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元锋 刘温霞 蒋秀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3,共6页
对国内外造纸化学品的发展概况及表面活性剂在制浆、湿部、表面施胶和涂布加工等过程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我国造纸助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造纸工业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浆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可佳 王海松 +2 位作者 孔凡功 刘超 牟新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7,共5页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溶解浆的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由纸浆直接制备溶解浆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传统工业的发展和变革。
关键词 溶解浆 纸浆 纤维素反应性能 木材原料 非木材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漆酶催化聚合造纸废水中木素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香波 谢益民 冯晓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证实漆酶对从造纸厂二沉池出水提取出的木素的催化聚合作用,研究了白腐菌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漆酶对木素聚合的影响。在有氧条件下,通过添加漆酶和少量ABTS介体到水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中木素浓度变化,利用凝... 为了证实漆酶对从造纸厂二沉池出水提取出的木素的催化聚合作用,研究了白腐菌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漆酶对木素聚合的影响。在有氧条件下,通过添加漆酶和少量ABTS介体到水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中木素浓度变化,利用凝胶色谱法分析了酶催化聚合木素前后的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酶处理6h以后,废水中木素浓度从93.1mg/L下降到17.2mg/L。酶处理2h以后,从造纸厂污水分离的木素的分子量从31251上升到58610。造纸废水中木素及其衍生物被聚合后通过絮凝沉淀除去,从而实现废水色度与COD降低,进而为造纸废水回用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漆酶 Coriolus VERSICOLOR 催化聚合 木素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中试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磊 谢益民 赵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
采用电化学催化氧化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固定化微生物BAF和生物活性炭滤床)处理的工艺组合进行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的中试试验,并对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全流程对色度去除率可达92.0%,COD_(Cr)去除率可达91.3%,处理后出水回用对... 采用电化学催化氧化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固定化微生物BAF和生物活性炭滤床)处理的工艺组合进行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的中试试验,并对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全流程对色度去除率可达92.0%,COD_(Cr)去除率可达91.3%,处理后出水回用对纸张白度影响不大,纸张白度可达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固定化微生物 生物炭滤床 中段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法在造纸白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香波 谢益民 杨海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3,共3页
研究采用物理化学法对造纸白水中含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的悬浮物进行处理试验,造纸白水被絮凝剂处理后CODCr、浊度去除率明显,通过对比聚合碱式氯化铝(PAC)、聚硅铝铁(PSAF)、聚硅硫酸铝(PASS)3种不同的絮凝剂与助凝剂PAM配合处理造纸白... 研究采用物理化学法对造纸白水中含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的悬浮物进行处理试验,造纸白水被絮凝剂处理后CODCr、浊度去除率明显,通过对比聚合碱式氯化铝(PAC)、聚硅铝铁(PSAF)、聚硅硫酸铝(PASS)3种不同的絮凝剂与助凝剂PAM配合处理造纸白水,发现PASS絮凝效果最佳。研究表明,PASS与PAM配合处理白水的最佳条件:PASS100mg/L、PAM为2mg/L、pH=7.0,在最佳絮凝条件下,CODCr、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8%、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物理化学法 絮凝 白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散处理条件对胶黏物分散与后续去除的影响 第2部分 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固形物的产生与去除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海龙 高扬 +1 位作者 张凤山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度,都能使热分散处理后浆料中的DCS含量显著增加,构成DCS的溶解物质(DS)和胶体物质(CS)含量也相应分别增加。在温度为100℃、齿盘间隙为0.3 mm、进浆浓度为30%时,与进入热分散机之前浆料中的含量相比,DCS增加了13.6%~16.8%,DS增加了5.7%~5.9%,CS增加了60.7%~65.3%。然而,热分散之后虽以CS的增加量为多,但浆料中DCS的主要构成仍是DS。热分散之后浆料水相中的SS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21.7%~26.0%。后浮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SS,去除率达到45.2%~46.7%,CS的去除率仅为6.1%~6.8%,浮选过程难以去除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散 胶黏物控制 溶解和胶体物质 悬浮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散处理条件对胶黏物分散与后续去除的影响 第1部分 大胶黏物、细小胶黏物和微细胶黏物的分散与去除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海龙 高扬 +1 位作者 张凤山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共6页
研究了热分散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对浆中胶黏物的分散作用,同时检测了后浮选过程中胶黏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热分散处理使大胶黏物和细小胶黏物得到了有效的分散,微细胶黏物以及胶体与溶解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提高处... 研究了热分散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对浆中胶黏物的分散作用,同时检测了后浮选过程中胶黏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热分散处理使大胶黏物和细小胶黏物得到了有效的分散,微细胶黏物以及胶体与溶解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度,都将促进大胶黏物和细小胶黏物的分散。在温度为100℃、齿盘间隙为0.3 mm、进浆浓度为30%的条件下,大胶黏物可降低大约92%,细小胶黏物可降低大约81%。由于大胶黏物被分散成为尺寸更为细小的成分,促进了胶黏物在后续浮选过程的有效去除,细小胶黏物的去除率达到25%~26%,微细胶黏物的去除率达到6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散 胶黏物控制 大胶黏物 细小胶黏物 微细胶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铝纤维作为造纸填料的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逄锦江 赵传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1,共5页
研究了硅酸铝纤维性能及其作为填料在纸张中的应用,并与轻质碳酸钙(PCC)填料进行了对比实验,探讨硅酸铝纤维作为填料的最佳加入量及与PCC混合后对纸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添加硅酸铝纤维后,纸张的灰分和填料留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 研究了硅酸铝纤维性能及其作为填料在纸张中的应用,并与轻质碳酸钙(PCC)填料进行了对比实验,探讨硅酸铝纤维作为填料的最佳加入量及与PCC混合后对纸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添加硅酸铝纤维后,纸张的灰分和填料留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有所降低,撕裂指数基本上保持不变;填料加入量控制在10%以内,基本上能够达到强度要求;对纸张白度、不透明度等光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铝纤维 轻质碳酸钙 填料 纸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的酶促磨浆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桂花 陈嘉川 +1 位作者 穆永生 陈克复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酶促磨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可以改善P-RCAPMP浆的磨浆性能和成浆质量。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打浆度提高3-11°SR,磨浆能耗明显降低。最佳酶用量为25 IU/... 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酶促磨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可以改善P-RCAPMP浆的磨浆性能和成浆质量。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打浆度提高3-11°SR,磨浆能耗明显降低。最佳酶用量为25 IU/g。与未经过酶预处理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相比,纤维素酶预处理纸浆裂断长提高11%,撕裂指数提高13%,耐破指数提高14%,耐折度提高50%,白度提高1.2个百分点;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裂断长略有提高,撕裂指数提高15%,耐破指数提高11%,耐折度提高75%,白度提高1.9个百分点。酶预处理可抑制纸浆返黄。纤维素酶的酶促磨浆效果好于木聚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桠材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P-RCAPMP浆 酶促打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黏物模拟物的稳定性与沉积行为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海龙 高扬 +2 位作者 李宗全 秦梦华 张凤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共7页
通过胶黏物模拟物研究了黏性物质所构成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讨论了外界条件对黏性物质稳定性和沉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a2+和Al3+等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以导致胶黏物模拟物的失稳。其中,Al3+在较低浓度即可引起胶黏物模拟物... 通过胶黏物模拟物研究了黏性物质所构成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讨论了外界条件对黏性物质稳定性和沉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a2+和Al3+等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以导致胶黏物模拟物的失稳。其中,Al3+在较低浓度即可引起胶黏物模拟物的絮聚,Ca2+亦能使胶黏物模拟物产生沉积。阳离子聚合物的引入也是导致胶黏物模拟物失稳而沉积的重要原因,聚乙烯亚胺(PEI)用量达到等电荷点时可使胶黏物模拟物发生完全失稳,少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即可以使胶黏物模拟物发生失稳。过量的PEI能使胶黏物模拟物微粒重新稳定,过量的CPAM却未能使胶黏物模拟物重新稳定。在浆水构成的体系中,加入阳离子聚合物可以使部分胶黏物模拟物吸附于纸浆纤维,表现为沉积量的降低。填料在用量较少时可与胶黏物模拟物一起沉积出来,用量多时则包裹了胶黏物模拟物微粒而减少了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黏物 模拟物 稳定性 沉积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乙醇法制浆木素脱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平清伟 黄宝峰 +2 位作者 杨立业 赵群祝 周景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
研究对比了芦苇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乙醇法制浆加入H2O2后可以加速乙醇水溶液的脱木素效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A)测试不同蒸煮情况下纤维细胞壁中锰离子峰度发现,H2O2... 研究对比了芦苇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乙醇法制浆加入H2O2后可以加速乙醇水溶液的脱木素效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A)测试不同蒸煮情况下纤维细胞壁中锰离子峰度发现,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速率较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快;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细胞壁木素脱除速率规律一致:ML+P>S1>S2>S3;当保温时间大于30 min时,ML+P层木素脱除速率远大于其他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制浆 乙醇制浆 过氧化氢 脱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黑杨枝桠材纤维形态、化学组分及APMP制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芹 陈嘉川 +2 位作者 杨桂花 王双飞 庞志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0,共6页
测定了3种速生黑杨枝桠材(ZY)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并对其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制浆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纤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平均长度0.6 mm,宽度20μm,长宽比值30,壁腔比值0.4-0.6,含细小组分10%-20%,纤维粗度8-10 mg... 测定了3种速生黑杨枝桠材(ZY)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并对其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制浆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纤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平均长度0.6 mm,宽度20μm,长宽比值30,壁腔比值0.4-0.6,含细小组分10%-20%,纤维粗度8-10 mg(以100 m计)。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均以质量分数计):1%NaOH抽出物22%,苯-乙醇抽出物2.0%,硝酸-乙醇纤维素44%-47%,聚戊糖24%-25%,酸不溶木质素18%-21%。速生黑杨枝桠材的壁腔比和纤维粗度较小,细小组分含量少,抽出物、木质素和聚戊糖含量相对较低,这些特点有利于制浆造纸生产及成纸性能;但其纤维粗短,长宽比值小,对成纸的物理强度显著不利。采用APMP工艺对速生黑杨枝桠材制浆,结果表明枝桠材(去皮)APMP浆的成纸强度性能明显好于枝桠材(带皮)APMP浆,但与主干材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枝桠材 纤维形态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Co-salen型仿酶降解体系中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洪贵 谢益民 孙媛芳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用由Co-s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并用GC-MS等方法分析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sa... 用由Co-s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并用GC-MS等方法分析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木质素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降解后产生一系列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的芳香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说明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为β-O-4醚键、Cα-Cβ键、烷基-芳基键的断裂和苯环开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 仿酶降解 Co-salen仿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抄造硅酸铝纤维纸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杰斌 赵传山 +1 位作者 姜亦飞 王晶晶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硅酸铝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抄纸工艺抄造硅酸铝纤维纸。研究了硅酸铝纤维的打浆和除渣工艺,比较了胶黏剂对硅酸铝纤维纸强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紧度对硅酸铝纤维纸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玻璃作胶黏剂,不仅... 以硅酸铝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抄纸工艺抄造硅酸铝纤维纸。研究了硅酸铝纤维的打浆和除渣工艺,比较了胶黏剂对硅酸铝纤维纸强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紧度对硅酸铝纤维纸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玻璃作胶黏剂,不仅能够满足成纸强度的要求,而且可以满足成纸耐高温的要求。在400、800和1200℃温度下使用的纸张,紧度分别控制为280~300kg/m3、320~350kg/m3、350~400kg/m3时,硅酸铝纤维纸的导热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铝纤维纸 胶黏剂 紧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用于麦草浆ECF漂白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治艳 陈嘉川 杨桂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木聚糖酶对麦草烧碱蒽醌浆进行预处理,以期提高和改进浆料的ECF漂白性能,优化并制定出木聚糖酶AU-PE89的预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AU-PE89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值6,温度50℃,酶用量6 IU/g绝干浆。此条件下DP漂白浆的白度可... 采用木聚糖酶对麦草烧碱蒽醌浆进行预处理,以期提高和改进浆料的ECF漂白性能,优化并制定出木聚糖酶AU-PE89的预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AU-PE89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值6,温度50℃,酶用量6 IU/g绝干浆。此条件下DP漂白浆的白度可达82.5%,提高1.0个百分点;DEP漂白浆的白度可达83.2%,提高2.1个百分点;DED漂白浆的白度可达81.6%,提高1.3个百分点,这表明用木聚糖酶进行生物漂白,能有效降低漂白时化学品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NAOH-AQ浆 木聚糖酶 生物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联合乳化ASA及其施胶性能 被引量:16
16
作者 于得海 刘温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9,共4页
研究了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联合使用对ASA的乳化与稳定作用以及所制备的ASA乳液的施胶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联合使用可将ASA乳化成水包油(O/W)型乳液,增加膨润土和氢氧化镁铝用量,能提高ASA乳液的稳定性能、降低ASA的... 研究了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联合使用对ASA的乳化与稳定作用以及所制备的ASA乳液的施胶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联合使用可将ASA乳化成水包油(O/W)型乳液,增加膨润土和氢氧化镁铝用量,能提高ASA乳液的稳定性能、降低ASA的水解速度、改善ASA的施胶效果。当膨润土与氢氧化镁铝的质量比为100∶1、相对于ASA的总质量分数为7%时,所制备的ASA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施胶性能,且硫酸铝的加入能够大幅度提高ASA乳液的施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氢氧化镁铝 乳液 ASA 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水循环系统中DCS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凤山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波 高扬 秦梦华 李忠正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漂白和后浮选水循环回路和造纸机网部白水循环回路,筛选和前浮选水循环回路白水中含有更多的DCS。白水塔和2#微气浮池白水中的DCS含量约占TS的88%,水循环系统各个取样点白水的DCS中,DS含量均占了90%以上,其中压榨部白水中的DS与DCS的比值达到了98.2%。表明在DCS中,主要构成为DS,仅有少量的CS。电导率和CD值主要是由DS所贡献的。含DCS水样的浊度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胶体物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DCS会逐渐积累。微气浮处理对于固体悬浮物有着良好的去除作用,可以去除80%以上的SS,其去除DCS的作用主要是去除了所含的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水封闭循环 溶解与胶体物质 运行时间 微气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全朋 赵传山 韩文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7,共3页
对皮革固体废弃物的成浆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胶原纤维的添加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皮革固体废弃物成浆的最佳碱处理条件,是在常温下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浸泡皮革固体废弃物45min。研究发现,当胶原纤维打浆度为6... 对皮革固体废弃物的成浆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胶原纤维的添加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皮革固体废弃物成浆的最佳碱处理条件,是在常温下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浸泡皮革固体废弃物45min。研究发现,当胶原纤维打浆度为62°SR时,与植物纤维混合抄造纸张的强度性能最好。随着胶原纤维添加量增加,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都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适当添加胶原纤维可提高纸张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固体废弃物 胶原纤维 植物纤维 纸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D对滑石粉和绢云母的改性效果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德清 刘温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用AKD改性滑石粉和绢云母,滑石粉对AKD的吸附量和改性后的疏水性均大于绢云母,且在AKD与填料的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改性滑石粉的施胶效果好于改性绢云母的。AKD吸附于滑石粉和绢云母上,不降低施胶效果,并显著提高纸张抗张强度。利用FT-I... 用AKD改性滑石粉和绢云母,滑石粉对AKD的吸附量和改性后的疏水性均大于绢云母,且在AKD与填料的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改性滑石粉的施胶效果好于改性绢云母的。AKD吸附于滑石粉和绢云母上,不降低施胶效果,并显著提高纸张抗张强度。利用FT-IR、XPS等手段就AKD对填料改性机理的分析表明,AKD通过物理吸附沉积在滑石粉和绢云母上。在改性填料悬浮液的放置过程中,吸附于绢云母上的AKD比吸附于滑石粉上的水解速度慢,且其内酯环基团与绢云母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了某种化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D 填料 改性 FT-IR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处理对麦草APMP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野 陈嘉川 杨桂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实验采用纤维质量分析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前后麦草APMP浆纤维形态及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酶用量6 IU/g绝干浆、pH值5.0~6.0;与未处理浆相比,经纤维素酶处理后麦... 实验采用纤维质量分析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前后麦草APMP浆纤维形态及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酶用量6 IU/g绝干浆、pH值5.0~6.0;与未处理浆相比,经纤维素酶处理后麦草APMP浆的细小纤维含量下降,纤维的平均长度、扭结指数和卷曲指数增加;纤维表面变得光滑,纤维更为柔软;成纸的撕裂指数、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紧度分别增加了7.6%、9.3%、15.1%和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麦草APMP浆 纤维形态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