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柳旭光 罗飞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5期45-46,共2页
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 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相关人员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加强认识,并且要提出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使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现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铀成矿的特征、演化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宝群 王运 +5 位作者 高海东 邱林飞 周万蓬 郭福生 孙占学 刘广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0-553,共14页
寻找富大硬岩型铀矿一直以来面临挑战。据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等新认识,重新梳理相山矿田火山杂岩铀成矿的主要特征,结合其他富大热液矿床的研究,探索富大热液矿床的共同规律。富大热液矿床多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常有深大断裂与... 寻找富大硬岩型铀矿一直以来面临挑战。据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等新认识,重新梳理相山矿田火山杂岩铀成矿的主要特征,结合其他富大热液矿床的研究,探索富大热液矿床的共同规律。富大热液矿床多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常有深大断裂与岩浆杂岩隆起组合的“一刀加一饼”的外形,深大断裂这“一刀”具多期次活动特点,因降压、升温、聚水,改变了周边区域的物理化学环境,驱动成岩成矿相关的物质运移、相变等,从而控制着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赋矿岩浆杂岩的形成、热液蚀变和铀成矿期次。其次,有3个主要构造层及与其相对应的三阶段式演化。再次,有2个主成矿期,早期高温成矿期(在相山铀矿田是115±0.5 Ma)与岩浆杂岩形成相关,而晚期低温成矿期(在相山铀矿田是98±8 Ma)与控盆断裂活动、盆地脱水相关,2期成矿叠加是富大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上述富大热液矿床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一刀加一饼”外形的、由深大断裂与岩浆杂岩隆起组成的构造岩性组合,其形成机制实质上仍是深大断裂多期活动成岩成矿。这些认识可能给中国富大热液铀矿成矿和找矿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 岩浆杂岩 铀矿床 相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成矿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昌成 赵荣新 +3 位作者 刘广伟 刘维民 张宝林 柳旭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575,共10页
玲珑金矿田位于胶东地区玲珑岩浆核杂岩体东部,该杂岩体是由焦家断裂带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所围限的具有复杂成因、多种来源和不同岩浆演化序列的一套岩体组合。在矿田内,该杂岩体的内核由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郭家岭型似斑状花... 玲珑金矿田位于胶东地区玲珑岩浆核杂岩体东部,该杂岩体是由焦家断裂带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所围限的具有复杂成因、多种来源和不同岩浆演化序列的一套岩体组合。在矿田内,该杂岩体的内核由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组成;上覆盖层为栾家河型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及少量太古宙变质岩;拆离带构造位于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栾家河型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体的接触带,是递进变形改造形成的破头青断裂带。破头青拆离带为上陡下缓的铲式断裂,转折端深度为-300~-500 m,拆离带往北东方向的转折端深度逐渐加深。为了解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演化与成矿特征,对花岗岩成岩构造及后期脆韧性变形特征的观测结果显示,断裂构造由成矿前期的挤压剪切转变为成矿期的伸展拆离,韧脆性变形阶段均经历了多次应力转折。区内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130~125 Ma)与拆离带塑性变形阶段(137~123 Ma)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拆离带脆性变形阶段(123~108 Ma)与矿田大规模成矿事件(125.8~105 Ma)的时间基本一致,显示了玲珑金矿田的成矿与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隆起构造形成过程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展示了该构造的成控矿规律,可用于指导玲珑金矿田的深部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岩浆核杂岩 拆离带 构造控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与成矿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月蕾 刘晟辰 +4 位作者 柳旭光 陈言飞 许亚青 范潇 霍庆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88,共13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西北地区的特大型金矿床,为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分带规律,对胶西北地区矿床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以及各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 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西北地区的特大型金矿床,为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分带规律,对胶西北地区矿床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以及各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应力测算的系统研究,揭示大尹格庄金矿构造蚀变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化学过程。研究表明,①矿床断裂下盘由远矿围岩到矿体的构造蚀变分带模式为:弱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强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绢英岩化钾化花岗质蚀变岩带→黄铁绢英岩带(金矿主要发育带);②金矿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古构造差应力值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③由远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带,Si、Na、Ba、Sr迁出,K、Fe、Cu、Zn、Pb迁入,Au含量不断增加,在未蚀变到弱钾化阶段,元素总体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而在强钾和绢英岩化阶段变化幅度较大。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与岩石组分迁移具有耦合关系,绢英岩化阶段古构造差应力值较大,岩石破碎产生张性空间,同时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大,热液活动强烈,易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西北 大尹格庄金矿 构造蚀变分带 构造地球化学 构造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