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冯华 宋振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忽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节约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和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东林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群 规划方案 区域经济 总体 中心城市 青岛市 专家评审 济南市 烟台市 评审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庆华 卢希悦 王传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孕育出了文化经济这一...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孕育出了文化经济这一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我国的文化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因此我们需要从概括文化经济的基本理论、总结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之鉴及揭示人的创新思维与文化经济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真正反映并促进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转化的增长与就业效应——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就业效应 偏离-份额法 结构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含义、度量和经济绩效的评述 被引量:36
5
作者 靳卫东 高波 吴向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其含义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和多层次性。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呈现多样性,但主要是从创新性和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度量。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使...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其含义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和多层次性。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呈现多样性,但主要是从创新性和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度量。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使不同学者在分析其经济绩效时选取了不同路径,他们分别考察了创新行为、市场竞争度和就业等中间关联变量,以此来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发展,也使其至今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企业家精神仍然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经济增长 创新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动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峰 扈晓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2,共6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深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处理好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该项研究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对山东省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深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处理好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该项研究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对山东省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持续增长,且该效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以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制在长期内是提高区域技术研发水平和研发质量,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主成分分析 动态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荀子的以欲望论为基础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4
7
作者 叶世昌 冯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荀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荀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 荀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荀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使财富不断增加,为此必须实行激励政策。荀子的欲望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义利论 欲望论 激励思想 经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就业的技术进步对策: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霞 赵黎明 曹惠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48-50,共3页
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技术进步 科技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文 田利珍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5期57-62,共6页
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教育年限法和永续盘存法估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使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教育年限法和永续盘存法估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使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在全国占有相对优势,人力资本外部性作用显现,正在向合理化、结构优化的局面发展,但区域之间增长速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国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6,共5页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主要度量指标及房地产投资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非农人口比重和GDP是城市化指标中,对山东...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主要度量指标及房地产投资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非农人口比重和GDP是城市化指标中,对山东省房地产投资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最后对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投资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房地产投资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华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可持续发展 品牌经济学 区域经济 品类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经济学主流化的障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成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51,共6页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生态经济学目前仍然远离经济学的主流。本文认为,只有正确解决"经济人"假设,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以及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等重大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生态...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生态经济学目前仍然远离经济学的主流。本文认为,只有正确解决"经济人"假设,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以及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等重大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生态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才有可能实现生态经济学的主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主流化 “经济人”假设 理论整合 学科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来胜 高志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11-714,共4页
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生命线,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加强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从三次产业方面提出了解决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方程,为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理论... 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生命线,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加强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从三次产业方面提出了解决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方程,为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同时,本文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隧道"假说: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经济的发展不再翻越水资源消耗的高山,而是在半山腰开凿一条"隧道"实现穿越,从而以较低的水资源消耗代价,使经济达到同样程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水资源集约利用 循环经济方程:“隧道”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传荣 朱红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5-20,共6页
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含义是国际分工,因此在比较优势作用下不断扩展的国际贸易、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由此推动的全球产业... 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含义是国际分工,因此在比较优势作用下不断扩展的国际贸易、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由此推动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劳动就业 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硬核”剖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伟 胡乐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1,共6页
从经济学方法论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蕴含的理性主义的三个“硬核”,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只不过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猜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做直接检验,抛弃它便... 从经济学方法论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蕴含的理性主义的三个“硬核”,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只不过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猜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做直接检验,抛弃它便会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辙。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也正在挑战这种以把“牛顿范式”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为基础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模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也可以窥见经济学走向“真实世界”的滚滚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 理性主义 经济人 个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卫东 张柏良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7期53-56,共4页
由于模型构建和变量度量的主观性,我国学者通过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直接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首先检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通过协整性检验对两者之间的数量关... 由于模型构建和变量度量的主观性,我国学者通过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直接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首先检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通过协整性检验对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 人力资本 因果检验 协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培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商海岩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2,共2页
产业集聚是相关产业在分工基础上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节约了交易费用,扩大了规模,加强了创新,从而也为内生的产生循环经济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好的制度可以促进分工、创新等。因此,政府只要进行适当制度供给,就可以促使这种循环经济... 产业集聚是相关产业在分工基础上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节约了交易费用,扩大了规模,加强了创新,从而也为内生的产生循环经济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好的制度可以促进分工、创新等。因此,政府只要进行适当制度供给,就可以促使这种循环经济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循环经济 分工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冬民 周克任 《山东经济》 2011年第4期151-156,共6页
近年来,为了促进土地流转,山东省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形成了滕州模式、莱芜模式、枣庄模式、平邑模式、德州模式、临沭南古镇模式等比较典型的做法,在全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总量较低,转让方式不太规范,特别是缺乏... 近年来,为了促进土地流转,山东省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形成了滕州模式、莱芜模式、枣庄模式、平邑模式、德州模式、临沭南古镇模式等比较典型的做法,在全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总量较低,转让方式不太规范,特别是缺乏长期的政策目标和制度规范,基本原因可以分为制度原因、理论原因、实践原因三个层面。因此,应采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培育和发展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转变政府角色,规范政府行为等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农村土地流转 现状 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背后的文化差异透视——中美经济发展在积累与消费问题上的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传荣 卢希悦 《山东经济》 2010年第4期34-38,68,共6页
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不仅受到市场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驱动,还受到文化动因的深层影响。在文化因子与经济因子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中,文化力量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经济失衡甚至经济危机的文化动因。中美经济发展在积... 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不仅受到市场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驱动,还受到文化动因的深层影响。在文化因子与经济因子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中,文化力量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经济失衡甚至经济危机的文化动因。中美经济发展在积累与消费问题上的价值取向的巨大差异就是其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因此,各国在实施危机应对决策时,还应着力促进文化差异的国际优化,通过国际范围的文化融合、优化和升华,为世界市场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公正公平发展提供有益文化力量,防止和克服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文化动因 文化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农业的弱产业性质、市场经济中的高风险性和低收益率,使得“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当前我国农业再次面临“三农”问题的新关口,中共中央针对新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掀起重视农业的新高潮。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经济... 农业的弱产业性质、市场经济中的高风险性和低收益率,使得“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当前我国农业再次面临“三农”问题的新关口,中共中央针对新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掀起重视农业的新高潮。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过于僵化。就目前形势来看,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三农”问题 农村改革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