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填料浆中气泡作用机理及其流变特性演变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柳华 李金仓 +5 位作者 尹升华 焦华喆 陈新明 寇云鹏 王增加 贾恒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4-1905,共12页
充填料浆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悬浮体,长期以来有关充填料浆研究重点多是固-液两相的流变特性,而气相因素对于具有复杂流变特性的料浆影响却鲜有报道。气相成分可以显著降低充填浆体的屈服应力、黏度,对于改善管道输送性能、降低管道... 充填料浆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悬浮体,长期以来有关充填料浆研究重点多是固-液两相的流变特性,而气相因素对于具有复杂流变特性的料浆影响却鲜有报道。气相成分可以显著降低充填浆体的屈服应力、黏度,对于改善管道输送性能、降低管道磨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首先,通过控制引气剂(TTAB)掺量调节料浆含气量,并测定充填料浆表面张力、空气体积分数、流变性能等参数,探寻料浆中气泡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引入毛细管力(F_(cay))、无量纲屈服应力(τ_(ref)/τy)气泡演变模型来分析料浆内气泡演变特征,以期探明气泡对料浆流变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充填料浆含气量较低时(<12.5%),气相因素对悬浮体料浆流变特性影响甚微,而伴随含气量增加气泡对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愈发显著。引气剂作用下气泡表面对料浆内细颗粒体产生斥力,降低了水泥、固废(尾砂)等细颗粒的吸附力,导致料浆屈服应力表现为递减趋势,其流动性呈现增强趋势。基于毛细管力(F_(cay))与无量纲屈服应力(τ_(ref)/τ_(y))理论分析了充填料浆不同含气量下流变特性演变机制,当含气量增加(12.5%~27.7%),料浆的表面张力、屈服应力降低,气泡挤压变形;高含气量下(接近28.6%),料浆内气泡极易破裂。另外,气泡滞留充填体内部导致强度劣化,为此就气泡对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及其解决措施开展了探索,并提出了3点有效措施。通过揭示气泡对于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影响与其演变特征规律,为高泡充填减阻减磨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特性 料浆含气量 毛细管力 无量纲屈服应力 气泡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塌落筒和稠度漏斗的膏体充填料浆流变参数预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裴佃飞 宋泽普 +2 位作者 齐兆军 姜海强 吴再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
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准确测定是合理评价其管道输送特性的关键,目前充填料浆流变参数主要采用流变仪测试,工程适用性较差。基于圆锥塌落筒模型和圆柱塌落筒模型,结合流变仪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形状尺寸塌落筒测试屈服应力的准确性,确定... 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准确测定是合理评价其管道输送特性的关键,目前充填料浆流变参数主要采用流变仪测试,工程适用性较差。基于圆锥塌落筒模型和圆柱塌落筒模型,结合流变仪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形状尺寸塌落筒测试屈服应力的准确性,确定了微型塌落筒最佳形状尺寸为柱形?100 mm×100 m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屈服应力—塌落度关系模型,经验证在无量纲屈服应力范围为0~0.1时该模型可以准确计算料浆屈服应力;通过自制稠度漏斗测试充填料浆流出时间,探索流变仪测试塑性粘度与流出时间关系,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浓度时,料浆流出时间与其塑性粘度呈负相关关系,料浆质量浓度变化时其流出时间与塑性粘度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料浆 微型塌落筒 屈服应力 稠度漏斗 塑性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M技术的充填膏体搅拌过程细观结构演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柳华 高炀 +4 位作者 尹升华 焦华喆 陈新明 王洪江 寇云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25-333,共9页
膏体性能是体系内部不同颗粒、组分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探明充填料浆在搅拌作用下细观结构形态的演化过程,对完善膏体搅拌理论、改善膏体充填性能、实现矿山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光颗粒显微成像(PVM)技术获取膏体料浆在不同搅... 膏体性能是体系内部不同颗粒、组分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探明充填料浆在搅拌作用下细观结构形态的演化过程,对完善膏体搅拌理论、改善膏体充填性能、实现矿山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光颗粒显微成像(PVM)技术获取膏体料浆在不同搅拌时刻的细观结构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应用Avizo软件得到料浆中团聚体的等效直径(d),来表征膏体细观结构特征,并基于Blake-Kozeny方程及Hattori-Izumi理论构建d-t关系模型,最后将所得实验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膏体搅拌制备过程分为浸湿黏结和剪切分散2个阶段,在搅拌作用下料浆细观结构的等效直径先增大后降低,最终趋于稳定。在浸湿黏结阶段,颗粒与液体之间形成类似“核-壳”结构,并在液桥力的作用下不断吸附周围的颗粒,随着被吸附的颗粒越来越多,“核-壳”结构尺寸渐渐增大(d与时间t的0.5次方成正比),并在35 s左右达到峰值;在剪切分散阶段,“核-壳”结构的体积分数达到临界状态无法吸附更多颗粒,团聚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细观结构的等效直径不断变小(d与t成反比),并于300 s后趋于稳定,物料转变为均质“膏体”状态。基于等效直径的细观结构演化模型量化了充填料制备过程,促进了固废充填技术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M技术 细观结构 剪切分散 膏体搅拌 等效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压滤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寇云鹏 杨纪光 +3 位作者 齐兆军 杜加法 荆晓东 盛宇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5,共5页
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运用粗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37μm的细尾砂堆存到尾矿库中,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 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运用粗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37μm的细尾砂堆存到尾矿库中,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指标高于分级尾砂高浓度充填,质量浓度76%的料浆坍落度、扩展度、屈服应力、黏度和泌水率等综合指标最优,满足采矿方法的要求,并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提出了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方法 压滤尾砂 全尾砂膏体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全尾砂料浆触变特征的临界粒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柳华 李金仓 +3 位作者 焦华喆 尹升华 寇云鹏 洪紫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0-983,共14页
细粒径尾砂颗粒絮凝−分解是充填料浆产生触变性的根本原因,然而目前对引发充填料浆触变性的临界粒径研究极少。通过对不同粒径尾砂制备的充填料浆开展触变试验与微观结构的演化测试,结合Patwardhan提出的非牛顿流体理论分析尾砂颗粒间... 细粒径尾砂颗粒絮凝−分解是充填料浆产生触变性的根本原因,然而目前对引发充填料浆触变性的临界粒径研究极少。通过对不同粒径尾砂制备的充填料浆开展触变试验与微观结构的演化测试,结合Patwardhan提出的非牛顿流体理论分析尾砂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推导引发全尾砂料浆触变性能临界粒径的理论值,最终建立了充填料浆触变性模型。结果表明:充填料浆触变性能与剪切速率、质量分数、尾砂细颗粒含量呈正相关,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引发充填料浆触变性能的临界值为45μm。由此可以认为,当充填料浆中含有粒径<45μm颗粒,且质量分数≥6%时,充填浆料则具有触变效应;反之,充填浆料则不具备触变性。基于实验结果采用Hattori−Lzumi理论构建触变性模型,并结合流变测试结果拟合得到了充填料浆触变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料浆 触变特征 临界粒径 触变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全尾砂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峰宾 苏芮 +7 位作者 杨柳华 焦华喆 吴爱祥 尹升华 王洪江 高炀 寇云鹏 王增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1-3552,共12页
为研究搅拌对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制备膏体样品,并测试其细观结构、流变、电位及离子浓度等参数,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速度对膏体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膏体搅拌存在速度阈值(本研究中该值为1000~1500 r/min),当搅拌速度... 为研究搅拌对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制备膏体样品,并测试其细观结构、流变、电位及离子浓度等参数,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速度对膏体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膏体搅拌存在速度阈值(本研究中该值为1000~1500 r/min),当搅拌速度小于阈值时,由于膏体中各类膜包裹的颗粒被搅拌分散,细观结构尺寸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变小,膏体流变参数随搅拌速率增加而降低,其流变曲线符合Bingham模型;而当搅拌速度超过阈值时,强搅拌剪切促进了早期水化物及无机盐离子溶解到溶液中,其离子浓度升高,颗粒表面电势由-0.7655 mV变为-0.4760 mV,测得细观结构及流变参数均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变大,且流变曲线更符合H-B模型(n<1)。结合Hattori-lzumi理论和Debye-Hückel理论,通过引入剪切速率因子,建立颗粒表面电化学与吸附力、流变与颗粒聚集状态关系方程,分析了搅拌剪切对膏体流变特征的影响机制,为膏体搅拌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膏体 搅拌速度 细观结构 双电层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