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延燕 曹永亮 +2 位作者 梁冰 曲群 李娜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4只)、BMSC组(24只),将后两组按再灌注后时间1 h、6 h、12 h、24 h、48 h、72 h分为6个时间点,前房加压建立RIRI模型,干细胞贴壁法培养BMSC,RIRI模型建立1 h后模型组与BMSC组分别行玻璃体腔注射等量PBS缓冲液、BMSC细胞悬液。在再灌注后6个时间点过度麻醉处死大鼠,立即摘取术眼,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视网膜中c-fos/c-jun的阳性表达。结果正常组未见c-fos/c-jun阳性表达,再灌注后1 h、6 h、12 h、24 h、48 h、72 h后,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2±1.8)mm-2、(59.8±19.7)mm-2、(428.5±45.8)mm-2、(680.5±38.1)mm-2、(230.0±30.1)mm-2、(5.8±1.2)mm-2,BMSC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9±1.9)mm-2、(30.5±23.3)mm-2、(230.5±36.3)mm-2、(546.5±40.8)mm-2、(110.5±24.4)mm-2、(3.3±0.8)mm-2;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2±2.0)mm-2、(255.7±30.1)mm-2、(435.3±40.4)mm-2、(665.2±55.7)mm-2、(91.7±16.5)mm-2、(4.3±1.5)mm-2,BMSC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2±1.4)mm-2、(134.6±29.4)mm-2、(251.9±34.5)mm-2、(558.3±25.9)mm-2、(50.5±23.4)mm-2、(2.5±0.9)mm-2。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各时间点c-fos、c-jun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其中再灌注后1 h、6 h、12 h、24 h、48 h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IRI后行BMSC玻璃体腔注射可抑制c-fos/c-jun阳性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层细胞的凋亡,对RIR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曲群 曹永亮 +2 位作者 李娜娜 韩延燕 梁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incells,BMSC)移植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凋亡相关因子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BMSC,将39只健康成年S... 目的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incells,BMSC)移植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凋亡相关因子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BMSC,将39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3只、模型组18只、BMSC移植组18只。各组大鼠均选择右眼作为实验眼建立大鼠RIRI模型,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另2组大鼠于RIRI后1h分别给予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模型组)、BMSC(BMSC移植组),并于RIRI后2h、6h、12h、24h、48h、72h各随机处死3只SD大鼠,迅速摘取右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Fas和FasL的阳性细胞数情况。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中Fas极少表达,FasL视网膜全层低表达。RIRI后2h、6h、12h、24h、48h、72h,模型组Fa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0.5±0.9)个·mm-2、(263.6±15.6)个·mm-2、(583.5±15.8)个·mm-2、(1184.6±45.5)个·mm-2、(684.5±3.5)个·mm-2、(80.6±4.5)个·mm-2,BMSC移植组分别为(19.8±0.8)个·mm-2、(238.5±14.7)个·mm-2、(473.6±13.6)个·mm-2、(964.5±23.7)个·mm-2、(632.6±5.8)个·mm-2、(72.5±6.3)个·mm-2:模型组Fas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2.2±0.9)个·mm-2、(57.3±0.9)个·mm-2、(365.8±7.5)个·mm-2、(1004.3±17.9)个·mm-2、(793.5±8.6)个·mm-2、(210.6±4.9)个·mm-2,BMSC移植组分别为(40.5±0.8)个·mm-2、(55.6±0.7)个·mm-2、(351.2±6.8)个·mm-2、(992.8±6.0)个·mm-2、(683.4±12.9)个·mm-2、(206.3±4.7)个·mm-2。与模型组比较,BMSC移植组各时间点Fas、FasL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as在6~48h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在12~48h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RI后Fas/FasL表达水平升高,而玻璃体腔内注射BMSC抑制Fas/FasL的表达,证明BMSC移植对RIRI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修复与视功能恢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一博 孟旭霞 +3 位作者 余川 杨静 刘鹏辉 耿文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微结构解剖修复过程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0例40眼,根据患眼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微结构连续变化的愈合特征分为3组,其...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微结构解剖修复过程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0例40眼,根据患眼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微结构连续变化的愈合特征分为3组,其中,A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椭圆体带先愈合者;B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除椭圆体带外的其他视网膜层先愈合者;C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未修复者。对比并观察3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光敏度(MS)及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结果。结果40例(40眼)患者中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34例(34眼)裂孔愈合时间为术后1~10(5.42±3.16)d,椭圆体带完全对接时间为术后2~12(5.57±3.69)d。术后1周,A组较B组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P=0.038)。3组患眼术后1周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A组BCVA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组、B组BCVA均较C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BCV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A组、B组MS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MS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B组MS均较C组提高(均为P<0.05),但A组与B组MS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C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IMH患眼术后初期椭圆体带先愈合者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具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且视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 视网膜微结构 微视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双眼恶性青光眼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溪 吴玲玲 邵明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800-800,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5000板层角膜成形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崔传波 李永亮 +1 位作者 俎训山 巩西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KN 5 0 0 0板层角膜成形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相关并发症预防。方法 常规LASIK术中应用KN 5 0 0 0板层角膜成形仪制作角膜瓣 12 0 0眼 ,统计角膜瓣制作相关并发症。结果 绝大部分病例顺利制得理想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游离瓣 ... 目的 探讨KN 5 0 0 0板层角膜成形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相关并发症预防。方法 常规LASIK术中应用KN 5 0 0 0板层角膜成形仪制作角膜瓣 12 0 0眼 ,统计角膜瓣制作相关并发症。结果 绝大部分病例顺利制得理想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游离瓣 4眼、上皮瓣 3眼、瞳孔区角膜床明显顿迹10眼、瓣间金属屑明显残留 3眼。结论 KN 5 0 0 0板层角膜成形仪性能安全可靠 ,可制作高质量角膜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成形仪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广花 王文荣 +1 位作者 张玲 房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69-69,共1页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视觉电生理技术 ,其检查有其特殊性 ,术前宣传教育及术中良好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护理 视觉电生理技术 角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性视网膜劈裂症OCT扫描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伟 刘英杰 +2 位作者 王文荣 蒋胜波 俎训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劈裂症 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T-FLUX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
8
作者 刘宝海 高富军 +2 位作者 高淑水 邵明芹 武光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8-398,共1页
关键词 非穿透小梁切除 联合 T-FLUX植入术 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
9
作者 武光祥 李永亮 +3 位作者 马荣庆 宫颖异 崔明伟 林珊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目的了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病例行三棱镜、眼球运动检查,合作者行同视机等检查。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其余以非... 目的了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病例行三棱镜、眼球运动检查,合作者行同视机等检查。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其余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据斜视角大小等情况设计不同的手术方式,有斜肌异常的一并解决。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先天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多为轻度远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斜视度≥30△,78.57%合并下斜肌亢进,21.43%合并眼球震颤,经手术治疗正位率达88.57%,12.86%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除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外,其他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此方法既满足了双眼视的发育条件,又有利于二次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先天性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