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现状及思想教育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香 杜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59,共4页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普遍且表现活跃。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存在管理者缺乏对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关注、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的反差、对网络自组织活动引导与服务明显不足等现实问题。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是适合目前网络青年自...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普遍且表现活跃。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存在管理者缺乏对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关注、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的反差、对网络自组织活动引导与服务明显不足等现实问题。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是适合目前网络青年自组织活跃的新范式。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成为学生经常参与的网络自组织成员、依托骨干学生建立与培育网络青年自组织、建立学生自治的正式互动平台、建立立体网络沟通方式、强化现实青年自组织主导网络青年自组织五种途径来建构网络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这也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青年自组织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青年法律信仰培育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曼倩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3,共3页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年法律意识淡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和法律信仰培育机制落后交织在一起,给青年法律信仰的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年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年法律意识淡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和法律信仰培育机制落后交织在一起,给青年法律信仰的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年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迫切需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积聚,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青年全面发展的点睛之笔。因此要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提升法律信仰感染力、创新法律教育模式和营造社会法治氛围来培育青年的法律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律信仰 培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力的启示
3
作者 黄昆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60-61,共2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数思想瑰宝,直至今天依旧影响着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同样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作用力的发挥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力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数思想瑰宝,直至今天依旧影响着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同样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作用力的发挥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力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实效性。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力 传统文化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和创新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现东 《山东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承的基本主体和生力军。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文化传承创新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联系起来,反思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性维度和价值向度,诊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 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承的基本主体和生力军。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文化传承创新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联系起来,反思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性维度和价值向度,诊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探索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领域、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维度,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政府决策支持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5
作者 张恩韶 杨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8-11,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精确管理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向。我国政府要尽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采取切实措施升级决策支持系统,将数据挖掘... 随着时代的变迁,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精确管理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向。我国政府要尽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采取切实措施升级决策支持系统,将数据挖掘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政府重大决策工作当中,实现以数据辅助决策,带动政府科学决策,确保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和正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政府决策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读与传承
6
作者 张庆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2,共3页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生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采用编著适合大学生"孝"德教育特色的读本、利用网络以及加强教师"孝"德等多渠道加强"孝"德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解读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乡村儒学”——以尼山圣源书院“乡村儒学”教化实践为例
7
作者 张颖欣 《人文天下》 2014年第11期17-20,共4页
一、何谓“乡村儒学” 自2012年底,尼山圣源书院在乡村儒学教学活动以来,“乡村儒学”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受到民间社会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乡村儒学”为民间儒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民间儒学”,颜炳罡... 一、何谓“乡村儒学” 自2012年底,尼山圣源书院在乡村儒学教学活动以来,“乡村儒学”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受到民间社会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乡村儒学”为民间儒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民间儒学”,颜炳罡教授在国际儒学联合会举办的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上的文章《民间儒学何以可台酚(该文后来收入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中曾经这样阐述:“民间儒学即儒学的民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乡村 书院 教学活动 高峰论坛 民间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权:缺失、滥用与回归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庆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19,59,共3页
课堂教学话语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力,但是长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教师话语权一方面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则被扭曲滥用。缺失是在制度、专家和行政话语的三重压迫下形成的,而滥用多在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对此,首先应该在制度层面上保障教师... 课堂教学话语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力,但是长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教师话语权一方面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则被扭曲滥用。缺失是在制度、专家和行政话语的三重压迫下形成的,而滥用多在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对此,首先应该在制度层面上保障教师的话语权,其次教师本身应该增强主体意识,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学生、教材、自身进行对话,实现教师话语权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师 个体性话语权 制度性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