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矫直过程截面复杂反弯的应力分布与反弯特性解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管奔 臧勇 +2 位作者 逄晓男 吕智勇 曲为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9-1745,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和认识辊式矫直过程中截面的反弯特性,研究存在弹塑性弯曲历史的截面弯曲过程,采用工程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建立合理的辊式矫直复杂弯曲力学模型。解析证明经历二次反弯的截面应力形式应当由两次弯曲参数构成的平面方能进... 为了深入研究和认识辊式矫直过程中截面的反弯特性,研究存在弹塑性弯曲历史的截面弯曲过程,采用工程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建立合理的辊式矫直复杂弯曲力学模型。解析证明经历二次反弯的截面应力形式应当由两次弯曲参数构成的平面方能进行描述,二次反弯过程截面的弯矩(M)与曲率比(C)的关系实际为包含两次弯曲的2个弯曲参数的复杂函数。通过对经历二次反弯的截面应力分布与反弯特性的解析,证明辊式矫直过程中经历多次弹塑性弯曲的截面受变形历史的影响,其应力分布函数及M-C关系都不再是简单关系,而是包含全部弯曲历史参数的复杂函数形态。解析结果表明:辊式矫直过程中经历二次反弯的金属条材截面弹性极限弯矩值下降,弯曲所需弯矩减小,弯曲回弹比增大,工程应用时应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矫直 弹塑性 应力分析 弯矩-曲率 应力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直理论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2
作者 管奔 臧勇 曲为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6-268,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矫直理论研究的几种主要模型和各种弯曲理论模型的基础,总结了各种模型的主要应用范围及自身特点,分析了矫直理论模型及常用矫直理论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国内外矫直理论的研究历程及发展现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总结... 介绍了近年来矫直理论研究的几种主要模型和各种弯曲理论模型的基础,总结了各种模型的主要应用范围及自身特点,分析了矫直理论模型及常用矫直理论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国内外矫直理论的研究历程及发展现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矫直研究各领域的情况。最后,针对现有矫直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而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矫直理论的研究应朝着构造考虑初始缺陷的矫直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参数化的有限元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手段研究新型矫直方式及加强理论实验的力度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 弹塑性理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钢矫直过程残余应力演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管奔 臧勇 +3 位作者 逄晓男 吕智勇 刘福宁 冯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8,135,共8页
为在矫直过程中对H型钢的残余应力实施有效地主动控制,对H型钢矫直过程中残余应力演变过程的力学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弹塑性基本理论对具有初始残余应力的H型钢截面弹塑性反弯过程进行解析分析,论证初始残余应力对截面弹塑性反弯过... 为在矫直过程中对H型钢的残余应力实施有效地主动控制,对H型钢矫直过程中残余应力演变过程的力学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弹塑性基本理论对具有初始残余应力的H型钢截面弹塑性反弯过程进行解析分析,论证初始残余应力对截面弹塑性反弯过程的影响方式,证明初始残余应力导致截面弯曲中性轴位移的非对称弯曲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分方法建立H型钢矫直过程多次连续弹塑性反弯的数值解法,进而详细研究H型钢矫直过程中残余应力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截面翼缘与腹板整体拉压应力水平的消减主要依赖矫直前期的非对称弹塑性弯曲过程,而矫直后期的对称弯曲过程则进一步改善H型钢翼缘的残余应力状态;矫直过程前期与后期不同的弹塑性弯曲性质造成了其在矫直过程中对于残余应力演变的不同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矫直 弹塑性弯曲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变速器机械能封闭式负荷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蔡萍 何玉林 吴茂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1-29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可进行变速器传动效率和疲劳寿命、分动器疲劳寿命试验的机械能封闭式汽车变速器负荷试验台,试验台由主电机、加载箱、封闭箱、被试变速器、陪试变速器、液压加载系统、扭矩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专用减速器、... 介绍了一种可进行变速器传动效率和疲劳寿命、分动器疲劳寿命试验的机械能封闭式汽车变速器负荷试验台,试验台由主电机、加载箱、封闭箱、被试变速器、陪试变速器、液压加载系统、扭矩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专用减速器、试件安装夹具、传动轴及支撑、离合器、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平台及冷却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等组成。采用主电机模拟汽车的驱动机构,实现变速器的运动输入,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液压马达模拟汽车加载。试验台具有适应范围广,实时性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变速器 机械能封闭式 液压加载 微机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NX/IS&V的数控加工仿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东 王好臣 +1 位作者 李玉胜 李曙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在介绍CAD/CAM开发软件UGNXIS&V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UGNX/IS&V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现了对刀具路径及机床运动的精确仿真,真实反映和再现了实际加工过程,减少甚至取消了机床的试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机床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了企... 在介绍CAD/CAM开发软件UGNXIS&V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UGNX/IS&V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现了对刀具路径及机床运动的精确仿真,真实反映和再现了实际加工过程,减少甚至取消了机床的试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机床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了企业成本。通过具体实例实现了对铣削加工过程的实时仿真,获得较好的真实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NX IS&V 机床仿真模型 加工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与中间包长寿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向阳 付波 +5 位作者 杨君胜 周怀斌 姚建平 孟宪俭 孟宪新 李庭寿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5,348,共5页
介绍了连铸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与中间包长寿技术。两年多的生产应用结果表明 :1)采用该技术后 ,中间包寿命最高达 147炉 ,单中间包连拉时间大幅度提高 ,钢坯合格率提高 (敞开浇铸时为 99.99%,保护浇铸时为 99.98%) ,合格坯收得率也... 介绍了连铸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与中间包长寿技术。两年多的生产应用结果表明 :1)采用该技术后 ,中间包寿命最高达 147炉 ,单中间包连拉时间大幅度提高 ,钢坯合格率提高 (敞开浇铸时为 99.99%,保护浇铸时为 99.98%) ,合格坯收得率也由过去的 98%以下提高到 99.75 %以上 ,劳动强度和生产用材料的单耗显著降低 ;2 )塞棒控制系统的取消 ,不仅降低了消耗 ,也消除了塞棒对钢水的污染 ;3)连铸起步次数的减少 ,使结晶器铜管和引锭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 2~ 3倍 ;4 ) 2 0 0 0年 ,莱钢炼钢厂采用保护浇铸条件下定径水口快速更换技术和中间包长寿技术 ,降低成本 2 4 0 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 定径水口 快速更换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燃烧-红外光谱法测定冶金石灰中碳和硫及其生烧率的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卓成 曹玉红 郑小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直接燃烧-红外光谱法 冶金石灰 测定结果 生烧率 计算 中碳 脱硫 X-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推钢机油缸内壁划伤的原因分析和改进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以良 杨兆银 +1 位作者 张俊福 李德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3,共2页
轧钢生产线加热炉液压推钢机工作油缸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油缸内壁被大面积划伤现象,导致液压系统损坏,使生产中断。针对该问题,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实施了有效的改进。
关键词 液压推钢机 油缸 划伤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轧机高压水除鳞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8-209,共2页
通过在粗轧前加装第二组水除鳞系统来彻底清除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该设计的原理是通过增加1组喷嘴、1组蓄能器和一组单向阀来完成第二次除鳞,以达到彻底除鳞的效果。
关键词 水除鳞 粗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不当也能造成溢流阀的失灵
10
作者 路荣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21,共1页
介质不当也能造成溢流阀的失灵路荣杰我车间的钢包滑动水口是由液压系统控制的。液压系统使用的介质是水乙二醇(主要是为了防火),工作压力18~20MPa,使用的电磁溢流阀型号是Y2EHHC10,见图1。在使用了大... 介质不当也能造成溢流阀的失灵路荣杰我车间的钢包滑动水口是由液压系统控制的。液压系统使用的介质是水乙二醇(主要是为了防火),工作压力18~20MPa,使用的电磁溢流阀型号是Y2EHHC10,见图1。在使用了大约半年以后的一次浇钢中,因系统突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传动 溢流阀 液压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