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1
作者 岳宏智 陈应鲛 +2 位作者 赵林 周海防 吕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6,共8页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等3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基于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半圆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法加入岩沥青能有效地弥补TB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适应严酷的水热环境,较大程度的保留了TB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优异的特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疲劳性能优于基质沥青,但岩沥青会在一定程度损伤混合料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TB胶粉改性沥青 化学添加剂 岩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路本升 杨帆 +2 位作者 张国扬 周晓静 唐乃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1,共7页
高温法Terminal Blend(TB)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同时解决了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存储稳定性差、恶臭排放的问题,但260℃高温工艺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且生产难度较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溶解度试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流变学试... 高温法Terminal Blend(TB)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同时解决了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存储稳定性差、恶臭排放的问题,但260℃高温工艺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且生产难度较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溶解度试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流变学试验、存储稳定性试验,综合对比了高温法(260℃)、化学活化法(200℃)、高速剪切法(200℃)制备胶粉改性沥青的分子结构、溶解度、分子量分布、流变性质、离析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胶粉改性沥青,均发生了脱硫反应(红外光谱966 cm^(-1)峰活性聚合物基团增强)与降解反应(部分胶粉大分子链段降解,产生与沥青质尺寸相当的分子链),高温法和化学活化法的脱硫降解程度比剪切法剧烈;高温法和化学活化法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的溶解度不低于96%,较剪切法提高4%~7%,135℃黏度约为1.2~1.3 Pa·s,约为剪切法的1/3;20%胶粉含量下,200℃高速剪切法及48 h发育难以制备出低黏度TB胶粉改性沥青;降低胶粉含量可在发育过程中加快胶粉的降解,高速剪切法具有制备低含量TB胶粉改性沥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TB胶粉改性沥青 脱硫降解 反应机理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胶浆-集料界面水盐侵蚀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吉哲 王静 +6 位作者 李岩 唐小丹 许成虎 王业飞 苏纪壮 张国扬 何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7-25,共9页
沥青路面的水盐侵蚀是导致其性能劣化、服役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水盐侵蚀损伤规律,本工作以沥青胶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填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渗透性的影响,分析了沥青胶浆-... 沥青路面的水盐侵蚀是导致其性能劣化、服役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水盐侵蚀损伤规律,本工作以沥青胶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填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渗透性的影响,分析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在不同侵蚀工况(静态浸水、压力浸水)下界面强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对沥青胶浆的复数模量影响不大,但是其孔隙状态与比表面积对沥青胶浆的相位角与渗透性影响显著。相比于普通浸水,盐溶液侵蚀对沥青胶浆-集料界面强度衰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其衰减速率受集料和填料的物理(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化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特性的综合影响。水压力的作用会加速沥青胶浆-集料界面强度的衰减,表明行车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会推动沥青路面的水损害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渗透性 界面强度 水盐侵蚀 水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旧料掺量下平衡设计法与马歇尔设计法对比
4
作者 王珊珊 苏刚 +3 位作者 张文武 周海防 肖庆一 龚芳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379-14387,共9页
平衡设计法秉持混合料性能平衡的理念,为增强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性能提供了配合比设计领域的新方向。为探究平衡设计法在就地热再生领域所发挥的效能,采用就地热再生平衡设计流程对3种高旧料掺量(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热再... 平衡设计法秉持混合料性能平衡的理念,为增强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性能提供了配合比设计领域的新方向。为探究平衡设计法在就地热再生领域所发挥的效能,采用就地热再生平衡设计流程对3种高旧料掺量(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与马歇尔设计法进行对比,完成路用性能分析。以流变学性能指标确定了最佳再生剂掺量,以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沥青含量,以多类型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了两种设计法在就地热再生技术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平衡设计法的最佳沥青含量在各RAP掺量下均高于马歇尔设计法;平衡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可满足规范要求;马歇尔混合料在70%~80%RAP掺量的低温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虽然平衡设计法对混合料高温性能造成削弱,但RAP掺量越高,该影响越低;且比马歇尔设计法更能保证混合料的低温、疲劳与水稳定性能,显著增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因此平衡设计法比马歇尔设计法更适用于就地热再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平衡设计法 马歇尔设计法 性能试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