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作物生态种植模式对砂质土壤培肥与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邢素丽 李会龙 +5 位作者 杨军芳 王鹏飞 孙世友 贾良良 韩宝文 茹淑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2期11-14,共4页
该文根据试验数据研究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低肥力砂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肥砂质土壤上大豆单作、豇豆单作、绿豆-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熟、花生单作两年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0.6%-33.8%,大豆... 该文根据试验数据研究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低肥力砂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肥砂质土壤上大豆单作、豇豆单作、绿豆-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熟、花生单作两年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0.6%-33.8%,大豆单作、豇豆单作、绿豆-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熟、甘薯单作、马铃薯-玉米轮作两年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22.9%-31.7%。相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玉米单作和谷子单作,连续种植两年后,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不利于砂质农田培肥。该文还提出砂质农田培肥的具体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建议,为砂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植模式 砂质农田 土壤培肥 土壤有机质 土壤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个小麦主栽及后备品种抗赤霉病评价与籽粒DON毒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文琦 刘美玲 +4 位作者 郑磊 张强 喻大昭 龚双军 杨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69,320,共9页
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评估小麦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与赤霉病抗性内在联系,本研究分别以‘华麦1169’‘小偃22’‘郑9023’和‘苏麦3号’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21年春季对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16个... 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评估小麦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与赤霉病抗性内在联系,本研究分别以‘华麦1169’‘小偃22’‘郑9023’和‘苏麦3号’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21年春季对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16个主栽品种和湖北的39个主栽和后备品种,采用双花滴注接种法开展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对供试材料用与Fhb1、Fhb2、Fhb4、Fhb5和Fhb7和QFhs.crc-2DL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并对55个小麦品种测定其收获后籽粒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5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有21个表现为中抗赤霉病。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发现,抗性鉴定为中抗的21个小麦品种中,16个品种未检测出目标抗赤霉病基因,推测其可能含有其他未知或未检测的抗赤霉病基因;55个小麦中仅‘华麦169’携带Fhb1,平均病小穗率22.34%;‘新麦18’‘扬麦11’和‘西农979’等5个品种携带Fhb2,平均病小穗率为28.34%~45.92%;‘偃展4110’‘衡观35’和‘烟农19’等5个品种携带Fhb4,平均病小穗率为26.73%~65.59%;‘良星99’‘华麦1123’和‘襄麦35’等13个品种携带QFhs.crc-2DL,平均病小穗率为32.96%~70.81%;未检测到携带Fhb5的品种。籽粒DON毒素测定结果表明,田间鉴定为中抗赤霉病的21个品种中,其籽粒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8倍,有8个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超过3500μg/kg,田间鉴定为中感赤霉病的13个品种中,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4倍,除‘扬麦13’‘鄂麦352’和‘荆麦66’这3个品种DON毒素含量低于3500μg/kg,其余10个均高于3500μg/kg。这些检测结果充分说明对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筛选来说,田间抗病鉴定取得的信息量远远不够,即使田间鉴定为中抗,也有必要对品种的籽粒DON毒素进行测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品种的综合抗赤霉病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分子标记 DON含量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复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肖 刘美玲 +7 位作者 阙亚伟 郑磊 张强 喻大昭 杨立军 龚双军 曾凡松 李利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6,共10页
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A19与化学药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板菌落计数法、Horsfall法筛选最佳复配比例,并通过离体麦穗和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梯度的EA19发酵液喷雾... 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A19与化学药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板菌落计数法、Horsfall法筛选最佳复配比例,并通过离体麦穗和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梯度的EA19发酵液喷雾粉和冻干粉对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2.53%~93.96%,EC50分布在5.7944~10.9164 cfu/mL。菌株EA19与25~100μg/mL多菌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与25~100μg/mL咪鲜胺和戊唑醇均不具有相容性。多菌灵与EA19喷雾粉和冻干粉按药液体积比6∶4、7∶3、8∶2复配时对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的联合毒力较大,各体积比下的最大毒性比率为1.15~1.36。EC50剂量的多菌灵与2种EA19菌粉按不同体积比复配后对室内离体麦穗赤霉病防效为47.91%~73.50%。田间试验中,EA19冻干粉与多菌灵联合施用,可使多菌灵在减量30%的情况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53.76%)、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0.50 mg/kg)、小麦理论产量(5994.35 kg/hm2)与全量多菌灵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具有协同效果,二者复配可减少多菌灵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多菌灵 防治效果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粉菌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克隆及在调控无性繁殖中的作用
4
作者 曾凡松 翟亚美 +9 位作者 袁斌 龚双军 向礼波 薛敏峰 阙亚伟 史文琦 郑磊 张强 杨立军 喻大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6-34,共9页
为了明晰小麦白粉菌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序列特点及它们在白粉菌产孢过程中的表达动态,为解析velvet蛋白在调控白粉菌无性繁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RNA-seq数据的克隆测序技术获得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 为了明晰小麦白粉菌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序列特点及它们在白粉菌产孢过程中的表达动态,为解析velvet蛋白在调控白粉菌无性繁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RNA-seq数据的克隆测序技术获得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CDS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特征和空间结构,用RT-qPCR监测它们在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ORF长度依次为1470、1341、1143 bp,分别编码489、446、380个氨基酸,分子量在54.0~48.0 ku,属于碱性、亲水性、热不稳定蛋白质,均含有核定位信号,不含跨膜螺旋和信号肽,空间结构呈现出近球形。BgtVosA、BgtVelB、BgtBrlA分别与其他真菌来源的VosA、VelB、BrlA蛋白具有同源性,且与白粉菌同源蛋白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氨基酸序列在白粉菌自然群体中均高度保守。BgtVosA、BgtVelB属于典型的velvet蛋白家族成员,可能通过分子互作形成复合物,但其结构与构巢曲霉同源蛋白复合物存在明显差异。在小麦白粉菌无性繁殖阶段,BgtVosA、BgtVelB基因均显著上调(P<0.01),BgtBrl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05)。DNA结合区域分析推测BgtVosA-BgtVelB复合物不能靶向BgtBrlA启动子,调控其BgtBrlA的表达。BgtVosA、BgtVelB基因在调控白粉菌无性生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Velvet蛋白 BrlA基因 无性产孢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对硝基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超 张凡凡 +1 位作者 相利学 张西兴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4,共4页
以硝基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加压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探讨磷、氟、氮等杂质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分析杂质对晶须微观形貌及长径比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杂质对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氟化钠、不溶性氟化钙对硫... 以硝基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加压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探讨磷、氟、氮等杂质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分析杂质对晶须微观形貌及长径比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杂质对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氟化钠、不溶性氟化钙对硫酸钙晶须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长径比明显变小,且团聚严重;磷酸三钠对硫酸钙晶须的生长具有明显细化作用,当磷酸三钠用量为2%时,磷酸钙晶须平均直径为1.8μm;硝酸钠对硫酸钙晶须的生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磷石膏 硫酸钙晶须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剑秋 张自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阐述枸杞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农业、物理、生物、化学"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提高枸杞病虫害的防治效率,生产安全、绿色、健康枸杞提高技术参考。
关键词 枸杞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