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段美栋 陈铮 +3 位作者 王琳 万莹莹 刘朝晖 赵全满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9-625,共7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2022年京沪高速济南段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路面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路面性能评价算法—... 为提高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2022年京沪高速济南段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路面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路面性能评价算法——PSO-BP算法.通过与传统BP神经网络对比,验证本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PSO-BP算法在训练集上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9.7%,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9.4%,与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分别提升19.2%和19.1%,说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以及准确性;PSO-BP算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评价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等级进行评价预测.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高速公路 路面养护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德新 刘珩 +3 位作者 郑黎黎 马晓刚 邢雪 张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高速公路交通流处于高峰时,公路主线路段可能出现拥挤的瓶颈路段,导致车辆运行时间增加,路段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路段交通流运行的时空特征出发,对现有的Papageorgiou模型进行扩展并考虑速度控制因素,使其适用于... 高速公路交通流处于高峰时,公路主线路段可能出现拥挤的瓶颈路段,导致车辆运行时间增加,路段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路段交通流运行的时空特征出发,对现有的Papageorgiou模型进行扩展并考虑速度控制因素,使其适用于可变限速控制环境下的真实交通流运行状态,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可变限速控制条件的改进模型,以控制周期内总通行量最大和车辆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限速控制,本文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降低总行程时间7.45%,提高平均速度8.78%,表明该可变限速控制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高速公路 遗传算法 瓶颈区域 可变限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原理的荷载传递模型及桩侧挤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3
作者 王衍升 李召峰 +3 位作者 张明 林春金 吕思忠 姚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6,共13页
粉质黏土-粉砂地层桩侧注浆参数设计和桩基加固效果评价是在役桩基加固的关键和难点。针对在役摩擦桩桩侧注浆加固工程,采用桩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实现粉质黏土-粉砂地层桩基注浆加固。研发桩侧挤密注浆模型装置,将注浆加... 粉质黏土-粉砂地层桩侧注浆参数设计和桩基加固效果评价是在役桩基加固的关键和难点。针对在役摩擦桩桩侧注浆加固工程,采用桩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实现粉质黏土-粉砂地层桩基注浆加固。研发桩侧挤密注浆模型装置,将注浆加固体假设为沿桩长方向的圆柱体,采用圆柱形气囊的横向膨胀模拟桩侧挤密注浆加固方式,揭示桩侧挤密注浆提升在役摩擦桩承载力的作用机理。桩基模型试验中,注浆孔与桩侧距离<15 cm、注浆压力?0.50 MPa时桩基注浆加固效果明显。基于相似原理,通过桩基模型试验建立桩侧注浆加固荷载传递模型;并且,在数值分析软件中嵌入荷载传递模型以实现实际工程条件下桩侧注浆加固数值计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基荷载传递符合指数模型,数值计算承载力与工程静载试验误差小于5%,具有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加固位置和加固长度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桩长40%~90%处加固效果最好,加固段长为4 m时承载力提升幅度10.7%~13.7%,实现粉质黏土-粉砂地层桩基承载力分析。随着加固长度的增加,桩基的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加,当加固长度超过16 m(约占桩长的70%)时,能够大幅度提升桩中下部的极限摩阻力。研究结果可为在役桩基桩侧注浆加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桩 挤密注浆 荷载传递模型 数值模拟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的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冠宏 吕成顺 +4 位作者 田隽 南骁聪 马银强 刘健 解全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97-3006,共10页
高效、准确的衬砌裂缝检测可以为评估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依据。针对传统裂缝检测方法复杂和泛化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网络YOLOv5-CT(YOLOv5 CBAM Transformer)。考虑到裂缝细长的形态,网络引入了Transfo... 高效、准确的衬砌裂缝检测可以为评估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依据。针对传统裂缝检测方法复杂和泛化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网络YOLOv5-CT(YOLOv5 CBAM Transformer)。考虑到裂缝细长的形态,网络引入了Transformer模块来改善裂缝检测效果。Transformer模块较强的长距离依赖捕捉能力使得所提出的检测模型能够充分学习到裂缝区域的上下文信息。此外,该网络在特征融合部分还集成了卷积注意力机制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在自采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YOLOv5-CT的AP50和AP(average precision)分别可以达到85.2%和51.3%,相比于基线模型YOLOv5提高了8.9%和12.1%,在精度上优于YOLOX、YOLOv3-MobileNet等其他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在640×640像素条件下推理速度达到161.3 f/s(frames per second),可以实现隧道衬砌裂缝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裂缝检测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箱梁桥混凝土横隔板与钢腹板连接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昊 李晨阳 +4 位作者 王凯 白光耀 任超 党王辉 牛艳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22,共8页
围绕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钢腹板与混凝土横隔板连接界面的传力机制,针对栓钉剪力连接件在不同弯剪耦合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设计了不同钢筋布置和连接方式的简支梁模型;基于栓钉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并依托实际工程及现场试验,建立了有限元... 围绕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钢腹板与混凝土横隔板连接界面的传力机制,针对栓钉剪力连接件在不同弯剪耦合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设计了不同钢筋布置和连接方式的简支梁模型;基于栓钉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并依托实际工程及现场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纯弯和弯剪作用下,采用钢筋与钢腹板绑扎或焊接的两种连接方式时栓钉、钢筋、钢板和混凝土的应力状况,以及栓钉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绑扎和焊接两种方式试件的破坏形态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板与横隔板钢可以显著提高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有效地改善栓钉整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降低栓钉与钢板连接部位的应力值,提高栓钉的抗剪性能,建议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研究结果可为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与横隔板连接件的设计、计算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 栓钉 弯剪比 焊接 绑扎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护栏钢研制及碳足迹计算
6
作者 闫书明 李玉鑫 +2 位作者 龚帅 时文成 雷正保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共5页
在材料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ESP工艺试制生产高强护栏钢,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实车足尺碰撞试验以及碳足迹计算。结果表明:高强护栏钢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超700 MPa,屈服强度超620 MPa,断后伸长率达20%及以上;在防撞性能方面,高... 在材料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ESP工艺试制生产高强护栏钢,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实车足尺碰撞试验以及碳足迹计算。结果表明:高强护栏钢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超700 MPa,屈服强度超620 MPa,断后伸长率达20%及以上;在防撞性能方面,高强护栏钢能够成功阻挡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及大型货车碰撞,未出现车辆穿越等情况,且能引导车辆按预定方向驶出;在碳足迹方面,护栏立柱和护栏板是碳足迹最大的部分,1 km的SB级高强钢护栏碳排放较同等级Q235钢护栏显著降低,碳排放仅80.86 tCO_(2)e,约减少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护栏钢 ESP工艺 力学性能 防撞性能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技术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梅 苏纪壮 +2 位作者 孙敏 贾朝霞 乔瑞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8-213,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不仅可以从纳米尺度观测沥青表面微观结构,还可以应用不同模式测试其微观力学特性,是研究沥青路面材料微观特性的有力工具。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沥...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不仅可以从纳米尺度观测沥青表面微观结构,还可以应用不同模式测试其微观力学特性,是研究沥青路面材料微观特性的有力工具。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沥青结合料与集料之间的水分相互作用是一种出现在微观尺度,甚至纳米尺度的现象,因此从微纳观角度探究在水分存在条件下沥青与集料的结构变化,对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探究其水损害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总结AFM工作原理及沥青微观“bees”结构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AFM在纳米尺度上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AFM在沥青路面材料研究中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与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bees”结构 粘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口短时流量CEEMDAN-PE-OSELM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8
作者 田秀娟 于德新 +2 位作者 邢雪 商强 王树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提高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以历史交通流量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在线序贯极... 为提高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以历史交通流量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在线序贯极限学习机(online sequenti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OSELM)组合预测模型(CEEMDAN-PE-OSELM).首先对交通流历史时间序列数据进行CEEMDAN分解,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通过PE算法对IMF分量进行重组,形成具有复杂度差异的重组子序列.然后,分别构建重组子序列OSELM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相加得到最终预测流量.最后选取一实际交叉口,进行模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EEMDAN-PE-OSELM模型的MAE、MAPE和MSE的值均低于其他模型,预测误差最小;EC值为0.963,高于ARIMA模型的EC值(0.898),最接近于1,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好.就同一预测模型而言,经过CEEMDAN-PE处理的模型的各项误差明显降低,预测精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短时流量预测 组合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庆芳 赵小辉 +1 位作者 郑黎黎 张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面向城市环形交叉口,尤其是多支路环交,以更好地适应道路交通流的时变特性为目的,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思想,建立环道和入口处的动态过程预测模型.通过在线求解并滚动优化目标函数,得出一个滚动周期内环形交叉口轮放式控制的最佳信号配时参... 面向城市环形交叉口,尤其是多支路环交,以更好地适应道路交通流的时变特性为目的,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思想,建立环道和入口处的动态过程预测模型.通过在线求解并滚动优化目标函数,得出一个滚动周期内环形交叉口轮放式控制的最佳信号配时参数.根据顺时针轮放相序和相位搭接规则,将动态配时方案作用于环形交叉口.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信号配时方法更加合理地分配了环形交叉口时空资源,对于多路畸形环交,有显著的避免环内"死锁"的效果,环形交叉口的整体运行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交叉口 模型预测控制 轮放式 滚动优化 信号配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山竹壳炭对废水中Ni(Ⅱ)的吸附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单锐 谈莉 +2 位作者 陈凤鸣 李汇春 王亚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73-3483,共11页
选用山竹壳为原料,在100~500℃条件下慢速热解和KOH、K2 FeO4改性制得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用于水中Ni(Ⅱ)的吸附和机理研究。XPS、FTIR、BET等表征手段表明: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表面出现了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3.1 m^(2)/g,有利... 选用山竹壳为原料,在100~500℃条件下慢速热解和KOH、K2 FeO4改性制得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用于水中Ni(Ⅱ)的吸附和机理研究。XPS、FTIR、BET等表征手段表明: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表面出现了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3.1 m^(2)/g,有利于对Ni(Ⅱ)的吸收。—OH、C—C、C=O、C—O等官能团含量显著改变,促进了离子交换过程,有利于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对Ni(Ⅱ)的吸附量从9.71 mg/g显著上升至75.91 mg/g。吸附量的上升可能是由于Ni(Ⅱ)与改性生物炭表面的金属阳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部分Ni(Ⅱ)与改性山竹壳炭表面的—OH、—COOH等官能团发生了反应,并以络合物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改性生物炭吸附Ni(Ⅱ)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改性生物炭在六次吸附脱附循环试验后对Ni(Ⅱ)的吸附量仍高达19.18 mg/g,与其他生物炭吸附量对比,证明了该改性山竹壳炭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处理废水中Ni(Ⅱ)的吸附剂,该改性以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后续水中污染物吸附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体污染 Ni(Ⅱ) 吸附 生物炭 山竹壳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剑平 黄平明 +2 位作者 冯彬雪 朱郑 王蒂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6,共5页
数值模拟为桥梁爆破拆除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运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AN建立了分离式共节点模型。首先,比较分析了在板梁两侧切口与跨中切口采用微差爆破与不采用微差... 数值模拟为桥梁爆破拆除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运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AN建立了分离式共节点模型。首先,比较分析了在板梁两侧切口与跨中切口采用微差爆破与不采用微差爆破两种方案下的爆破效果;其次,对跨中裸露钢筋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板梁的下落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可以体现出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采用微差爆破的爆破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爆破拆除数值模拟 分离式共节点模型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 微差爆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惠 陈月霞 刘广波 《水利经济》 2015年第1期68-72,76,共5页
在分析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实践案例,指出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对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启示,认为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 在分析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实践案例,指出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对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启示,认为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水利风景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旅游 风景资源规划 生态保护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与柔性桩承式路堤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乾青 李振宝 +3 位作者 马彬 李亮亮 李庶安 吴建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999,F0002,共10页
基于软弱地基高速公路桩承式路堤现场试验,获得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和高压旋喷桩承载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界面单元和本构模型选取的有效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预应力... 基于软弱地基高速公路桩承式路堤现场试验,获得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和高压旋喷桩承载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界面单元和本构模型选取的有效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不同阶段的承载特性,研究了桩长、桩径和面积置换率对桩承式路堤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桩承式路堤中刚性桩的设计优化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桩帽可显著提高桩体承载力,且桩帽尺寸与桩间距比值对路堤沉降有显著影响,其比值为0.67~0.74时路堤沉降可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基 刚性桩 有限元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数值模拟
14
作者 黄平明 冯剑平 +1 位作者 王蒂 朱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对比分析了在板梁两侧切口与跨中切口采用微差爆破与不采用微差爆破2种方案下的爆破效果,并对2块板梁上、下缘混凝...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爆破拆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对比分析了在板梁两侧切口与跨中切口采用微差爆破与不采用微差爆破2种方案下的爆破效果,并对2块板梁上、下缘混凝土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可以体现出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采用微差爆破可以减小爆堆范围,使得更多的钢筋和混凝土单元失效被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爆破拆除 数值模拟 分离式共节点模型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 微差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交叉口转向类型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熙阳 杨兆升 +2 位作者 张伟 邴其春 商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8,共8页
针对现有最优路径规划算法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转向类型的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处的等待时间,导致算出的最优路径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转向类型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不同的转向类型构建了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模... 针对现有最优路径规划算法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转向类型的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处的等待时间,导致算出的最优路径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转向类型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不同的转向类型构建了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型表,对路网中邻接路段之间的转向类型与相应参数进行表达和存储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信号交叉口转向类型的拓展A*算法(CMTA*算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和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CWTSISP算法,CMTA*算法所计算出的最优路径时间费用更低,并且运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交叉口 转向类型 等待时间 交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侧注浆提升既有桩基承载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伟 李召峰 +4 位作者 许彬 王凯 林春金 都君琪 王衍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226-9232,共7页
为揭示粉质黏土地层既有桥梁桩基的桩侧注浆加固机理,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注浆压力、水灰比对桩侧土体加固模式及加固效果的作用关系,采用数值模拟获取了桩侧注浆对既有桩基承载特性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单液浆在粉质黏土地层中... 为揭示粉质黏土地层既有桥梁桩基的桩侧注浆加固机理,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注浆压力、水灰比对桩侧土体加固模式及加固效果的作用关系,采用数值模拟获取了桩侧注浆对既有桩基承载特性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单液浆在粉质黏土地层中以挤密劈裂的加固方式为主,水泥浆液扩散模式呈现直线式、放射式;粉质黏土注浆加固效果与注浆压力正相关,随水灰比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桩基桩侧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固范围内的侧摩阻力,桩基深部相较浅部侧摩阻力提升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粉质黏土地层 桩侧注浆 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弯曲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兆军 徐飞萍 +2 位作者 陈仁山 杨则英 赵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8,共8页
在分析轴向力对桥梁桩基应变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钢筋混凝土桩横截面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新型桩)以提高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为了解新型桩的抗弯性能,制作17根新型桩并对它们进行弯曲试验。分析新型桩的力学特性发现:即使在弯... 在分析轴向力对桥梁桩基应变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钢筋混凝土桩横截面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新型桩)以提高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为了解新型桩的抗弯性能,制作17根新型桩并对它们进行弯曲试验。分析新型桩的力学特性发现:即使在弯矩作用下纵向钢筋屈服,桩的中性轴也在不断地靠近其形心轴,由于预应力钢筋对桩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力,使得受压区混凝土对提高桩的抗弯强度的贡献增加;高强螺旋箍筋、碳纤维布和填充混凝土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供了足够大的侧向约束力,使得桩的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室内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用碳纤维布约束及混凝土填充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比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桩抗弯承载力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确定新型桩弯矩~曲率关系的解析方法。研究证明,如果采用这种新型桩基础,即使建在易发生液化的软土地基上,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仍有可能保持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制桩 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 碳纤维布 抗弯强度 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西瓜皮生物炭对废水中Pb^(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德仁 陈凤鸣 +2 位作者 李汇春 毕景望 王亚琢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6期496-505,共10页
以西瓜皮为原料制备生物炭(WM)吸附水中的Zn^(2+),再将吸附后的生物炭进行二次热解,制得WM-Zn并用于吸附水中的Pb^(2+)。研究表明,WM-Zn对Pb^(2+)的吸附容量(163.84 mg/g)高于WM的吸附容量(87.64 mg/g)。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 以西瓜皮为原料制备生物炭(WM)吸附水中的Zn^(2+),再将吸附后的生物炭进行二次热解,制得WM-Zn并用于吸附水中的Pb^(2+)。研究表明,WM-Zn对Pb^(2+)的吸附容量(163.84 mg/g)高于WM的吸附容量(87.64 mg/g)。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吸附比表面测试法(BET)和Zeta电位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发现WM-Zn表面孔结构的扩大和官能团的增多均有助于Pb^(2+)的去除,WM-Zn对Pb^(2+)的吸附可归结为官能团络合、静电吸附、物理吸附和沉淀作用。此外,WM吸附Zn^(2+)和WM-Zn吸附Pb^(2+)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的化学吸附。在吸附−解吸循环实验中,WM-Zn在第6次循环中吸附量可达到87.36 mg/g,表明WM-Zn吸附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Pb^(2+) 生物炭 吸附剂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步进式弹塑性格构模型的混凝土破坏过程细观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洪智 金祖权 +5 位作者 姜能栋 葛智 Erik Schlangen 凌一峰 Branko Savija 王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57,共7页
经典格构模型理论假设单元服从完全脆性的线弹性本构关系,忽略了砂浆基体的延性,导致预测的混凝土荷载-位移曲线延性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分段步进式方法描述砂浆单元弹塑性本构关系,通过序列线性理论模拟试件受荷损伤破坏过程及力学... 经典格构模型理论假设单元服从完全脆性的线弹性本构关系,忽略了砂浆基体的延性,导致预测的混凝土荷载-位移曲线延性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分段步进式方法描述砂浆单元弹塑性本构关系,通过序列线性理论模拟试件受荷损伤破坏过程及力学响应。基于混凝土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校验,发现该模拟方法可以精确模拟混凝土的开裂及荷载-位移曲线。同时,该模型可用于模拟混凝土受拉开裂的尺寸效应问题,以及受压破坏时受力端横向约束程度和试件长细比对开裂行为的影响,为研究混凝土的断裂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尺度 格构模型 断裂过程 弹塑性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斜拉桥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静力与抗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晓辉 徐飞萍 +1 位作者 陈仁山 杨则英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研究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在多跨斜拉桥中的应用,以一座7塔8跨斜拉桥模型为背景,对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的静力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检验桥塔的安全性,在中等强度地震波和超强地震波作用下,通过比较桥塔... 为研究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在多跨斜拉桥中的应用,以一座7塔8跨斜拉桥模型为背景,对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的静力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检验桥塔的安全性,在中等强度地震波和超强地震波作用下,通过比较桥塔横梁处主梁在纵向可移动连接、线弹性连接及双线弹性连接3种支承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评估桥塔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隔跨布置活载引起的主梁及桥塔弯矩大于满跨布置荷载引起的主梁及桥塔弯矩;桥塔越高产生的位移和弯矩越小;塔顶响应和塔底弯矩在可移动支承条件下最大,在双线弹性连接条件下最小。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适用于多跨斜拉桥,主梁与桥塔横梁处采用双线弹性连接方式,桥塔的抗震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斜拉桥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 抗震分析 双线弹性连接 耗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