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G/PHBV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植入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凯 陈晓峰 +2 位作者 刘玮 于胜吉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相对照,BG PHBV植入后,新生骨形成时间早,骨修复完成时间早,降解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玻璃/聚羟基烷酸脂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上转换发光材料掺杂纳米TiO_2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凤秀 冯光建 +2 位作者 刘素文 修志亮 俞娇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0-1145,共6页
印染工业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传统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从保护环境和节省能源的角度出发,人们对TiO2应用在染料污水降解领域的研究给予了较大的关注。本文制备出上转换发光材料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用XRD... 印染工业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传统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从保护环境和节省能源的角度出发,人们对TiO2应用在染料污水降解领域的研究给予了较大的关注。本文制备出上转换发光材料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用XRD和TEM对这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兰溶液对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掺杂浓度,样品投放量以及光照时间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样品在可见光下能有效地分解有机物,而未掺杂样品则产生了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因此上转换发光材料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材料 掺杂 TIO2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多孔材料显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晓峰 王迎军 +4 位作者 赵娜如 郑裕东 叶建东 张晓凯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IR)技术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材料结构、晶相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经 80 0℃和 110 0℃烧结 5min的两种材料均有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析出。烧结温度越高 ,析出微晶相的体积比例越大 ,材料的生物活性则越低。在模拟生理溶液中碳酸羟基磷灰石 (HCA)只在烧结体中的玻璃颗粒表面形成 ,而在其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表面未发现HC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生理溶液 碳酸羟基磷灰石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分析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苛化白泥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旭东 何文 +1 位作者 陈嘉川 沈建兴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3-76,共4页
根据草浆碱回收苛化白泥的组成、性能特点 ,将其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实际生产中并进行了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白泥是一种优质的钙质原料。通过实验配方的调整 ,白泥在陶瓷石灰釉中的用量为 1 5 %~ 2 2 % ,在水晶熔块中的用量... 根据草浆碱回收苛化白泥的组成、性能特点 ,将其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实际生产中并进行了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白泥是一种优质的钙质原料。通过实验配方的调整 ,白泥在陶瓷石灰釉中的用量为 1 5 %~ 2 2 % ,在水晶熔块中的用量为 2 5 % ,在低温合成硅灰石中的用量可达 70 % ,合成的硅灰石用于试制釉面砖可实现低温一次快速烧成。其应用产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每吨产品可消耗白泥 0 0 5~ 0 2t,降低成本 1 0 %~ 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苛化 快速烧成 熔块 硅灰石 陶瓷材料 白泥 低温合成 无害化处理 碱回收 草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的孔结构表征及其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崔静洁 何文 +1 位作者 廖世军 夏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2-86,共5页
多孔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多孔材料的研究离不开结构表征分析。多孔材料的表征常用X射线小角度衍射法、气体吸附法、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等。重点介绍了这些表征方法对多孔材料的孔道有序性、孔形态、比表面... 多孔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多孔材料的研究离不开结构表征分析。多孔材料的表征常用X射线小角度衍射法、气体吸附法、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等。重点介绍了这些表征方法对多孔材料的孔道有序性、孔形态、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及孔径等的表征分析应用,最后简单介绍了孔结构表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孔结构 表征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材料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沈建兴 张炳荣 +1 位作者 刘宏 王介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57,共4页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结构材料近几年倍受众多研究者重视 ,但作为第二相物质与结构陶瓷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是一篇关于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的综述文章 ,对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MoSi2 等的性能特点 ,用其增韧Al2 O3,Si...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结构材料近几年倍受众多研究者重视 ,但作为第二相物质与结构陶瓷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是一篇关于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的综述文章 ,对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MoSi2 等的性能特点 ,用其增韧Al2 O3,Si3N4等陶瓷材料的效果、机理作了重点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增韧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文光 李梅 +2 位作者 姚金水 刘军 李仲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67,共5页
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别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和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了聚吡咯纳米颗粒和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导电复... 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别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和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了聚吡咯纳米颗粒和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利用SEM、TEM、FT-IR、XRD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时所制备的聚吡咯纳米颗粒的电导率在1.00S/cm左右;在含有MWCNTs的SDBS溶液中,单体在SDBS的胶束内聚合,表面活性剂及其胶束吸附在MWCNTs的表面,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碳纳米管的用量对PPy/MWCNTs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MWCNTs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20时,可获得电导率为5.68S/cm的PPy/MWCNTs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微乳聚合法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晶须强韧化莫来石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旭东 何文 沈建兴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 O3 -SiO2 粉料 ,并通过二步加热处理工艺制备自生晶须莫来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凝胶胶化时间、干凝胶预烧温度和粉料粒度以及生坯密度对自生晶须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莫来石 自生晶须 增韧补强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氧化铝-氧化硅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粉末对ZrO_2-TiB_2-Al_2O_3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衣明东 许崇海 +1 位作者 蒋振钰 张静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为了改善ZrO2陶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探讨了添加不同粒径和含量的Al2O3粉末对ZrO2-TiB2-Al2O3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ZrO2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烧结温度为1 450℃,热压压力为30MPa,保温1h.... 为了改善ZrO2陶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探讨了添加不同粒径和含量的Al2O3粉末对ZrO2-TiB2-Al2O3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ZrO2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烧结温度为1 450℃,热压压力为30MPa,保温1h.结果表明:微米Al2O3粉末的体积分数为10%时,ZrO2-TiB2-Al2O3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最高,可达743MPa;添加纳米Al2O3粉末对材料的韧性提高明显,最高可达11.37MPa.m1/2,但不同粒径的Al2O3粉末对材料的硬度影响则不明显,材料的硬度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纳米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含量对原位生成MoSi_2/Si_3N_4复合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建兴 田文莉 +1 位作者 李传山 张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10,共4页
研究了不同MoSi2含量的MoSi2/Si3N4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用XRD和SEM分析材料氧化以后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探讨了该材料的氧化机理和氧化膜的破坏方式。结果表明,不同MoSi2含量的MoSi2/Si3N4复合材料在1400℃空气中氧化100h的氧化增... 研究了不同MoSi2含量的MoSi2/Si3N4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用XRD和SEM分析材料氧化以后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探讨了该材料的氧化机理和氧化膜的破坏方式。结果表明,不同MoSi2含量的MoSi2/Si3N4复合材料在1400℃空气中氧化100h的氧化增量符合抛物线规律,随着MoSi2的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氧化活化能升高,氧化后的强度损失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MoSi2/ SI3N4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MgAl_2O_4—Al_2O_3系材料无压烧结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宏 王连增 +1 位作者 李元宝 荆伟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1,共5页
本文对Si_3N_4—MgAl_2O_4—Al_2O_3系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进行了研究。讨论了Al_2O_3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烧结工艺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相互关系。实验表明:两段法烧结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Si_3N_4—MgAl_2O_4—Al_2O_3复合材料。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氮化硅 氧化铝 无压烧结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制备莫来石—氧化铝—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旭东 何文 +1 位作者 沈建兴 李洪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3,共3页
本研究以氧化铝、碳化硅超细粉为原料,主要探讨了由原位反应制备莫来石—氧化铝—碳化硅复相陶瓷的反应原理与过程以及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颗粒细度与成形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碳化硅氧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分段烧成制度制备了具有良好性... 本研究以氧化铝、碳化硅超细粉为原料,主要探讨了由原位反应制备莫来石—氧化铝—碳化硅复相陶瓷的反应原理与过程以及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颗粒细度与成形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碳化硅氧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分段烧成制度制备了具有良好性能的复相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莫来石 碳化硅 原位反应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制备WSi_2/Si_3N_4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建兴 孟宪娴 +1 位作者 刘迎凯 毕方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研究了Si3N4/WSi2复合陶瓷材料的特殊制备工艺过程及其显微结构。用XRD、SEM、EDX以及气孔测试仪,对每一制备过程步骤中发生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烧过程原位生成了WSi2,氮化反应使Si相几乎全部转化为Si3N4和WSi2,热压使... 研究了Si3N4/WSi2复合陶瓷材料的特殊制备工艺过程及其显微结构。用XRD、SEM、EDX以及气孔测试仪,对每一制备过程步骤中发生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烧过程原位生成了WSi2,氮化反应使Si相几乎全部转化为Si3N4和WSi2,热压使α-Si3N4转化为β-Si3N4,相组成为β-Si3N4、WSi2以及少量的W5Si3。机械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1200℃强度达988.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WSi2/Si3N4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宏 刘素文 戴干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35,共3页
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最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这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于制造的材料种类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纤维补强 结构陶瓷 复合陶瓷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凤 周国伟 王熙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83,共5页
聚乙二醇作为模板剂被广泛用于介孔材料的制备。介绍了使用单一聚乙二醇模板剂合成硅基、非硅基、复合类介孔材料的研究工作,探讨了聚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非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作复合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方法。综述了聚乙二醇单一模板... 聚乙二醇作为模板剂被广泛用于介孔材料的制备。介绍了使用单一聚乙二醇模板剂合成硅基、非硅基、复合类介孔材料的研究工作,探讨了聚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非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作复合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方法。综述了聚乙二醇单一模板剂及复合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介孔材料可控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N/MoSi_2/Si_3N_4陶瓷复合材料氧化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沈建兴 李传山 +1 位作者 张雷 董金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5-1029,共5页
以NbN/MoSi2/Si3N4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X光能谱分析,对复合材料的氧化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样在1150~1400℃温度范围内氧化出现了2个阶段,即0~15h线形快... 以NbN/MoSi2/Si3N4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X光能谱分析,对复合材料的氧化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样在1150~1400℃温度范围内氧化出现了2个阶段,即0~15h线形快速氧化阶段,A、B氧化活化能分别为98kJ/mol和132kJ/mol,而15h以后为抛物线缓慢氧化阶段,A、B氧化活化能分别为426kJ/mol和492kJ/mol;气孔率越高,氧化越严重,快速氧化阶段持续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 MOSI2 SI3N4 复合材料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高压电电压常数的镧掺杂0.55Pb(Sc_(1/2)Ta_(1/2))O_3-0.45PbTiO_3陶瓷材料
17
作者 刘宏 王矜奉 +2 位作者 王继扬 李兆富 董火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9-631,664,共4页
研究了不同镧掺杂量与Pb(1-x)Lax(Sc1/2Ta1/2)0.55Ti0.45O3(x=0,x=0.005,x=0.01,x=0.02,x=0.03)陶瓷材料居里温度、压电常数及压电电压常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温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材料的居里温度... 研究了不同镧掺杂量与Pb(1-x)Lax(Sc1/2Ta1/2)0.55Ti0.45O3(x=0,x=0.005,x=0.01,x=0.02,x=0.03)陶瓷材料居里温度、压电常数及压电电压常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温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材料的居里温度随镧添加量的提高按26℃/1atm%的幅度下降,只是在x=0.005处出现异常现象,即该组份的材料的居里温度与x=0处相比稍有提高;材料的压电常数d33和压电电压常数g33随镧掺杂量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即在掺杂量较低时,随镧掺杂量的提高而提高,但当达到一个峰值后开始降低;高温热处理(900℃8h)使得材料的居里温度提高(提高幅度大约为15℃),并且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压电性能,这种现象是材料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结果。绝热处理的陶瓷材料其压电常数最大达d33=533×10-12C/N,最大压电电压常g33=63.1mV·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钪钛酸铅镧 陶瓷 压电常数 压电电压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熙梁 周国伟 杜施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共4页
高聚物模板剂在介孔材料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不同的高聚物模板剂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的介孔材料。对介孔材料合成中使用的高聚物模板剂如单一高聚物模板剂、复合高聚物模板剂和天然高聚物模板剂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模板剂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金玉 张磊 +1 位作者 王春凤 周国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0,共3页
综述了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制备不同形态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和复合介孔硅基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单模板剂或复合模板剂制备球状、层状以及纤维状等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介孔材料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热疗法热种子材料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建安 张梅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7,共4页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医学难题,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癌新方法——温热疗法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温热疗法的原理及近年来温热疗法治癌热种子材料的研究现状。铁磁性微晶玻璃由于既具有磁性又有生物活性,是温热疗法理想的热种子材...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医学难题,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癌新方法——温热疗法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温热疗法的原理及近年来温热疗法治癌热种子材料的研究现状。铁磁性微晶玻璃由于既具有磁性又有生物活性,是温热疗法理想的热种子材料。目前铁磁性微晶玻璃的单位质量饱和磁矩达到了32emu/g,展望了温热疗法治癌热种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疗法 热种子材料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