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钢日照2号高炉憋渣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
作者 孔卓 赵善阳 +1 位作者 王在丰 芶毅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23,共6页
山钢日照2号高炉多次出现憋渣铁影响稳定顺行,与焦炭质量、铁口工作状态、出铁时间、倒场、炉缸侧壁温度、热制度的波动、憋铁时的操作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提升焦炭质量及布焦质量、改进炮泥质量、优化出铁制度、优化倒场作业方式、降... 山钢日照2号高炉多次出现憋渣铁影响稳定顺行,与焦炭质量、铁口工作状态、出铁时间、倒场、炉缸侧壁温度、热制度的波动、憋铁时的操作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提升焦炭质量及布焦质量、改进炮泥质量、优化出铁制度、优化倒场作业方式、降低炉缸侧壁温度、优化热制度、制订憋渣铁操作标准等应对措施,渣铁排放状况明显好转。铁口断漏率降低至4.4%,铁口深度合格率提升至93.7%,见渣率提升至94.2%,出铁时间逐步由123min延长至141min,出铁时间稳定率由72.2%提升至90.7%,平均出铁次数逐步下降并稳定在11.2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渣铁排放 憋渣铁 炮泥质量 出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钢日照1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卢保军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岀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岀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成功取消了中心加焦,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6月,1号高炉平均日产量10600.5 t/d,煤气利用率约50.61%,燃料比481.20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中心加焦 布料模式 煤气利用率 燃料比 煤气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钢日照5100m^3高炉焖炉操作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卢保军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5,共3页
为配合烧结机停机检修,山钢日照5100m高炉进行95h焖炉。为保证高炉复风顺行,结合以往长期休风经验,制订了焖炉及复风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加入休风焦、加强下部密封、减少上部漏水等手段,减少高炉热损失,复风4.5h后基本实现全风冶炼,高炉... 为配合烧结机停机检修,山钢日照5100m高炉进行95h焖炉。为保证高炉复风顺行,结合以往长期休风经验,制订了焖炉及复风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加入休风焦、加强下部密封、减少上部漏水等手段,减少高炉热损失,复风4.5h后基本实现全风冶炼,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迅速恢复到焖炉前水平。认为长期休风后,应适当降低炉体冷却强度,避免休风期间产生的炉体结厚无法顺利脱落,导致操作炉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焖炉 复风 热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钢日照2号高炉低燃料比生产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芶毅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4,共4页
山钢日照2号高炉点火开炉后,操作的目标为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快速提升煤气利用率,有效降低燃料比。通过采取精料方针、快速降低生铁含硅量、提高风温、优化操作制度等措施,高炉实现了在低燃料比条件下高效运行。2号高... 山钢日照2号高炉点火开炉后,操作的目标为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快速提升煤气利用率,有效降低燃料比。通过采取精料方针、快速降低生铁含硅量、提高风温、优化操作制度等措施,高炉实现了在低燃料比条件下高效运行。2号高炉开炉仅10天,燃料比实现重大突破,降低至499kg/t,2020年4月高炉燃料比降低至484.5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燃料比 操作制度 精料 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钢日照2号高炉边沿气流波动的原因及对策
5
作者 孔卓 赵善阳 +2 位作者 范旭 王在丰 赵钼 《炼铁》 2025年第4期31-36,共6页
阐述了日照2号高炉边沿气流波动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边沿气流波动的原因,并重点总结了所采取的对策。主要对策是:①稳定烧结矿碱度及FeO含量;②开发槽下供料皮带炉料平铺方法,稳定高炉煤气流分布;③优化出铁制度;④改善并稳定热制度;③... 阐述了日照2号高炉边沿气流波动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边沿气流波动的原因,并重点总结了所采取的对策。主要对策是:①稳定烧结矿碱度及FeO含量;②开发槽下供料皮带炉料平铺方法,稳定高炉煤气流分布;③优化出铁制度;④改善并稳定热制度;③调整布料矩阵;③制订稳定煤气流操作标准。经过两个月的调整,解决了高炉边沿气流波动影响炉况顺行的问题,主要生产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风量稳定率83.8%,日产量稳定在11307d,煤气利用率48.02%,焦比349.3kg/t,达到了稳产、高产、低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身静压力 边沿气流 炉况波动 布料矩阵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