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延茂 吕卷章 +4 位作者 朱书玉 赵连生 魏原光 史传国 刘奎增 《野生动物》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史传国,刘奎增(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史传国,刘奎增(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使之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旦鸦雀在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数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书玉 吕卷章 +7 位作者 于海玲 单凯 张安峰 王玉珍 杜相海 董新华 王立冬 宋守旺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震旦鸦雀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 ,为山东省鸟类新记录。通过对其数量和分布的研究 ,发现震旦鸦雀在保护区内密度极低 ,数量较少。其分布区呈孤岛状不连续的块状 ,生境主要为芦苇沼泽。
关键词 震旦鸦雀 数量 分布 留鸟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冬季水鸟群落组成与生境关系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孝平 张银龙 +2 位作者 曹铭昌 朱书玉 单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4-521,共8页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水鸟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包括8条样线40个观测点。结果表明:(1)秋季迁徙期共记录水鸟6目14科54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越...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水鸟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包括8条样线40个观测点。结果表明:(1)秋季迁徙期共记录水鸟6目14科54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越冬期共记录水鸟5目7科3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2)2个时期雁形目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占优势,豆雁(Anser fabali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赤膀鸭(Anas strepera)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为优势物种,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大天鹅(Cygnus cygnus)等珍稀水鸟也有一定的种群数量。(3)秋季迁徙期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于或高于越冬期。(4)5种典型生境之间水鸟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天然水域是水鸟群落的主要分布区。(5)自然生境内的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一般多于或高于人工生境。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境之间水鸟群落结构相似程度高于人工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水鸟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生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书玉 王伟华 +1 位作者 王玉珍 单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5,共5页
主要介绍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开展、恢复效果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结合实际工作,就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提高湿地恢复效果和更好地保护... 主要介绍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开展、恢复效果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结合实际工作,就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提高湿地恢复效果和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湿地恢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黑脸琵鹭野外调查及其生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单凯 许家磊 +2 位作者 路峰 宋守旺 辛洪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613,共3页
黑脸琵鹭是世界涉危鸟类,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黄河三角洲连续多年进行野外调查,掌握了黑脸琵鹭在此区域的数量、分布、迁徙规律及其生境分析、保护,为丰富黑脸琵鹭迁徙路线研究、物种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黑脸琵鹭 黄河三角洲 迁徙中转站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延茂 吕卷章 马克斌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3,共4页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赵延茂,吕卷章(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克斌(东营市林业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湿地生态系统基本而重要组成...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赵延茂,吕卷章(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克斌(东营市林业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湿地生态系统基本而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资源,不仅可为鸟类提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鹤类南迁迁徙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单凯 张承惠 张汉勇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在鹤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9种鹤类资源中,保护区有7种。2006年鹤类南迁期,作者于10月初至12月初,采用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观察,并对鹤类南迁的迁徙规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迁徙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繁殖保育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莉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东方白鹳是国家I级、全球性易危鸟类。2005年,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繁殖成功,证实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方面的重要性。为保护这一重要繁殖地,本文作者对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影响东方白... 东方白鹳是国家I级、全球性易危鸟类。2005年,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繁殖成功,证实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方面的重要性。为保护这一重要繁殖地,本文作者对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的因素,提出科学保护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白鹳 繁殖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对鸟类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葛海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0-33,21,共5页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自2002年开始实施3333hm2湿地恢复,2005年又实施了6667hm2湿地恢复,本文对湿地恢复后鸟类种类、分布、多样性变化等进行研究,探索湿地恢复区水位、植被等对鸟类的影响,以鸟类为指标体现湿地恢复的效果,对今后湿地...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自2002年开始实施3333hm2湿地恢复,2005年又实施了6667hm2湿地恢复,本文对湿地恢复后鸟类种类、分布、多样性变化等进行研究,探索湿地恢复区水位、植被等对鸟类的影响,以鸟类为指标体现湿地恢复的效果,对今后湿地恢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湿地恢复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刁口河尾闾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海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4-36,共3页
2010年黄河在断水34年后对刁口河实行全线过水,借此机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本文以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其演替机制为生态学原理,以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是鸟类)保护成效为监测指标,抽取2009、2010和201... 2010年黄河在断水34年后对刁口河实行全线过水,借此机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本文以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其演替机制为生态学原理,以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是鸟类)保护成效为监测指标,抽取2009、2010和2011年3个时间段夏末、秋季鸟类迁徙期两个同步时间点的对比数据,评估生态补水效果。研究结果认为生态补水后生态退化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向良性维持方向发展;生态类型和景观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初步恢复;水禽保护成效显著,种群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刁口河 生态补水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的原理及方法
11
作者 葛海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5-47,49,共4页
湿地恢复要根据湿地退化的原因及恢复目标而设计。2002年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陆续开展了湿地恢复工程,在分析湿地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总结湿地恢复的目标、原理及方法,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开展湿地恢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退化 生态恢复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黑脸琵鹭野外调查及其生境分析
12
作者 王广豪 周莉 +2 位作者 赵尊珍 付振强 韩继伦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6-17,共2页
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鸟类,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黄河三角洲连续多年进行野外调查,掌握黑脸琵鹭在此区域的数量、分布、迁徙规律及其生境分析、保护,对丰富黑脸琵鹭迁徙路线研究,物种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黑脸琵鹭 黄河三角洲 迁徙中转站 生境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发现的山东省鸟类新纪录 被引量:5
13
作者 单凯 于君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9-612,共4页
以郑光美2011年第二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所录鸟种为参照,根据连续多年的定点观察、鸟类专项调查及当地鸟类野外拍摄照片确认鸟类种类。研究结果证实在黄河三角洲发现的山东省鸟类新纪录为24种,对发现的鸟类新纪录以最近5年的... 以郑光美2011年第二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所录鸟种为参照,根据连续多年的定点观察、鸟类专项调查及当地鸟类野外拍摄照片确认鸟类种类。研究结果证实在黄河三角洲发现的山东省鸟类新纪录为24种,对发现的鸟类新纪录以最近5年的野外观察为基础对其频度进行评估,确定居留型,并对其分布习性进行描述,从而为山东省鸟类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山东省鸟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河三角洲水鸟动态监测及其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海防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81-85,32,共6页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每月1次、每次2天的调查频度,开展水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调查水鸟257,541只次,包括雁鸭类96,618只次,秧鸡类28,625只次,鹤鹳类4,499只次,鸻鹬类60,360只次,...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每月1次、每次2天的调查频度,开展水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调查水鸟257,541只次,包括雁鸭类96,618只次,秧鸡类28,625只次,鹤鹳类4,499只次,鸻鹬类60,360只次,鸥类37,477只次,鸬鹚类12,261只次,鹭类17,701只次;2014年共调查到水鸟233,808只次,包括雁鸭类102,213只次,秧鸡类15,757只次,鹤鹳类7,013只次,鸻鹬类32,363只次,鸥类33,230只次,鸬鹚类27,851只次,鹭类15,381只次。2013-2014年,水鸟的种类同样为105种,但鸻鹬类分别为38种和39种,雁鸭类分别为29种和27种,鸥类同样为13种,鹭类分别为11种和12种,鹤鹳类同样为8种,秧鸡类同样为5种,鸬鹚类仅普通鸬鹚1种。2013-2014年,合共调查到受威鸟种12种,分别2013年为12种、2014年10种,发现只次分别为13,718只次和9,762只次。2013-2014年,总计24种水鸟超过种群数量1%标准,其中2013年有22种,2014年有16种,2年中种群数量1%标准的共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鸟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 努力建成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典范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月良 《绿色中国》 2013年第20期36-41,共6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了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东营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2月批准建立黄河三角...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了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东营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2月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湿地保护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际 湿地生态系统 澳大利亚 鸟类迁徙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湿地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晓龙 李培英 +3 位作者 刘月良 徐兴永 曹成效 单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85,共5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无论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上,还是在环境建设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湿地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作为珍稀濒危鸟类重...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无论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上,还是在环境建设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湿地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作为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的作用,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三角洲 中国暖温带 自然增长 土地面积 经济发展 环境建设 濒危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谭向峰 杜宁 +10 位作者 葛秀丽 王炜 王仁卿 蔡云飞 王越 王成栋 卢鹏林 刘月良 朱书玉 王伟华 郭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98-6005,共8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的分布和变化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于2010年6月对黄河三角洲的草甸植被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对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在所调查的67个草本样方中,共出现52种植物。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9种土壤因子与草甸群落...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的分布和变化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于2010年6月对黄河三角洲的草甸植被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对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在所调查的67个草本样方中,共出现52种植物。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9种土壤因子与草甸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前两轴总共解释了物种-环境关系方差的46.4%,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67个样方分为7种群落类型,将其标示在CCA排序图上后,沿第一轴分成三大类群: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其他草甸群落,这反映了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在盐分梯度上的演替规律。相关分析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电导率、速效钾和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解释了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对黄河三角洲植被保护和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草甸 土壤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植被群落演替阶段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房用 王淑军 +3 位作者 刘月良 上官秀玲 王月海 梁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9-93,共5页
采用同步采样方法收集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的资料,并利用定量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个大类和12个小类来代表种群结构的3个演替阶段和12个演替种群。研究区植物种群的演替过程为:盐质荒地→盐地碱蓬→柽柳→草地。这些... 采用同步采样方法收集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的资料,并利用定量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个大类和12个小类来代表种群结构的3个演替阶段和12个演替种群。研究区植物种群的演替过程为:盐质荒地→盐地碱蓬→柽柳→草地。这些种群大多数处在较低演替阶段,但芦苇+柽柳种群和白茅+柽柳种群接近草地群落的演替阶段。种群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丰度、物种均匀度和多样性的变化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来表示,其结果为:异质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逐渐增加,但物种均匀度随着演替的发展呈下降趋势。运用统筹技术研究演替与环境关系的结果表明,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的盐生演替而言,土壤盐分含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影响到种群的结构、物种组成和演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TWINSPAN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生态调水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新功 王瑞玲 +3 位作者 刘波 王丁 黄文海 单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1,共5页
刁口河是黄河1976年以前的入海故道,其河口三角洲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拯救日益退化的刁口河湿地生态,201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利用调水调沙对刁口河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研究采用调水前后实时监测、遥... 刁口河是黄河1976年以前的入海故道,其河口三角洲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拯救日益退化的刁口河湿地生态,201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利用调水调沙对刁口河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研究采用调水前后实时监测、遥感解译及地下水模型模拟等方法,对刁口河生态调水前后的植被、湿地、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等因子进行了跟踪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刁口河生态调水效益显著,初步遏制了刁口河退化湿地区域地下咸水入侵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区域土壤盐渍化,受损的敏感生境和湿地植被结构得到修复,芦苇沼泽与芦苇草甸等水生鸟类的适宜生境初步形成,水生鸟类多样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刁口河 生态调水 生态修复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风暴潮灾害及其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晓龙 李培英 刘月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淹没滨海低地、加速海岸蚀退、破坏地表结构、毁坏湿地植被、加剧海水入侵等,使滨海湿地不断损失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滨海湿地 影响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