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混输泵混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韩伟 袁仕芳 权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获得油气混输泵的内部流动规律,研究该泵的混输特性,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ere多相流模型,对该泵进行气液两相的定常模拟计算,获得其内部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气相体积率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气液两相分离情... 为获得油气混输泵的内部流动规律,研究该泵的混输特性,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ere多相流模型,对该泵进行气液两相的定常模拟计算,获得其内部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气相体积率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气液两相分离情况越来越严重,压力增大,流动紊乱.从导叶进口到导叶出口气泡团逐渐从轮毂处向流道中间移动,压力逐渐减小并出现低压区而导致涡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泵 气液两相 混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管道离心泵多工况压力脉动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金维 裴吉 +2 位作者 王文杰 邓起凡 王中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2-121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立式管道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特性,文中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在模型泵进口弯管处、蜗壳隔舌附近、蜗壳扩散管处分别设置压力监测点,对0.6 Q_(d),1.0 Q_(d)和1.4 Q_(d)这3种流量下的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压力脉动时域...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立式管道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特性,文中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在模型泵进口弯管处、蜗壳隔舌附近、蜗壳扩散管处分别设置压力监测点,对0.6 Q_(d),1.0 Q_(d)和1.4 Q_(d)这3种流量下的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压力脉动时域图、频域图和时频域图.试验结果表明:蜗壳隔舌附近的压力脉动信号波动最大.随着流量的增加,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幅值先减小后增加.小流量和设计流量下,进口弯管处的压力脉动主频为2倍轴频,大流量下主频为轴频,幅值表现出强烈的波动特性.蜗壳隔舌附近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频,幅值随流量增加而增大,在小流量和设计流量下高频处表现出较宽频段的波动性.蜗壳扩散管处的压力脉动在小流量和设计流量下主频为叶频,大流量下主频为轴频,轴频的幅值随流量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压力脉动 模型试验 时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2/130型管道式旋转喷射泵的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秀生 左长志 王玉霞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介绍了旋转喷射泵的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以及 LG-2/130型旋喷泵的研制和应用等情况。
关键词 旋转喷射泵 结构特点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2/130型旋转喷射泵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秀生 左长志 +1 位作者 王玉霞 左玉花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5,87,共3页
RA—2/130型旋转喷射泵是基于全新理论研制的一种新型泵,其结构特点是:只有1个旋转体转子和1个固定的接收管,接收管安装在旋转体的内中央,介质经旋转体转子吸入,接收管排出,用于输送含少量固体颗粒(如碳黑等)的介质时,可长期可靠地工作... RA—2/130型旋转喷射泵是基于全新理论研制的一种新型泵,其结构特点是:只有1个旋转体转子和1个固定的接收管,接收管安装在旋转体的内中央,介质经旋转体转子吸入,接收管排出,用于输送含少量固体颗粒(如碳黑等)的介质时,可长期可靠地工作,寿命长,无须维修。与离心泵相比较,1个旋转体可相当于常速离心泵的数个叶轮;与高速离心泵相比较,不需要增速齿轮、高速轴承和高速密封,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小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管道输送。6台流量Q=2m3/h,扬程H=170m,转速n=2950r/min的RA—2/130型旋喷泵,自2003年3月投入使用,截至2005年7月,已累计运行20000h,运行平稳、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喷射泵 结构特点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PY全衬里部分流型油浆泵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秀生 王玉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通过对三种类型的油浆泵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全衬里部分流型油浆泵的技术优势。由于叶轮采用全开式部分流设计,从水力上降低了含催化颗粒介质对叶片的磨损,可以满足高温、重载、抗磨蚀及冲刷工艺流程要求。适用于涉及到工厂安全、人身安... 通过对三种类型的油浆泵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全衬里部分流型油浆泵的技术优势。由于叶轮采用全开式部分流设计,从水力上降低了含催化颗粒介质对叶片的磨损,可以满足高温、重载、抗磨蚀及冲刷工艺流程要求。适用于涉及到工厂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重要场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浆泵 部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研制
6
作者 徐秀生 左长志 王玉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27,86,共3页
针对油田稠油管线外输的工况需要,开发了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该型泵叶轮采用偶数设计方案,全部叶轮轴向成对称分布,背对背安装;压出室设计为两个互成180°倒置的布局形式;采用中开式结构,无平衡盘、导叶... 针对油田稠油管线外输的工况需要,开发了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该型泵叶轮采用偶数设计方案,全部叶轮轴向成对称分布,背对背安装;压出室设计为两个互成180°倒置的布局形式;采用中开式结构,无平衡盘、导叶等元件;泵体设置有保温夹套,可通入热介质,使泵整体达到保温的效果。经过油田3年多的连续运行,证明新型稠油输送泵可以满足输送稠油(粘度μ≤1000mPa·s)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开多级保温式 稠油输送泵 研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