基质4种育苗基质,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基质所育烟苗各生育期的叶色均为浅绿,金福基质出苗最早,大兴基质出苗最晚,大兴基质成苗最早,大方基质成苗最晚;4种基质最终出苗率均>90%,依次为大兴基质>金福基质>瑞安基质>大方基质。4种基质育苗的出苗率、成苗率和烟苗素质等均达烤烟生产技术要求,以金福基质育出的烟苗素质最好;各种基质均可进一步优化其配方与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基质的吸水及松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育苗基质 出苗率 成苗率 烟苗素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状况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淑怡 高维常 +2 位作者 蔡凯 代良羽 刘涛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55-168,共14页
微塑料是一种性质稳定、分布范围广、易扩散迁移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检测方法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了当前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其不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优... 微塑料是一种性质稳定、分布范围广、易扩散迁移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检测方法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了当前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其不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优势,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如何管控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建议。文章重点分析了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地膜的使用、灌溉活动、污泥及肥料的施入和大气沉降等途径,而且受耕作方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西南和华中地区地膜源微塑料含量要高于西北地区;其次,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纯化、鉴定方法种类繁多,具有各自的局限和优势,其中显微-光谱联用法可获得微塑料浓度、种类、形貌等信息,应用最为广泛;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微塑料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农田土壤微塑料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为建立土壤微塑料污染监管和潜在生态风险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微塑料 污染现状 生态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套种甘薯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林叶春 《农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甘薯 套种 产质量 土壤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抗赤星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德钧 王志红 +5 位作者 陈丽莉 吴春 杨春元 韦克苏 潘文杰 林英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22-27,173,共7页
为了充分发掘并利用烤烟抗赤星病优异种质资源,寻找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扩大赤星病抗病育种可用亲本的遗传基础,对不同来源的390份烤烟种质资源赤星病抗性进行系统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源的烤烟种质资源中,61份贵州省内地方品... 为了充分发掘并利用烤烟抗赤星病优异种质资源,寻找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扩大赤星病抗病育种可用亲本的遗传基础,对不同来源的390份烤烟种质资源赤星病抗性进行系统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源的烤烟种质资源中,61份贵州省内地方品种抗赤星病种质资源共有10份,分别为晓丰8号、湄潭-2、黔江1号、大方自留种、YA-2、惠水-1 、惠水-2、福泉-2 、福烟6号和YQ-1;90份贵州省内育成品种中只有紫江一号具有赤星病抗性;105份贵州省外引进的种质资源中有10份种质资源具有抗病能力,分别为云烟100、云烟110、单育2号、中烟86、大白筋599、许金4号、龙江911、辽烟8100、净叶黄和潘园黄;134份国外引进品种中只有Coker spedlgred和Oxford 26两份抗赤星病种质资源。可见,贵州省内地方品种中抗赤星病种质资源最为丰富,可以作为新的烤烟赤星病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抗性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引进品种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青度清甜香型烤烟致香物质分析与感官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琼 罗贞宝 +9 位作者 黄赟 彭华伟 吴学巧 邓春燕 贺帅 韦克苏 王红星 刘涛 蔡荣 武圣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14,共7页
以云烟87中部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青度(CK:CF3;T_(1):轻度含青;T_(2):中度含青)对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后烟叶T_(1)和T_(2)含青处理有利于提高清甜香型烟叶醇类、酮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但不利于提高... 以云烟87中部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青度(CK:CF3;T_(1):轻度含青;T_(2):中度含青)对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后烟叶T_(1)和T_(2)含青处理有利于提高清甜香型烟叶醇类、酮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但不利于提高醛类、酯类和杂环致香物质的含量;不同含青度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烟叶的成熟度和含青度,含青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较低;从总类致香物质总量来看,T_(1)处理的含量最高(1016.84μg/g),CK的居中(946.07μg/g),T_(2)处理的含量最低(936.32μg/g);感官质量评价以T_(1)处理最佳,其次是CK,T_(2)处理最差;工业可用性以T_(1)处理和CK较好。综上,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评价是多种致香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类致香物质,适当的含青度有利于彰显烟叶清甜香型风格,可提高烤后烟叶总类致香物质的总量、感官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清甜香型 含青烟叶 成熟度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深度与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林叶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索耕作深度结合翻压绿肥对土壤质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旋耕深度(浅耕与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后的0~30 cm耕层植烟土壤及烤烟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为对照,分析了土壤机械团聚体状况及烤烟产质量。结果... 为了探索耕作深度结合翻压绿肥对土壤质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旋耕深度(浅耕与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后的0~30 cm耕层植烟土壤及烤烟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为对照,分析了土壤机械团聚体状况及烤烟产质量。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机械团聚体含量差异明显,粒级>1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平均含量为34.29%;5~3 mm次之,平均含量为15.03%;<0.2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1.40%;与对照土壤相比,在不同耕层范围,各翻压绿肥土壤10~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分别平均减少了11.30%、12.87%和4.59%,下降幅度最小的为20~30 cm的耕层土壤,但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却提高了2.93%;(2)>0.25 mm的DSAC0.25、MWD和GMD均有所提升,KCTP和D有所降低,其中KCTP以光叶紫花苕翻压后的10~20 cm耕层的递减幅度最明显,从对照的4.96递减至翻压绿肥后的3.85;(3)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能够明显提升烟株抗病性及烤烟产值产量,显著提升了初烤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及上部烟叶叶面密度;降低烟叶含梗率、烟碱含量、总氮水平和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及燃烧性。综上所述,在烟区选取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耕作及栽培模式,改善和提高了不同耕层土壤孔性、抗风蚀的环境质量、机械稳定性和烤烟产质量,总体以深耕模式优于浅耕模式,光叶紫花苕深耕翻压模式表现最佳,可作为一种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耕作深度 土壤团聚体 烤烟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与中红外光谱预测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学兰 李德成 +6 位作者 郑光辉 曾荣 蔡凯 高维常 潘文杰 姜超英 曾陨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8,共12页
对土壤养分的快速和准确测定有助于适时指导施肥。为进一步研究可见-近红外(350~2500 nm)与中红外光谱(4000~650 cm^(–1))对土壤养分的预测能力,以贵州省500个土样为例,对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平滑去噪处理,再用标准正态化(SNV)... 对土壤养分的快速和准确测定有助于适时指导施肥。为进一步研究可见-近红外(350~2500 nm)与中红外光谱(4000~650 cm^(–1))对土壤养分的预测能力,以贵州省500个土样为例,对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平滑去噪处理,再用标准正态化(SNV)方法进行基线校正,然后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方法进行建模,探讨了可见-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对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共六种土壤养分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无论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还是中红外光谱,PLSR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均优于SVM模型。(2)中红外光谱对TN、TK和AN的预测精度均显著高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均可以可靠地预测TN和TK(性能与四分位间隔距离的比率(RPIQ)大于2.10),中红外光谱可相对较可靠地预测AN(RPIQ=1.87);但两类光谱对TP、AP和AK的预测效果均较差(RPIQ<1.34)。(3)当变量投影重要性得分(VIP)大于1.5时,PLSR模型在中红外光谱区域预测TN和TK的重要波段多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TN的重要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的1910和2207 nm附近,中红外光谱区域的1120、1000、960、910、770和668 cm^(–1)附近;TK的重要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的540、2176、2225和2268 nm附近,中红外光谱区域的1040、960、910、776、720和668 cm^(–1)附近。因此,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R模型对土壤养分预测效果较好,可快速准确预测土壤TN和TK,可为指导适时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土壤养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酸对不同品种烟草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俞海冰 陆玉芳 +4 位作者 汤利 施卫明 高维常 郭亚利 朱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探究最新发现的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烟草品种K326和云烟85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通过基质培养试验,设置0、10、25、50、100、200 μmol/L 6个丁香酸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丁香酸在不同时间(3 d和5 d)对K326和云烟85主根伸长量和... 为探究最新发现的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烟草品种K326和云烟85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通过基质培养试验,设置0、10、25、50、100、200 μmol/L 6个丁香酸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丁香酸在不同时间(3 d和5 d)对K326和云烟85主根伸长量和一级侧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μmol/L)相比,25~100 μmol/L丁香酸能促进K326主根伸长,在3 d时促进率为13.33%~30.67%,在5 d时促进率降为8.54%~22.55%,最适浓度为50 μmol/L;10~50 μmol/L丁香酸促进云烟85主根伸长,在3 d时促进率为7.81%~18.75%,在5 d时促进率维持在4.10%~10.66%,最佳促进浓度25 μmol/L;丁香酸对两个烟草品种主根伸长的促进效果均为3 d优于5 d。在侧根发育方面,低浓度丁香酸能显著促进K326和云烟85一级侧根数,两个品种促进侧根发育的最适浓度均为25 μmol/L。相关性分析表明,丁香酸处理下两个烟草品种苗期的主根伸长变化率与侧根数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适宜浓度的丁香酸对两个典型烟草品种苗期主根增长和侧根发育均为促进效应。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具有促进烟草根系生长的潜力,为研发烤烟新型专用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硝化抑制剂 丁香酸 主根伸长量 一级侧根数量 K326 云烟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烟叶次生代谢物影响分析
17
作者 申树林 李洪勋 +8 位作者 黄兰 张昆鹏 朱勇 张龙 陈德慧 尹能文 曲存民 彭华伟 林叶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41-144,154,共5页
肥料是影响烟叶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施用有机肥可促进烟叶增产,改善烟叶品质。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对烟叶代谢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增施0、900和1500 kg/hm^(2)3个不同梯度的炭基(酒糟)有机肥处理后,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肥料是影响烟叶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施用有机肥可促进烟叶增产,改善烟叶品质。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对烟叶代谢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增施0、900和1500 kg/hm^(2)3个不同梯度的炭基(酒糟)有机肥处理后,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打顶后7 d烟叶中的代谢物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在烟叶中鉴定了219种次生代谢物,通过代谢物比较分析发现,增施900和1500 kg/hm^(2)分别有14和26个代谢物相比对照组积累降低;有7种代谢物在2个处理组中均显著降低,其中包含了M780(降烟碱)、M1021(尼古丁)和M1328(可替宁)3种烟碱类代谢物。进一步分析发现,33种差异代谢物中有9种代谢物在增施900和1500 kg/hm^(2)2个分组之间具有积累差异;其余差异代谢物在2个分组之间无显著积累差异。差异代谢物相关网络分析发现,山奈酚等苯丙烷途径代谢物与烟碱的积累变化紧密相关,也具有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既能显著减少烟叶烟碱类代谢物的积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叶苯丙烷途径代谢物的积累;增施900和1500 kg/hm^(2)有机肥对烟碱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综上,明确了有机肥对烟叶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为后续烟叶生产中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烟叶 代谢物 烟碱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型炭密集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胡兴 廖勇 +7 位作者 袁静 陈刚 查继龙 陈翔 邓文国 黄宁 夏海乾 武圣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87-191,共5页
[目的]为清洁型炭密集烤房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燃煤密集烤房(CK)和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T)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T处理烤后烟叶外观... [目的]为清洁型炭密集烤房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燃煤密集烤房(CK)和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T)烘烤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T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相对较佳;在中性香气物质方面,T处理提高了烤后上部烟叶17种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14种美拉德反应产物,2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3种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致香物质总量增幅分别为38.59%、114.04%、50.91%、68.09%和25.66%,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是烤后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增幅最大的一类物质;在感官质量评价方面,T处理提高了烤后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得分,感官质量评价总分增幅为6.45%,工业可用性从B-提高到B+。[结论]采用燃清洁型炭密集烤房进行烤烟烘烤是可行的,是清洁型炭升级改造和开发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上部叶 清洁型炭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林叶春 李雨 +5 位作者 陈伟 陈懿 高维常 和凤梅 黄化刚 潘文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为研究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连续4年绿肥(黑麦草、燕麦、光叶紫花苕和紫云英)压青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绿肥压青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 为研究绿肥压青对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连续4年绿肥(黑麦草、燕麦、光叶紫花苕和紫云英)压青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绿肥压青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5.04%~31.00%和6.49%~10.84%,土壤有效磷降低了0.62%~9.04%;黑麦草和燕麦压青提高了土壤pH值,而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压青则降低了土壤pH值。与无绿肥压青比较,紫云英压青对土壤细菌Ace指数无显著(P>0.05)影响,但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和燕麦压青分别显著(P<0.05)减小了8.73%、6.41%和8.84%;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燕麦和紫云英压青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分别下降了6.01%、2.01%、2.01%和3.34%;绿肥压青的植烟土壤放线菌门细菌丰度提高了49.83%~114.95%,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降低了20.05%~66.83%和25.34%~83.49%。冗余(RDA)分析显示,Rhizomicrobium和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等变形菌门细菌属与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厚壁菌门的优势细菌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则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绿肥压青还田提高了植烟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改变了土壤pH值,调节了细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烤烟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深度与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3 位作者 张金召 李雨 林叶春 郎胜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3-2393,共11页
【目的】探究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烟区培肥改土及保障优质生态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旋耕深度(浅耕和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后的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烟区培肥改土及保障优质生态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旋耕深度(浅耕和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后的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土壤为对照,采用Biolog-Eco技术及化学法研究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与土壤氮素循环相关的主要酶活性,分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植烟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绿肥翻压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整体上表现为光叶紫花苕>黑麦草>油菜>无绿肥对照,绿肥翻压后30~60 d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基质的频繁时期。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对糖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基质利用效率较高,AWCD均值分别为0.67、0.69和0.77,多样性较高且种群相对丰富;无绿肥对照对所有碳源基质利用效率都较低,AWCD均值为0.46,多样性和种群丰富度较低。胺类、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不同耕作深度下翻压绿肥的植烟土壤间差异的敏感碳源。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提高了土壤中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不同时期土壤谷胺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均处于最高水平,且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能有效提高贵州黄壤烟区植烟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以深耕优于浅耕,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方面表现较佳,可作为一种有效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耕作深度 BIOLOG 多样性指数 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