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振海 王新平 +2 位作者 王文东 郭志成 焦敬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31,共8页
以山东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各城市的省内和省外高速铁路可达性模型,测算高速铁路建设引致的时空收敛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8—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及各产业发展的空间... 以山东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各城市的省内和省外高速铁路可达性模型,测算高速铁路建设引致的时空收敛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8—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及各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高速铁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可达性提升引致的,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省内高速铁路可达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省外高速铁路可达性提升可能会导致虹吸效应;高速铁路可达性提升对山东省第二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最高,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突出。研究结果可以为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建设在推动经济持续和均衡增长中的支撑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省内可达性 省外可达性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主导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关键要素及实施路径
2
作者 董敏 郑新明 +3 位作者 周鹏 石朝 杨泽 高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4,41,共6页
[目的]为贯彻国家政策精神、支持铁路可持续发展,铁路投资主体大力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工作,与地方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划定了开发土地、约定了合作开发,但始终未实现项目落地,因此有必要以地方铁路投资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推进土地... [目的]为贯彻国家政策精神、支持铁路可持续发展,铁路投资主体大力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工作,与地方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划定了开发土地、约定了合作开发,但始终未实现项目落地,因此有必要以地方铁路投资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工作落地实施的思路。[方法]借鉴国外铁路公司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经验,在分析我国地方铁路投资主体推进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基础上,研究提出地方主导的铁路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关键要素,探索构建铁路土地综合开发的落地路径。[结果及结论]地方铁路投资主体在推进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工作实施方面的关键要素在于,地方政府配套出台的支持政策要具备实操性,项目规划方案的设计要具备合理性,项目开发模式的搭建要具有创新性。在落地路径方面,地方铁路投资主体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并针对地方主导的新建铁路项目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工作配套出台支持政策。地方铁路投资主体应建立多元化补亏机制,针对已签订综合开发协议的项目进行分层、分类梳理,划分项目开发类型,通过对接政府、条线推进、合作洽谈、可研立项、商务谈判等流程落实具体项目开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铁路土地综合开发 地方铁路投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斜拉桥上梁端一体化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智强 邢书科 +3 位作者 王兆刚 孙洪斌 董昆灵 杨荣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87,共8页
目前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梁端处需设置梁端伸缩装置和钢轨伸缩调节器以降低钢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但此结构无法协调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应用范围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能适用于较大的梁缝伸缩情况且伸缩... 目前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梁端处需设置梁端伸缩装置和钢轨伸缩调节器以降低钢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但此结构无法协调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应用范围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能适用于较大的梁缝伸缩情况且伸缩阻力较小,经过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针对时速350 km下高速列车能够平稳通过大跨度斜拉桥无缝线路梁端的要求,建立了相关三维梁端车-线-桥耦合模型,确定了轮轨接触关系,验证该结构在大跨度斜拉桥下对于高速列车平稳运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温度和梁端转角作用下钢轨会产生一定变形,钢轨垂向变形大于横向变形,最大垂向位移达到15.71 mm。对比仅施加德国低干扰不平顺谱,叠加温度或梁端转角变形后行车过程中的梁端一体化装置动力响应增大,且对钢枕振动垂向加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从38.92 m·s^(-2)上升至48.69 m·s^(-2),增加25.1%。相比之下,极限拉伸状态比极限压缩状态下行车过程中的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响应大,钢枕垂向加速度从40.64 m·s^(-2)上升至62.39 m·s^(-2),增加53.5%,应在高温拉伸状态下对梁端一体化装置性能进行定期检测。梁端一体化装置在以上工况下的响应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本研究可为其在列车高速运行通过大跨度斜拉桥梁端时的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连续斜拉桥 无缝线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梁端一体化装置 车-线-桥耦合 轮轨接触关系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千米长联桥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控制
4
作者 孙洪斌 王品皓 +3 位作者 渠述锋 郭玉鹏 李俊 杨荣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千米级长联大跨桥的桥面线形在塔-梁-索温度变化、桥上荷载变动作用下易产生较明显的竖向变化。本文结合新建郑州—济南铁路长清黄河大桥工程,建立轨道-桥梁系统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温度及桥上压重荷载对模型进... 千米级长联大跨桥的桥面线形在塔-梁-索温度变化、桥上荷载变动作用下易产生较明显的竖向变化。本文结合新建郑州—济南铁路长清黄河大桥工程,建立轨道-桥梁系统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温度及桥上压重荷载对模型进行实时修正,提出线形控制技术优化方案,以实现千米级长联大跨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高精度施工。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后的相对高差控制底座板放样施工,可将全桥底座板偏差控制在-10~10 mm内,计算相对高差时要考虑二期恒载的影响及实际施工温度与设计温度的偏差;利用修正后的绝对高程来控制轨道板精调,可使最终实测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偏差控制在-2.0~1.6 mm内,每跨施工作业周期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对精调后的轨面线形进行复核,测得最大弦测值为2.67 mm,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施工控制 有限元模型 长联斜拉桥 无砟轨道 相对高差 中点弦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CRTS Ⅲ型无砟轨道SCC灌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5
作者 高亮 孙洪斌 +3 位作者 张广海 周会 郑小明 张红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2,共6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新建高铁主要采用的轨道结构型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为关键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结构平顺性。为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对灌注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自密实...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新建高铁主要采用的轨道结构型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为关键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结构平顺性。为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对灌注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全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轨道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其受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和位移变化分为4个阶段;塑性黏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影响比屈服应力的影响更大;随着塑性黏度的增大,灌注时间、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轨道板位移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大趋势;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大,灌注时间、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轨道板位移均逐渐增大。为了控制灌注施工质量,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屈服应力为45~65 Pa,塑性黏度为90~120 Pa·s。研究成果可为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材料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流固耦合 灌注施工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枢纽环线公交化列车新增运行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日鑫 何世伟 +3 位作者 张杰 刘杰 丛铭 吴艺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高速铁路枢纽内环线和联络线的互联互通优势,服务铁路换乘客流及市域出行客流的问题,对高铁枢纽环线公交化列车新增运行线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开行方案、车底来源及动车组交路角度分析枢纽环线动车组列车的运输组...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高速铁路枢纽内环线和联络线的互联互通优势,服务铁路换乘客流及市域出行客流的问题,对高铁枢纽环线公交化列车新增运行线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开行方案、车底来源及动车组交路角度分析枢纽环线动车组列车的运输组织模式.其次,以提高环线动车组列车开行频率为目标,考虑车站进路、股道运用和动车组交路等因素,构建高速铁路枢纽环线公交化列车运行线铺画综合优化模型.最后,选取某高速铁路枢纽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原车次担当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利用与原计划相同数量的动车组,可使枢纽环线动车组列车站间服务频率增加120.0%,站间最小平均发车间隔时间缩短至14 min;所建立模型能够考虑灵活运用多种类型枢纽环线列车开行方案,充分挖掘运输潜力,促进实现公交化运营.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枢纽环线实现动车组列车公交化运营提供运输组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枢纽 铁路环线 公交化列车 列车运行图 动车组交路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滨铁路公铁两用黄河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冯亚成 张小坤 +3 位作者 陈应陶 孙洪斌 刘红绪 吴文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65,共6页
研究目的:济南至滨州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建设环境复杂,在距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约7 km处跨越黄河,下游距既有济阳黄河公路桥仅2 km,黄河防凌度汛压力较大,同时本段河道为Ⅳ级航道,孔跨布置需满足防洪、通航要求,机场净空限制轨面以上... 研究目的:济南至滨州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建设环境复杂,在距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约7 km处跨越黄河,下游距既有济阳黄河公路桥仅2 km,黄河防凌度汛压力较大,同时本段河道为Ⅳ级航道,孔跨布置需满足防洪、通航要求,机场净空限制轨面以上桥梁结构最大高度不超过52 m,桥型选择非常有限.本文结合济滨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的建设环境、桥型选择、孔跨布置、主桥设计等方面的成果,重点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桥式孔跨方案的确定及主桥、引桥的设计.研究结论:(1)(84+144+228+240+300+120+60)m四塔三主跨的非对称矮塔斜拉加劲钢桁梁的总体布置,与桥址建设环境契合,同时满足了防洪、通航、公路、铁路多个部门的需求;(2)不等高桥塔与不等跨主跨很好地匹配,既满足了航空限高要求,又与结构受力相结合;(3)34.9 m的超宽双主桁设计、铁路桥面系两侧镂空的构造处理方式,传力顺畅,节省工程投资;(4)对于长联大跨、公铁两用的重载桥梁结构,采用阻尼器斜向布置的设计,可同时解决纵、横两个方向的抗震难题;(5)本研究成果可为复杂边界条件下大型跨河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桥型布置 主桥设计 非对称矮塔斜拉桥 减隔震设计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分析与计算方法(模型)研究
8
作者 魏茂志 林明强 +2 位作者 谢群 胡宗文 于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21,共6页
建筑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建筑、节能减碳、绿色生态的指导方针下,降低建筑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再生骨料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可持... 建筑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建筑、节能减碳、绿色生态的指导方针下,降低建筑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再生骨料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以及天然骨料混凝土进行碳排放全寿命周期分析,确定碳排放边界;对比再生骨料混凝土以及天然骨料混凝土在生产、运输、使用以及拆除4个阶段的碳排放因素,提出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采用单位体积计算天然骨料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碳排放,发现应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最多可以降低60%,从建材角度减少碳排放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 天然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轨道板扣压技术优化
9
作者 王立方 高亮 +3 位作者 姜金凤 王晓宇 吴得卿 韦合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现场灌注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对新型扣压装置开展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扣压装置防上浮效果优于传统限位装置,建议在底座上采用双排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新型扣压装置;建议新型扣压装置压板宽度取100~120 mm,厚度取45 mm;增大新型扣压装置压板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性能;每块轨道板使用4对新型扣压装置,建议将第一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板端600 mm处,第二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第一位扣压装置1 500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精调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扣压装置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轻质混凝土常规三轴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杨青原 王垚 +3 位作者 单红日 李辉 陈聪 姜能栋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46-3254,共9页
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混凝土在不同围压水平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沫轻质混凝土三轴压缩强度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但增长速率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围压水平为0.1~0.5... 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混凝土在不同围压水平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沫轻质混凝土三轴压缩强度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但增长速率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围压水平为0.1~0.5时,常规三轴压缩强度相对单轴压缩强度增长1.5~2.5倍,侧向压力对试件破坏形态有显著影响,无围压时试件端部形成三角形受约束区并产生斜裂缝,有围压时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且高围压下试件断裂区难以横向膨胀,主裂缝宽度减小,出现挤压塑性流动,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通过莫尔-库仑准则分析发现,泡沫轻质混凝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湿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轻质混凝土 三轴压缩试验 破坏形态 湿密度 围压水平 抗剪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应变数据融合的桥群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11
作者 曹建新 王永亮 +4 位作者 杜继新 黄永亮 谢浩 李臣 王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4-671,共8页
既有中小跨径桥群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广泛存在健康状态数据缺乏、数据受耦合作用影响、测点密度不足等问题,难以对桥群结构的长期运营安全进行精准诊断及评估。针对集群化监测桥梁的结构损伤定位难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应变数据融合的桥群... 既有中小跨径桥群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广泛存在健康状态数据缺乏、数据受耦合作用影响、测点密度不足等问题,难以对桥群结构的长期运营安全进行精准诊断及评估。针对集群化监测桥梁的结构损伤定位难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应变数据融合的桥群结构损伤定位方法。首先,考虑车体重量、车辆行驶横向位置的不同,理论推导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应变时程曲线最大值方程;其次,通过分析桥群内不同桥梁各监测分位点处应变时程曲线最大值的构成特征,构建了基于多桥分布式应变监测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定位指标;最后,提出桥群结构分布式测点损伤定位指标的归一化方法,探讨了归一化损伤定位指标与主梁结构损伤的关系,实现桥群内全部桥梁结构的损伤定位。与传统方法不同,所提方法利用连续的桥群结构承受车辆荷载基本一致的特点,通过融合多座桥梁的监测数据,挖掘出桥梁之间应变监测数据存在的耦联关系,有效提高了桥梁结构损伤定位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在桥梁结构单元3%的刚度衰减和15%测试噪声影响下的损伤定位,特别适用于长距离实际桥群工程的结构损伤快速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群结构 损伤定位 分布式应变 数据融合 车辆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莱铁路钢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及行车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丛 孙洪斌 +4 位作者 姜金凤 曹庆超 胡春建 朱志辉 余玉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89-3997,共9页
为准确分析高速铁路钢桁梁桥的动力特征和实际运营安全性,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潍莱铁路跨青荣特大桥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和行车安全性评估。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潍莱铁路钢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其次,基... 为准确分析高速铁路钢桁梁桥的动力特征和实际运营安全性,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潍莱铁路跨青荣特大桥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和行车安全性评估。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潍莱铁路钢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十自由度垂向车辆动力学模型开展钢桁桥—高速列车耦合动力分析,得到桥梁主桁下弦节点挠度和主桁杆件应力的动态响应,并且与施加移动静荷载得到的静力过桥模式下桥梁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得出主桁下弦节点挠度和主桁杆件应力的冲击系数。最后,针对车体振动加速度、脱轨系数和横向轮轨力3项行车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得到桥梁在实际运营工况下的行车安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铁路钢桁梁桥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桥梁主桁的下弦节点挠度响应和主桁杆件应力响应都会增大;桥梁主桁下弦节点挠度冲击系数均小于0.04,节点之间挠度冲击系数差异较小;桥梁主桁应力冲击系数最大值为0.697,主桁各部分应力冲击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桥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应力冲击系数放大效应;车体振动加速度、脱轨系数和横向轮轨力3项行车安全性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桥梁满足实际运营条件。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铁路钢桁梁桥的动力分析与行车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桁梁桥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应力响应 冲击系数 行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领域BIM研究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基全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3,共7页
研究目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近年来在铁路建筑领域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该行业赋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研判BIM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内外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理论方法... 研究目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近年来在铁路建筑领域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该行业赋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研判BIM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内外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理论方法,从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两方面构建国内外BIM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知识图谱,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剖析铁路领域BIM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结论:(1)国内外BIM技术在铁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各有侧重点,国外注重BIM基础理论及标准化方面的研究且起步较早,成果较为丰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国内则多集中于工程实践的应用,虽原创性成果相对缺乏,但呈现出奋起直追之势;(2)从研究趋势角度分析,BIM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铁路工程的协同设计、施工管理、运维阶段可视化管理、铁路全寿命周期管理、BIM应用标准化等工程领域深化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3)本文研究可为深入推广BIM技术在铁路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铁路 知识图谱 现状及趋势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桩在高速铁路复合地基工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治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79,共3页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工装设备和工艺直接影响DDS桩的成桩质量和加固效果;桩底和桩身螺纹质量是保证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承载力以短桩端承力为主的加固区段不宜采用DDS桩技术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在承载力以长桩摩擦力为主的加固区段可采用DDS桩技术,但须采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加固 现场试验 全螺纹灌注挤土桩 适用性 复合地基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车-轨-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鹏鑫 邢书科 +3 位作者 王兆刚 郭玉鹏 杨宇栓 杨荣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根据运营环境确定温度荷载工况,并采用ANSYS进行静力分析,确定最不利温度荷载工况。基于车-轨-桥耦合动力分析理论,分析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的矮塔... 为研究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根据运营环境确定温度荷载工况,并采用ANSYS进行静力分析,确定最不利温度荷载工况。基于车-轨-桥耦合动力分析理论,分析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的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行驶高速列车的动力响应,计算不同行车速度对车辆和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根据现有规范标准,评价千米级的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提出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桥上安全行车的舒适行驶速度范围。分析结果表明:以350km/h设计行车速度过桥时,动车、拖车垂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0.8 m/s^(2)和0.66 m/s^(2),各动力响应数据均处于优良水平,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车体的加速度最值与行车速度呈正相关趋势;行车速度为400 km/h时,动车车体垂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95 m/s^(2),是行车速度为250 km/h的1.48倍;当车速达到400 km/h时,Sperling舒适性指标由“优秀”转为“良好”,行车舒适度相对较差。为保证桥上行车安全,建议行车速度不超过400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无砟轨道 组合不平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Q370qENH埋弧焊焊接接头锈蚀行为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洪斌 杨少军 +3 位作者 张丛 于夏洋 朱志辉 汪冰峰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为了研究耐候钢Q370qENH埋弧焊材的锈蚀机理,对Q370qENH埋弧焊焊缝试样和基材试样进行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并对Q370qENH浸泡腐蚀后形成的锈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370qENH埋弧焊焊材焊缝处的耐蚀能力低于基材,其电... 为了研究耐候钢Q370qENH埋弧焊材的锈蚀机理,对Q370qENH埋弧焊焊缝试样和基材试样进行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并对Q370qENH浸泡腐蚀后形成的锈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370qENH埋弧焊焊材焊缝处的耐蚀能力低于基材,其电化学阻抗为基材的38%。分析了Q370qENH埋弧焊材焊缝耐蚀能力低于基材的原因和表面锈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耐候钢在高速铁路钢桥等工程项目中的服役安全评估和维修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焊接接头 耐蚀性能 焊缝组织 埋弧焊 电化学腐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与曲线地段无砟轨道SCC灌注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查本怡 孙洪斌 +3 位作者 张浩楠 姜金凤 赵光 王晓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灌注中出现的轨道板上浮、扣压装置受力过大的问题,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方法,分别建立直线与曲线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SCC灌注的流固耦合模型...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灌注中出现的轨道板上浮、扣压装置受力过大的问题,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方法,分别建立直线与曲线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SCC灌注的流固耦合模型,从理论上对比分析直线与曲线地段SCC灌注的轨道板和扣压装置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板上浮力、轨道板最大垂向及横向位移、拉杆轴向力均随着漏斗高度或漏斗数量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地段的轨道板上浮力、轨道板最大垂向位移、拉杆力随漏斗高度变化更显著。单孔灌注时,曲线地段轨道板上浮力、轨道板最大垂向位移、拉杆轴向力均小于直线地段;双孔灌注时,则大于直线地段。曲线地段轨道板最大横向位移显著大于直线地段,其主要原因为曲线地段的轨道板上浮力的水平分量对轨道板在横向产生推动作用。曲线地段的内侧拉杆轴向力显著大于外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曲线地段 CEL方法 轨道板 扣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五塔连续斜拉桥主梁上CPⅢ平面网快速测量方法试验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李鲲鹏 李麒麟 +2 位作者 杨雪峰 孙洪斌 渠述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7,共5页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依托郑济高铁长清黄河特大桥,设计了实际测量试验,并对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GNSS的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方法,在观测时长为30 min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大跨度桥梁上底座板、轨道板等施工对CPⅢ平面网相关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静态相对定位 大跨斜拉桥 长大连续梁 CPⅢ平面网 快速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对高韧性修补砂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洪斌 陈志远 +6 位作者 丁一 石伟 王宝凯 张海涛 王晓宇 邓德彪 邹志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高韧性修补砂浆在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Alcohol,PVA)对高韧性修补砂浆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微观作用机理.首先,制备掺加0.0%、0.5%、1.0%、1.5%和2.0%的高韧性修补砂浆试块,标准养护... 为进一步提升高韧性修补砂浆在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Alcohol,PVA)对高韧性修补砂浆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微观作用机理.首先,制备掺加0.0%、0.5%、1.0%、1.5%和2.0%的高韧性修补砂浆试块,标准养护至3 d和28 d,测试其抗压、抗折、黏结强度与收缩性能、抗冻性能;然后,制备不同PVA掺量下的高韧性修补砂浆复合试件,干湿循环56 d后,测试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最后,采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表征砂浆的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抗折强度与黏结强度逐渐提升,抗冻性先提升后轻微下降;硫酸盐环境下,PVA纤维的掺入在发挥桥接作用的同时改变了砂浆孔结构,缓解了钙矾石等侵蚀产物在填充孔隙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应力,砂浆抗侵蚀性能提高;当PVA纤维体积掺量为2.0%时,侵蚀产物过度填充而诱导基体产生更多的微裂缝,抗压强度耐蚀系数不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补砂浆 PVA纤维 力学性能 抗冻性 抗侵蚀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典型焊缝接头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而年 孙洪斌 +1 位作者 张鑫 周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了解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典型焊缝接头的疲劳特性,设计、制作Q370qNH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对接焊缝、T形焊缝和十字形焊缝接头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分析3类焊缝接头试件疲劳破坏模式、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并将试验拟合的S~N对数曲线与现行规范... 为了解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典型焊缝接头的疲劳特性,设计、制作Q370qNH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对接焊缝、T形焊缝和十字形焊缝接头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分析3类焊缝接头试件疲劳破坏模式、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并将试验拟合的S~N对数曲线与现行规范结果进行对比;基于收集的141个疲劳试验结果,分析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典型焊缝接头和传统结构钢同类焊缝接头疲劳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类耐候钢焊缝接头均发生了焊趾处的疲劳失效破坏,设计、施工时应重点关注;随着加载应力幅的增加,3类接头的疲劳寿命按幂指数形式逐渐降低;在与规范相同保证率条件下,计算的桥梁耐候钢对接焊缝疲劳强度分别是《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的1.30倍、《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1—2017)的1.14倍;T形焊缝接头表现出最好的抗疲劳性能,现行规范中对其疲劳强度的评估偏于保守;十字形焊缝接头95%保证率S~N对数曲线和《钢结构设计标准》设计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钢 高性能耐候钢 焊缝接头形式 疲劳试验 S~N曲线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