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工艺优化与灾害防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善飞
王康
+1 位作者
马凤山
卢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5期734-742,共9页
以“三下”开采矿山的工艺技术与灾害防控措施优化为目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案例进行剖析,采用调查、模拟和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三下”矿山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充填法开采的相关参数分析“三下”开采对地...
以“三下”开采矿山的工艺技术与灾害防控措施优化为目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案例进行剖析,采用调查、模拟和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三下”矿山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充填法开采的相关参数分析“三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针对护顶矿柱与开采顺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开采顺序方案的效果选取最优顺序方案。结果表明:房柱交替开采方法按隔二采一的开采方案进行开采对于矿山更为安全有效,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使得矿石损失率由13%降为4%。结合分析结果,针对断层和地表水体等因素制定了严密的开采方案与防控措施,并对矿区地表进行沉降岩移监测,确保“三下”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岛金矿
“三下”开采
开采条件
技术方案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弱动力扰动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演化特征及灾害防控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明伟
梁运涛
+5 位作者
冯文彬
李海涛
周睿
郭宝龙
刘洋
马举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76,共11页
【目的】高应力叠加弱动力扰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但不同扰动幅值、频率、卸载范围下的岩石微裂纹扩展特征和能量耗散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真三轴卸载动力扰动试验,分析了不同扰动幅值(5、...
【目的】高应力叠加弱动力扰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但不同扰动幅值、频率、卸载范围下的岩石微裂纹扩展特征和能量耗散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真三轴卸载动力扰动试验,分析了不同扰动幅值(5、10 MPa)、频率(4、10 Hz)、三向应力卸载(0、12MPa)下深部围岩失稳破坏规律,并结合SEM扫描分析了岩石微裂隙特征。通过锚杆拉拔试验,优化了锚杆肋间距和肋高,提高了其吸能支护作用,提出了“吸能锚杆-低阻抗混凝土注浆-喷浆-挂网”组合支护技术。利用传感器对巷道进行长期监测,得到治理前后压力与振动数据。【结果和结论】研究表明:(1)随着扰动幅值和频率的增加,裂纹增加显著且不规则,岩石断口的方向分形维数降低。当扰动为10MPa、10Hz时,分形维数降至最低值0.62,孔隙方向角80°~120°孔隙定向频率达到最大值的52%,约为原始岩石的1.68倍。说明岩石受扰动后颗粒的应力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断裂方向明显。(2)随着扰动幅值和频率的增加,SEM图像的微孔隙面积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且增加趋势越来越小。扰动频率每增加2 Hz,岩石微裂隙面积增加约24.13%。(3)现场测试表明随着锚杆肋间距和肋高增加,拉拔曲线形态由“弹塑性阶段-破坏失效阶段-残余阶段”逐渐过渡为“弹塑性阶段-微量屈服阶段-大量强化阶段-破坏失效阶段-残余阶段”,肋间距48mm、肋高2mm的螺纹钢锚杆吸能效果最好。经现场监测可将巷道压力稳定在36 N左右,峰值加速度控制在8000mm/s^(2)以内。研究揭示了卸载动力扰动作用下围岩破坏及能量释放规律,提出的“吸能锚杆-低阻抗混凝土注浆-喷浆-挂网”支护技术,可为类似深部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冲击地压
SEM扫描
微裂隙
吸能锚杆
弱动力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声发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奎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针对花岗岩开展单轴分级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了试样在失稳破裂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频率、事件发生率及其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高频信号随着应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试样在分级应力加载的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发生...
针对花岗岩开展单轴分级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了试样在失稳破裂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频率、事件发生率及其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高频信号随着应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试样在分级应力加载的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发生宏观失稳,该阶段试样内部微裂纹由稳定扩展阶段进入非稳定扩展阶段;试样失稳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先降低后升高,岩石内部非稳定性破裂增加,微裂纹逐渐合并、贯通,形成宏观裂纹,进而引发试样的整体失稳破坏;随着应力增大,声发射分形维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岩石破裂逐渐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级加载
声发射
岩石力学
分形特征
频谱分析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值模拟的高压采场卸压方案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春德
谭观霜
+2 位作者
侯奎奎
谢伟斌
徐家庆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安全开采含有较多采空区的矿体,制定了2种卸压方案,并采用FLAC^(3D)软件对矿体进行建模,模拟并分析了其卸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方案1(卸压巷道与凿岩巷道呈“非”字形、相邻卸压巷道间隔10 m)时,最小主应力在凿岩巷道两边及顶板附...
为了安全开采含有较多采空区的矿体,制定了2种卸压方案,并采用FLAC^(3D)软件对矿体进行建模,模拟并分析了其卸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方案1(卸压巷道与凿岩巷道呈“非”字形、相邻卸压巷道间隔10 m)时,最小主应力在凿岩巷道两边及顶板附近分别从8 MPa和9 MPa降至5 MPa和8 MPa,最大主应力变化不大;采用方案2(交错式开挖卸压巷道、相邻卸压巷道间隔20 m)时,最小主应力在凿岩巷道与卸压巷道的交汇处从8 MPa降至4 MPa,最大主应力在下层凿岩巷道顶板附近由24 MPa降至20 MPa。模拟结果表明,方案2的卸压效果优于方案1。小厂坝矿区按方案2进行卸压巷道施工,安全地完成了60万吨矿体开采。研究成果对巷道卸压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深部巷道
卸压
数值模拟
凿岩巷道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冲击荷载下含孔洞岩石损伤特性与能量耗散分析
被引量:
21
5
作者
戴兵
罗鑫尧
+2 位作者
单启伟
陈英
刘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7,共9页
为探究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隧道围岩多重扰动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不同冲击荷载(0.6、0.7、0.8 MPa)和冲击方式(等幅与不等幅冲击气压)下的循环冲击试验,以此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孔洞岩石试件的动力学特性...
为探究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隧道围岩多重扰动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不同冲击荷载(0.6、0.7、0.8 MPa)和冲击方式(等幅与不等幅冲击气压)下的循环冲击试验,以此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孔洞岩石试件的动力学特性、损伤特征、能量耗散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和界面连续条件得到适用于含竖向孔洞岩石试件计算的改良损伤计算公式;竖向孔洞的存在会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在经历数次冲击后尤为显著;花岗岩损伤积累随平均应变率增大呈幂函数增长,且随冲击荷载的增加呈现良好的规律性;积累比能量吸收值随循环冲击的进行逐渐增大,且试件的破坏模式经历了横向拉伸破坏、横向拉伸-轴向劈裂组合形式、轴向劈裂破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含孔洞岩石
能量耗散
损伤特征
等幅与不等幅
损伤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与SVM的岩爆烈度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
7
6
作者
许瑞
侯奎奎
+2 位作者
王玺
刘兴全
李夕兵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75-584,共10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岩土工程中的岩爆烈度,建立了基于多类型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算法(GA/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
为了更好地预测岩土工程中的岩爆烈度,建立了基于多类型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算法(GA/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应力集中系数SCF、脆性指数B1和B2以及弹性应变能指数Wet共7个指标构成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基于统计的246个国内外岩爆实例数据,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基于线性核函数、RBF核函数以及MLP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2~4个线性无关的主成分。再将降维后的数据输入GA/PSO优化的SVM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经测试,基于RBF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PSO-SVM相结合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2.3%,为最佳组合模型,为岩土工程中的岩爆烈度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岩爆烈度预测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岩体质量等级的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玺
刘焕新
+3 位作者
刘震
郭奇峰
张杰
马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68,共6页
针对深部开采下巷道稳定性问题,以某铅锌矿568 m水平中段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支撑结构理论计算模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实验,揭示不同岩体质量等级下巷道承载结构分布特征,分析岩体质量等级对各承载结构区域下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布及塑...
针对深部开采下巷道稳定性问题,以某铅锌矿568 m水平中段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支撑结构理论计算模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实验,揭示不同岩体质量等级下巷道承载结构分布特征,分析岩体质量等级对各承载结构区域下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布及塑性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岩体质量等级每提高一级,浅、深和关键支撑层厚度分别平均增加0.43、0.65、0.21 m,该矿深部巷道的浅、深和关键支撑层厚度分别在0.42~0.85、2.31~3.08、0.46~1.02 m之间;(2)随着岩体质量等级的增加,各支撑层内最大、最小主应力值呈增加趋势,不同区域内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关键支撑层外边界到巷道边界之间的围岩会发生塑性破坏;围岩强度较低时,浅部支撑层内巷道底板及拱角容易出现拉伸破坏,这导致部分巷道出现底角破碎、两帮岩体沿节理面破坏的现象。岩体质量等级越高,关键支撑层离巷道越远,塑性破坏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承载结构
岩体质量等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损伤程度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被引量:
5
8
作者
薛永明
单启伟
+4 位作者
戴兵
贺桂成
王程程
吴文渊
陈英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初始损伤下花岗岩的动态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定义了岩石损伤程度计算,利用霍普金森杆设备分别对损伤程度为13%、21%、28%、37%、40%、49%岩样进行临界气压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模量较好反应了岩样的损伤程度,岩样损...
为研究不同初始损伤下花岗岩的动态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定义了岩石损伤程度计算,利用霍普金森杆设备分别对损伤程度为13%、21%、28%、37%、40%、49%岩样进行临界气压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模量较好反应了岩样的损伤程度,岩样损伤程度随变形模量的减小在增大,其抗冲能力在减弱;不同损伤程度岩样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随损伤程度增大,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动态峰值应变、破坏应变和应变率有递增趋势;不同损伤程度试样破坏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岩样破坏块度随损伤程度的增加更趋于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
损伤程度
变形模量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孔洞岩石在静应力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戴兵
单启伟
+1 位作者
罗鑫尧
薛永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31-540,共10页
为探究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周边围岩多重扰动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岩石在动静组合作用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通过改进式SHPB试验装置研究含横向贯通孔洞花岗岩(φ50 mm×50 mm)在循环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轴压...
为探究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周边围岩多重扰动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岩石在动静组合作用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通过改进式SHPB试验装置研究含横向贯通孔洞花岗岩(φ50 mm×50 mm)在循环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轴压水平分别为0MPa,0.3σf,0.4σf,0.5σf,0.6σf,0.7σf进行循环冲击试验(σf为单轴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MPa)。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峰值应力随着冲击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在不同轴压水平作用下试件冲击破坏形态均为轴向劈裂破坏模式;随着应变速率增大,破裂面逐渐增多,破碎程度加剧,碎块尺寸减小;应变率较小时,破碎效果不明显,应变率较大时,破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荷载
破坏模式
应变率
SHPB
力学特性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NSYS-FLAC^(3D)的深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
34
10
作者
马春德
徐家庆
+2 位作者
刘焕新
谢伟斌
谭观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了解决湘西金矿沃溪矿区在深部开采存在的采场稳定性差、顶板冒落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耦合模拟跨度为3 m、4 m、5 m、6 m的4种采场开挖方案,对比各方案应力、位移、塑性区之间的变化,优选出深部...
为了解决湘西金矿沃溪矿区在深部开采存在的采场稳定性差、顶板冒落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耦合模拟跨度为3 m、4 m、5 m、6 m的4种采场开挖方案,对比各方案应力、位移、塑性区之间的变化,优选出深部采场最优跨度。结果表明,当采场跨度为4 m时,在采场安全稳定的同时采矿效率最大化。研究结果对同类矿山深部采场结构参数选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案
沃溪矿区
深部开采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最优跨度
ANSYS-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孔洞式双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分析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曾昭飞
贺桂成
+1 位作者
戴兵
陈科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5,共9页
为了研究单轴压缩下含有双孔洞和双裂隙缺陷岩石的力学响应,通过完整类岩石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试验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等相关参数及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一组合理的细观参数,对双孔洞、双裂隙和双孔洞...
为了研究单轴压缩下含有双孔洞和双裂隙缺陷岩石的力学响应,通过完整类岩石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试验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等相关参数及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一组合理的细观参数,对双孔洞、双裂隙和双孔洞式双裂隙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双孔洞和双裂隙缺陷显著弱化了岩石抗压承载的力学特性,双孔洞缺陷的弱化效应大于双裂隙,随裂隙的倾角增大,双裂隙对岩石的弱化作用逐渐减小,且双孔洞和双裂隙对岩石产生的共同弱化效应小于叠加弱化效应;当裂隙的倾角较小时,试样的初始裂纹萌生于裂隙尖端和孔洞与裂隙的岩桥,孔洞与裂隙较容易贯通,随倾角增大,孔洞的上下部开始萌生初始裂纹,且当倾角为90°时,初始裂纹仅萌生于孔洞的上下部,孔洞与裂隙不贯通;双孔洞式双裂隙试样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破坏,且拉伸破坏主要发生在孔洞的上下部、外侧和裂隙的尖端,剪切破坏主要在孔洞与裂隙的岩桥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洞式双裂隙
颗粒流程序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共面断续裂隙类岩石试件破断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文渊
贺桂成
+3 位作者
陈科旭
薛永明
王程程
王云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为了探讨不同数目、不同倾角下非共面断续裂隙岩石的力学特性和裂纹演化规律,采用RMT-150岩石力学加载试验机单轴压缩含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件。结果显示:当主裂隙水平时,增大次裂隙倾角,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当主裂隙倾斜时...
为了探讨不同数目、不同倾角下非共面断续裂隙岩石的力学特性和裂纹演化规律,采用RMT-150岩石力学加载试验机单轴压缩含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件。结果显示:当主裂隙水平时,增大次裂隙倾角,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当主裂隙倾斜时,增大次裂隙倾角,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次裂隙倾角为30°、45°和60°时,第二条次裂隙的存在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三裂隙试件峰值强度比双裂隙试件峰值强度大;水平裂隙裂纹萌生的位置不在裂隙尖端且具体位置受次裂隙的影响;预制裂隙出现相互贯通,主要贯通模式为拉贯通和拉剪混合贯通,破坏模式主要为对角剪切破坏;运用PFC2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试验,数值模型的破坏模式与室内加载下的试样破坏情况基本一致,模拟试验较好地反映了试样受压后裂隙的裂纹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岩石试件
预制裂隙
力学特性
裂隙贯通
剪切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工艺优化与灾害防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善飞
王康
马凤山
卢蓉
机构
山东
黄金
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5期734-7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底采矿对地质环境的胁迫影响与致灾机理”(编号:41831293)资助。
文摘
以“三下”开采矿山的工艺技术与灾害防控措施优化为目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案例进行剖析,采用调查、模拟和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三下”矿山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充填法开采的相关参数分析“三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针对护顶矿柱与开采顺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开采顺序方案的效果选取最优顺序方案。结果表明:房柱交替开采方法按隔二采一的开采方案进行开采对于矿山更为安全有效,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使得矿石损失率由13%降为4%。结合分析结果,针对断层和地表水体等因素制定了严密的开采方案与防控措施,并对矿区地表进行沉降岩移监测,确保“三下”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关键词
三山岛金矿
“三下”开采
开采条件
技术方案
安全措施
Keywords
Sanshandao gold mine
three-underground mining
mining conditions
technical scheme
safety measures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弱动力扰动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演化特征及灾害防控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明伟
梁运涛
冯文彬
李海涛
周睿
郭宝龙
刘洋
马举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煤科工
集团
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部
开采
与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
山东
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7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0426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3B209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3211000,2022YFC2904104)。
文摘
【目的】高应力叠加弱动力扰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但不同扰动幅值、频率、卸载范围下的岩石微裂纹扩展特征和能量耗散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真三轴卸载动力扰动试验,分析了不同扰动幅值(5、10 MPa)、频率(4、10 Hz)、三向应力卸载(0、12MPa)下深部围岩失稳破坏规律,并结合SEM扫描分析了岩石微裂隙特征。通过锚杆拉拔试验,优化了锚杆肋间距和肋高,提高了其吸能支护作用,提出了“吸能锚杆-低阻抗混凝土注浆-喷浆-挂网”组合支护技术。利用传感器对巷道进行长期监测,得到治理前后压力与振动数据。【结果和结论】研究表明:(1)随着扰动幅值和频率的增加,裂纹增加显著且不规则,岩石断口的方向分形维数降低。当扰动为10MPa、10Hz时,分形维数降至最低值0.62,孔隙方向角80°~120°孔隙定向频率达到最大值的52%,约为原始岩石的1.68倍。说明岩石受扰动后颗粒的应力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断裂方向明显。(2)随着扰动幅值和频率的增加,SEM图像的微孔隙面积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且增加趋势越来越小。扰动频率每增加2 Hz,岩石微裂隙面积增加约24.13%。(3)现场测试表明随着锚杆肋间距和肋高增加,拉拔曲线形态由“弹塑性阶段-破坏失效阶段-残余阶段”逐渐过渡为“弹塑性阶段-微量屈服阶段-大量强化阶段-破坏失效阶段-残余阶段”,肋间距48mm、肋高2mm的螺纹钢锚杆吸能效果最好。经现场监测可将巷道压力稳定在36 N左右,峰值加速度控制在8000mm/s^(2)以内。研究揭示了卸载动力扰动作用下围岩破坏及能量释放规律,提出的“吸能锚杆-低阻抗混凝土注浆-喷浆-挂网”支护技术,可为类似深部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冲击地压
SEM扫描
微裂隙
吸能锚杆
弱动力扰动
Keywords
true triaxial test
rock burs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microcrack
energy-absorbing bolt
weak dynamic disturbance
分类号
TD31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声发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奎奎
机构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山东
省深海深地金属矿智能
开采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ZD36)。
文摘
针对花岗岩开展单轴分级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了试样在失稳破裂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频率、事件发生率及其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高频信号随着应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试样在分级应力加载的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发生宏观失稳,该阶段试样内部微裂纹由稳定扩展阶段进入非稳定扩展阶段;试样失稳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先降低后升高,岩石内部非稳定性破裂增加,微裂纹逐渐合并、贯通,形成宏观裂纹,进而引发试样的整体失稳破坏;随着应力增大,声发射分形维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岩石破裂逐渐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级加载
声发射
岩石力学
分形特征
频谱分析
分形维数
Keywords
granite
step loading
acoustic emission
rock mechanic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spectrum analysis
fractal dimension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值模拟的高压采场卸压方案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春德
谭观霜
侯奎奎
谢伟斌
徐家庆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352)。
文摘
为了安全开采含有较多采空区的矿体,制定了2种卸压方案,并采用FLAC^(3D)软件对矿体进行建模,模拟并分析了其卸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方案1(卸压巷道与凿岩巷道呈“非”字形、相邻卸压巷道间隔10 m)时,最小主应力在凿岩巷道两边及顶板附近分别从8 MPa和9 MPa降至5 MPa和8 MPa,最大主应力变化不大;采用方案2(交错式开挖卸压巷道、相邻卸压巷道间隔20 m)时,最小主应力在凿岩巷道与卸压巷道的交汇处从8 MPa降至4 MPa,最大主应力在下层凿岩巷道顶板附近由24 MPa降至20 MPa。模拟结果表明,方案2的卸压效果优于方案1。小厂坝矿区按方案2进行卸压巷道施工,安全地完成了60万吨矿体开采。研究成果对巷道卸压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岩爆
深部巷道
卸压
数值模拟
凿岩巷道
采空区
Keywords
rockburst
deep roadway
pressure relief
numerical simulation
drilling tunnel
goaf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冲击荷载下含孔洞岩石损伤特性与能量耗散分析
被引量:
21
5
作者
戴兵
罗鑫尧
单启伟
陈英
刘永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51804163)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资助(2018M642678)。
文摘
为探究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隧道围岩多重扰动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不同冲击荷载(0.6、0.7、0.8 MPa)和冲击方式(等幅与不等幅冲击气压)下的循环冲击试验,以此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孔洞岩石试件的动力学特性、损伤特征、能量耗散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和界面连续条件得到适用于含竖向孔洞岩石试件计算的改良损伤计算公式;竖向孔洞的存在会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在经历数次冲击后尤为显著;花岗岩损伤积累随平均应变率增大呈幂函数增长,且随冲击荷载的增加呈现良好的规律性;积累比能量吸收值随循环冲击的进行逐渐增大,且试件的破坏模式经历了横向拉伸破坏、横向拉伸-轴向劈裂组合形式、轴向劈裂破坏的转变。
关键词
循环冲击
含孔洞岩石
能量耗散
损伤特征
等幅与不等幅
损伤积累
Keywords
cyclic impact
rock with a single hole
energy dissipation
damage characteristics
equal-amplitude and unequal-amplitude
damage accumulation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与SVM的岩爆烈度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
7
6
作者
许瑞
侯奎奎
王玺
刘兴全
李夕兵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75-58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采扰动下深部工程结构的动态响应机理”(编号:11972378)
“考虑非平稳、强噪声信号到时差拾取的硬岩矿山微震定位方法研究”(编号:51904335)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更好地预测岩土工程中的岩爆烈度,建立了基于多类型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算法(GA/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应力集中系数SCF、脆性指数B1和B2以及弹性应变能指数Wet共7个指标构成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基于统计的246个国内外岩爆实例数据,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基于线性核函数、RBF核函数以及MLP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2~4个线性无关的主成分。再将降维后的数据输入GA/PSO优化的SVM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经测试,基于RBF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PSO-SVM相结合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2.3%,为最佳组合模型,为岩土工程中的岩爆烈度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岩爆烈度预测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组合预测模型
Keywords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rediction of rockburst intensity
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mbination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岩体质量等级的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玺
刘焕新
刘震
郭奇峰
张杰
马驰
机构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68,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FRF-IDRY-20-032)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9SDZY05)。
文摘
针对深部开采下巷道稳定性问题,以某铅锌矿568 m水平中段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支撑结构理论计算模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实验,揭示不同岩体质量等级下巷道承载结构分布特征,分析岩体质量等级对各承载结构区域下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布及塑性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岩体质量等级每提高一级,浅、深和关键支撑层厚度分别平均增加0.43、0.65、0.21 m,该矿深部巷道的浅、深和关键支撑层厚度分别在0.42~0.85、2.31~3.08、0.46~1.02 m之间;(2)随着岩体质量等级的增加,各支撑层内最大、最小主应力值呈增加趋势,不同区域内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关键支撑层外边界到巷道边界之间的围岩会发生塑性破坏;围岩强度较低时,浅部支撑层内巷道底板及拱角容易出现拉伸破坏,这导致部分巷道出现底角破碎、两帮岩体沿节理面破坏的现象。岩体质量等级越高,关键支撑层离巷道越远,塑性破坏范围越大。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承载结构
岩体质量等级
数值模拟
Keywords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bearing structure
rock mass quality grad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损伤程度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被引量:
5
8
作者
薛永明
单启伟
戴兵
贺桂成
王程程
吴文渊
陈英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4163)。
文摘
为研究不同初始损伤下花岗岩的动态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定义了岩石损伤程度计算,利用霍普金森杆设备分别对损伤程度为13%、21%、28%、37%、40%、49%岩样进行临界气压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模量较好反应了岩样的损伤程度,岩样损伤程度随变形模量的减小在增大,其抗冲能力在减弱;不同损伤程度岩样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随损伤程度增大,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动态峰值应变、破坏应变和应变率有递增趋势;不同损伤程度试样破坏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岩样破坏块度随损伤程度的增加更趋于破碎。
关键词
动态特性
损伤程度
变形模量
破坏模式
Keyword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amage degree
deformation modulus
failure modes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孔洞岩石在静应力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戴兵
单启伟
罗鑫尧
薛永明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31-5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动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下卸荷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演化机制研究”(编号:51804163)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金属矿深竖井开挖变形破坏机理与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编号:2018M642678)联合资助。
文摘
为探究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周边围岩多重扰动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岩石在动静组合作用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通过改进式SHPB试验装置研究含横向贯通孔洞花岗岩(φ50 mm×50 mm)在循环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轴压水平分别为0MPa,0.3σf,0.4σf,0.5σf,0.6σf,0.7σf进行循环冲击试验(σf为单轴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MPa)。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峰值应力随着冲击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在不同轴压水平作用下试件冲击破坏形态均为轴向劈裂破坏模式;随着应变速率增大,破裂面逐渐增多,破碎程度加剧,碎块尺寸减小;应变率较小时,破碎效果不明显,应变率较大时,破碎效果显著。
关键词
循环冲击荷载
破坏模式
应变率
SHPB
力学特性
破坏形态
Keywords
cyclic impact
load failure mode
strain rate
SHPB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failure patterns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NSYS-FLAC^(3D)的深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
34
10
作者
马春德
徐家庆
刘焕新
谢伟斌
谭观霜
机构
中南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352)
中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基金。
文摘
为了解决湘西金矿沃溪矿区在深部开采存在的采场稳定性差、顶板冒落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耦合模拟跨度为3 m、4 m、5 m、6 m的4种采场开挖方案,对比各方案应力、位移、塑性区之间的变化,优选出深部采场最优跨度。结果表明,当采场跨度为4 m时,在采场安全稳定的同时采矿效率最大化。研究结果对同类矿山深部采场结构参数选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采矿方案
沃溪矿区
深部开采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最优跨度
ANSYS-FLAC~(3D)
Keywords
mining scheme
Woxi mining area
deep mining
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al span
ANSYS⁃FLAC^(3D)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孔洞式双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分析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曾昭飞
贺桂成
戴兵
陈科旭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16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416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8A248)。
文摘
为了研究单轴压缩下含有双孔洞和双裂隙缺陷岩石的力学响应,通过完整类岩石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试验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等相关参数及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一组合理的细观参数,对双孔洞、双裂隙和双孔洞式双裂隙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双孔洞和双裂隙缺陷显著弱化了岩石抗压承载的力学特性,双孔洞缺陷的弱化效应大于双裂隙,随裂隙的倾角增大,双裂隙对岩石的弱化作用逐渐减小,且双孔洞和双裂隙对岩石产生的共同弱化效应小于叠加弱化效应;当裂隙的倾角较小时,试样的初始裂纹萌生于裂隙尖端和孔洞与裂隙的岩桥,孔洞与裂隙较容易贯通,随倾角增大,孔洞的上下部开始萌生初始裂纹,且当倾角为90°时,初始裂纹仅萌生于孔洞的上下部,孔洞与裂隙不贯通;双孔洞式双裂隙试样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破坏,且拉伸破坏主要发生在孔洞的上下部、外侧和裂隙的尖端,剪切破坏主要在孔洞与裂隙的岩桥产生。
关键词
双孔洞式双裂隙
颗粒流程序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裂纹扩展
Keywords
double-holes type double-fissures
particle flow code(PFC)
uniaxial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rack propagation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共面断续裂隙类岩石试件破断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文渊
贺桂成
陈科旭
薛永明
王程程
王云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黄金集团深井开采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16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8A248)。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数目、不同倾角下非共面断续裂隙岩石的力学特性和裂纹演化规律,采用RMT-150岩石力学加载试验机单轴压缩含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件。结果显示:当主裂隙水平时,增大次裂隙倾角,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当主裂隙倾斜时,增大次裂隙倾角,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次裂隙倾角为30°、45°和60°时,第二条次裂隙的存在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三裂隙试件峰值强度比双裂隙试件峰值强度大;水平裂隙裂纹萌生的位置不在裂隙尖端且具体位置受次裂隙的影响;预制裂隙出现相互贯通,主要贯通模式为拉贯通和拉剪混合贯通,破坏模式主要为对角剪切破坏;运用PFC2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试验,数值模型的破坏模式与室内加载下的试样破坏情况基本一致,模拟试验较好地反映了试样受压后裂隙的裂纹演化过程。
关键词
类岩石试件
预制裂隙
力学特性
裂隙贯通
剪切破坏
Keywords
rock-like material
prefabricated crack
mechanical property
crack through
shear failure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山岛金矿“三下”开采工艺优化与灾害防治
王善飞
王康
马凤山
卢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弱动力扰动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演化特征及灾害防控
姜明伟
梁运涛
冯文彬
李海涛
周睿
郭宝龙
刘洋
马举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声发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
侯奎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数值模拟的高压采场卸压方案研究
马春德
谭观霜
侯奎奎
谢伟斌
徐家庆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循环冲击荷载下含孔洞岩石损伤特性与能量耗散分析
戴兵
罗鑫尧
单启伟
陈英
刘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与SVM的岩爆烈度组合预测模型
许瑞
侯奎奎
王玺
刘兴全
李夕兵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岩体质量等级的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分析
王玺
刘焕新
刘震
郭奇峰
张杰
马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损伤程度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薛永明
单启伟
戴兵
贺桂成
王程程
吴文渊
陈英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含孔洞岩石在静应力下的循环冲击试验研究
戴兵
单启伟
罗鑫尧
薛永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ANSYS-FLAC^(3D)的深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马春德
徐家庆
刘焕新
谢伟斌
谭观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双孔洞式双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分析
曾昭飞
贺桂成
戴兵
陈科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非共面断续裂隙类岩石试件破断试验与分析
吴文渊
贺桂成
陈科旭
薛永明
王程程
王云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