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渠道衬砌水毁修复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1
作者 史柳阳 王义锐 柳文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2-93,95,共3页
受2024年汛期强降雨影响,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渠道两岸及渠底水位壅高,而非输水期渠道内水量少、水位低,渠道内外水位差变大,地下水对渠道边坡和渠底的扬压力增大,导致渠道底部及边坡衬砌遭受多处损毁,严重影响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受2024年汛期强降雨影响,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渠道两岸及渠底水位壅高,而非输水期渠道内水量少、水位低,渠道内外水位差变大,地下水对渠道边坡和渠底的扬压力增大,导致渠道底部及边坡衬砌遭受多处损毁,严重影响工程安全稳定运行。险情发生后,山东调水烟台分中心迅速响应,组织编制水毁修复方案。在水毁修复方案评审过程中,通过优化防冻胀措施、现浇混凝土工程量等,降低工程总投资、缩短工程总工期,使工程在2025年3月前具备向烟台、威海供水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调水工程 水毁工程 渠道衬砌 反滤层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空间数据的复杂场景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保兴 王兵 +2 位作者 张航钒 马登月 刘喜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城市三维模型已经在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快速、精确地构建三维城市模型,满足城市精细规划和管理的需求,本文围绕快速、合理、准确地构建真三维模型这一主线,以城市地形和地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由地形到地物、... 城市三维模型已经在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快速、精确地构建三维城市模型,满足城市精细规划和管理的需求,本文围绕快速、合理、准确地构建真三维模型这一主线,以城市地形和地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由地形到地物、由概略到精细的城市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案,实现了城市基础地形、建筑物和其他三维场景的快速建模,并基于Skyline平台对提出的建模思路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形成了完整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空间数据 数据转换 融合建模 点云数据 倾斜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机组冷却循环水离子软化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兵 曲涛 +3 位作者 尹晓东 杨涛 张琪 柳文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41,共10页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质是水处理广泛应用技术之一,为探究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和再吸附特性,优化离子软化高硬度循环水工艺参数,对001×7和D113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和再吸附实验,对D113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并对D113树...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质是水处理广泛应用技术之一,为探究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和再吸附特性,优化离子软化高硬度循环水工艺参数,对001×7和D113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和再吸附实验,对D113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并对D113树脂离子交换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113树脂的吸附、解吸和再吸附能力明显优于001×7树脂;试验条件下的工艺参数,D113最佳树脂投加量为7 g/L,解吸液最优浓度为8%,解吸时间不宜超过40 min;D113树脂吸附最佳流速不宜超过10 m/h,最佳解吸流速为4 m/h,解吸液最优浓度为8%;D113树脂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包括外部液膜扩散和内部颗粒扩散,颗粒扩散是D113树脂吸附Ca^(2+)、Mg^(2+)主要的控制步骤。研究结果对优化水质处理工艺,提高水质软化效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解吸 交换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下水位渠段管、井相结合的复合排水及减压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思涵 王兵 +1 位作者 方攀博 韩延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3,共8页
在高地下水位渠段,明渠边坡容易产生扬压力破坏,造成衬砌板破坏、滑坡,甚至停水等严重事故。为降低地下水水位,提出在高地下水位地区采用纵向排水管与渠道内减压井相结合的复合排水方式。在常规条件下单纯采用纵向排水管排水,而在高地... 在高地下水位渠段,明渠边坡容易产生扬压力破坏,造成衬砌板破坏、滑坡,甚至停水等严重事故。为降低地下水水位,提出在高地下水位地区采用纵向排水管与渠道内减压井相结合的复合排水方式。在常规条件下单纯采用纵向排水管排水,而在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启动减压井,使管、井同时运行,迅速降低地下水水位,避免造成扬压力破坏。针对山东省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莱州趴埠段扬压力破坏问题,构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解决了二维模型中难以同时模拟排水管与排水井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了单纯采用纵向排水管、单纯采用减压井、管与井相结合3种模式下的排水减压效果,研究了减压井位置、井间距、井内抽水高程等对渠底及边坡的减压效果。结果表明,单纯采用排水暗管可以满足常规条件下的排水减压要求,而在高地下水位条件下无法满足。管、井相结合的复合排水方式,可满足排水减压要求,对长距离输水明渠高地下水位渠段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模拟 排水降压 三维模拟 减压井 纵向排水暗管 联合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排水管的位置对减小渠道扬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攀博 王兵 +1 位作者 陈思涵 韩延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降低渠底和两侧地下水位对保证大型明渠边坡稳定和渠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水文地质模型及渠道边坡渗流模型,定量分析渠道两侧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距离的排水管降压效果;根据不同排... 降低渠底和两侧地下水位对保证大型明渠边坡稳定和渠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水文地质模型及渠道边坡渗流模型,定量分析渠道两侧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距离的排水管降压效果;根据不同排水管位置下总水头和孔隙水压的变化规律,确定渠道排水降压的最佳位置。研究表明:渠底排水降压效果最佳位置是到渠道两侧水平距离0.1~0.125 m;排水管到渠道两侧边坡和渠底的距离越小,渠道两侧排水降压效果越好。另外对不同水流挟沙能力渠段的排水管位置进行研究,为不同渠段合理布置排水管,保证渠道排水降压效果最大化和渠道防扬压破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模拟 排水管位置 排水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挖方渠道边坡排水减压方案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兵 孙佑光 +2 位作者 李文良 孙秀秀 王维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10,共8页
为探究胶东调水明渠基岩深挖方段边坡排水减压规律,结合水文地质勘探参数和渠道断面尺寸,通过设计砂槽物理模型,进行了无排水系统、边坡单排水系统、渠底单排水系统、渠底和渠坡双排水系统等各种方案的排水减压试验。结果表明:历史最高... 为探究胶东调水明渠基岩深挖方段边坡排水减压规律,结合水文地质勘探参数和渠道断面尺寸,通过设计砂槽物理模型,进行了无排水系统、边坡单排水系统、渠底单排水系统、渠底和渠坡双排水系统等各种方案的排水减压试验。结果表明: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下,对于同一排水系统,有集水管侧比无集水管侧的扬压力降低29.0%~43.7%;而对于不同排水系统,渠底及边坡双排水系统减压效果最优,相对于有集水管无排水系统减压幅度可达37.9%,相对于无集水管时减压幅度达55.2%。不同排水系统中,渠底及边坡双排水系统排水效果最优,分别是边坡排水系统和渠底单排水系统的2.5倍和1.1倍。渠底及边坡双排水系统中,渠底排水装置排水量占82.02%~90.91%,远大于边坡单排水装置排水量。基于试验结果,对裂隙发育的基岩深挖方渠段,宜设计纵横排水暗管与排水装置连接的渠底和边坡网络排水系统,减少衬砌结构的扬压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挖方渠道 排水减压 减压效果 排水量 胶东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