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酒酿造中高级醇的形成机制与调节 被引量:41
1
作者 程军 秦伟帅 赵新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1,共3页
高级醇是酵母酒精发酵阶段自身代谢形成的,其中可以检测出的高级醇种类主要有30多种。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降解代谢途径和糖类物质合成途径。高级醇的生成与发酵醪液的pH值、α-氨基酸态氮含量、含氧量、发... 高级醇是酵母酒精发酵阶段自身代谢形成的,其中可以检测出的高级醇种类主要有30多种。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降解代谢途径和糖类物质合成途径。高级醇的生成与发酵醪液的pH值、α-氨基酸态氮含量、含氧量、发酵液糖浓度、发酵温度、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等因素有关,控制发酵醪液pH值、α-氨基酸态氮含量、可发酵性糖、含氧量、发酵工艺条件、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可有效控制葡萄酒中高级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酿造 高级醇:控制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国庆 赵林 +3 位作者 戴秀君 李越中 李世旭 刘新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9-894,951,共7页
目的优化推理选育条件,获得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方法根据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机制设计菌种推理选育方案,原始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采用托盘琼脂柱筛选法依次对铜离子、丙二酸及头孢菌素C耐受菌株进行选育。结果最终获得... 目的优化推理选育条件,获得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方法根据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机制设计菌种推理选育方案,原始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采用托盘琼脂柱筛选法依次对铜离子、丙二酸及头孢菌素C耐受菌株进行选育。结果最终获得一株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TBC-68071,其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54.6%,且高产特性稳定。结论对铜离子、丙二酸及头孢菌素C耐受的顶头孢霉菌株可以高产头孢菌素C,推理选育克服了随机筛选的盲目性,提高了菌种筛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推理选育 顶头孢霉 铜离子 丙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商敬敏 牟京霞 +4 位作者 孟庆山 邓波 张家荣 史涛涛 赵新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1-242,247,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酒发酵过程中七种有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桑椹原果汁中琥珀酸含量最高,柠檬酸次之;发酵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则...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酒发酵过程中七种有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桑椹原果汁中琥珀酸含量最高,柠檬酸次之;发酵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则一直上升;发酵结束后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乳酸含量分别为1.822、2.54、2.44、0.76、0.772、0.0756、0.084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酒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亚威 王瑞明 +1 位作者 李丕武 王腾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51-253,258,共4页
研究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工艺过程,通过单柱实验测得相关参数,在线性条件下,应用三角形理论找到完全分离区,确定SMB的初始操作参数。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最终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海藻糖(97.6%)和葡萄糖(98.8%),SMB的最... 研究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工艺过程,通过单柱实验测得相关参数,在线性条件下,应用三角形理论找到完全分离区,确定SMB的初始操作参数。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最终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海藻糖(97.6%)和葡萄糖(98.8%),SM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切换时间11min、进料流量13.8mL/min、洗脱液流量29.7mL/min、萃取液流量20mL/min、萃余液流量23.5mL/min、循环流量17.6mL/min,系统操作温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分离 海藻糖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明媛 田丽 刘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560-4563,共4页
[目的]确定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方法]以高效杀蚜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纯孢粉(含孢量为1.20×1011个/g)为研究对象,通过逐一筛选法确定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的种类和用量,并按国家标准进行制剂质... [目的]确定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方法]以高效杀蚜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纯孢粉(含孢量为1.20×1011个/g)为研究对象,通过逐一筛选法确定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的种类和用量,并按国家标准进行制剂质量指标测定。[结果]可湿性粉剂配方为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10.0%,分散剂MorwetD-425 1.0%,润湿剂MF-5 3.0%,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0.3%,填料硅藻土85.7%。指标测定结果为活孢率94.44%,润湿时间89.2 s,有效成分悬浮率95.11%,含水量1.50%,98.50%通过200目标准筛,pH 6.8。[结论]该配方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为蚜虫生物防治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球孢白僵菌 可湿性粉剂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葡萄在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新节 史涛涛 +2 位作者 张汉波 秦邵智 张家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了探讨云南德钦产区冰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动态变化,采用WL培养基对不同阶段发酵液中的511株酵母进行形态划分。通过分析5.8S rDNA-ITS、18S rDNA以及26S rDNA的D1/D2区基因序列对酵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存在5... 为了探讨云南德钦产区冰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动态变化,采用WL培养基对不同阶段发酵液中的511株酵母进行形态划分。通过分析5.8S rDNA-ITS、18S rDNA以及26S rDNA的D1/D2区基因序列对酵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存在5种酵母,葡萄破碎后立即取样Cryptococcus flavescens,Cryptococcusamylolentus,Hyphopichiapseudoburtonii,分别占50%,16.7%和33.3%。48h后,Cryptococcus amylolentus迅速减少甚至消失,Hyphopichiapseudoburtonii成为优势菌种,同时分离到Hanseniasporauvarum。待发酵启动后,发酵液中只存在Hanseniasporauvarum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随着发酵的进行,Hanseniasporauvarum所占的比例呈动态减少趋势。当还原糖下降至172 g/L,酒精含量上升为11.6%时,发酵液中只分离到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直至发酵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葡萄 自然发酵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混合营养模式下光合自养和异养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海峰 贾士儒 徐国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采用摇瓶培养研究了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混合营养模式下光合自养和异养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混合营养模式和光合自养模式中,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累积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添加50μmol·L-1的光合抑制剂D... 采用摇瓶培养研究了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混合营养模式下光合自养和异养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混合营养模式和光合自养模式中,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累积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添加50μmol·L-1的光合抑制剂DCMU可以完全抑制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光合自养生长。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混合营养模式中细胞的光合自养和异养代谢具有交互作用。在光照强度低于20μmol photon·m·2·s-1时,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混合营养生长中以异养生长为主,即主要是葡萄糖代谢作用提供细胞混合营养生长的能量,与光合自养和异养模式相比,细胞的光合自养和异养代谢均受到抑制。当光照强度高于20μmol photon·m·2·s-1时,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混合营养模式下光合自养代谢得到促进,即葡萄糖的添加促进了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光合自养和异养模式相比,光合自养代谢得到促进,而异养代谢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 混合营养 光合自养 异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潜在饲料益生菌耐受性及拮抗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红梅 王腾飞 +3 位作者 李丕武 唐卫华 曲丽娜 王瑞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5-159,共5页
旨在研究布拉德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种潜在饲料益生菌在酸性和胆盐环境下的耐受性,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病原菌作用,观察3种潜在益生菌拮抗病原菌能力。将3种益生菌的细胞洗涤液悬浮于pH1.0、2.0、3.0、4.0、5.... 旨在研究布拉德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种潜在饲料益生菌在酸性和胆盐环境下的耐受性,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病原菌作用,观察3种潜在益生菌拮抗病原菌能力。将3种益生菌的细胞洗涤液悬浮于pH1.0、2.0、3.0、4.0、5.0和猪胆盐浓度分别为0%、0.05%、0.1%、0.2%和0.3%(W/V)的生理盐水中,分别作用0、1、2、3和4 h,然后将3种潜在益生菌分别与两种病原菌37℃静置共培养4 h,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活菌计数。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耐酸性最明显,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地衣芽孢杆菌耐胆盐最明显,植物乳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胆盐性。3种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率。3种潜在益生菌对仔猪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及胆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有可能通过拮抗病原菌的作用对仔猪产生益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耐酸性 耐胆盐浓度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鸡肉宠物食品的护色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逄圣慧 于海峰 崔波 《肉类研究》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异VC钠、柠檬酸、焦亚硫酸钠的单一与复配使用对半干鸡肉宠物食品进行护色研究。单一护色实验结果表明,护色效果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异VC钠,复配护色实验表明柠檬酸能够增强异VC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护色效果,柠檬酸:焦亚硫酸钠(... 利用异VC钠、柠檬酸、焦亚硫酸钠的单一与复配使用对半干鸡肉宠物食品进行护色研究。单一护色实验结果表明,护色效果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异VC钠,复配护色实验表明柠檬酸能够增强异VC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护色效果,柠檬酸:焦亚硫酸钠(质量比)=2:1时,对维持鸡肉宠物食品颜色金黄色,抑制的颜色加深变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食品 鸡肉 变色 护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回流提取葡萄枝条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传艳 赵新节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白藜芦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抗毒素。本文选取赤霞珠葡萄枝条为试材,探索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主要考查了提取剂、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白藜芦醇提取效率的影响。结... 白藜芦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抗毒素。本文选取赤霞珠葡萄枝条为试材,探索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主要考查了提取剂、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白藜芦醇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浸提,料液比1:28,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为6h,得到的白藜芦醇最大提取量为10.676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白藜芦醇 提取 葡萄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瓶”培养与二次接种优化谷氨酸发酵条件的方法
11
作者 王欣 王燕 +1 位作者 高晓娟 杨平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8-161,共4页
该试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工艺,通过谷氨酸产量的变化寻找细胞由"生长型"转入"生产型"的发酵时间,分时间段与"分瓶"培养并结合二次接种工艺发酵生产谷氨酸,取得较好的发酵结果。最终得到谷氨酸产量113g/L,... 该试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工艺,通过谷氨酸产量的变化寻找细胞由"生长型"转入"生产型"的发酵时间,分时间段与"分瓶"培养并结合二次接种工艺发酵生产谷氨酸,取得较好的发酵结果。最终得到谷氨酸产量113g/L,糖酸转化率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谷氨酸 发酵 二次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细菌产生的RNA聚合酶抑制剂
12
作者 李燕 田囡 刘新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5,92,共6页
细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是筛选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RNAP抑制剂通过影响细菌RNA的合成达到抗菌功效。本文综述了黏细菌产生的myxopyronins、corallopyronins、sorangicins、ripostatins和etnangiens五种RNAP抑... 细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是筛选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RNAP抑制剂通过影响细菌RNA的合成达到抗菌功效。本文综述了黏细菌产生的myxopyronins、corallopyronins、sorangicins、ripostatins和etnangiens五种RNAP抑制剂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其中,sorangicins和利福霉素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能够在RNAP-启动子转录复合体形成后抑制转录的起始;myxopyronins、corallopyronins和ripostatins的作用机制相似,可破坏RNA聚合酶和DNA分子上的启动子结合;etnangiens与corallopyronins均含有较长的侧链结构,作用机理可能相似。目前,黏细菌产生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已成为开发广谱抗菌药物的一类重要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细菌 核酸合成 RNA聚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饭石对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世鹏 刘品何 +2 位作者 秦伟帅 姜彩红 赵新节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经麦饭石处理和未处理的37%vol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麦饭石对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具有影响作用,如主要的杂醇油(异戊醇、4-甲基-2-戊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经麦饭石处理和未处理的37%vol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麦饭石对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具有影响作用,如主要的杂醇油(异戊醇、4-甲基-2-戊醇、4-甲基-1-戊醇)及酯类(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而萜烯类、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改善了白兰地香气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麦饭石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木塞的应用及其对葡萄酒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继星 商敬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软木塞是瓶装葡萄酒的重要包装材料,是酒体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其质量对葡萄酒品质的提升及储藏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软木塞的性能、生产过程、关键指标及其对瓶装葡萄酒的影响。
关键词 软木塞 葡萄酒 TCA污染 微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脱乙酰基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15
作者 武传菊 王寅 张大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9,共3页
NodB是来源于根瘤菌的脱乙酰基酶,可水解脱去几丁寡糖非还原端糖基的乙酰基。试验将体外合成的重组nodBNX和nodBBX基因,分别插入质粒pET-28a的lac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可以表达融合蛋白NodB1(T7-tag+NodB+His-tag)和NodB2(NodB+His-tag)... NodB是来源于根瘤菌的脱乙酰基酶,可水解脱去几丁寡糖非还原端糖基的乙酰基。试验将体外合成的重组nodBNX和nodBBX基因,分别插入质粒pET-28a的lac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可以表达融合蛋白NodB1(T7-tag+NodB+His-tag)和NodB2(NodB+His-tag)的重组大肠杆菌pET-NodB-NX和pET-NodBBX,在0.1 mM IPTG诱导下,两种重组菌均可表达目的蛋白NodB1和NodB2,分子量分别为30 kD和26 kD,经包含体复性、Ni柱亲和层析得到NodB纯化产物,以重组NodB催化几丁五糖的脱乙酰基反应,酶解产物通过薄层层析和ESI-MS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NodB1和NodB2均具有转乙酰基活性,但NodB2活性大于Nod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基酶 融合蛋白 重组大肠杆菌 薄层层析 E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