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镀层CR1500HF热成形钢成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培星 孟宪明 +1 位作者 李洪亮 王东坡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8-51,共4页
GI镀层热成形钢服役过程中具有阴极保护作用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GI镀层热成形钢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存在“液化金属诱导脆性(LMIE)”开裂问题。通过研究GI镀层热成形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性能和U型零部件拐角处涂层... GI镀层热成形钢服役过程中具有阴极保护作用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GI镀层热成形钢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存在“液化金属诱导脆性(LMIE)”开裂问题。通过研究GI镀层热成形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性能和U型零部件拐角处涂层微观组织演变和开裂行为,重点分析GI镀层热成形钢成形工艺窗口和“液化金属诱导脆性开裂”机理。实验结果将为GI镀层热成形钢开发和加热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镀层 热成形钢 液化金属诱导脆性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500HF热成形钢U形件不同位置的高速拉伸性能及其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培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99,104,共5页
在CR1500HF热成形钢U形件不同位置取样,进行应变速率在1~500 s-1的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位置拉伸性能的差异和应变速率对热压成形件拉伸性能的影响;建立材料拉伸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该钢的高速拉伸性能和拉伸试样加持端应力分布。结果... 在CR1500HF热成形钢U形件不同位置取样,进行应变速率在1~500 s-1的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位置拉伸性能的差异和应变速率对热压成形件拉伸性能的影响;建立材料拉伸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该钢的高速拉伸性能和拉伸试样加持端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热压成形U形件侧壁位置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低于法兰和底部位置,在进行碰撞分析时需考虑部分位置因冷却不足强度降低的影响;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U形件不同位置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大;由拉伸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的真应力-真塑性应变曲线与combined S-H本构模型拟合得到的曲线吻合较好,应变速率1, 500 s^(-1)下真应力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98,39.48 MPa;高速拉伸过程中拉伸试样夹持端大部分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应变片粘贴位置距试样圆弧处的距离应大于1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U形件 高速拉伸 应变速率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980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工艺及液态金属脆化裂纹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恩茂 米振莉 +2 位作者 卫志超 侯晓英 钟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4,共10页
通过设计电阻点焊工艺的正交实验,确定了Q&P980镀锌高强钢的点焊工艺参数范围,并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熔核区组织以交错分布的板条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组织由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通过设计电阻点焊工艺的正交实验,确定了Q&P980镀锌高强钢的点焊工艺参数范围,并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熔核区组织以交错分布的板条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组织由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马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在不完全淬火区最大为4.86μm。显微硬度测试发现,焊接接头硬度值呈“W”形对称分布,硬度峰值出现在细晶区,达到559HV,硬度最低值出现在不完全淬火区,为338HV,呈现明显的软化现象。对焊接接头进行室温拉伸,最大拉剪载荷的峰值为27.92 kN,其断口形貌呈现典型的韧窝状,属于韧性断裂。由于Zn的熔点较钢基体低,镀锌高强钢点焊时易发生Zn层优先熔化并沿晶界向基体渗透,在焊接接头处可观察到明显的液态金属脆化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980镀锌高强钢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范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液态金属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成形件冲孔的感应加热局部软化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培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8-273,共6页
为降低热成形件冲孔区域的强度,提出适用于热成形件冲孔的感应加热局部退火软化工艺,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成形件局部退火工艺。首先研究了不同感应加热退火温度对软化区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建立... 为降低热成形件冲孔区域的强度,提出适用于热成形件冲孔的感应加热局部退火软化工艺,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成形件局部退火工艺。首先研究了不同感应加热退火温度对软化区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建立了'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用于分析薄板环形感应加热局部软化工艺的温度场以及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提高降低了软化区的抗拉强度且不同退火温度下微观组织不同;环形退火过程中采集的成形件升温和降温曲线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一致;退火软化工艺降低了冲孔区域的硬度和冲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有限元 退火 热成形件 冲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56D+Z镀锌超深冲钢常见表面缺陷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军 胡华东 +3 位作者 田祥省 田川 雷凯 潘振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1,共5页
鳞状起皮、表面凹槽、线痕状缺陷、边部翘皮是DX56D+Z镀锌板常见的表面缺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EDS能谱仪检测分析了几种常见缺陷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氧化铝夹杂是导致鳞状起皮缺陷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控制连铸... 鳞状起皮、表面凹槽、线痕状缺陷、边部翘皮是DX56D+Z镀锌板常见的表面缺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EDS能谱仪检测分析了几种常见缺陷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氧化铝夹杂是导致鳞状起皮缺陷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控制连铸过程除氧剂的二次氧化降低此缺陷的发生率。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是导致表面凹槽及连续线痕缺陷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控制酸洗工艺参数减少氧化铁皮残留,进而减少此类缺陷的发生。热轧工序中加热及保温系统的控制不当是造成钢板边部翘皮的根本原因,制定合理的加热工艺,增加边部保温设施,能有效减少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56D+Z镀锌板 表面缺陷 非金属夹杂物 鳞状起皮 凹槽 线痕缺陷 边部翘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