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贫资金审计的问题演化与问责效果——来自2013~2017年审计署公告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向真 段曼曼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2-128,共7页
随着政府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也及时跟进,不断加大对相关项目资金的审查监督力度,以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扶贫政策尽快落地。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2013~2017年发布的有关扶贫资... 随着政府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也及时跟进,不断加大对相关项目资金的审查监督力度,以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扶贫政策尽快落地。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2013~2017年发布的有关扶贫资金审计的公告,从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覆盖范围、审计发现问题和及时性五个方面分析了扶贫资金审计的问题演化,同时剖析了其演化原因。从资金安全、反腐力度、行政追究以及制度完善等方面分析了扶贫资金审计的问责效果,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扶贫资金审计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资金 精准扶贫 政府审计 问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战略实施、公司治理与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琳 李玉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00-106,共7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扩张会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产生何种影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能否有效解决商业模式转型中的代理问题?基于资源依赖和公司治理视角,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发现:(1)从短期看,我国中小... 中小企业国际化扩张会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产生何种影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能否有效解决商业模式转型中的代理问题?基于资源依赖和公司治理视角,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发现:(1)从短期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对商业模式转型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在国际化环境下获得的资源对商业模式转型存在积极作用,但影响效果不显著;(2)高管短期薪酬激励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有显著消极作用,高管持股激励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具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效果不显著;(3)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由管理者自利行为引发的代理问题,公司监督能力越强,商业模式转型程度越大;(4)国际化战略实施和公司治理间的强化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交互效应 商业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影响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西国 刘晓慧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101,共7页
居住模式能否促进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提升,关键在于老年人的居住选择偏好能否得到满足。将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是否实现作为因变量,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自变量,通过广义多层线性模型(GHLM)研究社会保障能否促进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 居住模式能否促进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提升,关键在于老年人的居住选择偏好能否得到满足。将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是否实现作为因变量,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自变量,通过广义多层线性模型(GHLM)研究社会保障能否促进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研究发现,仅仅32%左右的老年人居住偏好得以实现,且社会保障对老年人居住意愿实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低、保障力度不够有关。建议政府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通过将遗产税、所得税等与居住模式挂钩,帮助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以增进老年人主观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老年人居住偏好 广义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驱动力——以江苏省太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洋 毕军 吕建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67-7078,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是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前提。以太湖流域江苏省为例,通过空间显示的生物物理模型计算氮、磷净化、水量供给及土壤保持4种服务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表征氮、磷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关系,并利用多元Logistic...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是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前提。以太湖流域江苏省为例,通过空间显示的生物物理模型计算氮、磷净化、水量供给及土壤保持4种服务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表征氮、磷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关系,并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定量识别主导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到2010年间,各指标的单位面积年均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氮输出指标先增加后略下降,磷输出指标逐渐增加,水量供给先下降后上升,土壤保持逐渐下降,并且服务指标的空间格局显著差异。氮、磷净化与水量供给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广泛分布的权衡及协同变化区,但与土壤保持的关系不明显,氮、磷之间主要为协同变化关系。氮净化与水量供给的正向主导驱动力为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密度,而植被覆盖度和水网密度具有显著负作用。氮、磷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植被覆盖度,其次是耕地及林地比例,且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主导驱动力识别有助于明确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区域环境管理及生态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关系 驱动力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保贤 刘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1-184,共4页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指标,并以灰色预测模型的指标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优良的仿真效果;同时,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向真 段曼曼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3,共7页
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对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因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能力是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提出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和实务经验四个... 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对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因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能力是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提出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和实务经验四个方面探究我国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于此,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框架,进而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两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并创新性地提出审计人员模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人员 能力素质框架 审计机关 模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向真 任莉娜 段曼曼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152,共7页
随着国家对重大政策建设的不断深化,重大政策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专题逐渐成为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立足于重大政策审计实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多个角度剖析政策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开展效果的满... 随着国家对重大政策建设的不断深化,重大政策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专题逐渐成为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立足于重大政策审计实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多个角度剖析政策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开展效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受审计人员组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对政策审计开展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审计人员对重大政策审计的认知略显被动,缺乏对政策的整体把握;重大政策审计在资源配备、组织协调以及报告评估方面正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于此,从审计目标与审计能力匹配、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对接、审计责任与审计权力适应等方面提出优化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政策 跟踪审计 审计目标 审计资源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示范县生态福利绩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洋 桑红斌 孙志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214,共9页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与“两山”理论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县域“两山”基地的生态福利绩效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以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两山”基地生态福利绩效处...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与“两山”理论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县域“两山”基地的生态福利绩效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以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两山”基地生态福利绩效处于优秀和一般等级的数量较多,良好数量较少。(2)西部和东部地区的“两山”基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福利水平,中部则较低。(3)优秀等级的县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而一般等级则逐渐减少。(4)总体来看,人均GDP、劳动力资源、卫生医疗条件是主要驱动力,但人均GDP的影响程度显著下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基地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促进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聚类分析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 “两山”理论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