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CO_(2)浓度及配比对焦炭溶损特性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蔡孝庆
葛东
宋宪锋
张代林
高志芳
-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焦化厂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7,共9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2023AH040147)。
-
文摘
研究块焦、粉焦混合焦炭在CO_(2)气氛下的反应特性可有效提高干熄焦质量、降低溶损率,故采用自制高温焦炭反应测定装置,研究不同粒径配比及不同浓度CO_(2)条件下的碳素溶损反应,结合光学显微镜分析及Coats-Redfern法探讨了混合不同粒径干熄焦的溶损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粉焦比例增加,粉焦溶损率为混合焦炭溶损率的0.7~0.9倍,较多CO_(2)与粉焦发生碳溶反应,导致块焦-粉焦混合焦炭溶损率随粉焦比例增加而增加。但在不同浓度下块焦和粉焦的各向同性组织含量降低而各向异性组织含量明显增加,其中,粉焦各向异性指数高于块焦,且平均增长4%,其反应活性也高于块焦,反应活化能随CO_(2)浓度、粉焦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且同一浓度下,焦炭中粉焦比例越多,碳溶反应越易进行。在低浓度下,粉焦比例对混合焦炭溶损率有显著影响,随粉焦比例增加活化能降幅最大为30%。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降低干熄焦溶损率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干熄焦
碳溶反应
溶损率
光学组织
反应动力学
-
Keywords
dry quenching
carbon dissolution reaction
dissolution rate
optical organization
reaction kinetics
-
分类号
TQ52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