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等教育适应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0
1
作者 申培轩 陈世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7,共7页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社会化理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高等教育适应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农村高等教育的需求相适应,体现教育机会公平和“弱势补偿”原则,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社会化理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高等教育适应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农村高等教育的需求相适应,体现教育机会公平和“弱势补偿”原则,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和多样化,以增强对农村发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村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被引量:28
2
作者 申培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375-380,共6页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教育壁垒。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转移后的职业及收入、转移的区间等 ,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有较高要求 ,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乡镇企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高等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兼论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申培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65-569,共5页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高等教育发展是对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适应、满足以及适切性增强的过程,高等教育发展应更加切合农村社会和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引入农村“需求导向”,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高等教育结构,...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高等教育发展是对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适应、满足以及适切性增强的过程,高等教育发展应更加切合农村社会和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引入农村“需求导向”,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高等教育结构,通过以高校为主体的“自适应”,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 适切性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对农村的适应及其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培轩 陈士俊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7期66-68,共3页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调整了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主要通过实施农业推广制和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向现代教育迈进的可能性,其主要举措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 农业推广制 乡村教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市高等学校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培轩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实行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的方式 ,以及增加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 ,可将发展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 ,以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供给。
关键词 地市高等学校 内涵式发展 外延式发展 多样化发展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