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2 位作者
姚辉
黄庆旭
杨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8-284,共7页
客观评估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有利于耕地保护中的科学决策。该文评价了干旱过程对北京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地表湿润指数来表征地表干湿程度,经Mann-Kendall方法检验出1951-2006年北京典型的干旱过程;其次利...
客观评估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有利于耕地保护中的科学决策。该文评价了干旱过程对北京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地表湿润指数来表征地表干湿程度,经Mann-Kendall方法检验出1951-2006年北京典型的干旱过程;其次利用气象数据和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干旱过程起始和中止年份的自然生产潜力;最后分析了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951-2006年,北京总体呈变干趋势,1979-1984年和1998-2006年干旱过程比较明显;1979、1984、1998和2006年北京平均自然生产潜力分别约为1043、912、1085和872g/(m2.a),其中通州区的单位自然生产潜力最大,延庆最小;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影响较大,自然生产潜力总量减少量在1979-1984年超过了10%,到1998-2006年即将达到20%。因此,在耕地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耕地的数量和分布,还要考虑气候波动尤其是干旱过程对耕地生产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生产力
模型
地表湿润指数
北京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1 位作者
龚立萍
姚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8,共8页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县角度分析了1991—2004年耕地损失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北京耕地由1991年的6158.9km2减少为1997年的5598.9km2,2000年的5121.4km2以及2004年的4387.8km2;由中心城市周围的面状耕地损失、次级城区周围的点状耕地损失和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耕地损失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分别约为14.52×104t、20.67×104t和103.76×104t;1991—2004年,北京各区县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约为223.6×104t,其中密云区损失最大,门头沟区最小。研究结论: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生产功能损失明显,制定耕地保护策略时要兼顾耕地损失的数量、格局以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
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耕地损失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姚辉
黄庆旭
杨洋
机构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山东菏泽市建设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8-284,共7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北京城市扩展情景模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505)
文摘
客观评估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有利于耕地保护中的科学决策。该文评价了干旱过程对北京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地表湿润指数来表征地表干湿程度,经Mann-Kendall方法检验出1951-2006年北京典型的干旱过程;其次利用气象数据和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干旱过程起始和中止年份的自然生产潜力;最后分析了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951-2006年,北京总体呈变干趋势,1979-1984年和1998-2006年干旱过程比较明显;1979、1984、1998和2006年北京平均自然生产潜力分别约为1043、912、1085和872g/(m2.a),其中通州区的单位自然生产潜力最大,延庆最小;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影响较大,自然生产潜力总量减少量在1979-1984年超过了10%,到1998-2006年即将达到20%。因此,在耕地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耕地的数量和分布,还要考虑气候波动尤其是干旱过程对耕地生产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干旱
生产力
模型
地表湿润指数
北京
MANN-KENDALL检验
Keywords
drought
productivity
model
surface wetting index
Beijing
Mann-Kendall testing method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龚立萍
姚辉
机构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宁夏平罗县渠口乡人民政府
山东菏泽市建设局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8,共8页
基金
北京市委组织部200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D类项目:"水资源约束下的北京城市扩展空间过程模拟"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北京城市扩展情景模拟"
文摘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县角度分析了1991—2004年耕地损失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北京耕地由1991年的6158.9km2减少为1997年的5598.9km2,2000年的5121.4km2以及2004年的4387.8km2;由中心城市周围的面状耕地损失、次级城区周围的点状耕地损失和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耕地损失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分别约为14.52×104t、20.67×104t和103.76×104t;1991—2004年,北京各区县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约为223.6×104t,其中密云区损失最大,门头沟区最小。研究结论: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生产功能损失明显,制定耕地保护策略时要兼顾耕地损失的数量、格局以及功能。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
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耕地损失
北京
Keywords
land us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loss of farmland
Thornthwaite-Memorial model
farmland loss
Beijing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
赵媛媛
何春阳
姚辉
黄庆旭
杨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研究
赵媛媛
何春阳
龚立萍
姚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