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小麦生产效益低的成因及其技术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玉伦 吴建军 王法宏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山东省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全过程的调查分析发现,超量播种(播种量过大)、过量施肥(氮素化肥施用量偏多)、过于频繁的机械作业和过度浇水是造成小麦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推广普及以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合理肥... 通过对山东省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全过程的调查分析发现,超量播种(播种量过大)、过量施肥(氮素化肥施用量偏多)、过于频繁的机械作业和过度浇水是造成小麦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推广普及以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合理肥水管理和少免耕栽培为核心的轻、简化小麦生产技术可显著提高小麦生产比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效益 技术对策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ERF亚族转录因子参与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德周 王丽丽 +5 位作者 陈祥龙 李永波 黄琛 隋新霞 楚秀生 樊庆琦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小麦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影响。AP2/EREBP是植物特有的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普遍参与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进程。ERF类转录因子是AP2/EREBP转录因子超家族的一个亚族。本研究... 小麦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影响。AP2/EREBP是植物特有的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普遍参与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进程。ERF类转录因子是AP2/EREBP转录因子超家族的一个亚族。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了小麦ERF亚族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布,重点阐述近年来小麦ERF亚族转录因子响应高盐、干旱、低温、重金属、病原菌侵染等逆境胁迫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ERF亚族转录因子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RF亚族 转录因子 胁迫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地区适宜秸秆腐熟剂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金英 魏龙雪 +1 位作者 屈磊 裴艳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63-165,216,共4页
[目的]探究配施不同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倪庄村进行大田试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以冬小麦播种前玉米秸秆还田不配施腐熟剂处理为对照(CK),以玉米秸秆单季还... [目的]探究配施不同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倪庄村进行大田试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以冬小麦播种前玉米秸秆还田不配施腐熟剂处理为对照(CK),以玉米秸秆单季还田配施7种不同腐熟剂为处理,研究配施不同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还田后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移,T1(阿姆斯生物发酵剂)、T4(沃土天地VT有机物料腐熟剂)和T7(还田宝)处理的群体总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干物重占比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开花期—成熟期(T1为8.13%、T4为8.29%、T7为12.75%)小麦群体总茎数降幅较低,且与其他处理间呈显著差异。T1、T4和T7处理籽粒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性。[结论]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可有效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与效益,以T1、T4和T73个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熟剂 群体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技术优化对冬小麦根系垂直分布及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华伟 司纪升 +3 位作者 徐月 李升东 吴建军 王法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6-1144,共9页
为探索优化小麦根系构建,促进小麦根系功能发挥,以达到小麦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于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小麦生产季,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鲁原502在旋耕-基肥撒施(RT-SF),深翻-基肥撒施(PT-SF)和苗带旋耕-间隔深松-分层深... 为探索优化小麦根系构建,促进小麦根系功能发挥,以达到小麦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于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小麦生产季,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鲁原502在旋耕-基肥撒施(RT-SF),深翻-基肥撒施(PT-SF)和苗带旋耕-间隔深松-分层深施肥(SRT-SS-DT)3种栽培技术下产量及其构成,研究麦田0~90 cm内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分布及生理特性的差异。与RT-SF和PT-SF处理相比,SRT-SS-DT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的千粒重及单位面积穗数,使最终产量提高了3.96%~13.29%。SRT-SS-DT处理促进了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拔节后15~60 cm土层内的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密度、30~75 cm土层内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施肥层(15~30 cm土层)。开花后20 d,15~30 cm土层SRT-SS-DT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较RT-SF提高了66.3%和56.5%,较PT-SF提高了75.9%和59.8%。SRT-SS-DT增强了15~90 cm土层的根系活力,同时减缓了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下降,开花期至花后20 d,15~30 cm土层根系活力下降值在SRT-SS-DT处理下较RT-SF和PT-SF降低了28.5%和14.9%。此外,在花后20 d,SRT-SS-DT处理小麦15~90 cm土层根系表现较低MDA含量和较高SOD活性,尤其是15~30 cm土层,根系SOD活性分别比PT-SF和RT-SF处理高20.6%和10.9%。15~90 cm土层根系活力和根干重占比与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通过对苗带旋耕、间隔深松和分层深施肥等栽培技术的集成和优化,可以有效扩展深层土壤根系的分布,提高深层土壤根系的活性,尤其是施肥层,有助于小麦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小麦 根系活力 根系垂直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不同抗性花生品种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苹 赵海军 +5 位作者 唐朝辉 张玉凤 林海涛 沈玉文 王江涛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7-474,共8页
采用连续收集法收集到连作障碍抗性较强的大花生品种鲁花11和抗性较差的小花生品种鲁花12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和花期的根系分泌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主要成分,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醛)类化感物质的含量进... 采用连续收集法收集到连作障碍抗性较强的大花生品种鲁花11和抗性较差的小花生品种鲁花12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和花期的根系分泌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主要成分,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醛)类化感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鲁花11苗期共鉴定出11种根系分泌物成分,花期鉴定出8种。鲁花12根系分泌物苗期比鲁花11少了肉桂酸,花期多了己六醇。连作5年后,鲁花11根系分泌的对羟基苯辛酸的量明显增加,鲁花12根系分泌的长链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醇类物质己六醇的量明显增加。两个花生品种连作5年后土壤中酚酸(醛)类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肉桂酸、2,5-二甲基苯甲醛和2,6-二叔丁基苯酚呈现出累积的趋势,鲁花11的积累总量高于鲁花12。连作障碍不同抗性花生品种根系分泌物对连作的响应存在差异,连作会影响到花生根系分泌物的分泌和累积,进而影响到化感作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花生 根系分泌物 化感物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小麦产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华伟 司纪升 +4 位作者 徐月 张宾 吴建军 尹庆良 王法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2-807,共6页
为揭示小麦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通过田间试验,以鲁原502为材料,对旋耕、深耕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3种耕作技术下冬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顶部展开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结构进行比较分... 为揭示小麦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通过田间试验,以鲁原502为材料,对旋耕、深耕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3种耕作技术下冬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顶部展开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能提高小麦群体分蘖能力及分蘖成穗率,在生育中后期可有效延缓旗叶叶绿素降解,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强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转化。与深耕、旋耕相比,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使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4.12%和19.21%,旗叶光合速率增加了13.33%和25.08%,增产8.11%和1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栽培 小麦 产量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对资源利用及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孟维伟 王旭清 +3 位作者 刘佳 戴海英 尹庆良 张正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分析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复合群体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与互补利用,阐述了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大豆产量及系统总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关键词 玉米大豆 间作 资源利用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与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29
8
作者 解树斌 曹新有 +2 位作者 刘建军 程敦公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小麦生长后期常遇到高温、干热风的危害。本文就高温、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防控措施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小麦耐高温、抗干热风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干热风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斌 司纪升 +4 位作者 屈磊 薛春之 李升东 王法宏 李华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山东省目前6个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评价不同品种苗期的抗旱性以及复水补偿性的优劣。结果表明,干旱胁迫9天,鲁原502、济麦22、烟农19和山农20的根系干重和根系长度增加,汶... 以山东省目前6个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评价不同品种苗期的抗旱性以及复水补偿性的优劣。结果表明,干旱胁迫9天,鲁原502、济麦22、烟农19和山农20的根系干重和根系长度增加,汶农14和泰农18的降低;各品种地上部茎叶干重、总生物量、叶面积和SPAD值降低,根冠比增加。复水18天,各品种性状表现与胁迫9天的趋势一致。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9天后,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济麦22、烟农19和鲁原502,汶农14表现较差;而复水18天,鲁原502和烟农19的顺序变换,表明鲁原502同时具有比烟农19更高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抗性评价 灰色关联 复水 恢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胁迫对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SPAD值的GWAS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樊庆琦 黄承彦 +4 位作者 解树斌 隋新霞 崔德周 李永波 楚秀生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2-18,共7页
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而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文以保存的189份山东省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缺铁胁迫下小麦苗期叶片的SPAD值,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下,SPAD值均值为39.18,... 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而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文以保存的189份山东省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缺铁胁迫下小麦苗期叶片的SPAD值,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下,SPAD值均值为39.18,变幅为28.33~48.19;缺铁胁迫条件下,SPAD值均值为3.56,变幅为0.07~12.87;胁迫指数均值为-90.89,变幅为-99.83^-68.06,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可变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欧式距离为10时,可划分为5大类群。根据不同类群缺铁胁迫SPAD值和胁迫指数的变化特点,供试小麦材料可分为铁耐受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处理下,检测到与SPAD值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23个,分布于1A、2A、2D、3A、3B、4A、4B、4D、5A、5D、6A、6B、6D和7B等染色体上,其中在3B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显著的SNPs位点,可能存在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基因。对于铁耐受型小麦材料的利用,有助于小麦产量和适应性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对关联SNPs位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铁与小麦叶绿素合成和调控的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缺铁胁迫 SPAD值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广适国审小麦新品种鲁原118产量相关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正勇 李鹏 +5 位作者 孙鑫 刘颖 孙明柱 杨在东 王晓友 李新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利用2016—2017年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北片区域试验、2017—2018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统计汇总的数据,通过分析产量、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性参数、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影响的通径系数,对小麦品种鲁原118进行丰... 利用2016—2017年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北片区域试验、2017—2018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统计汇总的数据,通过分析产量、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性参数、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影响的通径系数,对小麦品种鲁原118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作用大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鲁原118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变异系数(CV)和高稳系数值(HSC_i)分析结果表明鲁原118具备良好的稳产性;增产点率和品种离优度值(P_(i))分析结果显示鲁原118在不同生态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见鲁原118是一个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生产中要协调好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适宜的有效穗数基础上,争粒数、促粒重,最大程度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鲁原118 高产 广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种子消毒和无菌苗培养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亚玲 李瑞平 +3 位作者 王振宝 张庶 刘冰江 霍雨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220,共9页
为了获得简便、高效、低污染的洋葱种子消毒及无菌苗培养方法,通过控制植物组培抗菌剂(PPM)的pH值、消毒浸泡时间及培养浓度,对洋葱种子消毒及无菌苗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M(20 mL/L,pH 2)浸种24-48 h消毒效果可以达到10%NaClO消毒1... 为了获得简便、高效、低污染的洋葱种子消毒及无菌苗培养方法,通过控制植物组培抗菌剂(PPM)的pH值、消毒浸泡时间及培养浓度,对洋葱种子消毒及无菌苗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M(20 mL/L,pH 2)浸种24-48 h消毒效果可以达到10%NaClO消毒10 min水平,且不影响种子发芽,8 d发芽势超过90%。污染微生物分析鉴定了4种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oxysporum、Stemphylium vesicarium)和2种细菌(Phytobacter diazotrophicus、Atlantibacter hermannii)可以通过洋葱种子进行传播,抑菌试验明确了PPM可有效的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中添加PPM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染率,高浓度PPM(1-9 mL/L)可以抑制洋葱幼苗的生长,而低浓度PPM(0-0.5 mL/L)对洋葱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探索开发了一套操作简便无需繁琐冲洗的洋葱种子消毒以及高发芽率、低污染率无菌苗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种子 消毒 无菌苗 植物组培抗菌剂(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小麦新品种济紫麦1号的选育与体会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新有 王利彬 +14 位作者 戴海英 解树斌 程敦公 刘爱峰 宋健民 赵振东 王灿国 刘成 郭军 翟胜男 韩冉 訾妍 李法计 李豪圣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21-23,共3页
济紫麦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周黑麦1号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特色黑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14.8%,湿面筋含量34.26%,吸水率62.7%,面团稳定时间6.3min,花色苷含量0.2... 济紫麦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周黑麦1号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特色黑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14.8%,湿面筋含量34.26%,吸水率62.7%,面团稳定时间6.3min,花色苷含量0.2662mg/kg;2017—2019年试验,平均产量为7905.75kg/hm^2。本文对济紫麦1号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选育、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特别是选育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对特色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紫麦1号 黑小麦 品种选育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小麦种质筛选、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6
14
作者 韩冉 解树斌 +7 位作者 李欣 郭宪峰 宫文萍 汪晓璐 刘爱峰 李豪圣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2-18,共7页
为筛选、鉴定和评价耐盐小麦种质,本研究以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德抗961以及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23为材料,进行7个盐浓度梯度筛选,结果表明,2. 0%盐浓度可以作为小麦芽期耐盐性筛选浓度。利用该盐浓度对1 5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筛... 为筛选、鉴定和评价耐盐小麦种质,本研究以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德抗961以及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23为材料,进行7个盐浓度梯度筛选,结果表明,2. 0%盐浓度可以作为小麦芽期耐盐性筛选浓度。利用该盐浓度对1 5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筛选,发现其相对盐害指数从0. 19~1. 00不等,随着盐害指数升高,供试材料数呈抛物线式上升;其中盐害指数低于0. 5、0. 4、0. 3的材料分别有60、19、3份。以青麦6号和德抗961为对照,对盐害指数低于0. 3的济麦21、济麦262以及济麦22、济麦23等品种进行室内苗期耐盐性鉴定和盐碱地条件下的农艺及产量性状测定,结果显示:济麦262的苗期耐盐性优于其它5个小麦品种;低盐(0. 1%)胁迫对济麦22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小;盐胁迫对小麦旗叶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济麦22、青麦6号和济麦262的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相对盐害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雨季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玉秋 方会见 +3 位作者 徐恒永 解树斌 张汝美 刘艳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09-110,共2页
由于苏丹农业生产缺乏相关的规范性要求,所以参考中国现有的相关文件条款制定苏丹雨季灌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苏丹雨养农业区和与之相似的其它自然生态区提供参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玉米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等... 由于苏丹农业生产缺乏相关的规范性要求,所以参考中国现有的相关文件条款制定苏丹雨季灌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苏丹雨养农业区和与之相似的其它自然生态区提供参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玉米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苏丹雨季宜种玉米各灌区中基础产量可达7500kg/hm^2以上的地块。其它自然生态因素与本区相似的苏丹雨养农业区亦可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普通玉米 苏丹 灌区 雨季 规范性引用文件 雨养农业区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盐胁迫持续上调转录因子基因TaERF8-2D的克隆及其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德周 李永波 +4 位作者 隋新霞 黄琛 杨在东 樊庆琦 楚秀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盐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深入挖掘小麦耐盐功能基因,本研究从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中克隆了ERF类转录因子基因TaERF8-2D,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以及盐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ERF8-2D开放阅... 盐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深入挖掘小麦耐盐功能基因,本研究从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中克隆了ERF类转录因子基因TaERF8-2D,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以及盐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ERF8-2D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62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6.96 kD,理论等电点(pI)为9.55,为不稳定亲水蛋白。该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存在30个氨基酸磷酸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蛋白定位于细胞核。RT-PCR结果表明,在盐胁迫诱导下TaERF8-2D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暗示该基因在小麦盐胁迫响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TaERF8-2D基因的耐盐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录因子 TaERF8-2D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垄作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解树斌 薛春芝 +5 位作者 李青 王红日 张宾 冯波 李华伟 司纪升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86-89,共4页
选用济麦22和洲元9369两个品种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垄作小麦生理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氮肥总施用量合纯N 180 kg/hm2,基施、追施的氮肥比例分为全部基施(A)、基追比1∶2(B)、基追比2∶1(C)、全部追施(D)、不施氮肥(CK)。结果表明:灌... 选用济麦22和洲元9369两个品种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垄作小麦生理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氮肥总施用量合纯N 180 kg/hm2,基施、追施的氮肥比例分为全部基施(A)、基追比1∶2(B)、基追比2∶1(C)、全部追施(D)、不施氮肥(CK)。结果表明:灌浆期,处理B的叶面积指数较其它处理高,SPAD值较其它处理优势明显且稳定,后期衰退缓慢,旗叶光合速率在各处理中也是较高的。最后两品种的测产也表明,处理B(基追比1∶2)是最佳的氮肥运筹方式,小麦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 氮肥运筹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3份小麦品种(系)1RS/1BL易位和抗条锈病基因Yr41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宫文萍 韩冉 +8 位作者 任天恒 王灿国 杨在东 闫美 罗培高 刘爱峰 李豪圣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培育的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在西南麦区大面积推广。然而,该基因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仍不清楚,限制了其在不同麦区的开发利用潜力。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特异分子标记ω-sec-p3/ω-sec-p4和Yr41特异分子标记BE446068对129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542份可扩增出1BL/1RS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1.92%,使用频率仍然较高;有64份材料可以扩增出Yr41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95%,利用频率较低,今后可加强对含Yr41品种(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病基因Yr41 1RS/1BL易位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济麦6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豪圣 解树斌 +4 位作者 陈建友 陈康 程敦公 李法计 曹新有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5期222-224,共3页
济麦6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鲁农审20180023号)。该品种生产潜力大、节水能力强,2018年实打验收11 237.0 kg/hm2,山东省区域试验节水性鉴定结果,节水指数为1.0。笔者围绕该品种的全生育期对其高产... 济麦6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鲁农审20180023号)。该品种生产潜力大、节水能力强,2018年实打验收11 237.0 kg/hm2,山东省区域试验节水性鉴定结果,节水指数为1.0。笔者围绕该品种的全生育期对其高产栽培技术的规程做了阐述,以期实现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济麦60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DREB4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0
作者 李永波 鲁琳 +6 位作者 方会见 崔德周 孟福燕 黄琛 隋新霞 樊庆琦 楚秀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4,共6页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在小麦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缺乏可识别小麦内源性DREB蛋白的抗体,导致其在蛋白水平上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本研究通过分析DREB4A、4B和4C三种蛋白序列,将DR...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在小麦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缺乏可识别小麦内源性DREB蛋白的抗体,导致其在蛋白水平上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本研究通过分析DREB4A、4B和4C三种蛋白序列,将DREB4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利用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兔子,在国内外首次获得小麦DREB4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小麦内源性DREB4蛋白。该抗体介导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REB4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植物DREB信号通路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生物胁迫 DREB4转录因子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