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蛋白粉的制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贝森 董贝磊 陆晓滨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低温脱脂花生蛋白粉的生产工艺,对其产品的功能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豆蛋白粉进行了比较,该文还介绍了脱脂花生蛋白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花生蛋白粉 功能性质 应用 制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甲壳素—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范素琴 陈鑫炳 王成忠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45,共3页
黄粉虫是一种潜在食物资源,除富含蛋白质外,在蛹皮中约含1/4甲壳素成分,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壳聚糖是一类重要保健功能因子。该文主要从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工艺、主要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展望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黄粉虫 甲壳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传芬 蒋文强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5期48-50,共3页
壳聚糖是一种丰富的天然资源。近年来,壳聚糖的开发应用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概述了壳聚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和生产方法;着重讨论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壳聚糖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测定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刁立兰 李秀珍 +2 位作者 杨平平 薛永玲 王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近几年,生物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素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微生物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生物传感器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ELISA法... 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近几年,生物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素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微生物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生物传感器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ELISA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并简单介绍了生物素分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测定方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生物传感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酸浆中高产蛋白微生物的氨基酸营养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玉 宋俊梅 曲静然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豆腐酸浆中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的蛋白质中氨基酸进行了研究,测得其含有18种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组氨酸。根据模式蛋白质,应用模糊识别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对假丝酵母和白地霉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营养分析 酸浆 豆腐 微生物 蛋白质营养价值 中高 假丝酵母 必需氨基酸 化学分析法 模糊识别 白地霉 组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被引量:27
6
作者 于功明 陆晓滨 +1 位作者 王成忠 孙春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简要介绍了评价挤压膨化食品营养价值的方法。研究了各种营养素在不同挤压条件下的存留数量,详细阐述了挤压膨化过程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
关键词 挤压膨化食品 营养素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酯酶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静 朱汇源 +2 位作者 侯运华 周燕燕 胡泓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40,共6页
阿魏酸酯酶能水解阿魏酸、多聚阿魏酸与木聚糖以及木质素之间形成的酯键,有利于植物细胞壁的降解。介绍阿魏酸酯酶的微生物来源、阿魏酸酯酶基因工程菌构建和阿魏酸酯酶与其他酶相互协同作用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阿魏酸酯酶 协同作用 克隆与表达 工程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溶菌酶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曹涛 刘同军 王艳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6,32,共5页
微生物溶菌酶是区别于卵清溶菌酶,而是由微生物分泌产生的一种能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介绍了微生物溶菌酶的研究历史、分类以及其作用机制。对近年来其在食品、医学、酶工程和饲料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溶菌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 微生物溶菌酶是区别于卵清溶菌酶,而是由微生物分泌产生的一种能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介绍了微生物溶菌酶的研究历史、分类以及其作用机制。对近年来其在食品、医学、酶工程和饲料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溶菌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溶菌酶 抑菌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秀珍 刘同军 +1 位作者 杨平平 王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2,共4页
从植酸及其盐类的抗营养作用出发,简单介绍了植酸酶的分类、来源,着重阐述了植酸酶在食品和医药方面应用及所面临的困难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酸酶 植酸 食品添加剂 低磷酸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媛 陆晓滨 +1 位作者 董贝磊 张树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6-298,302,共4页
环脂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它是由亲水的肽链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除具表面活性外,脂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 环脂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它是由亲水的肽链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除具表面活性外,脂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环脂肽的生产菌株、发酵生产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肽 生产菌株 发酵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胞外多糖极地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对大菱鲆免疫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惠娅 刘同军 +1 位作者 郑风荣 林学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沉淀法,从600余株南极微生物中筛选得到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9株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株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对10株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沉淀法,从600余株南极微生物中筛选得到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9株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株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对10株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经醇沉、除蛋白、冷冻干燥后得到粗胞外多糖,其中菌株3-3-1-2的胞外多糖产量达0.6g/L。对粗多糖产量较高的4株菌所产的胞外多糖进行免疫活性试验,粗胞外多糖20#3在注射3d时,实验组AK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39%,CAT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4%,二者均差异显著(P<0.05),注射5d时,AC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0%,差异显著(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14%,差异极显著(P<0.01);粗胞外多糖3-3-1-2在注射3d时,实验组AK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12%,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5d时,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2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阳性对照组增加了5%,二者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菌株20#3与3-3-1-2产生的胞外多糖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oi-mus)具有显著的免疫促进作用。由此可知,筛选出的极地细菌胞外多糖20#3和3-3-1-2可显著提高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可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大菱鲆的生产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微生物 胞外多糖 大菱鲆 免疫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偶联协酵技术生产大樱桃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超萍 王新生 +1 位作者 王传宝 李敬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采用生物偶联协酵等现代生物加工技术,以新鲜樱桃为原料,经选料、清洗、榨汁后加入自行筛选的樱桃酒酵母和生香酵母进行生物偶联协酵,酿造出口味纯正、香气浓郁丰满、余味平衡温厚的樱桃酒。
关键词 樱桃酒 生物偶联协酵 澄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生物合成海藻糖的途径及合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建龙 谭海刚 +1 位作者 王瑞明 杨连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163,共3页
由土壤分离出一株能合成海藻糖的菌株T007,经验证含有特异性地将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的酶系。对麦芽糖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转速等因素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糖浓度对转化率影响很微弱;反应初期,温度... 由土壤分离出一株能合成海藻糖的菌株T007,经验证含有特异性地将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的酶系。对麦芽糖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转速等因素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糖浓度对转化率影响很微弱;反应初期,温度越高,生成海藻糖的初始速度越快,但是到反应末期,反应速度减弱得也越快,转化率反而不是很高;反应转速对麦芽糖转化海藻糖有较大影响,反应的最佳转速为2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合酶 生物合成途径 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伟娜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共5页
ε-聚赖氨酸是一种阳离子聚合多肽,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型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不仅具有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ε-聚... ε-聚赖氨酸是一种阳离子聚合多肽,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型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不仅具有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ε-聚赖氨酸的抑菌性质及特点,使其在食品的保鲜防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ε-聚赖氨酸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对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作用机理以及在一些常见食品中的应用,对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抑菌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简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欣 王燕 +1 位作者 高晓娟 杨平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4,共6页
生物素作为B族类维生素,在机体代谢、医药、化学等工业已经广泛应用,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发展,总结了6种生物素的测定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检测结果精细度要求的提高,这些较为传统的方法也在适应现代检测技术的... 生物素作为B族类维生素,在机体代谢、医药、化学等工业已经广泛应用,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发展,总结了6种生物素的测定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检测结果精细度要求的提高,这些较为传统的方法也在适应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中有了新的提高与改进。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做了简单介绍,提出了适用条件的选择,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其实验要求,更好地选择理想的检测方法。对生物素检测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研究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风味化学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成忠 任慧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1,共4页
文章主要通过分子结构、来源、生成方式和提取方法来介绍食品风味物质。
关键词 风味 风味物质 食品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峰 赵祥颖 +2 位作者 张家祥 韩延雷 刘建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97,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1株产絮凝剂的细菌菌株X-1,经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X-1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蛋白质、糖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初步定性为多糖类化合物。该菌的发酵液对...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1株产絮凝剂的细菌菌株X-1,经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X-1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蛋白质、糖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初步定性为多糖类化合物。该菌的发酵液对印染污泥和印染废水均具有较好的絮凝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及酶固定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艳丽 赵华章 +1 位作者 杨亲正 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10-13,共4页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人员致力于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碳资源。介绍了微生物及酶固定CO2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生物和酶固定CO2的前景。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微生物固定 酶固定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高产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瑜 李丕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9,共8页
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δ-内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黑曲霉是传统的产葡萄糖氧化酶工业菌种,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应用,产酶水平已经达到极限。目前应用于表达葡萄糖氧化酶的表达系统主要有黑曲霉、酿酒酵母和巴斯... 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δ-内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黑曲霉是传统的产葡萄糖氧化酶工业菌种,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应用,产酶水平已经达到极限。目前应用于表达葡萄糖氧化酶的表达系统主要有黑曲霉、酿酒酵母和巴斯德毕赤酵母。近些年来蛋白质定向进化手段开始应用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改造,有望使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的工业化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介绍葡萄糖氧化酶高产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葡萄糖氧化酶 工程菌构建 表达系统 蛋白质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邵秀芝 王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320-16320,16324,共2页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效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关键词 食品化学 网络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