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积分制管理探究——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正坤 庞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7,共3页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党员队伍的后备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引入"KPI"管理理念,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KPI"确定为"政...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党员队伍的后备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引入"KPI"管理理念,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KPI"确定为"政治表现、理论学习、专业水平、工作实践、明德守纪"五个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积分制指标体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通过量化赋分方式呈现,从而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教育 积分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创新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立忠 王玉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8,共5页
在自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变革,评价创新需居首位以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基于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从社会工作视角着力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在自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变革,评价创新需居首位以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基于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从社会工作视角着力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有助于转变评价理念、丰富评价理论、扩展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全面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极简主义者享有数字权利吗?——兼论青年低数字欲望生活的规范性理由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正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当前社会生活正处在被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的时代,数字时代下生活数字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且无法回避。数字极简主义在这一背景下于青年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中悄然兴起,作为对数字支配与规训的反抗,数字极简主义者以数字功能的最低限度使... 当前社会生活正处在被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的时代,数字时代下生活数字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且无法回避。数字极简主义在这一背景下于青年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中悄然兴起,作为对数字支配与规训的反抗,数字极简主义者以数字功能的最低限度使用、数字资产的最大限度清理与数字生活最深层次的断联来实现“数字极简”。但如何处理数字极简主义者的这种情感表达与当前社会适应数字技术发展迭代衍生的数字权利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数字极简主义者通过对数字设备的弃用、数字技术的忽视与数字关系的批判表达了自身对数字权利的主观拒绝,同时通过对数字极简主义者在动机理由、共在方式与生存目标上的剖析,为青年低数字欲望生活找到规范性理由的支撑,从而证成数字极简主义者拒绝数字权利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极简主义 数字权利 数字技术 规范性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直播带货的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 被引量:4
4
作者 温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空间不仅是青年数字劳动的载体,更成为资本实施劳动控制的关键方式,其通过日益精细化的空间控制技术,重构了劳动过程的范畴与边界。本文基于青年直播带货过程的数字民族志,揭示空间控制下的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发... 空间不仅是青年数字劳动的载体,更成为资本实施劳动控制的关键方式,其通过日益精细化的空间控制技术,重构了劳动过程的范畴与边界。本文基于青年直播带货过程的数字民族志,揭示空间控制下的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发现,直播带货过程中空间实践的主体包括平台、带货主播和消费者。数字经济下,平台是被隐藏了资本运作与商品生产的控制中枢,是后台的“老板”,通过“迭代性再技能化”,制造了怀揣“老板梦”的主播们,使其自愿地从事着自我剥削的非生产性劳动实践;通过“赋能型去技能化”使消费者在“老板幻象”中从事生产性消费实践,日益成为被纳入劳动控制之中的数字劳工。青年直播带货过程在“全员老板剧班”的空间控制下展开,时间的空间化拓展了资本再生产方式,开辟了数字社会新的资本积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劳动过程 空间生产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述要
5
作者 满璐 吴立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96,共1页
7月25日至27日,由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高校思想教育 教学研究会 山东烟台 质量提升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道德人”:大学教师身份标识的时代新解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建璋 刘蕾 郭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道德专业人等现实“道德人”具象。“道德人”是将“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专业人”身份融合的灵魂和关键,对其它四种身份起着统摄和调控作用,能有效克服这些身份的异化现象,自觉遵循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专业伦理,在行动中将大学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身份标识 道德人 经济人 政治人 文化人 专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自主性:老龄社会的家庭化应对与家庭制度重塑 被引量:1
7
作者 温欣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从自主性理论出发,探索家庭在老龄社会中作为独立社会整合力量的可能。老龄社会并非单一特质的社会形态,人口、社会和经济与技术结构转型使老龄社会治理呈现复杂性特征。现代生产与生活秩序加速了个体与家庭分离,形成了个体化劳动与“... 从自主性理论出发,探索家庭在老龄社会中作为独立社会整合力量的可能。老龄社会并非单一特质的社会形态,人口、社会和经济与技术结构转型使老龄社会治理呈现复杂性特征。现代生产与生活秩序加速了个体与家庭分离,形成了个体化劳动与“空巢”社会生活样态,家庭日益小型化、孝而难养伦理困境等成为困扰个体和家庭的难题。同时,这种张力亦孕育了家庭自主性重新崛起的机会,即家庭可通过非平衡性自主、焦虑化自主和保护性自主的家庭化应对策略积极探索工作与家庭的代际平衡、育儿的科学化,并在家庭高龄化下维持家庭相对独立性,由此展现老龄社会家庭自主性崛起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作为社会组织模式,家庭自主性展现了其在老龄社会治理中独特意义,使家庭成为一种同个体合作、向市场“要权”和与国家协同的社会力量。家庭自主性顺应了我国老龄社会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规律,契合个体在老龄社会本体安全与情感需求,是老龄社会治理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然而,家庭自主性的崛起并非轻而易举,需要个体维护家庭伦理、市场尊重家庭生活边界、国家保护家庭文化等,由此才能为家庭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家庭自主性 家庭制度 家庭化 生育友好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旅热的地方性重构与文化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温欣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6,共12页
以淄博、哈尔滨等为代表的地方文旅热展现了地方性制度化重构的可能。地方性的制度化改造是应对社会快速流动性下地方公共生活的异化、个体生活的复制和数字技术的殖民的集体行动。“进淄赶烤”和“讨好型滨格”并非仅是网络传播下意外... 以淄博、哈尔滨等为代表的地方文旅热展现了地方性制度化重构的可能。地方性的制度化改造是应对社会快速流动性下地方公共生活的异化、个体生活的复制和数字技术的殖民的集体行动。“进淄赶烤”和“讨好型滨格”并非仅是网络传播下意外爆火的偶然经济现象,更是基于地方性再造的共同信念下的社会文化行动。重拾具身性的地方休闲、再造仪式化的地方性生活和恢复情感化的地方性互动是地方接住流量的关键,展现了地方自主性在数字社会的崛起。地方自主性是生产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其本质是地方文化的社会重构。地方性的制度重构不但没有导致地方间的分离,反而使地方走向中心并实现融合,在文化旅游的个体化流动中生成了社会整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旅热 地方性的制度重构 地方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文化谱系中的“自我”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玉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24-127,共4页
青年文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定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所形成的话语体系与行为方式等表征的总称,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流变,形成以“自我”为特征的青年文化谱系。其特质具体表现为:符号化话语... 青年文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定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所形成的话语体系与行为方式等表征的总称,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流变,形成以“自我”为特征的青年文化谱系。其特质具体表现为:符号化话语的创制与应用,圈层化的封闭与开放,娱乐化的逗留与沉醉,理想化的追求与失落。真正理解青年文化谱系中的“自我”特征,既要从青年本体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与理解青年文化,又要以建构主义的视角去看待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文化谱系 自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与长辈“代沟”的新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3-25,共3页
代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际之间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能造成代际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以往相比,当代青年与长辈之间的代沟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话语、空间距离等方面。对此,青年与长辈均应明确各自在社... 代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际之间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能造成代际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以往相比,当代青年与长辈之间的代沟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话语、空间距离等方面。对此,青年与长辈均应明确各自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与角色,客观认识与理解代际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当代青年 信息代沟 话语代沟 空间代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后”青年不走寻常路的社会文化归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20-122,共3页
当前,一些00后不走人们普遍认同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路线而被热议,多元观念交织并存、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受冲击、传统青少年观受挑战是主要社会文化归因。应当站在00后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青少年本体角度培养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支持... 当前,一些00后不走人们普遍认同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路线而被热议,多元观念交织并存、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受冲击、传统青少年观受挑战是主要社会文化归因。应当站在00后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青少年本体角度培养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支持其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后 青年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气不生财?平台化服务消费的劳动关系及其道义秩序经营——以美甲服务消费为例
12
作者 温欣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81,共13页
平台化消费服务在劳动化发展中出现的“和气不生财”行动模式,其本质是平台经济模式在服务消费大众化趋势下获得相对自主性的消费者和劳动者道义伦理的调节失效。经济关系调适中,道义的社会基础被削减的关键在于平台经济下错位的道义原... 平台化消费服务在劳动化发展中出现的“和气不生财”行动模式,其本质是平台经济模式在服务消费大众化趋势下获得相对自主性的消费者和劳动者道义伦理的调节失效。经济关系调适中,道义的社会基础被削减的关键在于平台经济下错位的道义原则及其所生成的否定性道义秩序,这不仅消解了消费服务的交换价值,更阻碍了服务消费从业者自身社会再生产的扩大。劳动者与消费者在平台服务消费中劳动者意识的觉醒,使其通过审美劳动道义责任的重新划分和关系经营积极创造情绪价值消费服务的空间策略,让道义秩序得以嵌入经济关系的社会性经营中,最终促成“和气生财”的平台经济有机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消费 劳动化 道义秩序 平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性育儿劳动的“去情感化”和不稳定性劳动的社会生产
13
作者 温欣 张文华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8,共12页
育儿嫂作为家政劳动中被细分出来的一种照料劳动类型,为回应“工作-家庭”平衡问题、支持女性返回职场和促进生育提供了市场化路径。但是,在照料劳动与消费中间群体扩大的过程中,照料劳动市场化和照料消费的商品化使照料面临一种“去情... 育儿嫂作为家政劳动中被细分出来的一种照料劳动类型,为回应“工作-家庭”平衡问题、支持女性返回职场和促进生育提供了市场化路径。但是,在照料劳动与消费中间群体扩大的过程中,照料劳动市场化和照料消费的商品化使照料面临一种“去情感化”的困境。育儿嫂劳动过程中存在三维主体的“去情感化”过程。消费者、劳动者和家政公司通过不稳定性的制造,消解了关怀劳动的自然情感纽带。关怀劳动的“去情感化”并未增强劳动者的自主性,反而加剧了劳动的不稳定性。“去情感化”的关怀劳动通过讲人情、重感情和念旧情的“在不讲感情时讲感情”策略机制,共构了分层的情感劳动体制维系,并强化了关怀劳动的不稳定性再生产。扩大的社会照料需求和收缩的关怀供给使家政服务市场存在从“橄榄型”向“倒三角”转化的风险。应该以推动“制度性的技能化”替代以“证书型的专业化”,培养高技能的照料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劳动 劳动分层 情感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我国无农药农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14
作者 段庆刚 王发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1,共3页
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利用化肥、杀虫剂等化学制品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的总体产量。几十年的杀虫剂使用带来诸多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无农药农... 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利用化肥、杀虫剂等化学制品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的总体产量。几十年的杀虫剂使用带来诸多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无农药农业将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需要科学规划种植系统,提升病虫害预防作用;以科学育种改善植物遗传基因,提高农作物共存、协同能力;利用多样化的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无化学农药使用的目标;基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精准化农业管理。无农药农业将使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更具科学性,在实践上更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无农药农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杠青年”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玉香 玄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112,共6页
“斜杠青年”群体的出现是新媒体时代与青年群体特征有机融合的结果或现象,从青年本体性的角度进行解读更有利于理解与把握这一现象。“斜杠青年”主要可以分为迫于经济压力型、爱好特长型、能力所及型三种类别。其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特... “斜杠青年”群体的出现是新媒体时代与青年群体特征有机融合的结果或现象,从青年本体性的角度进行解读更有利于理解与把握这一现象。“斜杠青年”主要可以分为迫于经济压力型、爱好特长型、能力所及型三种类别。其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特征表现为:追求多彩的职业生活、寻求职业潜能的现实化、追寻理想的职业可能性、追求自我价值的社会认同。其成长的宏观职业生态环境的多变性、职业选择价值影响的多元性、成长的微观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是构成其主体性职业选择的外在原因。“斜杠青年”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现代共享经济时代所必然带来的职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杠青年 职业选择 本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青年职业选择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玉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6-89,共4页
数字经济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背景下,职业选择的空间与范围不断拓展,职业选择灵活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青年职业选择的新特征,数字化的乘数效应也更能满足青年多... 数字经济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背景下,职业选择的空间与范围不断拓展,职业选择灵活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青年职业选择的新特征,数字化的乘数效应也更能满足青年多样化个性化就业需求。在数字经济时代,青年应具有前瞻性的职业规划与主动提升职业能力的意识,增强持续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找到适应时代要求、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青年职业选择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青年极简生活观念、方式及行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玉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2-75,共4页
极简生活观念不是简单地排斥物质与消费,而是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充盈,往往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其涵盖物品极简、人际极简、数字极简、表达极简、信息极简、欲望极简等内容,日益成为部分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青年极简生活具... 极简生活观念不是简单地排斥物质与消费,而是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充盈,往往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其涵盖物品极简、人际极简、数字极简、表达极简、信息极简、欲望极简等内容,日益成为部分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青年极简生活具有鲜明的青春情结,我们可以将极简生活看作青年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与对抗,是一种关注、认知、接纳自我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极简生活 消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不下“高台”:大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困境的社会空间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克 王玉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理论,探讨大学生就业时的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并通过“空间-行动者-秩序”的分析框架解析当前青年学子就业时的社会适应困境。长期实行的统包统分制度形成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高期待,将学历、身份和工作、... 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理论,探讨大学生就业时的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并通过“空间-行动者-秩序”的分析框架解析当前青年学子就业时的社会适应困境。长期实行的统包统分制度形成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高期待,将学历、身份和工作、前途简单等同起来;现有的教育制度、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二者的交汇产生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继而认为学历是自己“下不来的高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在理想和现实的张力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厘清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困境,有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实践和政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社会适应 孔乙己文学 社会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科技伦理风险透视及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庆刚 王发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5,共3页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农业数字化的全面推进,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监测数字化,催生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由此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数字化赋能农业建设中也产生了科...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农业数字化的全面推进,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监测数字化,催生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由此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数字化赋能农业建设中也产生了科技伦理风险,一是数据资源的垄断与共享,二是技术开发与社会公正冲突,三是农户主体地位的褫夺。解决农业数字化建设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至为关键,我国应持续引导、支持和实施数字化赋能农业建设的负责任创新,构建科技与社会契约的边界组织,以充分释放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农业强国 科技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向与专业化分工——以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为例
20
作者 周羽中 刘蕾 +1 位作者 朱建涛 宦锦瑶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42,共9页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出现了以出口为主转向出口和内销并重的趋势,尤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然而现有文献很少关注企业市场转向后的行为。本文基于企业分工的视角,以2009~2022年中国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出现了以出口为主转向出口和内销并重的趋势,尤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然而现有文献很少关注企业市场转向后的行为。本文基于企业分工的视角,以2009~2022年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市场转向驱动企业专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市场转向显著提升了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市场转向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来实现;市场转向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市场转向通过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质量。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双循环先发展格局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企业专业化分工 市场转向 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 全国统一大市场 母国市场战略 交易成本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